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知识大全(精选8篇)
时间:2024-02-29
时间:2024-02-29
和田玉的历史介绍
文献记载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负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新疆图志》载,和田玉有“绀”(红青)、黄、青、碧、玄(黑)、白数色”。
和田白玉名闻中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誉其为“白玉之精”。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这种和田白玉之最上品。由于这种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
史籍对和田玉记载甚多。《穆天子传》载周穆王巡游昆仑,曾“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而归。这个记述虽然不可尽信,但从中可以窥见纪元前的人们已经知道昆仑山是盛产玉石的地方了。以后各代历史对和田玉的记述渐多,也更见真实。
《旧唐书·西域传》称于阗国“出美玉……贞观六年,遣使献玉带,太宗优诏答之。《明史·西域传》称于阗“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这里所说的于阗,即今和田。
白玉、绿玉、黑玉三河即今之玉龙喀什河、和田河和喀拉哈什河。中国第一部科技著作、
明末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的《珠玉》卷中,对和田玉的历史、特点、采法等等,作了生动的综述。古籍这些记录,用今和田产玉的现状来检验,足以令人深信不疑。
清萧雄诗:“玉拟羊脂温且腴,昆冈气脉本来殊。六城人拥双河畔,入水非求径寸珠。”就是吟咏这种捞玉风习的。清代,采玉更盛,一些商贾雇当地劳力上昆仑山采挖玉石。民国初年,于阗县深山产玉处已有齐家矿坑、杨家矿坑等,商人从中大获其利,而新疆第一代采玉矿工也由此产生。
地质特征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替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软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世界软玉品种单一,且多为碧玉,而和田玉品种多,有世界罕见的白玉,玉质居世界软玉之冠。世界矿床为蛇蚊岩型,与超基性岩有关,而和田玉矿床为非蛇蚊岩型,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变质形成,这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
传播
从殷商时期开始,和田玉就进入了中原。和田玉从新疆经过甘肃、陕西或山西才能运抵河南,路途漫长,弥足珍贵。传说在2900年前,周天子穆王乘八骏大辇,出玉门登昆仑,受到西王母的热烈欢迎,曾载玉万只而归。传说归传说,和田玉的确是在周朝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礼仪,还是朝见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定,国家生活重礼崇乐的玉文化传统基本定型。汉朝张骞通西域后,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导材料,成为一种价值的象征。
和田玉入门级识玉四大招
和田玉识别方法一直玉友们最关心的话题,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积累一定的和田玉识别知识非常有用。如利用放大镜查看,用肉眼观察和田玉,凭手感来试和田玉等。
和田玉识别要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硬度、照光透等就能确定是不是和田玉,是好玉还是次玉等使用的方法来辨别。有经验的人用手掂一下就可辨别和田玉,和田玉的比重为2、9~3、1,有压手沉重感。
第一大招
玉石往往会有不同的皮色,有皮色的和田玉也是现在市场最受欢迎的,这些皮色是玉工留下来配合图案俏色巧雕,对籽料有一定的验证性。
第二大招
有的玉器经过染色改变了原有的颜色,有的人故意在新玉上加色作旧以充古玉,会留下酸蚀火烤上色作皮的痕迹,需要认真辨别。观皮色可以初步确定是籽料还是人工作色,有没有作假。
第三大招
和田玉油头是识别一个要点,和田玉油脂感强,油头好与表面抛光有关,抛玻璃光有利于表现水头,抛柔光有利于表现油头。好玉的油头大。
第四大招
和田玉的结构要比一般石头紧密,当玉料、玉材或玉器的块度、厚薄合适时,击敲后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同样形状的杂玉、石料就不能。水头是和田玉的透明程度,玉中的透闪石含量大,结构细,杂质少,吸附水多,玉质透明度好,水头足。
和田玉收藏四大要素
一、看料:
什么是上乘的和田玉料呢?和田玉按性状分为子料、山料和山流水;按颜色则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等。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看和田玉既不该以白为尊,也不可以子料为贵,最重要的还是得看玉的质地。在灯光下晶莹剔透,色如凝脂,质地均匀,无瑕疵、绺裂的和田玉,价值最高,也最受市场青睐。
