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作文7篇
时间:2024-03-18
时间:2024-03-18
作文篇
生活的艺术!
是你?是我?亦或是他(她)?
每一天,重复每一天的生活。谁会真正感受到生活里面潜在的艺术呢!
忙碌的生活,带走的是一去不复返的年华?还是,我们来不及感受的艺术呢?
笑是不是艺术,那哭是不是艺术?
我想,每个人的确认识多少会有不同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可以躲过哭笑,不是吗?
没什么可以代替生活的'确艺术!
就像没什么可以代替妈妈给你泡的热牛奶,暖心;刚出生的宝宝,带给破败之家的喜悦,新生……
不同的确生活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艺术人生!
人应该要改变,改变那些桀傲不羁。
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生活带给你的艺术!
“啊,终于到了!”“好期待呀!”“这演出什么时候开始呀?”巴士刚刚停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门口,同学们便想要迫不及待地冲下去。
走进红领巾剧场,同学们便兴奋地跳起来:那淡淡的灯光洒在剧场的每一个角落;那宽敞的座位整齐地排列着;舞台的上方,一块大大的牌子写着:龙的传人——浦东新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生专场音乐会;舞台的后方,还有一支乐队。坐在位子上,灯光暗了下来,几位演员跑上舞台,音乐也响了起来。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在一首《龙的传人》中拉开帷幕。大家都随着音乐的节奏拍起手,唱起歌。那音乐是多么的霸气,大家的心中一定油然而生出我们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接着,那饱含着我们对童年依恋的一首歌——《童年》便响了起来。“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我边挥拍着手,边唱着歌,想想儿时做的傻事便忍不住笑了;想想儿时度过的快乐时光,心中便十分思念……
在音乐会中场时,我们又看了一段杂技“独轮踢物”。这时,一个年龄稍比我们小的女孩骑着独轮车上了舞台,接着,另一个男孩也骑着独轮车上来了。看着他们熟练地骑着独轮车,我不禁暗暗佩服。女孩将几个碗放在了地上,男孩边骑着独轮车,边弯下腰拾起,然后,将碗套在一只脚上,往上一抛,碗便稳稳实实地落在了他的头上。台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鼓掌声,鼓掌声中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好,太厉害了!”的赞叹。
当然,音乐会里可不止这些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种太阳》、《外婆的澎湖湾》……我们学校中的两名同学也上台唱了歌,他们的歌声可不比歌手逊色哦!同时,主持人还给我们讲了些音乐知识呢!
音乐会结束时,同学们还回味无穷,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这次的音乐会不仅让我们听到了美妙动听的歌曲,也让我们增长了音乐知识。
在我四的那年,有一次被一阵优美的声音陶醉了,原来是楼下的哥哥在拉二胡妈妈带我欣赏了一节课,在老师的演奏下那把木制的古色古香的乐器发生了美妙动听的旋律,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萧瑟缠绵,时而飞扬洒脱。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那个发出美妙声音的东西——二胡。并且,在妈妈的支持下,我也拥有了一把新二胡!
捧着它的那一刻竟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只见细细的琴柱下面是琴筒琴筒的一面罩着蟒蛇皮,它控制二胡的发音与音色。琴杆上的弦分内弦和外弦,内弦发音低沉,外弦发音高亢。内、外弦之间是一只弓,弓上紧绷着一簇马尾上的毛。二胡是我国著名的民族乐器,至今有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东方的小提琴”。
从此我便正式开始拜师学艺。我每个星期天都要跟老师学习二胡,并且每天还要在家练习。老师每次都手把手的教我,让我左手按弦、右手持弓,时间长了不免有些厌烦,几次差点放弃,但看着老师那么辛苦的教我,更何况这是我自己想学的东西,俗话说:“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何尝不是对意志的一种磨练呢?于是就暗下决心:既然学了,就一定要把它学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现在,我拉二胡已经有8年了,也上台演出过,它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二胡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学好它谈何容易?只有勤学苦练。
二胡像是我的朋友,带给了我许多欢乐;二胡就像是我的老师,教会了我“持之以恒”的道理,也带着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
——记德州市奇石文化博物馆馆长扈建国
在现实的忙碌与奔波中,磨掉我很多美好的记忆,唯独王尔德的名言“生活模仿艺术胜于艺术模仿生活”,因经常回味而不能忘记。是啊,自从生活中有了艺术,生活才高雅而脱俗;艺术中有了生活,艺术才有了生命而隽永。然而,现实中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很少,而又懂得把生活中的艺术无偿地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的人少之又少。德州华元集团董事长、奇石文化博物馆馆长扈建国就是这“少之又少”的人之一。
走进华元集团,一尊雄狮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尊曾经压爆七条轮胎的巨狮雄壮威武鬃毛倒竖,清晨的微曦照亮巨狮,犹如非洲草原上的王者目空一切。此时此刻,假如火车一声长鸣,立刻让人意会为雄狮的怒吼。“借景”是苏州园林造景的常用手法,扈总也深喑其中的三昧,把这头雄狮安放在铁路旁边雄踞东方。在华元的大院里,道路两旁的奇石、亭榭、树木与花卉相映成趣,把古典风韵的园林元素镶嵌在企业高大的厂房之间,现代城市生活中很难见到,公园绿地也很难看到如此精致的景色。
走进博物馆看奇石,两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琳琅满目,一块块奇石独一无二又自然天成,形态逼真又像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
这些奇石既有灵璧的奇珍,也有蒙阴的异宝。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是那块金奖作品“蘑菇云”,这块蘑菇云形体仅仅有半米左右,远观那土黄颜色就像戈壁滩上升起的那最美的云朵。细看这片云仿佛自下而上不停地翻腾着,从左边看去隐隐的是亭阁,从右边看去攘攘的是集市;再往细处看还有细细的红色,是斑斓的秋林那一片红枫叶吗?层层叠叠又层出不穷,让人久久不舍离去而流连忘返,或许这正是丝绸之路的精灵凝结而成的景观,在向我们诉说当年的繁华。
眼前的这些灵石天造地化,钟灵毓秀。有的像古堡,有的像劲牛,有的像观音。那一组十二生肖让人难忘:那灵蛇酷似翘起头来的一只眼镜蛇,嘴边的纹饰,就是开叉的信子;那鼠的狡黠、虎的凶猛,我真的不知道自然是怎么赋予顽石的这样的魂灵;我也不知扈建国是怎样在行行色色的大自然之中发现奇石的美,妆点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大家都知道,“美”无处不在,美的心灵让你用美的目光发现美;你心灵一片荒芜,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是一片荒凉,我赞叹扈建国拥有一个多么美好的心灵啊!
