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笔记(6篇)
时间:2024-02-28
时间:2024-02-28
900X3A打破MacbookAir轻薄神话
MacbookAir的推出曾让世人震惊,不过进入2011年,MacbookAir的轻薄神话已经不再牢不可破,在今年上半年,英特尔还未提出超级本的概念之前,三星便率先推出了当时唯一一款能与MacbookAir之轻薄抗衡的笔记本产品――900X3A。
900X3A笔记本拥有13英寸的黄金机身,是全球首款采用航空杜拉铝材质的笔记本电脑,比镁铝合金相比更显轻薄。900X3A的机身厚度仅为16.3mm,重量仅为1.31kg。整机基于航空动力学设计,机身曲线简洁流畅,触觉和视觉融合统一,更具时尚美感。这种材质还具有耐磨耐压抗腐蚀的特性,令用户的应用体验更加淋漓尽致。
屏幕方面,900X3A笔记本采用三星超高亮LED显示屏,拥有高达400nits的亮度。而16M的色彩深度,比普通显示幕提升了60倍,画质更加生动清晰、富有质感。同时该显示屏还添加了防眩功能,能够有效缓解眼部疲劳。
基于三星自身的先进技术,900X3A确保从按下电源开关启动到完全载入系统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随机搭配的128G固态硬盘更可使启动速度加速到半分钟以内,与第二代智能酷睿低电压处理器i5-2537M,IntelHM65芯片组及IntelGMAHD3000Shared联手打造的强劲性能,使900X3A的运行速度趋近极致。此外900X3A独有的3秒快速启动技术,可以快速使处在休眠状态的笔记本恢复至之前的工作状态,令用户的移动使用效率获得大幅提升。
续航上,900X3A选用6300mAh大容量锂聚合物电池,比传统锂电池体积更小,更轻,却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7小时续航时间远超其它产品。同时900X3A接口齐全,USB3.0,HDMI等一应俱全,为了力求一体化,机身各接口均采用活门设计,不使用时可以隐藏起来保持美观。
初看900X3A的外型,就知道它是冲着苹果MacBookAir而来,相近的机身尺寸、厚度和重量,配置性能也相当强劲,再加上后文将会提到的与用户熟悉的微软Windows7操作系统的无缝配合,这款笔记本一上市就极具吸引力,它也成为了打破MacBookAir轻薄神话的急先锋。
900X系列无缝协作更给力
虽然外观和配置都是评价一个系列笔记本好坏的重要因素,但华而不实的“本本”绝非用户的最佳之选,毕竟归根到底,笔记本还是拿来用的。三星900X系列笔记本在这一点上同样表现出色,通过与正版Windows7系统的无缝协作,为用户带来更为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开机速度慢、电池续航能力不够、电源管理不够智能是用户日常使用笔记本电脑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些问题,而三星900X系列笔记本采用了固态硬盘加正版Windows7操作系统的无缝协作,利用Windows7的先进性,让900X的开机速度更快、响应时间缩短。同时Windows7中完善的电源管理选项也让用户可以有的放矢的按需选择,这样可以让“本本”拥有更加出色的性能。
安全,是用户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最大担心,用户最怕的事情就是资料遭到泄露,三星900X系列笔记本在使用固态硬盘的同时拥有TPM安全芯片应用,TPM安全芯片除了能够进行传统的开机加密以及对硬盘进行加密保护外,还能对系统登录、应用软件登录进行逐一加密,配合WindowsBitLocker软件一起保护用户的数据,如此一来,笔记本电脑安全性能便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900X1B体积更小性能却更强
就在13英寸的900X3A推出四个月后,为了给用户带来更为极致轻薄的体验,11英寸的900X1B出现了。概括来说,900X1B是900X3A的缩小版,体积变得更小但性能却有进一步的提升,全新的Inteli5-2467M处理器将之前i5-2537M的基础频率由1.40GHz提升到1.60GHz;更新的SSD固态硬盘虽然缩减为64GB,但是相比之前的128GB版本在读写速度上更具优势;内置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体积更小但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
外观材质上采用与900X3A相同的杜拉铝合金,这种高硬度金属材质的流线型机身设计赋予了900X1B漂亮的外观、轻薄的身材,使用过程中你会发现它比一本时尚杂志更加容易携带和收纳,而其少于0.7mm的厚度也刷新了轻薄笔记本的纪录。与900X3A相比,尺寸更小的900X1B拥有更轻盈的身躯,1.06千克仅相当于两瓶矿泉水的重量,因此在使用上,尽管900X1B的屏幕可视面积稍小,但是却为用户带来更为便携的移动体验。
接口配置方面,900X1B与900X3A完全相同,为了追求轻薄,大多数接口均采用了目前最小的规格来设计:MicroHDMI和三星自定义标准的RJ45,当然这保证了900X1B的全能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此外,它还加入了对MicroSD卡的支持,虽不如SD卡插槽方便,但终究是有胜于无。可以说,900X1B在追求极致轻薄的同时,做到了与常规笔记本功能性接近的设计,这点非常难能可贵,也值得其他厂商学习。
900X1B电源开关键设计的非常有趣,以往开机符号都采用蚀刻或者烫印的方式存于电源按键上,它别出心裁的把整个符号雕琢成了一颗按键,凸起的设计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即使在黑暗环境下也能精确定位。此外,为了让产品拥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900X1B还搭载了键盘背光灯设计,并在键盘的上方提供了可检测环境光线明暗的光感自动调节器,用户不需要做任何设置,光感自动调节器会自动根据周围的操作环境来调节屏幕、背景灯设置。
只要是轻薄型笔记本,往往在散热问题上最引人关心,散热的好坏将决定这款轻薄型产品在续航时间上的表现,散热和续航两者息息相关,笔记本厂商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900X1B的散热表现令人满意,长时间操控也不会出现任何的灼热感,续航方面与900X3A相比同样不落下风。
作为900X3A的缩小版,900X1B在外观上继承了所有的成功设计,流线型的曲线配合轻薄的机身为用户带来极致的便携体验。与此同时,11英寸的900X1B在体积减小的同时,无论是性能还是续航上相比900X3A都有一定的提升,它拥有足够的性能、齐全的接口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二者为代表的三星900X系列笔记本电脑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极致。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用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页码)-页数
1.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特性
1.1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