平湖如镜,绿柳拂水漾涟漪,湖上燕子穿柳双飞,相依相偎,似软语呢哝。整器玉质细腻,油润度上佳,作者妙用条带状翠色,俏色柳条数枝,柔软细长,似正迎风摇曳。作品雕工精细,层次分明,情景表现皆入木三分,韵致悠长。
二、看做工:
好玉配好工,才是最佳选择。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古玉还是“新玉”,都要依据作品的材料是否上乘,做工是否精细到位,来判断其价值。
三、名家精品,典藏精选: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俗话,可谓人人皆知,玉固然珍贵,但也只有成器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收藏当代和田玉藏品,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商品,什么是作品。商品是可以重复生产的大众消费品,没有艺术灵魂,充其量也只能是工匠技艺的表现。作品则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学识、艺术修养及雕琢功力,能让人们在品位、鉴赏、把玩中得到享受。
四、看作品的艺术性:
当今社会,收藏人士更加注重玉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注重艺术家创作个性的表达。一件好的作品首先在用料上要力求完美,其次,设计上要能体现玉石的特色,并赋予其更多的思想、文化观。只有渗透心灵、真正能够触动灵魂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
白玉的颜色由白色到青白,多种多样;还可分为羊脂白玉和青白玉。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青白玉以白色为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属于白玉与青白玉的过渡品种,和田玉中较为常见。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其特点是从里到外均为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比较常见。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多见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墨玉大都块度较小,其黑色皆因其含较多的细微石墨(碳质)鳞片所致。
和田玉收藏的要点
一:冷静思考,切忌头脑发热
凡是踏入收藏领域的人们都有着一颗热情饱满的心,而且会认为只要投入资金收藏一款真正的和田玉就一定会等到升值的那一天。虽然愿望很美好,但是现实是很骨感的。收藏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对和田玉的要求远高于投资品种,若想日后获得效益,必须得冷静分析行情,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买进,如果你收藏的和田玉只是暂时炒作起来的品种,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这也就等于将你的资金套牢在未可预知的和田玉上,而有可能错过真正值得收藏的和田玉。因此,在收藏和田玉的时候,一定冷静思考。
二:具有收藏意识、
如果看到有人收藏的和田玉数量很多,大多数人会认为那个人很厉害。事实上呢,收藏的精髓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个“精”既是对和田玉玉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和田玉市场发展趋势的精准判断。所以我们在玉石市场上走动的时候,必须具备很强的收藏意识,要时刻记住收藏的精髓,不要随随便随冲动的看到顺眼的和田玉就买下,这是在拿自己的金钱开玩笑。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自身的收藏意识呢?离不开三件事: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参观,多去看看玉石拍卖会,鉴定展览什么的,用实际感受来增强自身的鉴赏能力;拜师学艺,向一些有经验的人士多学习学习,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出教训,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懂得如何才能收藏到上佳的和田玉。
三:冷静应对市场的发展状况
和田玉的市场价格虽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每个品种之间还是有所差距的,无论是从现价还是上涨幅度来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这个时候就考验我们的灵活应对市场状况的能力,要想保障自己的收藏效益,就得迅速掌握自己想要收藏的那个和田玉品种的市场行情,这样能让我们快速的下手买进,不在犹豫中错失良机。你别以为这样的现象不存在,多少人明明拥有了收藏和田玉的良机,却因为旁人的三言两句和虚假信息的误导而让别人抢得了先机,事后自己追悔莫及。所以收藏和田玉还得具备灵活的应对能力。其实,收藏和田玉的要领博大精深,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践运用。
和田玉保养用的油
