小班禁毒安全教案范文(精选8篇)

时间:2023-12-13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1

活动准备

有关禁毒知识的视频和资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场:

1、课件出示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大麻的图片提问:你认识图片上的东西吗?你知道它们的危害吗?

2、(为了进一步了解毒品,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班队教育课)揭示本节班队主题:了解毒品,珍视生命。

二、观看视频《禁毒知识讲座》,了解毒品的危害。

1、学生观看视频结合主讲人王莉的讲解重点了解

(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主要特点成瘾性、受管制性(种毒、吸毒、犯毒就是违法)

(2)毒品的种类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3)吸毒的危害(全人类的公敌,是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的乱源)﹒摧残身体,缩短寿命(案例武冈市6名吸毒者,引起神经错乱跳楼,死亡4人,重伤2人。)

摧残精神,造成道德沦丧(案例双清区匡某向岳父、岳母索要毒资,被拒绝后当场将岳父、岳母杀死后自杀身亡。其妻子借毒消愁染上毒品,也引发疾病不久身亡。)

破坏家庭,祸害子女

消耗钱财,危害社会(某市一年消耗的毒资达3亿元在右,

相当于一个小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同,用这笔巨资至少可以修150所小学或300所乡镇卫生院。不少吸毒者消耗完家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主讲人张娟娟介绍“怎样防毒、拒毒”

“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毒品的危害”“牢记吸毒成瘾很难戒断”“牢记吸毒违法,种毒、犯毒、制毒犯罪”

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要预防和克服导致吸毒的心理:1、不要好奇2、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吸毒一两次不会上瘾3、不要有虚弱心理,认为吸毒是洋气,时髦,有风度4、不要有愚昧心理,认为吸毒可以减除病痛。

交友要慎重,不与品行不正,言行不良的人接触。

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各学校、各家庭都要大力宣传,抵制毒品。

提出希望,共建和平。

2、征对《禁毒知识讲座》的内容,谈谈你感兴趣的方面或自己的看法。

(1)交流重点:毒品的危害是什么?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拒毒和防毒?

(2)教师小结:是呀!毒品毁害我们一身,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视生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守法,健康的好公民。

三、活动:“设计禁毒标语,号召人人参与”

1、学生自主设计禁毒标语,教师参与设计。(可以添加图片)

2、上台展示,说说设计的想法。

四、活动结束,播放禁毒歌曲《生命是一朵不能再开的花》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2

一、班会目标

透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完美人生。

二、班会资料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状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推荐。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靠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忙。

关于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精选范文的内容就收集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对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参考以上范文,以此来帮助自己顺利展开书写工作。如果这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关注本站。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认识毒品珍惜生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学难点:

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吸毒行为及产生的原因,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网址提供:

北京禁毒在线

青少年远离毒品网

广东禁毒网

湖南禁毒网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多媒体网络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

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

一般吸毒者吸食成瘾后,有时能带来短暂的快感,更多的时候只是满足难以忍受的毒瘾,根本没有什么快感,但只要吸毒,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破坏.一段时间以后,毒品会摧毁吸毒者的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心理变态.另外,吸毒者常常因为多人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而传播各种皮肤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同时,由于吸食者难以掌握毒品的纯度,经常发生因毒过量死亡的事例.

(二)、为什么说青少年更容易被毒品侵蚀.

青少年阶段,既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个危险期.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一旦遇到挫折就去寻找各种刺激,很容易走上吸毒的邪路.相当一部分吸毒者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几乎所有吸毒者第一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朋友”免费提供的毒品,等你一上钩,就摆脱不了了.一些青年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积攒了一定财富,也常常会成为居心不良的人的目标,他们会鼓吹“吸毒是有身份的标志”,定位不够的人就这样走向堕落了.