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智能化已经开始存在,并且已经有一定的发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智能技术已经在现在的电力系统被更广泛地应用着,现在在整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这些智能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主要研究的对象。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会存在一些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化系统,这种智能化系统的纳入对于继电保护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分布式存储信息、并行处理、自组织、自学习等都是人工神经网络中一部分特点,对于这样的发展和应用速度是相当快的,当前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非线性优化等都是比较重点的一些问题。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其中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智能诊断系统的因素,在诊断的时候要更为准确,这在未来智能诊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继电保护网络信息化
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在继电保护领域中通信技术也在其中不断地发展,就使继电保护的作用已经不只是将故障找出来和缩小故障发生的范围,还需要在安全的层面上做足考虑。伴随着现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工具,对于保护系统的观念已经在继电保护技术人员中兴起,也就是可以通过装置网络化,在分析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协调每一个故障数据,各个保护单元和重合闸装置,这将会使系统的运
2.继电保护技术的配置和运用
2.1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要通过保护装置将故障及时排除,以防发生更大的故障。当电力设备处于具有危害性的不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保护装置必须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报知给工作人员,以便其及时消除不正常的工作状态,防止电力设备和元器件发生损害,从而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
2.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以后,电流会骤增,电压会骤降,电路测量阻抗会减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能构成原理不同的继电保护,比如电流增大会构成过电流、电流阻断保护;电压降低会构成低电压保护。
2.3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
工厂和企业的高压供电系统和变电站都会运用到继电保护装置。在高压供电系统分母线继电保护的应用中,分段母线不并列运行时装设的是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但是在断路器合闸的瞬间才会投入,合闸后就会自动解除。配电所的负荷等级如果较低,就可以不装设保护装置。变电站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线路保护、母联保护、电容器保护、主变保护等。
(1)线路保护,通常采用二段式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其中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2)母联保护,限时电流保护装置联同过电流保护装置一起装设。(3)电容器保护,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和失压保护。
(4)主变保护,包括主保护(重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后备保护(复合电压过负荷保护、过流保护)继电保护技术在目前已经得到飞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微机保护装置正逐渐被投入使用,微机保护装置是有各种不同,但是其基本原理和目的都是一样的。
3.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3.1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
继电保护的抗干扰包括硬件抗干扰和软件抗干扰两种:(1)硬件抗干扰,即结合屏蔽和隔离来消除干扰。屏蔽主要有电磁屏蔽、铁质保护柜屏蔽等。隔离既可以让保护装置与现场保持信号的联系,又让它们不直接地发生电联系。(2)软件抗干扰,在直流和交流电入口接入RC滤波器,在芯片的电源和零序之间加上抗干扰的电容等。
对外部的二次回路的设计必须采取抗干扰的措施,如降低干扰对象和干扰源之间的电感和耦合电容;降低附近电气值;降低对信号的屏蔽层的阻抗值等。如果干扰导致了输入的采样值出错,必须在干扰脉冲过去了以后,重新输入采样值。
3.2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与和维护
3.2.1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发生原因
(1)电源问题。如果电源输出的功率不足,就会造成输出的电压下降,导致比较电路基准值发生变化,充电电路的时间变短。(2)集成度高,布线紧密。插件接线焊口的周围在长期运行以后,在静电作用下会聚集大量的静电尘埃,造成两个焊点之间形成导电通道,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发生。
3..2.2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安全生产的后盾,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继电保护装置要时刻处于工作状态,不要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该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应该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将日常对保护装置发现的各项数据及时的记录,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的时候,要及时的向有关的领导反应,及时的进行排查,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证。进行维护的时候,维护人员一定要有非常细致的耐心,不错过微小的细节,需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对于保护装置的操作规定,要做到专人专职,与保护装置无关人员一律不得接触设备,不得随意的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如果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对设备有所操作的时候,也要向有关的领导进行请示。一定要严守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所以一定要加强重视。
