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一年工作总结范例(3篇)
时间:2024-02-19
时间:2024-02-19
【关键词】人力资源;护理人员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1]。护理人力资源包括人力的数量、素质、人才结构和职称结构以及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等功能发挥和利用的综合概念[2]。如何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如何提高现有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率,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1.护理人员现状
根据我院人事科提供的护理人员档案资料,数据统计至2011年12月31日止。
1.1护理人员结构情况
年龄结构:护士队伍总体偏年轻,30岁以下护士占68.74%(348/506);
学历结构:以大专学历为主,占51%(258/506);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占78.26%(396/506),见表1。
1.2护理人员配置状况
全院职工总数1503人,其中卫技人员1115人,占74.18%;卫技人员中护理人员(其中合同护士401人)506人,占33.67%;全院开放床位600张,护理人员总数与床位之比为1:0.84。
2.分析
2.1临床护理人员编制略微不足
我院属于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其人员编制按照1986年卫生部下发的《妇产科专科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执行,根据妇产科专科医院的规模、任务和特点,病床与人员之比按1:1.5-1.7计算。妇产科医院承担的医药科研和教学任务所需要人员已于总编内另增5-7%。承担高、中等医学院校教学任务另增编12-15%。目前,我国多数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病护比为1:0.2-0.35,床护比为1:0.5-0.75,明显低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人力编制要求。而国外护理人员配备是建立在人才档案储备基础上的招聘制,不受统一编制影响。国外护理人员配备数量明显高于国内,一些国家医院的床护比、医护比都明显高于国内,如日本横滨综合医院某病房设床位52张,护士总数为23人,医护比为1:5,床护比为1:0.9-1.2;美国匹兹堡一所医院,40张床位配备23名护士,床护比为1:1.7;新加坡中央医院每层楼一个病区,81张床,分3个护理站。各病区设总护士长1名,各占设护士长1名,高级护士、护士10名左右,相应的高级助理护士、助理护士、护理员若干。这一组数字现实,国外护理人员配备不论在人数上还是在床护闭上都比较高。(数据来源于《医护人员编制配备现状分析》)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来看,实际床护比已高出与国内相关医院,并超过编制原则的规定;但与国际相关医院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2.2学历及职称分布不合理
我院506名护理人员中,中专、高中111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22.3%,大专学历258名,占护理人员总数的51%,本科学历127名,占护理人员总数的25.1%,研究生学历8名,占护理人员总数的1.6%。职称方面506名护理人员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8名,主管护师101名,护师及护士共396名,分别占护士总数的0.2%、1.58%、19.96%、78.26%,职称结构以初级职称为主,而在110名高中级职称中,又有部分在非临床科室工作,不能充分发挥高职称护士对临床低职称护士的指导作用。这样的学历及职称结构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及制约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2.3年龄结构欠合理,合同护士比例大,护理队伍稳定性欠佳
我院506名护理人员中,30岁以下护士占69.16%,虽然年轻的护理队伍有朝气,但工作经验及技术水平却相对不足,难以适应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我院合同护士401人,占护士总人数的79.25%,绝大部分为25岁左右的年轻护士,这个阶段的护士正面临恋爱、结婚、生育的高峰,由于同工不同酬,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每年均有人提出辞职,导致熟练护士流失,对护理质量有一定影响。
3.对策
3.1把好护理人力资源引进关
在招聘新人时必须严格把关、择优录取。采用人事科和用人科室统一面试、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把关。
3.2有计划地培养护理队伍的阶梯人才,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护理部必须对新上岗人员、在职年资长的护士及新上任护士长等不同层次的护士都有一套周详的培养计划和管理制度,多给予他们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有方向、有目标也有压力,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在临床一线形成一个良好人才阶梯,确保护理质量。此外,护理管理者应该了解属下每一位护士的性格特点,善于发现护士身上的亮点、优点,并有的放矢地赋予责任,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地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层次、不同年资护士的作用。只有对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
3.3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及各科室护理工作量,结合病床使用率、周转率、平均住院日及专科护理发展情况,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做到动态补充。在科室护理人员的搭配上,注意使其年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等方面形成一定的梯队,并兼顾护理人员的性格互补,在护理人员能力条件要求下,获得高的工作效率和护士满意度。同时倡导弹性排班,要求各科护士长打破以往固定的排班模式,根据各自的专科特点、病人高峰时段不同、病人需求及工作量的变化,创造各具特色的弹性排班方式,如提前30min上班完成晨间护理、安排双班、卡晚夜班,同一班次不同上班时间等,摆正护理工作的重心,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投向价值趋向[4]。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班,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护士缺编的状况,同时,使病人需求得到了满足,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3.4完善后勤支持系统
完善与加强后勤保障系统的功能,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对病人的直接护理。医院已经和爱玛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爱玛客的工人负责中央运输,各科室设立科秘书,由科秘书和医院行政部门直接联系日常行政事务,把护理人员从日杂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专心于护理工作,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3.5重视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要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必须对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可以采取在院内、科内通过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学习及考核,增加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式。并鼓励临床护士分析自己的工作优势及薄弱环节,加以发扬或改进,并且结合工作实际,多动脑筋,鼓励其提出更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石彩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39-40.
