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范例(3篇)
时间:2024-03-04
时间:2024-03-04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呈多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等建设部有关文件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管理作如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
(一)建筑起重机械出租单位或自购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简称产权单位)应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出租或安装前,按照以下原则办理产权登记:凡企业注册地在我区的产权单位的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工作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企业注册地不在我区的产权单位应在企业注册地当地完成建筑起重机械的产权备案工作。
(二)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完成后,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统一发放备案登记凭证,每台建筑起重机械实行一机一证,即:每台起重设备发放《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产权登记证》一份。
(三)未经产权备案的建筑起重机械,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否则将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若发生安全事故的,将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法律责任。
二、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
(一)我区在建工程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登记管理工作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二)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区质安站办理使用登记,使用单位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时,应当提交《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申报表》,同时提交该表规定的相应资料。使用登记完成后,由区质安站制作发放《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
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注销
1、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2、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3、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有上述1、2、3情形之一的,出租单位或者自购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予以报废,并向原备案机关办理备案注销手续。
四、监理单位应当履行的安全职责
1、审核建筑起重机械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备案证明等文件;
2、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的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3、审核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监督安装单位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情况;
5、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
6、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安装单位、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对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五、其它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事故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起重机械在工业建设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起重机的使用安全问题也更加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然而近年来由于起重机械引l的事故频频发生,对整个建筑业的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找出根源、找出出路,改变现状,还建筑起重机械一片蓝天。
1、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1.1起重机械的设计存在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采矿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对起重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制造企业数量逐渐庞大[1]。但庞大数量并不等同于质量的提升,很多小型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过关,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生产设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样的企业在生产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设计图纸来源不正规,机械设计的相关参数不达标,技术水平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完善,缺乏生产经验,为采矿过程中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种小型机械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不明,甚至有可能存在劣质品,厂家可能只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却将起重机械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抛之脑后。这样的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缺陷是安全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
1.2起重机械缺乏专业监理人员
建筑起重机械对专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这类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培训,只有培训合格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到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中,但是在实际的现场检查中我们却发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农民工在进行岗位培训,没有基础知识,培训也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再则,岗位证书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不是同一个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3违章操作问题严重