对继电保护装置要进行定期的清扫工作,防止因为灰尘或者杂物等的进入引起机器出现故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机器进行清扫的人员也要有专业精神,要同时有两个人进行,避免在对机器进行清扫的过程中,人为的原因,与机器发生触电行为,造成人员的安危和机器的短路,一定要精心细心,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打印。
Abstract:Thepaperintroducedthroughtheirowneffortsandpracticeexperience,theRelayProtectionofthedevelopmentofpracticeteaching,startingfromthesavemoney,hands-on,self-madeteaching,emphasizingtheimportanceofthepracticeteaching,practiceteaching,curriculumdevelopment,andthewaysoutoftheRelayProtectiontrainingbreakthrough,combiningtheorywithpractice,toimprovethestudents'abilitiesandteachingquality.
关键词:《继电保护》实训;创造条件;自制教具;开足实训;实践教学
Keywords:RelayProtectiontraining;createconditions;self-madeteachingaids;alltraining;practical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68-01
0引言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继电保护》课电力专业共102学时,供电专业共92学时,其实训课为20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可见实训课是《继电保护》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现有的教学仪器、实训设备状况与《大纲》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专业仪器奇缺,实训开课不足,严重影响着《继保》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加强实训教学呢?笔者通过实践,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1创造条件,开足实训
《继电保护》书中虽然没明确规定做哪些实训,也没提供实训指导书,但是对于职业学院或中专的学生来说,所学理论应该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力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熟练的操作能力。
1.1充分利用其他专业课仪器和实训室我校原来是“市级普通中专校”,备有部分的专业课仪器。因为电力类所开设的专业课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些设备可以共用。如《电工测量与电工实验》课、《电机学》课的仪器:即调压器、电流表、电压表、兆欧表、电秒表、负载、对线灯、接触器、按钮、硅整流直流设备及电工实验室等,再加上可以动作的旧继电器就可做电磁型电流、电压、时间、中间和信号等继电器的特性实验和一段式电流保护模拟实验。当时由于仪器太少只能开设两组。即弥补了实验仪器的不足,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节约了资金。实践证明:利用其他专业课仪器,开设《继电保护》实训,这是解决实训开不出的捷径。
1.2制教具任何一门学科都有部分仪器可以自制,《继电保护》也不例外。自制教具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可以较快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特别是在当前资金短缺的条件下,更应提倡。笔者根据教才内容和学校实训设备亲自动手,制作(组装)两台《继电保护》实验台,提高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速度,且便于观察继电器动作过程,保证了人身及设备安全,减少设备损坏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各实验室建设也在相应的不断扩大。且操作方便、直观又安全,适用性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动手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实训效果。
1.3参观职教的实践教学不能固守普教的封闭型模式,必须建立开放型模式。冲破小课堂的束缚,到大课堂去参观。适用于校内无设备开不了的实训。例如:回顾继电保护发展的历史,从直接动作式的电磁脱扣机构到机电型距离继电保护,然后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从电子管型的高频保护开始到集成型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输入、输出量以及在继电保护装置各个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的“信息”都是“模拟量”,因此统称为“模拟型继电保护装置”。
2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我校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从市级普通中专校升为重点中专校;而后又升为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把先进的电教手段恰当地运用到《继电保护》实训教学中来,克服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减少教学难度,弥补实训之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有两方面:
2.1增强实训效果电化教学直观形象,声像并茂,感染力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缓慢发生的变化“化慢为快”,使瞬时快速发生的变化“化快为慢”。还可使可见度小的实验“化小为大”,使室内容不下的实验“化大为小”,使复杂的实验“化繁为简”。
例如:(1)利用仿真电站设备模拟实验,在微机模拟图上设置某条线路、设备故障或事故状态时,线路保护或者设备保护一旦达到它的整定值就立即动作,“控制回路指挥断路器自动断开,使发生故障的设备迅速与电力系统其余健全的部分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地减轻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减轻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同时发出故障信号,即主控制屏上关光字牌亮,便显示出故障原因;蜂呜器响、报警提示灯亮,提醒运行人员注意,手动恢复蜂呜器。操作人员便在主控制盘上断开断路器开关,再在模拟图板上断开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刀闸。
(2)利用两台微机保护监控单元演示:①发电机主保护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②发电机后备保护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③发电机监控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分、合闸操作。④主变保护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分、合闸操作;主变风扇启停操作。⑤主变后备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分、合闸操作。⑥线路单元操作:单元上电操作;显示画面选择;定值修改;时钟校正;事故显示;分、合闸操作等。这样老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通过现场教学,大大增强了实训效果。
