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技术教程范例(3篇)

时间:2024-03-05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课堂理论讲授的方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技巧的泛泛而谈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结合果树生产实际,选择恰当的典型案例引出教学要点则往往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具体生动,吸引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例如,在讲述果树种类时,充分利用各种图片、影像资料,结合果树种类繁多、差异较大的特点,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在讲述果园建立时,通过各种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标准化果树示范园,并实地参观考察当地的标准化果园,比如让学生参观三门峡的部级苹果标准示范园、郑州郊区的葡萄园、新郑枣园和荥阳石榴园等。其次,教师要积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收集丰富的图片及影像资料,增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效果的图片,链接一定长度的技术操作影像材料,增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内容。比如在果树修剪、嫁接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演示修剪、嫁接过程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增强授课效果。此外,合理安排课堂讲授、提问、答疑等环节,使课堂授课方式更加活泼生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疑惑的能力。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编的《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1997)》和《果树栽培学各论(第三版,2005)》,所有教材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果树生产和科研新成就。但由于教材更新较慢,一些新的先进果树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此类教材中却无法及时体现。针对此问题,我们学院专门召开核心课程建设研讨会,讨论如何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课程组认为教学内容应以教材为主线,在让学生掌握果树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着重添加国内外果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进展,增加实例分析和实践性内容。例如,在授粉树配置部分,可适当补充梨和杏的自交不亲和最新研究进展;在果树整形修剪部分,应介绍柱状苹果树型、果树矮化密植的栽培模式及国外的果树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在果园水肥管理部分,应介绍国内外肥水一体化发展情况;在果树育苗部分,应介绍国外的无性系苗木繁育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统筹“,总论”讲述各种果树共同的生育规律和总体生产发展概况“,各论”突出不同果树独特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通过上述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河南省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篇2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09年4月至8月在房山区农科所示范基地16号、25号日光温室内进行,日光温室山墙和后墙厚75cm,后坡厚30cm,脊高3.8m。育苗嫁接试验在25号温室内进行。定植栽培管理试验地在16号温室,面积400.2m2,前茬作物为甘蓝。

1.2试验材料与方法

1.2.1试验材料

试验供试接穗材料为北京203,供试砧木材料为黑籽南瓜、白籽南瓜。

1.2.2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以黄瓜自根苗为对照,选择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两个砧木,采用贴接法、靠接法、插接法、双根嫁接法4种嫁接方式,共设置白籽贴接、黑籽贴接、白籽靠接、黑籽靠接、白籽插接、黑籽插接、双根嫁接和不嫁接(自根苗)8个处理。设置保护行。

试验于2009年3月4日开始育苗,3月18日、19日嫁接,4月11日采用小高畦的方式定植,定植株行距为40cm×75cm,每667m2定植密度为2220株。8月11日拉秧。

每个处理的田间管理水肥、病虫害防治措施一致。在黄瓜定植前结合整地施展翅牌有机肥2000kg,腐熟鸡粪1000kg,复合肥50kg。

1.3黄瓜嫁接技术要点

1.3.1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种植茬口应选择适宜的接穗品种,本试验选择适合春茬种植的北京203,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叶片较小,结瓜早。砧木品种必须选用抗病、抗逆能力强、与接穗亲和力好的优良品种,本试验采用的是黑籽南瓜、白籽南瓜。

1.3.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在55℃的热水中不断搅拌不少于20min,当水温降到30℃时,继续浸泡12h,用手搓去种皮上的黏液,将种子放在干净的纱布袋中保湿,然后将纱布袋置于28℃的环境中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播种。

1.3.3播种技术

不同的嫁接方式接穗及砧木的播种时间不同。靠接法、贴接法、双根嫁接法接穗比砧木早播4~6d,而插接法砧木比接穗早播4~5d。双根嫁接的砧木白籽南瓜和黑籽南瓜播在同1个穴盘内。

播种时将种子放在装好基质的营养钵内,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种子点播在营养钵内,覆土,覆土厚度1cm,再覆盖地膜,以利提温保墒,促进出苗。

1.3.4黄瓜插接法嫁接技术

当黄瓜子叶展平,心叶1cm左右,南瓜第1片真叶长出3~5cm,第2片真叶0.5cm时为嫁接适宜苗龄。

将砧木的生长点用竹签剔掉,用竹签向下斜插入深约0.6~0.7mm深的插孔,不要插透胚轴外表皮,不能角度垂直而插在胚轴的髓腔内,竹签暂不拔出。

在黄瓜胚轴上子叶下方1cm处向下斜切1刀,刀口深至茎粗的2/3,长约0.6~0.8cm,再在其背面斜切1刀,使胚轴形成两面有切口的楔形。拔出竹签,将接穗立即插入插孔中,用嫁接夹固定接穗。

1.3.5黄瓜靠接法嫁接技术

当砧木真叶半展开,黄瓜的子叶展平、第1片真叶破心时为嫁接适期。

嫁接时用刀片在南瓜幼苗下胚轴距子叶约0.5~1cm处按35°角自上而下斜切1刀,切口深度为茎粗的1/2。

在接穗子叶节下1.2~1.5cm处,按35°角自下而上斜切一刀,切口深度为茎粗的2/3。然后将接穗的舌形楔插入砧木的切口中,用嫁接夹固定,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

采用靠接法嫁接的黄瓜苗,7d左右伤口愈合,用刀片在愈合口下切断黄瓜根,在愈合口上切断南瓜生长点,去掉嫁接夹。

1.3.6黄瓜贴接法嫁接技术

当砧木长出第1片真叶,接穗子叶展开时为嫁接最适时期。用刀片削去砧木1片子叶和生长点,椭圆形切口长5~8mm。接穗在子叶下8~10mm处向下斜切1刀,切口为斜面,切口大小应和砧木斜面一致,然后将接穗的斜面紧贴在砧木的切口上,并用嫁接夹固定。

