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期末重点(整理5篇)
时间:2024-03-15
时间:2024-03-15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①菱形的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②菱形的性质: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③菱形的判别方法: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①矩形的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矩形的性质: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且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③矩形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根据定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①正方形的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②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③正方形常用的判定: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④正方形、矩形、菱形和平行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
⑤梯形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⑥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期末重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仅供大家查阅。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顶峰。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电荷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称带有电荷的物质为“带电物质”。
2.电荷,为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
实质:将金属导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
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O
2Fe(OH)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Fe(OH)3↓Mg(OH)2↓BaCO3↓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上一篇:小学生愚人节作文字(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