2.2创设情景,得到感知电化教学能缩短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就能使学生看到过去要到实地才能看到的有关电站电气运行状况。对一些不能开的实训,可以创设情景,使学生得到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严格要求,认真考核
《继电保护》实验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化训练,培养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要求学生思想领先,认真预习,准确操作,仔细观察,求实记录,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由于实训考核即是督促学生重视实践能力自我培养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又是检查和评估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所以建立实训考核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把实训考核列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要求每次考核都有一定比例的实训内容,也可把实训列为单项考核,并把成绩记入档案。
参考文献:
[1]本学院电气工程系教学大纲.
关键词: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电气保护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099-0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种形势下作用下,必然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但是,也由于人们对用电需求,用电质量的高要求,使得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较为普遍的便是继电保护问题。例如,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电气保护方式不适当导致运行状态不稳定,容易出现保护装置安全性低、继电功能下降、保护效果不明显等诸多的问题。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电网系统中电气保护装置的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应用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当下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的分析发现,其在电气保护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断路器失灵问题、母线差动保护问题以及微机型保护问题三大方面。
1.1断路器失灵问题
为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各电网在投入运行时多会配备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但是,断路器失灵保护在实际使用时,也存在失灵保护不正确动作的现象,当这种异常现象经常发生时,便会给电网带来不同程序的运行事故。电网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时常发生断路器及保护拒动现象,若是断路器失灵保护误动、拒动,将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1.2母线差动保护问题
继电保护系统中的母线差动保护,为我国220kV及以上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可靠带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实际的运行保护过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两点:(1)母线保护正确动作率较低。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母线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也越来越高,但是,也因为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的逐渐提高,母线差动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我国目前电网安全运行现状分析,母线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才只有95%左右,这也显示出的母线保护正确动作率偏低的现象。(2)母线保护系统故障率较高。母线保护系统故障率偏高,也是继电保护运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根据分析可见,造成母线保护故障率偏高的原因包括有设备质量不合格、运行方式安排不合理、运行维护力度不足、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等等。
1.3微机型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微机型保护装置也逐渐广泛应用到了电力系统当中,微机继电保护运行效果较其他保护装置要好,其正确动作率也极同,但是,其在长期的运行中,也渐渐突显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微机保护装置的大量投入使用,其中的软件、硬件也会随着电力系统的完善而不断修改,这就容易出现微机保护装置修改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发生。(2)微机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虽然极高,但依旧有保护不正确动作的现象,且从整体的不正确动作率来看,误动率较高的拒动率,这种现象的发生与装置的质量、操作技术、管理等均有一定原因[1]。
2加强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的策略分析
通过对以上几种继电保护运行模式运行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若要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可安全性,就必须从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技术改造、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加强,以能有效地规范运行,避免电气保护问题的频繁发生。
2.1重视继电保护装置投运前的验收,保证质量与性能
