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范例(3篇)
时间:2024-03-21
时间:2024-03-21
关键词:股骨骨折;老年人;快速康复护理理念;中医护理;髋关节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applicationeffectof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conceptcombinedwithChinesemedicinecharacteristicnursingonperioperativeperiodofsenilefemoralfracture.Methods:Atotalof68senilepatientswithfemoralfractureundergoingtotalhiparthroplastywereselectedandpidedintoth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34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perioperativenursing,andthestudygroupwasadditionallygiven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conceptandChinesemedicinecharacteristicnursingbasedonthetreatmentofthecontrolgroup.Bothgroupsweregivennursingfor10days.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postoperativedrainagevolumeanddrainagetuberemovaltimeinthetwogroupswerecompared.ThehipjointfunctioninthetwogroupsbeforeandafternursingwasevaluatedbytheHarrishipjointfunctionscale.Results: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andpostoperativedrainagevolumein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less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andthedrainagetuberemovaltimeinthestudygroup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differencesbeingsignificant(P<0.05)。Afternursing,thescoresofpain,function,deformityandactivityandthetotalscoreinthe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differencesbeing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therapyof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conceptcombinedwithChinesemedicinecharacteristicnursingforperioperativeperiodofsenilefemoralfracturecanreducetheintraoperativebloodlossandpostoperativedrainagevolume,andpromotetherecoveryofhipjointfunction.
Keyword:Femoralfracture;Thesenile;Rapidrehabilitationnursingconcept;Chinesemedicinecharacteristicnursing;Hipjointfunction;
股骨是人体最大的骨头,股骨骨折通常由车祸撞击、高处坠落等严重外力冲击引起,也可发生在从床上跌落、滑倒等轻微外伤的老年人群中[1].股骨骨折包含4种类型,分别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远端骨折,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大出血等不良反应[2].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骨折,其中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进程有重大影响。故本研究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及中医护理用于股骨骨折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观察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骨科学》[3]中相关诊断标准制订。(1)股骨颈骨骨折: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患肢可有轻微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髋正侧位X线或CT、MRI检查提示股骨颈骨折;(2)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且无法行走,可有下肢短缩及外旋畸形,患侧大粗隆升高,局部压痛肿胀,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3)股骨干骨折:通常由于局部遭受猛烈外力、暴力所致,有明确外伤史,患肢局部肿胀短缩,远端肢体外旋,通过X线检查确诊;(4)股骨远端骨折:临床表现为骨折端出血引起大腿远端及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合并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的撕裂会引起膝关节畸形,骨折端可以触及骨块的运动或骨擦音,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2纳入标准
确诊为股骨骨折,年龄≥60岁;无股骨骨折手术治疗禁忌证,并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顺利完成手术者;无精神障碍、意识清晰、能正常交流沟通者;患者知悉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骨关节疾病;有严重药物过敏史。
1.4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治疗的6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男1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61±5.2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干骨折5例,股骨远端骨折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39±5.7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5例,股骨远端骨折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告知病情、健康宣教、冰敷镇痛消肿、鼓励患者适当屈伸踝关节及足底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中使用常规麻醉药物及止血药物,留置导尿管;术后给予常规镇痛药物,饮食由流质、半流质、普通食物逐渐过渡,术后1周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下地活动。