扈总是懂奇石的人,就像南宋的米芾。他的乐趣不在于奇石名贵,而在于是否与自己心息相通。在他的办公室里有块龙凤呈祥的奇石,工作累了他细细的欣赏这块灵石,每一次欣赏他都会发现与上一次有好多不同。他尊敬每一块奇石,他认为奇石都有灵魂,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他只要看到这些石头,任何烦恼都会被驱除干净,使人心静如水。奇石之美、之奇、之韵,引导人的心境达到一个纯洁无暇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这就是奇石艺术的魅力。
心境艺术的核心是仁慈、善良。扈建国不把收藏看成自己的财富,而把奇石艺术当做陶冶心灵的园地,让奇石的真善美潜移默化的影响前来欣赏的每一个人,每个周日都是博物馆对外免费的开放日。胡建国的仁心、善良也通过奇石艺术,传达给每一个前来欣赏奇石的人,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融入艺术,用艺术的生活体现人类的真诚、善良和美好。“引人向善”就是高尚的生活的艺术家,这就是扈建国的人生写照。
前一段时间,我们参加了一个艺术节大型朗诵比赛,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句话真是应了我的经历啊!我依稀还记得,那时刚刚给我这个稿子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国旗下的演讲,所以死活不接这个活。但是最后还是接着这个活了。谁知道这一练,就把我的所有精力都投到里面去了。
第一次辅导,是我和二姨家的孩子一起练的,她叫鲁唯。我们每次都到舞蹈教室练,那儿有一个大镜子,而且还清净,没人。我们去那里练表情,练动作,练口形。哪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走步子,往哪个方向走,你要非常明确,大步还是小步,走一步还是几步,闭着眼都得走到。而且老师曾对她说;“这个稿子练一百遍都算少的”。
所以,我们都学“聪明”了,不再惹老师生气,老师有头疼的毛病,我们尽量不让老师头疼。都好好的练,不再耍什么小“聪明”了。做什么事都是踏踏实实的好啊!时间转瞬即逝,一眨眼就到了比赛的日子了。比赛如期举行,在这次比赛上,我们一举夺得了二等奖!这不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吗?
过后,这次的艺术节已成为了历史。但是,许多精彩的片段依然历历在目。是的,艺术节的比赛虽然有时间限制,但艺术的空间是无限的。当艺术节的节目第一个字飘起来时,艺术已走进我们心中,已走进我们每一寸空间,已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一点,每一滴!
在我十岁生日时,一位朋友曾送给我一件玲珑小巧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是由黄铜制成,雕刻了一头成年象驮着一头活力四射的小象。
这件铜器的构造十分奇妙。它约有6厘米高,重5斤多,虽然不大,可却是沉甸甸的,真是应了“人不可貌相”这句老话。当你看着福象,会觉得赏心悦目:它的皮肤略带一些皱纹,却又不显衰老;象耳十分对称,却又不像是刻意模仿;象嘴微微张开,像是在对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发出震耳欲聋的长鸣。你瞧,那弯曲的象鼻还卷着一个元宝,后脑勺还贴着一个倒着的、正楷的“福”字,意味着福到(倒)了。
小象想必也是费了工匠们的一番苦心:小象正十分调皮地坐在了大象身上,小脑袋探着前方;一对象牙从嘴的两侧延伸出来,犹如弯弯的月牙;小象的两只前蹄还拿着一副挂联,上面写着四个明晃晃的大字――“万事如意”。
把这件艺术品倒过来的话,你会发现,心细的工匠们还在大象的肚皮上也刻了八个大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每次,欣赏着这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铜器,我总觉得十分喜庆,仿若过年一般。
这件艺术品,在我眼中,难道它还是一块冷冰冰的铜吗?不!这是两头富有灵性的象!也是两头携福归来的象!它们,已成了我家的两员!
上一篇:公积金单位介绍信收集10篇
下一篇:职场正能量励志小故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