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案6篇
时间:2023-11-10
时间:2023-11-10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弱起节奏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前奏与演唱时的第一句一定要衔接的准确。
二、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并能够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鼓励合作表演。
三、通过跟唱、模仿歌曲,顺带学习附点音符。(能正确演唱或演奏即可)
教学重难点学习歌曲
弱起节奏附点音符
教具准备电脑光盘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学习新课
1、教师演奏歌曲旋律,学生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奏这首乐曲。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每一遍之间不同的情绪。(表演后提问、并请学生回答)
1、教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模仿(注意与前奏的衔接)
2、请学生用不同于教师的身体部位来演奏这段节奏。
3、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记住歌曲的名字。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将要进行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通过模仿,提高学生对节奏的记忆能力
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对每一次聆听都应该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集体舞表演
3、教师板书课题,并且介绍歌曲风格(生动有趣,游戏性强)以及歌曲名称的含义。
4、再次聆听歌曲。记住前四小节说的歌词是什么。欣赏后,教师要提问。并且会要求学生反复的配合肢体语言说出这些歌词。
5、请学生随范唱轻声学唱歌曲(教师注意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纠正)
难点:弱起节奏
附点音符
a)教师为学生示范基本动作
b)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
c)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d)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
经过几次聆听之后,学生对于歌曲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就使得接下来的演唱对于学生来讲变的比较容易。
学生在学习了教师的动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部分动作,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舞蹈了。之后再把小组内其他的同学的动作都组织起来,一个小型的集体舞就形成了。
板书设计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附点节奏歌曲曲谱及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二、学习掌握3/8拍的含义。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我和提琴》,掌握3/8拍的含义。
教材分析
歌曲《我和提琴》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曲中出现了“”节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
音乐知识:3/8拍
牐1.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牐2.复习2/4、4/4、3/4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牐3.从3/4引入3/8拍。
牐犕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
牐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拍。
牐5.通过把3/4拍《平安夜》改写成3/8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我和提琴》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おおお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
(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じ枨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
(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
4.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5.表演歌曲。
牐犛懈星榈馗璩。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二、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下课
指向科技纲要目标:
科学态度:
1、形成对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中现代科技成份的初步印象。
2、经常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3、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常问“是什么?”“为什么?”
4、能经常发现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5、喜欢生活中的新用品,乐意感知和使用。
科学知识,技能:
1、了解基本的营养、卫生与保健的作用。
2、能分辨植物与动物。
3、知道人类应当保护环境
4、对生活用品的简单描述和分类
5、会折纸和简单的橡皮泥塑
科学方法和能力:
1、学会比较不同的事物,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的结果
3、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联习、小制作。
4、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
科学行为和习惯:
1、学会翻书、看书、握笔,有正确的拿笔、看书、握笔姿势。
2、会正确地盥洗、进餐、站和坐、行走和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对常见的、形象突出并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对美的理解。
(3)能大胆地把正在探究的现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围坐成半圆形、小画架5个
(2)物质准备:糖纸、羽毛、小沙包、纸片若干、蜡笔、礼炮、小黑板、白纸、各种小篓子等。
(3)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落体游戏,并且会辨别不同的线条。
(4)环境创设: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不同的落体,让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自由探索。
活动过程及实录:
一、音乐中与幼儿跳舞一同进入活动室,喷放礼花,引起幼儿兴趣。
二、探索物体的自由落体现象。
1、(1)请幼儿自由探索,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下落的样子。
【教师】:今天我还请来了几个好朋友,他们都会在空中跳舞!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
教师出示糖纸问:这是什么呀?
【幼儿】:糖纸
【教师】:那请你们来和小糖纸做游戏,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2)幼儿手拿糖纸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3)请你们来说说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幼儿用手势或身体的扭动来表示糖纸掉下来的样子
(4)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电话线”表示糖纸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2、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与羽毛、小纸片、沙包做游戏,观察它们落下的样子,教师根据幼儿的肢体语言画出羽毛、纸片下落的痕迹用线条(螺旋形、波浪线、直线)表示
(1)【教师】:小羽毛也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朋友,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幼儿手拿羽毛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幼儿充分感受羽毛下落的样子后
【教师】:羽毛放学了,它要回家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幼儿收好羽毛后)请你们来说说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教师】:哦!原来羽毛在空中是飘来飘去跳着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宋弈霖吧!
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波浪线”表示羽毛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教师】:看看老师画的象不象?一起来学学好吗?
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波浪线”。
[3、【教师】:小纸条也来了,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
幼儿手拿纸条往空中抛,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你能学一学吗?
幼儿充分感受纸条下落的样子后
【教师】:纸条宝宝要休息了!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
(幼儿收好纸条后)请你们来说说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幼儿与幼儿之间一起相互扭动起来
[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螺旋线/波浪线”表示纸条落下的轨迹(配上音乐)
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螺旋线/波浪线”。
4、【教师】:还有一位小客人,它不高兴了!因为你们都不和它玩!
于是,幼儿都争相拿着沙包玩起来
幼儿在玩沙包的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游戏
(幼儿收好沙包后)请你们来说说沙包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
教师请幼儿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
幼儿在音乐中用跳起来——蹲下的方式表现“直线”。
三、经验提升并展示幼儿的记录。
幼儿用图画、粘贴的形式把物体下落的过程和曾经学过的线条一一对应起来。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
4、在优美的音乐中,幼儿和教师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平时游戏、生活中注意观察物体下落的方式,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舞蹈基本体位:正步位、叉腰位、托掌位、山膀位、按掌位。
正步位:双手放在身后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叉腰位:双手叉在身前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托掌位:手臂向上。手掌成掌状!手心向斜前方。
山膀位:型为兰花指,两臂与身仲成90度,小臂内腕成弧形。
按掌位:手型成兰花指,手的{位置与胃想平行,手心向下形成半圆状。舞蹈基本体位
4-5岁舞蹈篇
活动目标:
1、学会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2、培养幼儿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3、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合作的个性。
活动准备:PPT、《快乐的大脚》视频截选、了解有关企鹅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律动幼儿入场,师幼问好。
二、导入今天,我还到来了一群小企鹅,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冰山上干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到冰山上跟小企鹅跳舞吧!
三、音乐A段动作分解
1、小企鹅跳舞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小企鹅高兴地时候是怎么跳舞的?小企鹅们都用什么哪个部位跳舞了?怎么跳的?
2、身体各部位分别有节奏的练习舞蹈动作。
3、教师指导幼儿把分解动作逐一贯穿音乐始终。
4、随音乐练习
四、音乐B段展示
1、幼儿通过教师讲述的故事情景理解冰山融化的过程。
2、配合音乐,用动作表现冰山融化又重新形成的过程。
3、幼儿分角色练习B段后重复A段舞蹈。
五、完整巩固音乐动作幼儿与教师一起表演舞蹈《冰山上的小企鹅》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幼儿教育网()
上一篇:舞蹈教案范文10篇
下一篇:餐饮行业半年总结(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