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范例(3篇)

时间:2024-03-16

高危妊娠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病;高危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308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03例,占同期住院分娩孕妇3.34%。再随机选取100例同期住院分娩非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妊娠期高血压病诊断以《妇产科学》为标准[1]。研究组年龄21~41岁,平均30.4岁,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30.6岁。

1.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分析资料,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以P

2结果

2.1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研究组农民38例,非农民65例,对照组分别为22例,78例。两组职业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5,P

2.2妊娠期高血压与年龄的关系本组资料,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妊娠期高血压与BMI的关系研究组BMI>24kg/m2者90例,BMI

2.4妊娠期高血压与产次的关系本组资料中,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分别为92例、10例和1例。可见,第一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高。

3讨论

3.1妊娠期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调查发现[2]:营养不良、钙摄入不足和低社会经济状况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风险增加相关。在本组资料各种职业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职业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农民收入较低导致经济拮据,饮食习惯差引起营养不良,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孕期自我保健意识差,很少进行产前检查。本组资料中,有7例子痫和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有5例子痫和1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是偏远地区的农民,都没有进行产前检查。

3.2妊娠期高血压病与年龄的关系孕妇年龄40岁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高危因素。但本研究中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为在本研究中,多数孕妇年龄在25~33岁。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婚育观念改变,晚婚晚育渐入人心,而且国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城市孕妇年龄多在28~33岁,农场孕妇年龄多在22~26岁间,40岁的孕妇很少。作者认为,年龄因素已经不再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及妊娠期高血压病的主要高危因素。

3.3妊娠期高血压病与BMI的关系Hrazdilova等[3]报道证实,在排除年龄和孕前体质量指数(p-BMI)的相互影响后,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妇女的p-BMI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蛋白尿的风险密切相关。BelogolovkinV等[4]的研究显示,BMI>24kg/m2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BMI24kg/m2的孕妇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病。本组资料中,2008年BMI>24kg/m2的孕妇较2006年有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因为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孕妇孕期营养过剩有一定关系。

3.4妊娠期高血压病与产次的关系一般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病好发于初次妊娠,Skjaerven等[5]报道,其先兆子痫发生于第一次妊娠、第二次妊娠及第三次妊娠者分别为3.9%、1.7%、1.8%。本组研究与报道相符合。可能与初产妇对妊娠缺乏认识,易产生紧张情绪,同时初产妇腹壁肌纤维富有弹性和增大的子宫一起压迫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淋巴导管,使肾上腺分泌增加,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诱发高血压、水肿。但是,本组资料中,第一次妊娠占总数的89%,且样本量较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4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妊娠期的精神紧张,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加强孕期保健,尤其是对农村孕妇的孕期保健,提高农村孕妇的住院分娩率;合理膳食,适量补充钙、蛋白质、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减少脂肪的过多摄入,监测体重,避免孕期肥胖;对肥胖孕妇、巨大胎儿、多胎及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加大产前检查和监护,可以有效的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尤其是子痫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沈杨,蒋小青.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前高危因素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2):76-78.

[3]Hrazdilova0,UnzeitigV,ZnojilV.Relationshipofageandthebodymassindextoselectedhypertensivecomplicationsinpregnancy.IntJGynaecolObstet,2001,75(2):165-169.

高危妊娠范文篇2

【关键词】高危妊娠;监督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38-02

及时掌握孕妇高危妊娠情况的发生、熟悉主要的高危因素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及随访工作,有利于为高危妊娠孕妇提供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自然分娩率,保障母婴健康[1]。本次实验旨在对在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参加检查的500例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筛查以完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实验人群为500例于2011年8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妇产科参加检查的孕妇;孕妇的年龄处于24.5-45.8岁不等;高危因素在孕妇中的分布数如下:128例产妇有3个高危因素,275例产妇有2个高危因素,97例患者有1个高危因素。

1.2检测方法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该500例孕妇进行定期的随访,并根据高危妊娠的评价标准对孕妇进行评价;对经评价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孕妇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高危因素发生率本次实验经统计所得高危因素的发生率高低排列情况见表1。

2.2随访情况对该500例高危妊娠孕妇的随访情况如下:随访持续到生产过后42天的孕妇有425例(85.0%);其中包括152例自然分娩的孕妇(35.8%)、209例进行剖宫产的孕妇(49.2%)、34例因死胎而引产的孕妇(7.9%)、30例因染色体异常引产的孕妇(7.1%)。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育压力增大,许多产妇选择在年龄较大时怀孕,这就给产妇带来一系列的病例妊娠、高血压等妊娠期间的疾病[2],这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十分不利。高龄妊娠妇女的产后出血量以及剖宫产生产的数量远远高于适龄生产的妇女。因此在婚育工作里,应当在适宜年龄怀孕,并做好对高龄孕产妇的监督及管理工作,以减少孕期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的发生,保障母婴双方的健康。

在临床实践中,提高高危妊娠妇女的自然分娩数量并建立好完善的就诊流程、制度,对于应对高危妊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操作的规范程度;同时,有必要对孕产妇进行产前的必要教育,以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消除心理负担,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完善的就诊流程、制度是管理并减少高危妊娠情况发生的重要机制[4]。通过完善就诊流程和制度,有利于保障产妇可以得到适合的服务。

本次实验旨在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以完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监督管理。通过对在2011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妇产科参加检查的500例孕妇进行高危妊娠的筛查,并做好后期的管理以及随访工作。分析资料可以发现:筛查后的高危妊娠率为31.2%;且导致高危妊娠的主要因素为:妊娠合并贫血,疤痕子宫,母方遗传疾病、母方年龄较大、骨盆异常等。高危因素多为孕妇一方的因素,且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剖宫产的人数占多;经过合理的随访及管理,高危妊娠孕妇在生产时较少发生并发症。加强妇产科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筛查与管理,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有助于产妇的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并为母子健康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屈沪军.221例高危妊娠情况分析及管理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5):593.

