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新时代好少年个人事迹200字(精选13篇)
时间:2023-07-27
时间:2023-07-27
王冉: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
王冉,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位热爱音乐、乐于助人的好少年。自小受到音乐的熏陶,王冉十分热爱音乐,尤其是钢琴和小提琴。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王冉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如为孤儿送去慰问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学习用品等。
2018年,王冉参加了“少年中国说唱大赛”,并以一曲《我爱你中国》获得了比赛的冠军。这首歌曲充满了爱和希望,表达了王冉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通过音乐,王冉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风采。
李子洋:用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李子洋,现就读于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中学,是一位热爱劳动、勤奋刻苦的好少年。从小,李子洋就习惯了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价值,他在学习之余,还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他曾在自己家的菜地里种植蔬菜,还参加了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
2019年,李子洋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少年”评选活动,并获得了这一称号。他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劳动精神和创造力,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李子洋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勤劳和实干精神。
石唯颂,女,汉族,2007年10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喜爱戏曲艺术,9岁开始学习邕剧,多年来坚持刻苦练功,在全国大赛中斩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兴趣广泛,在舞蹈、游泳、绘画、钢琴、朗诵等方面表现突出。7岁加入广西民族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利用节假日为中外游客义务讲解上千场。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为农村学生和社区孤寡老人送戏曲演出、送生活用品,奉献爱心。被评为广西新时代好少年。
翟尤睿,男,2013年7月出生,三亚寰岛实验小学四年级(4)班。
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诚实稳重,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学校的“学习标兵”“文明之星”“五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是翟尤睿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他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各级各类活动及比赛,多次在省市级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等比赛中获奖。他爱好广泛,喜欢阅读、机器人编程、爵士鼓、轮滑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王天娇,女,汉族,2009年4月出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寺沟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从小生活在革命老区照金,常听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的红色故事,将红色种子深埋心底。她认真学习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小小年纪已经是铜川市“红”孩儿宣讲团主要成员、照金纪念馆小小讲解员、学校红色故事社团主讲员,义务为8万多名游客讲解照金革命史。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全国优秀学生干部、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
杭翌帆,男,汉族,2010年3月出生,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六年级学生。
品学兼优,担任广州市少先队理事会理事、学校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委员。在编程和机器人设计方面能力突出,多次带领团队在全国和省市级科技比赛中获得佳绩。为动画片《百变校巴》配音,用报酬设立“雅逊公益——翌帆奖学金”,架起汉藏青少年心连心公益桥梁,资助近百位家庭困难学生。
带领“南山中队”携手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工农街小学共同开展“手拉手读红书”活动。被评为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
付哲豪,男,汉族,2005年6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连续7年参加义务写春联活动,每年寒暑假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2014年开始,每逢节假日都到抗日老战士贺奶奶家,陪老人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给老人带去欢乐,直至贺奶奶离世。疫情期间,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测体温、发传单,为社区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送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被评为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
杨雨蝶,女,汉族,2005年9月出生,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热爱集体、品学兼优,学习上与同学互帮互助,主动帮助老师分担班级事务。通过爱心义卖筹款购买玩具和学习用品,捐赠给福利院的残疾儿童,经常与同学一起到养老院看望老人。
疫情期间,协助社区服务人员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经常参加朗诵、征文、歌唱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组织同学开展“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技调查体验活动,普及环保知识。被评为贵州省新时代好少年。
李瑞麟:践行“小小志愿者,大大爱心”
李瑞麟,现就读于广州市第六中学,是一位热爱公益、乐于奉献的好少年。从小,李瑞麟就十分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筹集了一定的资金和物资,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了学习用品、文具、衣物等。
2019年,李瑞麟参加了“广州市小小志愿者”活动,并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称号。他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李瑞麟践行了“小小志愿者,大大爱心”的口号,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担当精神。
梁润畅,女,汉族,2008年4月出生,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九年级学生。
2015年起,利用节假日与重大纪念日,到沂蒙红嫂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经常一去一整天,直到最后一波游客参观结束。截至目前,义务讲解服务游客6万多人次。2019年参加山东省“红动齐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荣获总决赛小小红色讲解员组第一名。
经常和同学们一起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为敬老院爷爷奶奶送去慰问品,积极参加团县委“希望小屋”关爱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新时代好少年。
杨__
女,汉族,____年__月出生,__省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多次在省市书法、绘画、朗诵等比赛中取得佳绩,在省教学展演中饰演环保音乐剧《家园》主角,并进行公益演出。疫情期间创作抗疫歌曲《看见爱》,撰写《致敬最美逆行者》《写给医护人员的一封信》等文章助力抗疫。策划开展“年俗文化进万家”“小小图书管理员”等公益活动,连续4年为盲校学生录制音频故事,定期走进孤儿学校、山村学校结对帮扶,奉献爱心。被评为__省新时代好少年。
马宬恺,男,汉族,2005年11月出生,福建省上杭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从9岁开始在父亲的帮助下,创办“快乐星期天”陪伴成长亲子公益组织,组织劳动实践和慈善扶贫等主题亲子活动,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收获快乐、不断成长。7年来,他始终坚持“把艰苦的劳动办得有趣味,把有趣味的劳动办得有意义”理念,不断总结经验,希望推广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快乐劳动模式。
发起实施“馒头计划”,号召10个家庭帮助一个贫困孩子,先后帮助4位贫困学生。设计上杭“福禄银币”,获外观设计专利。被评为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
李梦琪:用科技助力环境保护
李梦琪,现就读于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是一位热爱科技、关注环保的好少年。在学习中,李梦琪尤其喜欢科技领域,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保护环境。她开发了一款名为“智能垃圾桶”的产品,可以自动分拣垃圾,从而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
2019年,李梦琪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她的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还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努力,李梦琪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