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小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分追求工期,强迫操作人员提高速度,缩短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只能将起重机械安全操作的规定抛之脑后,将大型起重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设备拆除,增加起重机械的荷载系数和疲劳破坏强度,导致起重机械设备过度使用,为后续工作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企业忽略了对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造成起重机械设备伴随着故障长时间运行。此外,在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或者在进行顶升作业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进行上述操作,但操作人员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就继续进行作业,这种做法不仅忽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甚至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1.4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理存在漏洞。
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档案管理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整体使用寿命影响是非常大的,现阶段已知的对起重机械设备存在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起重机械设备设计的寿命因素,因为任何设备都是有使用周期的,一旦超过了这一周期之后,设备就要进行及时更换,不然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其次是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等级因素,因为不同的建筑对起重机械设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的操作人员会根据建筑的质量及区域来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设备。第三是起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及维修保养因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设备都是需要保养的,而且保养还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操作习惯,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起重机械设备的时候往往带有自己的操作习惯,这些习惯大部分对起重机械设备都是有影响的。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的管理,才能够真切地掌握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寿命。
2、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的几点措施
2.1严把起重机械设备质量关
政府的监管须到位,应加强对于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监察力度,相关监察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尤其是对起重机械等设备的安全监察[2]。严格排查企业的市场准入资质,并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到相关施工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应加大处罚力度,对起重机作业中发生伤亡事故的单位,应秉公进行严肃处理。
2.2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起重机械设备具有高危性,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要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在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除此之外,企业要加大对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负责监管工作的机构要监督起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从根本上避免无证操作,培养一批固定的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人员的流动性。
2.3强化起重机械设备档案管
建筑起重机械内业资料非常重要,它能够真实反映各相关单位建筑起重机械管理过程实际行为和实际所为,充分反映出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内业资料能够安全有效指导施工生产。施工单位应该按照政府管理部门行业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内业资料的记录和归档,真正使起重机械管理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起重机械是施工建设的重要工具。因此应在客观分析各种可能导致起重机械事故的诸多因素,防患于未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起重机械事故扼杀于未然,这对于保障施工安全、高效、高质量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对于比较大型的起重机械实施安全方面的管理就是一项系列性的程序,其主要内容有:机械方面的维护、相关操作者的培训等。对于机械应用的整体流程中所有步骤均进行强化管理,才可以尽量地降低或者是完全避免出现各类事故的现象。另外,以此为基础,如果能再加上工程施工的上级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那么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从根本上去强化工程安全的统一管理。首先要保障大型起重机械的制造厂家在商品质量上的高标准,再有专业化的操作者,以及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重视的管理领导层,大家一起努力并真抓实干,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实施标准化运行,那么才可以让这些大型机械具有更加安全地生产与应用。
关键词:
起重机械;现场服务;安全管理
1.桥式起重机事故的案例分析
1.1事故简介
时间是在2015年5月20日,在某个船舶制造企业的码头上,一台型号为QD250的大型桥式起重设备在对型号为YB302#7S50MC-C8的柴油机实施起吊工作,当把这个柴油机吊起大概1.5m的时候,用于起吊的主要钢丝绳陡然崩断,造成了坠落的重物将下方的两名工作人员当场砸死以及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受伤,坠落的柴油机也出现了一些部件损坏的严重事故。
1.2资料审查情况