[2]朱晓燕.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培训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1-92.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珠海519020
[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病房低年资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成果,以此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会理工作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该科50名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作为培训对象,进行长达1年的规范化培训。并对5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考察,分别是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和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培训的各2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考核。对比两组护士考核结果,并在2次考核前1周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第1次考核合格18名,不合格7名,合格率72%,抽取60例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显示总满意例数43例,满意度71.67%;第2次考核合格23名,不合格2名,合格率92%,抽取60例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显示总满意例数57例,满意度95%。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病房低年资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随着培训内容深化,各项工作逐渐完善成熟,改善程度尤为明显。
关键词消化内科;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c)-0152-02
[作者简介]郭桂珍(1971.2-),女,广东珠海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病房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消化内科病房周转率快,病人住院人数较多,因此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情和科室的发展,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由于护理经验不足以及护理技巧的不娴熟,难免会对护理工作总体质量造成困扰[1],因此安排低年资护士参加规范化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该研究将2009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将该科50名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参与规范化培训的研究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50例刚参加工作的低年资护士,年龄从21~24岁,平均年龄(22.9±1.3)岁,其中大专文化水平17名,所占比例是34%,本科文化水平33名,所占比例是66%。50名护理人员均刚参加工作,安排消化内科病房5名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培训导师。
1.2方法
50名低年资护士在接受规范化培训前先进行岗前培训,第一批25名护士的培训主要由医院的医教科和护理部统筹协调安排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与此同时,科内制定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规定的培训时间,由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负责培训授课及操作培训,在长达1年的规范化培训后他们迅速熟悉病房环境,进入护士角色,熟悉各护理班次工作流程,掌握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2批护士的培训在经过了第1批的试验后各方面培训工作均有加强和完善,教导护士独立协助医师完成抢救工作、独立完成护理文书的书写,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康复,为科室的发展尽心出力。
1.3考核方式
由护理部及消化内科护士长、带教护士组成考核小组,自拟相关考核试题,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科理论及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病人应急情况下的处理,医患关系的处理等。总分以100分为计,若考核达到85分,则为合格,达到95分为优秀,低于85分为不合格。
1.4满意度
采用笔者单位自行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并统计调查结果。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60~8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比较满意,低于6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1.5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χ2检验。
2结果
2.1考核结果对比
对比2009年7月—2011年5月期间和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培训的各25名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其中第2批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好于第1批,第1批合格率76.0%,第2批合格率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数据整理成表格,见表1。
2.2满意度
第1次考核抽取60例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显示总满意例数43例,满意度71.7%;第2次考核取60例患者调查患者满意度显示总满意例数57例,满意度95.0%,将数据整理成表格,见表2。
3讨论
护理工作一直是医院工作中的重点,由于护理工作是直接面对患者,最容易引起患者满意或反感的一项工作[2]。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就是间接的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舒适度,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然而护理服务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很多时候尤其是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容易出现不可避免的失误和差错[3]。因此如何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显得举足轻重,近年来开展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院内广受欢迎,不仅能够让低年资护士迅速定位自己,进入护士角色,同时也是低年资护士学习护理技巧和与患者相处的一条重要途径[4]。现在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医生的医嘱,很多情况下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监护等做出及时的回应,这样才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5-6]。该次消化内科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处于尝试阶段,在初期培训结果不令人满意,通过表1可知,第一批合格率仅为72%,远远低于第2批的92%,同时患者满意度也从第一批的71.67%上升到第2批的第2批。这正说明了规范化培训的工作还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规范化培训工作将会越来越趋于完美。有文献报道[7],护士由新人向独立护理人员的转变过程,采用先理论后实际,从简单到复杂,由统一培训向个别指导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培训过程,加强了培训的系统性及科学性,因此随着培训开展时间的延长,培训效果更佳,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目前该项培训工作的不足之处有①护理工作繁复,带教老师未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以及丰富的护理经验来指导低年资护士;②发展缓慢,培训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实际难度较多,例如容易出现断层[8]等。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对低年资护士开展规范化培训是必要的,该工作目前还不完善,应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速度,为该科室提供更多专业技能合格的护理人员,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2]谭丽萍,蒋银芬.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及提高途径[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61-1562.
[3]夏淑娇,田伟珍,周莉雪,等.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洗胃知识培训效果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04-506.
[4]丁春花,兰宝珍,陈碧,等.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64-65.
[5]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8):73-75.
[6]黄俊华,黄文霞,杨小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在职教育模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22-423.
[7]贺茜,曹晶,陈亚丹,等.低年资护士培训阶段及培训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6):3173-3176.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哪里有范文?了xx年儿科护士年终总结供护士们参考: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我即将结束儿科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蛮重视,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一篇:防汛管理工作总结(6篇)
下一篇:仓库管理员工作计划(精选2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