家庭环境也是个重要的因素,除了家庭成员吸毒行为直接导致青少年吸毒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求毒品的刺激等等,也是导致一些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三)、毒品有什么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第一大类: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第二类: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四)、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5

目标:

1、知道毒品的危害,有禁毒意识。

2、能与吸毒人员保持距离,不食用吸毒人员的饮料和零食。

活动准备:幼儿园内相关禁毒宣传资料与图片,故事案例。

活动过程:一、导入:

1、观察幼儿园户外宣传资料,字体过多教师稍做讲解。

2、室内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二、进行部分:

1、为什么要宣传禁毒知识呢?组织幼儿讨论

小结:毒品的危害是: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吸毒者易染上各种疾病。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什么是毒品?《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提问:你们知道毒品的基本特征吗?

小结:(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呢?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饮料或者;四是远离毒品。

三、结束部分:

1、故事案例讲解。

2、分发宣传禁毒小资料回家与父母家人共同阅读。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6

教育目的

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活动过程

一、认识毒品

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

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

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认识毒品的危害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升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提高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因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情况的理论联系实质上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禁毒教育。

第一要让学生认识毒品的种类。

其次是让学生明白毒品的危害性,

再次上学说明白,如何拒绝毒品?

小班禁毒安全教案篇8

活动主题: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7日

活动地点:

五年级(1)班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潜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潜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透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完美人生。

(2)透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透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毒品的罪恶(投影图片,老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明白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群众交流

3.老师总结

三.情境剧(学生活动:主角扮演,表演小品)

1.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情景(图片),表演如何拒绝毒品,演示拒绝的方法,体验主角转换。

2.小品《失色的花季》

四.观看FLASH动画《向毒品SAYNO——青少年如何自我拒毒》

1.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老师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A.八个“不”,防患于未然

B.应对毒患的自救方法

五.你说我说——毒品知识知多少

(一).交流:毒品知识知多少

(二).材料分析。

材料1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明白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样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取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毒品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就应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六、诗歌朗诵——生命如花

七.老师总结

这一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们既了解了毒品,也认识了毒品的危害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明确了观点:生命是完美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就务必远离毒品!最后祝愿同学们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八、作业:

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介绍毒品的危害性及远离毒品的方法。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育目标:

1、了解毒品知识,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自觉抵制毒品,学会自我保护;

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育重点:

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安全、法制、禁毒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法制、禁毒意识。

教育难点:

1、充分认识安全、法制的重要意义。

2、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

活动方式: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创设情景;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

1、观看有关法制教育、安全事故等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准备发言稿。

2、准备学习资料《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3、开展“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书写一篇法制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4.准备“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禁毒签名横幅、小品等。

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不断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2、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主,以学定教。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资料由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教学尽量活动化、趣味化和直观化,以求完成“目标高,立意新,内容实,形式活,效果佳”的教学优化效果。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开场白导入课题:注重安全法制教育,杜绝毒品危害

(一)禁毒教育

同学们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学生回答国际禁毒日

1、以聊天的形式引入,然后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放松心情,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

2、及时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要珍惜生命,拒绝毒品。

介绍常见的毒品播放禁毒宣传片

让学生探讨毒品的危害观看禁毒的宣传图片探讨毒品的危害

(二)观看影视图片,积极讨论探究,提高能力,增强意识

二、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多媒体显示幻灯片:常见毒品的图片。(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漫画)“毒品大军”看图思考,认识毒品。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

三、毒品有那些危害?

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示幻灯片组图: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病变、吸毒容易传染疾病、吸毒引发自杀、母亲吸毒生下残疾儿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毒品有哪些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小结。)评析图片并讨论。

角色扮演,表演小品,向毒品SAYNO,学会如何自我拒毒

四、我国《刑法》规定第6章第7节共11条27款专门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和处罚。放映幻灯片: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等。分析法规,明确毒品是法律所禁止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毒品的危害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五、怎样预防吸毒?毒品预防“四知道”、“五法”、“十不要”

《禁毒拍手歌》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性,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预防吸毒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适时加以引导,鼓励积极思考,大胆探究。让学生回答并总结。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

总结归纳毒品预防“四知道”、“五法”、“十不要”编写禁毒歌谣。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加以引导、点拨、启发。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调整课堂教学。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