重视对断电保护装置投运前的验收工作,对保护后期运行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继电保护在调试完毕后,需有专人对其进行严格、专业的检查与验收;其次,验收守后,将填写好的验收单交由运行、生产、检修等相关的部门,再次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整组实验、开关合跳试验等,在试验结束后于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再次,若出现二次回路和保护定值变更现象时,还需对其相关的变更事项进行核对,并由专人进行记录和签名。
2.2加强对保护动作的分析,以确保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在继电保护动作跳闸后,严禁随即保护信号复归,应先对保护动作的分析,判断其具体的原因,并做好记录。通过对保护动作的加强分析,才可及时、有效地找出不正确动作的保护装置及不正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避免此此不正确保护动作的重复发生,进而促进保护动作的正确率。
2.3严格规范技术改造工作,保证继电保护运行的合理性
若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时,也需严格地规范技术改造工作,只有确保技术改造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运行的合理性。例如,针对超期服役、功能不全、缺陷较多的继电保护进行技术改造时,通过前期严格的分析与规范,可合理地选择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稳定运行。若者是针对保护压板、电缆标示版、接线标号头等模糊或部分信号灯脱落的现象,可通过全面的检查,绘制出符合当下装置运行的图纸进行技术改造,以避免由于回路错误等原因引起的保护误动作[2]。
2.4完善巡检与操作制度,规范巡检与运行操作的准确性
继电保护运行装置巡检与操作制度的完善也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完善有效的巡检制度,可以于定期对保护装置进行全面、合理、详细的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其次,通过严格、合理的操作制作,可以规范对保护装置的操作,保证常见信号处理及投退压板方法的合理性,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继电保护运行问题的存在。
3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继电保护运行装置也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但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存在,因此,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管理,针对其在电气保护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才能保证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工程;应用;发展;
[Abstract]:throughtoourcountryelectricpowersystemrelayprotec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analysis,explorestheworkofrelayprotectionandbasicrequirements.Inthispaper,theauthorfromtheanalysisofthecurrentrelayprotectiondeviceswidelyused,proposedhowtoimprovethetechnologyofrelayprotection,andputsforwardtheanalysisandprocessingofrelayprotectionaccidentsthefundamentaltrainofthoughtandmethod.
[Keywords]:relayprotection;electricalengineering;application;development;
前言
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在现代化的电力需求中,家电设备增多、企业用电机器增多、发电机容量增大等多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够保护机器正常运转,又能够对短路等用电现象提出及时警报的技术。继电保护技术便应运而生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
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电力安全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应用工程。该技术的运用必将随着电力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在现代化的电力需求中,家电设备增多、企业用电机器增多、发电机容量增大等多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力系统中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都不断增大。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够保护机器正常运转,又能够对短路等用电现象提出及时警报的技术。无疑,继电保护技术便应运而生。本世纪初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继电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保护。本文试就继电技术的发展运用作探析。
二、继电保护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继电保护技术是指在正常用电的过程中,能够对电路故障进行及时的警报,并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一项技术,其核心是继电保护的装置。继电保护的装置随着现代电力的发展变化也由原先的机电整流式向集成微机处理式过渡。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将计算机运用技术融入继电保护装置,使得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使得保护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继电保护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自主化运行率提高,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使得继电设备具有很强的记忆功能,加之自动控制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继电保护能更好地实现故障分量保护,提高运行的正确率;(2)兼容性辅助功能强,继电保护技术在保护装置的制造上采用了比较通用兼容的做法,便于统一标准,并且装置体积小,减少了盘位数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扩充其它辅助功能;(3)操作性监控管理好,该技术主要表现在一些核心部件不受外在化境的影响,能够产生一定的使用功效。与此同时,该保护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监控性能,大大降低了成本。
