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精选8篇)

时间:2024-03-08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

含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①系数取最小公倍数②出现的字母取最高次幂③出现的因式取最高次幂),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若遇到互为相反数时。不要忘了改变符号};

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移项,若有括号应去括号,注意变号,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

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一般地验根,只需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等于0,这个根就是增根,否则这个根就是原分式方程的根。若解出的根是增根,则原方程无解。如果分式本身约分了,也要代进去检验。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较好,优等生较多。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一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

2、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简。通过本节课应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和化简二次根式的常用方法。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本章重点是勾股定理和逆定理,难点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章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知识,难点是运用统计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数据分析,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加强双基训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判定、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二次根式和一次函数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也是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快乐生活。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以题类题,触类旁通。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3

在这一章节的四边形知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以及梯形。

四边形的性质探索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⑴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3菱形

⑴性质: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⑵判定: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定义)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4矩形、正方形

⑴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⑵判定: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⑶正方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正方形

⑷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5梯形

⑴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底、腰、高)

⑵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⑶直角梯形:一腰和底垂直的梯形

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

⑴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⑵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⑶外角: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

7中心对称图形

⑴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⑵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4

一.定义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二.重点

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5.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三.注意

1.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

2.0,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以上就是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实数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数学网中考频道。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5

1、正方形的概念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5)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

(6)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正方形的判定

(1)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

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先证它是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2)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一般顺序如下:

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

再证明它是菱形(或矩形);

最后证明它是矩形(或菱形)。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6

第十三章实数知识要点归纳

一、实数的分类:

正整数

整数零负整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小数

1.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数轴:规定了(画数轴时,要注童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个不可),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数轴上任一点对应的数总大于这个点左边的点对应的数。

3、相反数与倒数;?a(a?0)4、绝对值?|a|??0(a?0)

5、近似数与有效数字;??a(a?0)?

6、科学记数法

7、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8、非负数的性质:若几个非负数之和为零,则这几个数都等于零。

二、复习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算术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这个非负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a?0

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2.无理数的表示?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即x?a,那么这个数就

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立方根?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3a.?

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意义同有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实数的运算法则、运算规律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运算规律相同。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7

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开平方,只有在正数范围内,才可以开平方根。例如:-1的平方根为i,-9的平方根为3i。

平方根包含了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的一种。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只有非负数才有。

被开方数是乘方运算里的幂。

求平方根可通过逆运算平方来求。

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若x的平方等于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即√a=x

立方根

知识点:

1、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则这个数x叫做a的立方根.如(-13111)=-,所以-是-的立方根。

2、立方根的的表达形式:一个数a的立方根记作“a”,读作“三次根号a”,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如512551255=()3,则的立方根是,记作=。273273273

3、立方根的性质:任何数都有且只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初二数学知识点6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希望上面对圆的知识点汇总一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哦。

以上就是“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了。总之,初二数学知识点是我们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掌握初二数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8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

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经过角的顶点且平分此角的一条射线.

②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法与角平分线的画法相同,可以用量角器画,也可通过尺规作图来画.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注意: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交点叫重心.

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注意:

①三角形的三条高是线段

②画三角形的高时,只需要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对边或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连结顶点与垂足的线段就是该边上的高.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注意:已知两边可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四、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推理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1)构造平角

①可过A点作MN∥BC(如图)

②可过一边上任一点,作另两边的平行线(如图)(2)构造邻补角,可延长任一边得邻补角(如图)

构造同旁内角,过任一顶点作射线平行于对边(如图)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表示: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B=90°

(因为∠A+∠B+∠C=180°)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五、三角形的外角

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为△ABC的一个外角,∠BCE也是△ABC的一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大小相等.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如图中,∠ACD=∠A+∠B,∠ACD>∠A,∠ACD>∠B.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

六、多边形

①多边形的对角线n(n?3)

2

条对角线

②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