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及中医护理。(1)术前护理:为患者详细讲解骨折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方案等,鼓励其术前进行适当屈伸练习以避免卧床过久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时给予镇痛治疗,嘱患者术前6h避免进食,于术前2h给予碳水化合物液体,术前控制血压、血糖,并监测体温。(2)术中护理:控制手术室温度、湿度,预加热用于冲洗的生理盐水,术中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麻醉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术前诊断选择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导尿管,术后未发生尿潴留、尿失禁者应及时撤去导尿管。(3)术后护理:采用自控性止痛泵镇痛,鼓励患者多进行适当活动、锻炼肺功能以防止术后并发症。根据中医"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的理论,调整患者的饮食方案,以营养、清淡、易消化为主,气滞血瘀者饮食应注重活血理气,可将柴胡、菊花等中药材煮水代茶饮;肝肾亏虚者饮食应注重疏肝养肾,可食用黑米、枸杞子、核桃等;气血亏虚者饮食应注重补气养血,可食用猪肝、薏米、粳米等食物。为防止患者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对其自小腿远端向小腿近端沿足三阴经进行循经推拿,双手推拿方向与下肢静脉血回流方向一致,推拿过程中点按足三里、阳陵泉和三阴交,每天1次,每次20~30min.同时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运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向患者说明情志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如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通过讲笑话、分享励志故事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达到以喜胜忧的护理效果。
2组均连续护理10d.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2)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2组护理前后髋关节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及总分,疼痛分为6个等级,得分0~44分;功能分为步态和功能活动,其中步态得分0~33分,功能活动得分0~13分;畸形根据程度分别计为0~4分,活动度分为6个等级,每级得分0~5分,分数越高则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研究结果
4.12组手术指标比较
见表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2组护理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见表2.护理后,研究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低能量损伤后的骨折类型,保守治疗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在满足手术和麻醉指征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疼痛和促进疾病康复有明显效果,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维持围手术期机体平衡非常重要。快速康复护理指通过循证医学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地处理措施,最大程度缓解其因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疼痛,避免术后并发症,保护脏器正常运转,加速康复,不仅与骨外科学有关,也与麻醉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有关[4].术前进行病情宣教有助于患者了解病情、更好地配合治疗。麻醉前6h禁食有助于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不良事件,而术前2~3h给予适量碳水化合物溶液则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避免低血糖反应[5].术中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对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降低创伤应激性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体温过低则有可能引发机体氧耗过大,增加出血风险,不利于预后[6].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模式,特点在于注重整体,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施护。患者骨折后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虚型等,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肾气不足则骨骼不健,"肝藏血,肝肾同源",肝不足则血气不足,故术后可在饮食中添加补益肝肾、养血补气类食物,同时也可给予柴胡、菊花等煮水日常饮用,以理气疏肝。由于骨科手术的特殊性,患者在术后1周内通常需静养,期间由于长期制动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利于快速康复。本研究在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踝关节锻炼外增加了循经推拿法,该方法以中医气血、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不仅可有效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治深静脉血栓,还可防止肌肉萎缩。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按摩此穴可达舒筋健骨之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经交会穴,可补益肝肾、健脾养阴。通过点按以上穴位,使气至病所,共同作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身体虚弱,术后可能因疼痛、治疗费用、并发症等因素产生不良情绪,思伤脾、悲伤肺、怒伤肝、恐伤肾,不利于患者康复。通过讲笑话、分享励志故事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治疗环境,可调节其忧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结合中医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骨折围手术期,可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和引流量,对缓解疼痛及改善髋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文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联合PFN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9,25(4):629-633.
[2]赖华平,邹贵娇,朱绍琼。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路径在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741-4743.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28-997.
[4]刘翠玲,杨海霞,冯喜萍,等。快速康复理念在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35-336.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WHO定义年龄60岁以上为老年人[1])占总人口的17%。而且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已占世界老年人口比例的24%,即世界上每4~5个老年人口中就有一个中国老年人。在老年骨折患者中,下肢骨折的发生率占该年龄组的70%[2]。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最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同时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并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前列腺炎等。老年人一旦发生下肢骨折,则进一步加重并存疾病,因需较多时间卧床休息,各种并发症接踵而来,给骨科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作综述如下。