三、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1.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在于: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地、迅速地、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中出现异常运行工作状况时,它应能及时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当供电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除。首先断开距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以保证系统中其它非故障部分能继续正常运行。
(2)灵敏性:保护装置灵敏与否一般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内,不管短路点的位置如何、不论短路的性质怎样,保护装置均不应产生拒绝动作;但在保护区外发生故障时,又不应该产生错误动作。
(3)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地切除短路故障。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以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坏程度,加快系统电压的恢复,从而为电气设备的自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眭。
(4)可靠性:保护装置如能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反而会成为扩大事故或直接造成故障的根源。为确保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必须确保保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整定训算、安装调试正确无误;同时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的质量可靠、运行维护得当、系统简化有效,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四、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
(一)正确充分利用微机提供的故障信息对经常发生的简单事故是容易排除的,但对少数故障仅凭经验是难以解决的,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1.正确对待人为事故有些继电保护事故发生后,按照现场的信号指示无法找到故障原因,或者断路器跳闸后没有信号指示,无法界定是人为事故或是设备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力、等原因造成。人为事故必须如实反映,以便分析和避免浪费时间。
2.充分利用故障录波和时间记录微机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图形、装置灯光显示信号是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根据有用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通过一、二次系统的全面检查发现一次系统故障使继电保护正确动作,则不存在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问题;若判断故障出在继电保护上,应尽量维持原状,做好记录,做出故障处理计划后再开展工作,以避免原始状况的破坏给事故处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
逆序检查法如果利用微机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时,应注意从事故发生的结果出发,一极一级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为止。这种方法常应用在保护出现误动时。
2.顺序检查法该方法是利用检验调试的手段来寻找故障的根源。按外部检查、绝缘检测、定值检查、电源性能测试、保护性能检查等顺序进行。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微机保护出现拒动或者逻辑出现问题的事故处理中。
3.运用整组试验法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动作时间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再现故障,并判明问题的根源。如出现异常,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检查。
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告诉发展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向计算机化、网络化、—体化、智能化方向以及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使保护装置具备一台PC的功能。为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装置必须协调工作,因此,必须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这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注意事项
作者简介:郭青山(1974-),男,广东化州人,广东电网茂名化州供电局输变电管理所主任,工程师。(广东化州525100)
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201-02
就目前我国供电系统来说,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工程主要涉及换主变保护、换线保护或者装置类型变换等,其改造工程带有共同的特点,即危险性比较高、技术难度比较大、工期比较短暂等。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对较高,既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要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和期限。
一、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一,工作人员需携带相关证件才可以上岗工作。就是说,110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具备较强的专业标准,从业人员应取得鉴定部门的认可,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才可以参与相关的工作。
第二,专业人员一定要掌握一次系统的知识内容。因为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装置是其一次设备,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可以说,电力系统同继电保护的装置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一次系统的知识是专业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第三,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图纸和资料。要求专业人员一定要熟悉各个110KV变电站的相关图纸,特别是一次和二次的主接线图。
