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4-02-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篇1

我给大家推荐的一本好书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内尔.诺丁斯教授,她热爱教育事业,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别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先教会了我作为普通人如何正确善待身边的人;其次,更教会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对新时期教育理想的另一层面的思索和追随,让我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同事,每一件事情……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和平时的书籍有不一样的感觉,初读时,感觉这本书难读,难懂,更谈不上理解。什么原因呢,我想,这可能是跟个人粗浅的知识水平有关,或者是自己原有的对“关心”的真正实质含义上的认识与理解不够深入有关,其实平实平淡的生活,我们不也是在关心着一些人和事吗?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关心不以为然,也不足为奇。但是,以上的观点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有内涵。所以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我们当前的教育成果,不时会出现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的学生的产生,这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让我们无比担忧。我们有必要去思考这个严竣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让学生在学校里面,得到教师的关心教育,锻炼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会关心他人。

平等的关系可以培养自信的人。作为老师平时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作则,共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面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内尔.诺丁斯教授在书中就谈到她在学生时代得到老师的关爱使她产生对师生关系的终生兴趣,结合自己,我学生时代也得到多位老师的悉心关怀和鼓励,才能在求学路上慢慢成长起来,对于其他得不到老师喜爱的同学来说,我是幸运的,所以,今天的我们,作为师者,应该有责任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留下清香的幸福的味道。

当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知道同学之间的友谊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朋友间也需要共同维系,并真诚共处,懂得和同学分享,帮助同学解决问题,鼓励同学积极求进。

2、与同事一起合作,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

宽容和尊重是良好的同事关系。没有共同目标,不会走同一条路,不走同一条道,我们不会成为同事。而共同作为教育人,我们更有着有共同的教育目标,那就是培养人,培养社会人,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适合社会进步的人。所以,共同学会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当有了责任,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从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心理情绪、思想动向开始,如果做到了,我们的教育将成为理想。

3、每天留出一定时间进行关心教育。

这是作者的设想,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学校这样做,读到此处时,我猛然想起我们现在大部分学生都生活在优越的条件当中,成长在蜜罐里,可谓是温室里的小花。他们对别人的关心,特别是父母的关心都视而不见,甚至是理所当然,不会感谢,不会感恩。如果学校有了这样的显性的主题教育,我想,我们的学生成人后,必定是一位善良的社会有用的人,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友邦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用作者的话作为结束语,她认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我们谨记,我们行动,让关心成为真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这种感性的教育模式似无形是有形,因为它就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一种教育思想,我们当将这样的教育信念化作行动力,在教育征途中渗透,培养健康、有能力、有理想、有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篇2

1.家长或者教师往往觉得他们知道学生的利益是什么,因此他们会很轻易的决定那些利益是什么,而从来不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当学生们被迫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说:“有一天你会感激我强迫你做这个!”有时候这种预测会成为事实,我们确实对当初坚持己见的教师心存感激。不经意间,我们视这种强迫有利无害或者无伤大体,但是实际上那些行为对特定的关心者甚至甚至对未来整整一代人的有害影响不过是被掩盖了而已。那么,被掩盖的有害影响是什么?P3

2.“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这句话是否正确?

如果搞不清楚要教什么,以及付出什么代价来教,那么宣称所有孩子都可教就是毫无意义的。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很多东西,但事实上,不管老师教的多么好,学生们之间的接受程度总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譬如,对数学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几何上的成绩就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可能永远不明白数学推理的逻辑与魅力。我认为这部分学生应该享有发展其他方面才能的机会。道理很简单,这就像总是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搞不明白印象派画作的技巧、音乐赋格曲的结构或者神学的精要一样。P44

3.在当前的人文教育体系中,什么样的学生将会从事蓝领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P48

按照当前教育体系的设计,蓝领工作将由在标准人文教育课程竞争中落后的人来做。没有多少人认识到,成功应该具有不同的形式,持各种不同才能的人应该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这种教育体系里,众多可尊重的工作与职业被忽略了。事实上,虽然人文教育不是某种职业的训练,却是某些职业的训练。普通教育成了为学生升入大学做准备的教育。这种实践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者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最终要做的工作的欣赏和喜爱。相反,他们很有可能学会一种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这种鄙视也有可能指向他们自己。

4.建立一种新教育模式,它包括什么?