家有和田是这么认为的,不管是山料还是籽料,如果您经常戴或者盘玩,那就用不着什么油,因为您在戴或者盘玩的过程中,已经将身体上的油脂盘到和田玉上去了,这就是最好的保养。
但是如果不是经常戴,那家有和田还是建议适当保养保养。
如果您收藏的和田玉量大,那就建议买点液体蜡。隔断时间擦一擦,如果只是一两件,那就可以摸点手油这一类的,既干净卫生,同时又对和田玉有一个保养的作用。家有和田也见到有朋友用橄榄油保养的,也是一个方法,但橄榄油油性大,再戴或者玩的时候,就需要多擦一擦了。
和田玉的修复方法
和田玉在佩带、保养、收藏、展示、运输的过程中难免碰撞损伤,如不慎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对和田玉进行修复。天珂堂和田玉从事玉器行业经营多年,结合历代玉雕艺人在收藏玉器中,总结出和田玉修复的五大方法。
一、重新修整
以掩饰、弥补和田玉破损为前提的重新创作。这种方法有“去高补低”、“去肥补瘦”、“以坏补坏”、“以破补破”等绝技。在当今玉雕业应用很广。
二、金玉镶嵌
这是一种传统工艺,被巧妙地运用到玉器的修复,例如和田白玉手镯,原本是光洁润圆的整体,只有被撞碰折断才会出现圆环上这一段金箍。有些损伤的白玉饰品经过镶嵌,甚至可以达到不露一丝缺陷,更加完美精致的程度,不得不佩服中国的“玉匠”。
三、断合粘合
操作过程是:先将裂面清洗干净,再用高效粘合剂均匀地涂于其上,然后细心地对准原来的部位,用力粘合,挤出裂口的粘合剂,再用丙酮擦除。粘合剂凝固的过程中,最好用胶带固定,或以重物压住,以免错位。
四、缺处添补
方法有二:一是填补。一般都用合成树脂掺滑石粉,涂于缺失部位,以雕刻方式修饰。为了使修补部位的颜色与其周围玉器的颜色相一致,先要用修复玉器的同种、同色原材料研磨成粉末,如青玉、碧玉、青白玉等;也有用相同色的颜料调于填料中,然后再填补。二是新补,其方法是重新制造一个与玉器残缺部位一样的“零件”。用合成树脂、滑石粉补剂或者科学的替代剂,翻模铸出或用高温吹氧衔接的办法,衔接到缺失的部位。
五、一分为二
有些玉器碰坏后,雕刻师总是根据其破损情况,剖析它原来的造型,经过构思,然后在原件基础上巧妙分割,一为二,把原来的雕件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和关联的小件。这样的修复,因为一般不作大的舍弃,所以养活或弥补了原来的损失。修复后的玉器价值,有时不逊于原件。
和田玉修复的过程中,多数会用到粘合剂。为确保玉器修复后的时效和质量,
(1)粘合剂的折射率应和宝玉石的折射率相接近;
(2)透明度好,清洁度高,
(3)粘合剂固化时收缩系数或热膨胀系数小,
(4)为防止修复后出现脱落遗失可能给佩带、收藏者带来损失,
(5)白玉具有收藏属性,可能代代相传,所以要求粘结层化学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不变色,不产生“色”和“析晶”
(6)粘接方便,对人体无害。
和田玉知识大全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和田玉的纹路独特,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是收藏家和玉石爱好者追逐的宝贝。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和田玉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鉴别和田玉手镯
1、看材质是不是均一,就是说一支手镯如果每一个地方材质都一样,就好比一张白纸无论上面下面、左边右边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一样,或者像煮熟的鸡蛋白,那肯定是合成材料的了。(也有可能是阿富汗玉,阿富汗玉硬度很低,用小刀可以划动)。
2、看手镯里有没有大的纹理,如流水状、条纹状、线状,都有可能是合成的。
3、用放大镜,观察一下材质看看里面有没有小气泡,有气泡的肯定是假的。
4、顺便看看价格如果价格很便宜一两百,那肯定不是和田玉的,当然几千几万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和田玉的种类
一、俄料;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圈内行内称为俄料,产出形态也可以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但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俄料的白玉价值仅低于新疆和田玉羊脂玉,因此其价值极高,市场上的高端白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俄料。
二、新疆和田料,和田地区出产;细分又可以分为山料,山流水,和籽料,质地以新疆和田玉籽料最为上乘,山流水次之,最后属山料!籽料和山流水料矿源基本已尽!特别是最近几年基本就没出过好料了!
三、青海料;青海料又称青海玉或昆仑玉,是市场上常见的广义和田玉种类之一,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直线距离约三百公里。所以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地状况、结构构造几个主要的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谓大自然中的孪生同胞,老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田玉山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