[2]张莉,吴乃文,刘明君等.754例高龄初产妇妊娠与分娩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12.

高危妊娠范文

[关键词]妊娠期孕妇;高血压;危险因素;年龄;营养不良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6(a)-0148-02

妊娠期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在孕妇出现高血压和浮肿的情况,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的威胁着孕妇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因此,现对2012年6月―2013年6间月进入到该院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0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寻找导致妊娠期孕妇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进入该院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进入该院的正常妊娠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8~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实验组的60例孕妇年龄在29~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岁。对照组的60例正常孕妇年龄在28~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岁。

1.2方法

对两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孕妇的文化水平,年龄,是否多胎,贫血,既往高血压史以及营养状况,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由表1可知,实验组60例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文化程度如下,小学文化8例,初中文化21例,高中文化23例,大专以上文化8例。对照组60例正常妊娠孕妇,文化程度如下,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18例,高中文化25例,大专以上文化11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8.3%。对照组孕妇的文化程度明显比实验组孕妇的文化程度高。

由表2可知,实验组60例孕妇,有18例孕妇有多胎史,有19例孕妇贫血,有31例孕妇年龄在30岁以上,有19例孕妇有既往高血压史,有41例孕妇营养不良。对照组6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有10例孕妇有多胎史,有12例孕妇贫血,有21例孕妇年龄在30岁以上,有13例孕妇有既往高血压史,有33例孕妇营养不良。在多胎人数,贫血人数,年龄在30岁以上人数,既往高血压史人数以及营养不良的人数上,对照组人数明显的低于实验组。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生理变化主要为患者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脏器灌流减少,这样就会造成对母婴的严重危害,甚至导致母婴死亡[1]。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孕妇的文化程度、年龄、是否多胎、贫血、既往高血压史、营养状况等6个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与患者年龄相关,其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大有动脉硬化的趋势有关[2]。

根据国内相关的报道,例如,李安《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性因素》的研究中,对30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导致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有文化水平,既往高血压史以及贫血等因素[3]。与该次临床研究结果相比,该次的临床研究又发现了孕妇的年龄以及是否多胎、营养不良等因素也是导致孕妇妊娠期出现高血压的危险性因素。

在该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20例孕妇的文化水平,多胎史,贫血,年龄,既往高血压史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文化水平方面,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的文化水平明显的比6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的文化水平要低,由此可以做出临床推测,文化程度可能是导致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的一个因素,主要是由于文化程度越低的孕妇对于围产保健知识了解的越少,进而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不利于及时的进行临床治疗,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4]。另外,妊娠高血压与孕妇的多胎史,贫血,年龄,既往高血压史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需要针对于上述几个因素进行预防,有助于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5]。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6]。①在孕期孕妇应该加强补钙,其主要的机理就是通过对孕妇进行补钙,能够减少孕妇体内的钙离子的内流,激活细胞膜钙泵,增加钙离子的外流[7]。②在妇女怀孕期间,应该嘱咐孕妇在心情上应该保持舒畅,并且心理压力不要太大,在情绪上,要保持稳定,一定要减少忧郁的状态。这样做的主要机理就是孕妇如果情绪波动太大,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进而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增加了疾病的易感性。因此,通过在情绪上进行控制,能够减少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8]。

综上所述,实验组60例妊娠合并高血压孕妇,小学文化8例,初中文化21例,高中文化23例,大专以上文化8例。对照组60例正常妊娠孕妇,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18例,高中文化25例,大专以上文化11例。对照组孕妇的文化程度明显比实验组孕妇的文化程度高。在多胎人数,贫血人数,年龄在30岁以上人数,既往高血压史人数以及营养不良的人数上,对照组人数明显的低于实验组。由此可以得出临床结论,孕妇年龄在30岁以上,具有多胎历史,贫血,有既往高血压史,营养不良等容易诱发妊娠期高血压,因此,需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有利于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确保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韩红霞.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2(19):121-122.

[2]何金爱,徐玉苑,董晓梅.妊娠期贫血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2):178-179.

[3]李安.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性因素[J].亚太传统医药,2010,11(12):310-311.

[4]谢志红,苏海,张倩萍,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远期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2(3):189-190.

[5]ApricotendHEALTH.HanKe,TanHualin,KongbiHua.Abnormalglucosemetabolismduringpregnancyriskfactors[J].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2011,3(3):199-200.

[6]HuangPing,MaXiaojun.Pregnancyvulvovaginalcandidiasisriskfactorsandimpactonpregnancyoutcome[J].ShanxiMedicalUniversity,2011,3(3):188-189.

[7]蒋清爱.我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0例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34):120-121.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