这个大型桥式起重设备是由我国的某个重型机械生产公司进行生产与安设的,此种类型设备规定起重的重量是250t/10t,其横跨长度有27.5m,设定的工作等级是A5,这个设备是在2008年的3月制成出厂,在同年的5月15日正式实施安设,对安设过程实施监测的是当地相关部门,并且是在2010年的10月12日实施了首次定期检测,而接下来的一次检测应该是两年后的同一日期。但是,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并未根据这些规定去实施定期的相关检测,属于超期性质的应用。另外,对于这个起重设备的相关资料、载荷性能以及被悬吊柴油机的相关资料实施全方位的查验得出,所有的检查项目全都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
1.3事故原因分析
为找寻造成事故的根本因素,从而针对下列几部分实施了相关资料的检查、取证以及技术检测等。
1.3.1发生事故时的荷载情况
发生事故时被悬吊的柴油机总重量为242.7t。这些年以来,这个起重设备实施吊运的器件均没有出现超载的现象。
1.3.2对于损坏的滑轮进行有关检测
对于事故中造成的损坏滑轮实施全方位地检测,并且各项检测结果均是符合相关要求的。在对于事故中损坏滑轮的轮缘磨损程度实施检测的时候,得出这个滑轮的轮缘损耗程度是10.90-7.93=2.97mm,如果用百分比去显示的话,也就是约占初始厚度的27.25%,也就是说大于了20%的初始厚度。
1.3.3对于起重设备的应用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
其一,此起重设备未依照规定实施相应的检测。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像这样的桥式起重设备必须是每隔两年进行一次检测。但是这个桥式起重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并未进行按时的报检和检测,属于超期限的违规操作。其二,此次事故中的相关操作存在着违反规定的工作。其违反的规定有:在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中规定对于悬停的荷载下方不允许有人员通过和滞留;在GB/T18453-2001《起重机维护手册第1部分:总则》中规定了如果有人员停留于悬吊物件下方的时候,需要在合适的位置用支撑柱或者是垫块的方式予以防护。而这个起重设备在出现事故的应用中并未采用相关的规定要求,因此是违章的工作和运行。
2.桥式起重设备现场服务的安全管理措施
2.1设备方面
2.1.1车轮和轨道出现问题
起重设备在使用中,其车轮和轨道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车轮出现啃轨现象和小车出现不等高以及打滑的现象。前一种现象的形成是有很多因素的,并且其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比较轻的时候会缩短起重设备的使用寿命,非常严重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大的事故,因此说相关的管理者应该对此现象给予充分地重视。啃道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为设备安设时存在误差、不均衡的摩擦和各种原因的大车传动体系制动不统一。通常,起重设备的车轮与轨道之间的距离是有相应要求的,多为30mm~40mm,若不按照要求进行安设则很易导致不均衡的摩擦出现,最终会因制动方面的不统一而损坏设备。所以说,对于这些设备的安设与维护必须让相关资质机构来实施,并进行相关的后期检测。另外,如果小车出现车轮不等高的时候也容易导致起重设备发生问题。在使用设备的时候,若出现某个车轮的悬空或承压过小的时候就可能导致三条腿”的情况发生,而此现象的形成多是因为安设时出现的误差太大以及小车自重分布不均衡。起重设备在检测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进行,对于所有可能会导致故障发生的隐患都要进行有效的消除。
2.1.2制动设备问题
制动设备属于桥式起重设备中的主要组成零件,也是安全方面的重要配件,其功能是防止被吊起的物体下落,也就是达到停车的效果,制动设备的正常运转才是起重设备使用更安全、更具精准性的保障。当前,最多见的制动设备可分为:带式、块式和盘式3种形式。当起重设备正在工作的状态时,制动设备有可能会发生下列问题:制动能力不够、猛然出现的制动设备失灵、滑轮升温太高、制动垫出现冒烟现象以及制动臂无法伸开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2管理方面
在各类管理体制方面应该有效的完善和强化,根据桥式起重设备的相关安全规范体制去实施。应用起重设备的企业一定要严格依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与《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中的有关要求,应该专人专管,责任到人,对于起重设备的定期检测、保养以及维修等各类体制都要认真的、全面的制定,并且要不断地总结各种现实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上升成为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规章条例,这些高效执行的措施必定会降低事故的发生率。综合来讲,此类管理措施主要有:(1)依照生产需求、生产场地以及规定荷载等情况对起重器械的型号进行挑选;(2)为了保障设备能够安全使用,应该每隔两年进行一次静负荷测试,且能够进行超负荷的测试;(3)应将责任真真正正的落实,根据四检制”的规定对各种设备实施检测,一旦查出有隐患存在就必须进行及时地维护,谨防带病运行的现象发生。
2.3环境方面
第一,在防尘方面应该落实好。通常情况下,各类车间和厂房中的粉尘是比较多的,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防尘应当重视起来,并且积极地使用各类方法去防尘。第二,在现场的各方面秩序应该维持好。对工作场所中的物品应当进行合理性的摆放,尤其是在进行整体大修的时候,更是应该做好全方位的警示与防护工作,从而让维护人员能够更安全的工作。对于室内或者是夜晚工作的环境,应当合理的增加照明设备,只有在保障了光线良好、视野清晰的前提下才能会更加安全的去工作。第三,在粉尘的处理方面应该积极和有效。因为粉尘问题,通常需要对工作场所实施打扫,而很多单位采用的是风管吹扫,可是此方法是不合理的,应当选用吸尘的方法,对于尘土颗粒过大的则选择扫成堆再处理的方式。另外要注意的是,对工作场所的噪声实施相应的降噪处理,则会有效地改善施工工人的自我感觉,从而以保持工人的良好心情为基础去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桥式的起吊工作也属于事故多发的工种,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与以外事件预防管理均为较为烦琐的管理工作。而有关工作人员也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专业技能,要有比较强的责任意识,能够熟练地操作起重设备的各种运行以及掌握相关的规范章程。应当始终如一的遵循关于安全生产而倡导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准则,应当真真切切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概念,积极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则要及时处理,要用正确的态度去保障人员与财产的安全。
作者:杨欢单位:湖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十堰分院
参考文献
[1]陈辉,艾月飞,陈胜.浅谈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J].建筑,2015(2):80-81.
[2]张顺瑜.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探讨[J].四川建材,2015(3):252-253.
[3]余桂爱.浅析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原因及预控措施[J].浙江建筑,2015(8):60-63.
上一篇:水电厂论文(6篇)
下一篇:秋天的写景作文范文(整理11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