二、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工作的注意事项
现今,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讲,很多从事继电保护接线工作、电气安装工作、调试工作的人员都被分配在不同的队伍中,因此,操作技术同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较少,就会为一些需要技术性、专业性较高的工作带来障碍,因此,在一些技术接口方面会发生脱节,这极大增加了此项工作的危险性和难度。再加上分工以后,从事后续调控工作的操作人员并不了解设备的接线及安装过程,对以前的设备运行情况及系统也不熟悉等情况,部分操作员工在还没有充分了解二次回路及相关技术的情形下就匆忙进行设备调试,为安全埋下隐患,极易发生一些施工事故。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谈一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调试人员在调试之前需做好相关的技术安全准备工作,使带电设备的运行得到安全保障
继电保护改造调试工作开展之前,技术人员需要依照原始图纸,对变电站中的一次及二次设备进行比对,掌握每个电缆的二次走向。特别是查看设备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对应该断开的连接片进行彻底断开,远跳回路连接片、联跳连接片以及跳合本间隔处的连接片等是否切除,根据调试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及安全规定。之后,向设备的调试人员全盘交代技术方法及过程,同时依据真实的情况填写关于二次回路有关的凭单,避免因误触设备造成事故。
2.专业人员应该严格审查变电站新继电保护装置接线图的相关设计图纸,发现缺陷及时更正
调试人员可以在电气设备的安装以及接线时,浏览新设计的相关继电保护装置的连接原理图、安装二次回路的施工图纸、应用的电缆编号图及线路铺设图等图纸,以及设备安装技术的说明书、设备调试的大纲等,对于设计的缺陷要及时发现并改正。设备调试时,充分了解工作的难点及重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措施。操作人员应将全面结合工程的施工预案,事先规划调试流程及技术表单,在其中标出所要试验的项目以及所需要的调试时间,进而保证调试工程的工期。例如,某110kV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幸好调试人员在查看相关的开关柜图时,发现了二次回路馈线CT同馈线柜厂家所引出的端子排以及接线图不符的情况,及时做了相应的处理才使得设备的调试工作避免了许多差错。
3.专业人员要注意核对一下10kV电容器放电PT的变比及极性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在安装电容器放电PT的时候,接线工作若不在接线人员工作范围之内的话,电容器放电PT设备的极性以及变比的正确与否往往不会被接线人员所注意到。
4.专业人员要注意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差动保护组中接线的正确与否,严格核对,正确判断出CT极性,以防止发生接线错误
在某个110kV变电站的改造工程当中,在检测新安装设备中主变套管CT的时候,在试验伏安特性的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发现这个变压器中的0.5级套管测量CT没有按照原来设计图上的设计来安装。调试人员依据运行管理单位输变电管理所的相关文件,及时向相关设计人员反应这种情形。待认证以后,设备的生产厂商、从事设计的员工及相关管理设备运行的人员共同协商,最后决定由提供设备的生产厂商对套管CT的配置进行更改,再按照设计图纸来安装,将设备保护的死区进行消除,最终保证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转。同时,技术操作人员还应对CT套管的机性进行准确判定,从而防止出现接线错误的情况。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把小电流加于主要的变压器高压一侧,再将中压侧及低压侧进行对地短接,同时对设备中的差流量进行观察,从而判定出CT的接线正确是否。比如,在某110kV变电站综自系统的二期改造工程当中,在对差动CT的极性测查时,因为错误判断了变低压柜中10kV母线的接线方向,再加上赶工期没有做相应的校验,技术人员到最后投运的时候才发现了差动组极性存在的错误。
5.为了避免由于直流接地的原因产生事故,技术人员应该消除直流电源系统中的寄生回路
在那些只更换相关保护而不变换一次设备的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工程,可能会因为一次设备较为破旧,或是没有把以前的部分连接线和相关元件进行替换,就可能造成直流接地的情况。如在对某110kV室外变电站的二期改造工程当中,由于改造只是对主变换保护,并没有替换温度计及设备的辅助气压计。在调试过程中,非电量保护连接时,电源就对直流接地情况发出了警报。通过细致的查看后,发掘设备的气压计及温度计中都灌入雨水,同时连接位置也出现锈蚀情况,从而出现接地问题。当操作人员把温度计及气压计替换后,警报就消失了,从而将继电保护装置中潜藏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6.专业人员应该在调试尝试以前先印制一份正规的定值核对单,同时仔细对比定值单
技术人员应记录没有的数据,将检查设施的插件拔出后,记录下装置内的调整系数。在调试完整组试验之后,技术人员应该同调度进行设备保护定值的核对工作,将定值单中的数据与没有记录的数值进行对比,从而确保记录准确,为后续操作奠定基础。
7.调试保护机电设备时,应同“三遥”系统一起调试
这样有助于尽快发现隐患问题,予以处理,避免了工期的延误。笔者在一次调试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改造某110kV变电站的时候,技术人员原以为一直运行的“四遥”系统是正常的,但是在继电保护调试完成之后才与设备运行管辖地调的后台人员取得联系,实施“四遥”的联调。结果发现一些保护装置所发出的信号与设备运行管辖地调后台机所接收到的一些信号定义存在歧义,可能会使运行人员的判断出现错误。但是因为情况比较紧急,所以设备运行管辖地调的后台员工完全无法及时重新对其进行定义。因此,在没有完成联调的形势下就进行电力输送,唯有安排相关管理人员在变电站的无人值班室中进行值班,待后台设备能够重新对报文进行定义之后,再向上级申请停电操作,对通信信号进行联调。
三、结束语
操作人员在进行正规的设备调试工作时,不但应事先做好相关安全保障措施,进行技术交底,同时还应该记录当天工作中的细节,及时记录下存在的缺陷,从而保障及时跟进工程进度以及问题的解决。以上这些都是笔者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整理出需要注意的事项。相信只有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调试工作,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使得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同时也会避免在技术接口方面的脱节和死区,充分保证了变电站相关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玉荣.浅谈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的注意事项[J].机电信息,2012,(2).
上一篇:酒店行政助理年度工作总结(6篇)
下一篇:情人节活动方案(收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