首先,关心自我,包括对身体、情感、精神,智力的关心,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潜力与局限。自我的另外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关职业的考虑。教育要让学生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者,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学会关爱他人。新教育模式应正大光明的赞美传统的女性职业。所有有能力的成人都应该把关心孩童和照顾老弱病残视为己任。这些工作不应该只由女性来承担。学会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富于关心的关系,学会如何对待各种人群组织或者社会集团,学会与不同人打交道的不同技巧,学会欣赏植物生命的奇妙,怎样关心非生命的物品和器具,关心意识形态世界里思想和知识。P58-73

5.“真正的教育变化只能在权力的转换过程中实现。”是什么意思?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篇3

当我读完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时,了解这是用一本书来阐述“关心”,想必一定能充分地阐释这个词语的原始意义。这使我联想到现代人的关心现状:不关心(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部分关心(关心知识、伟大事业、物质世界、动植物,却对同类缺乏同情),就像我们的教学,老师和同学过多的关心学习成绩,关系自己的未来,而缺乏一种真正的关心,只关心自我、而且是不正确的自我关心。

这本书的作者诺丁斯是美国的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是呀,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时刻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心,而这种基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只成为单方面需求,而不希望自己给予他人。诺丁斯同时同意海德格尔的观点: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但诺丁斯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在我们的教育中,过分的强调智力,往往这种关心形式、关心关系,不能得到正常的维系。但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心。所以还是存在关心的关系。

就像你的父母应该是很关心你的。也许天天向你嘘寒问暖;你生病了,主动侍候;你有困难,主动帮助你;丢三落四时,父母是保姆;提笔忘字时,父母是老师;尽情高兴时,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烦燥时,父母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关心就在一点一滴中,你发现了吗?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真正的关心自己的父母。记得他们的生日,在他们劳累时沏过一杯热茶,为他们洗过脚。有谁静静倾听他们的心声。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我们呢?做到了吗?

除了父母,谁关心过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关心过可怜的乞丐吗?谁关心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吗?你关心过……

学会关心,关心父母;关心老人;关心乞丐;关心……,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生物。这也是我们在现在教育中存在的巨大问题,我们的孩子接受关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去关心他人成为他们最陌生的事情。古时候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时候的教育,在我们的现在化教育下,已经是空中楼阁不复存在。作者正是用这本书揭示我们千疮百孔的教育。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心。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篇4

在现阶段的学生教育中,我的感觉是我想去关心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关心不得法,没有学会如何关心学生,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一课题时,我兴奋的拿起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合适的关心学生的方法。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教师的角色,而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我所想要的”和“什么样的教育是你所想要的”必须同时探讨。

我希望孩子们幸福,但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所希望的幸福与孩子们所希望的幸福是否相同?我们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书介绍了需要我们关心的几项重点:关心与连续性、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我认为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所做到的只是关心自我和关心知识,而对于其它的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导致的问题有许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也有许多,所以我又认真阅读了我们最熟悉的两部分——关心自我与关心知识。

关心自我的组成部分有自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职业生活、娱乐生活情感和智力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前四项;而关于关心知识则重点讨论了数学和艺术这两门学科,以上各方面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心知识中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他已被用来作为筛选学生的工具。但是学生学不学数学不应该受年级的限制,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关心数学、接受数学,这才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心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注重平时教学中的引导。无论是现阶段热爱数学还是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都应从我们的教学出发,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鼓励那些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多学数学,也应该帮助那些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觉他们在数学上的潜力,创造一种学习数学的氛围。不能让没有数学能力的人决定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因此,教育过成长的引导就成为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便成为我现阶段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学会关心,不是仅在理论上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发现,修正,再实践,如此循环反复,最后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心是一门奇妙的学问,如何才能与更多的学生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师生关系,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关心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奇妙的知识和学问?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有可能会发现教师的真谛所在,也就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方法,关心的方法。

学会关心,学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便又向一位好教师走近了一步!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篇5

在现阶段的学生教育中,我的感觉是我想去关心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关心不得法,没有学会如何关心学生,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一课题时,我兴奋的拿起了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合适的关心学生的方法。

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把自己置身于一位教师的角色,而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我所想要的”和“什么样的教育是你所想要的”必须同时探讨。

我希望孩子们幸福,但是“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所希望的幸福与孩子们所希望的幸福是否相同?我们强加于孩子们身上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书介绍了需要我们关心的几项重点:关心与连续性、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我认为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所做到的只是关心自我和关心知识,而对于其它的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导致的问题有许多,需要弥补的地方也有许多,所以我又认真阅读了我们最熟悉的两部分——关心自我与关心知识。

关心自我的组成部分有自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职业生活、娱乐生活情感和智力生活,本文主要介绍了前四项;而关于关心知识则重点讨论了数学和艺术这两门学科,以上各方面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心知识中数学方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他已被用来作为筛选学生的工具。但是学生学不学数学不应该受年级的限制,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关心数学、接受数学,这才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心学生,应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注重平时教学中的引导。无论是现阶段热爱数学还是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我们都应从我们的教学出发,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趣味,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鼓励那些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多学数学,也应该帮助那些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觉他们在数学上的潜力,创造一种学习数学的氛围。不能让没有数学能力的人决定一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因此,教育过成长的引导就成为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便成为我现阶段思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学会关心,不是仅在理论上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发现,修正,再实践,如此循环反复,最后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关心是一门奇妙的学问,如何才能与更多的学生建立一种充满关心的师生关系,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关心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奇妙的知识和学问?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有可能会发现教师的真谛所在,也就进一步了解教育的方法,关心的方法。

学会关心,学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便又向一位好教师走近了一步!

以上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