1.3.7黄瓜双根嫁接法嫁接技术

黄瓜第1片真叶开始展开,砧木的子叶完全展开时为嫁接适期。用刀片削去两砧木各1片子叶和生长点,椭圆形切口长5~8mm。在接穗的子叶下8~10mm处向下切成双斜面楔形。接穗切口要与两砧木切口吻合,将接穗置于两砧木切口之间贴合,并用嫁接夹固定。

1.3.8嫁接后的管理技术

嫁接完成后,应将嫁接好的苗立即移入小拱棚内,并加盖遮阳网进行遮荫保湿。前3d应密闭小拱棚保湿(90%以上),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20℃左右。3d后适当通风,降低湿度至80%。嫁接后5~7d,黄瓜开始正常生长,逐渐去掉小拱棚农膜、遮阳网,及时抹去砧木发出的腋芽及侧芽。当苗长到3叶1心时,即可定植。

2结果与分析1嫁接成活率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以白籽插接黄瓜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7.0%,其次是白籽靠接,为83.5%,嫁接成活率最低的是双根嫁接法,成活率为72.2%。双根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双根嫁接的难度较大,接穗的2个斜面均要与两个砧木的斜切面对接。

由表2可知,从砧木角度考虑,黑籽南瓜的嫁接成活率比白籽南瓜的成活率高1%,2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没有显着差异。

由表3可以看出黄瓜不同嫁接方式的成活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插接法成活率最高,达到83.7%,靠接法与插接法没有明显差异,双根嫁接法的成活率最低,为72.2%。从嫁接成活率角度考虑,黄瓜适合用插接法和靠接法嫁接。2黄瓜产量的比较

由表4可知,8个处理667m2产量由高到低的依次排列为白籽贴接、白籽插接、黑籽贴接、双根嫁接、黑籽插接、白籽靠接、自根苗、黑籽靠接。产量最高的白籽贴接,达每667m2产量16357.0kg,其次为白籽插接和黑籽贴接,分别为每667m2产10878.0kg和10640.0kg。自根苗产量较低,为8893.0kg,明显低于贴接、插接、双根嫁接黄瓜的产量,嫁接的产量优势得到体现。

表5对不同嫁接方式之间进行产量比较,其中靠接法的产量最低,每667m2为8893.3kg,产量最高的为贴接法,达到每667m212069.5kg,比靠接法高35.7%。

由表6可知不同砧木嫁接黄瓜的产量情况,白籽南瓜产量每667m2为10084.4kg,黑籽南瓜产量为9623.9kg,没有显着差异。3病害发生情况

试验期间,嫁接苗和自根苗都有轻度的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用霜疫力克防治霜霉病,讯尔防治白粉病基本能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只在自根苗上有所体现,嫁接苗表现出抗枯萎病的明显优势。

3结论与讨论1综合试验的结果分析,黄瓜嫁接时采用黑籽南瓜和白籽南瓜为砧木,其嫁接成活率和产量情况无显着差异。2从嫁接成活率角度衡量,插接法成活率最高,达到83.7%,靠接法次之,双根嫁接法最低。3从产量结果分析,贴接、插接、双根嫁接的黄瓜产量高于不嫁接黄瓜,其中贴接方式的产量明显高于插接、双根嫁接和靠接。白籽贴接处理的产量最高,有待进一步重复试验确认。4综合嫁接成活率和产量来看,插接为较好的嫁接方式。

参考文献

[1]翁祖信,李宝栋,冯东昕.嫁接黄瓜防病与增产效果的研究[J].中国蔬菜,1993,(3):11-15.

吴翠云,阿依买不,程奇,等.不同嫁接方法对黄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3.15(3):1-3.

嫁接技术教程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远程教育点利用率,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效益,北仑区紧紧围绕“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工作目标,以推进“远教专场”为抓手,积极探索部门资源嫁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远程教育与部门工作“双赢”,扎实推动全区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推动骨干队伍“嫁接”。在远程教育点和各部门基层网点的骨干队伍建设上,统一规划、相互协调,共同建设、同步培训,共同管理、共同服务。着眼于选好、配强远教骨干队伍,在工作上实行“一肩挑”,远程教育点管理员既是远程教育操作员,也是业务部门基层工作的专管员和宣传员,使他们不但能够熟练运用远教系统,而且熟知农林、卫生、科技等相关知识,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有效整合。

二是推动课件资源“嫁接”。在课件资源的整合利用上,北仑区远程办将课件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北仑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汇编》,发送给区级各相关业务部门。同时,依托区级远程教育平台“北仑新农村建设网”,将课件全部“上网”,方便各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区级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通过外购、自制等途径,收集、制作适合基础党员干部群众需要的相关教学课件,及时上报区远程办,充实区级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

三是推动教学活动“嫁接”。将远程教育与各部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相结合,指导远程教育点科学制定教学活动安排,统一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收看时间。依托“北仑新农村建设网”,结合各部门工作需求,开设“远教专场”专题栏目,如“母亲素养工程教育专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专场”等,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广等优势。利用远程教育区级“中心课堂”,挖掘基础党员群众关心的内容,开展直播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整合各部门专家团、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充实远程教育辅导员队伍,采取上门辅导、下乡服务等形式,整合力量共同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通过部门“嫁接”工作,该区远程教育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内部循环状态,使远程教育从空洞说教转变为具体可行,从自我循环转变为共同部署,进而在基层教育中起到了主导和引导的作用。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