1
下肢骨折的范畴曾炳芳等[3]
在创伤骨科新进展中将下肢骨折分为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足部骨折。与吕瑗式[4]在创伤骨科护理学中分法相同。
2
老年下肢骨折的常见因素
2.1
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折多与骨质疏松有关,骨骼发生骨质疏松后,因脆性增加,力学强度下降,容易发生细微骨折,甚至完全骨折,全世界约2亿人口患有骨质疏松症,每年约150万患者发生骨折。且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明显与骨质疏松有关。黄公怡[5]认为在对老年人骨折的诊断中往往只做出骨折的相关诊断,忽视或忽略了骨质疏松症作为病因的诊疗方法及其效果,在治疗上偏重于对骨折的外科处理,而此种治疗对于预防骨折的再次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2.2
外伤
随着机械化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肢体创伤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老年人外伤如车祸、摔伤,更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2年道路交通伤害将成为全球第三位疾病。
2.3
病理性骨折
骨骼是各种恶性肿瘤转移最容易受侵的器官,肿瘤组织破坏骨质,影响骨的坚固性,轻微外伤即可造成骨折。而78%的病理性骨折由恶性肿瘤引起,且股骨是下肢病理性骨折中最易受累的部位[6]。骨肿瘤是引起病理性骨折的最主要有原因,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病理性骨折或即将发生的病理骨折必须个体化,并考虑到受累范围,受累骨的质量及周围软组织的累及。
3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主要特征
3.1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征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7]。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其心理机能逐渐衰退,常见的心理表现为:疑老心理、自尊心理、悲观心理、怕孤独心理、焦虑恐惧心理。老年患者面对长期卧床,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求周围的人服从他,恭顺他。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视,情绪上表现出忧郁。一旦生病,需要卧床时,心情错综复杂,需要临床护士细心观察,以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3.2
自我护理能力差
老年骨折患者行骨牵引及手术,由于病情限制,都存在自理能力不足,当人的自理能力小于自理需要时,就会出现自理缺陷[8]。老年骨折患者认为骨折应该静静地休息,不愿意进行活动,惰性大,需要护士经常督促、协助和鼓励。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反应迟钝,往往不能客观反映病情,需要护士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异常。曹艳霞[9]在对106例骨科卧床患者的调查中显示,46.2%的患者担心自己的自理能力,66%的患者心理感受为无能为力,71.7%的患者渴望知道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
3.3
并存疾病多
3.3.1
主要并存疾病
老年人各脏器机能衰退,同时存在一种甚至多种基础疾病,手术存在风险性,因此术前充分准备是治疗的关键。文献报道,约20%的骨折患者在一年内因为卧床不起,而引起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终导致死亡。据报道髋臼骨折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7.5%。为改善髋关节血运,纠正中心性脱位,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几率,保持术前骨牵引以保证股骨头的血供不受影响,一般牵引时间为7~10天。梁雨田[10]在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中发现常见的并存病依次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脑卒中后遗症、慢性肝肾功能不全、阿尔茨海默病、前列腺肥大和贫血及营养不良等。胥少汀[11]认为骨科手术的一般并发症为休克、深静脉栓塞与肺栓塞、血源性感染、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压疮和尿路感染等。
3.3.2
并存症对手术的影响
由于老年患者内科病的种数和严重程度不同,手术风险不同,怎样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选择哪种手术较为合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受伤至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成正相关,术后5天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术后5~7天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12]。老年人认知水平低,缺乏自我照顾能力,因而与医护人员的配合效果不良,不能有效的落实预防措施和配合治疗护理,骨科患者由于疾病所致需要卧床休养,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各种并发症接踵而至。姜海深[13]认为有并存疾病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能耐受手术,应血压≤21/12kPa,糖尿病空腹血糖控制在≤⒏0mmol/L,无严重的咳嗽、哮喘、气促、动脉血气正常。为了患者尽早手术并早期康复,因而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早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骨折伴有并存症的治疗与护理
老年人全身状况不符合手术指征,手术风险大,则考虑非手术治疗,但骨折愈合慢,效果不佳。随着骨科手术水平的提高和麻醉技术的成熟,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内固定学派强调内固定治疗的主旨是使肢体能够得到早期使用,常用的限制性钢板有:有限接触钢板、点接触型钢板、非接触性钢板、桥接钢板、带锁髓内钉等[14]。外固定治疗便于换药,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少,不易引起感染,外固定支架的发展从环行、半环行金属架到双臂、单臂的金属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临床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术式。
4.1
并存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在骨折后往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由于骨折引起的疼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另外长期卧床,血流缓慢、脑缺血、缺氧严重,加之老年人心脏功能衰退,所以心率失常最常见。彭述清等[15]治疗4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23例,合并冠心病者20例,他们认为有心功能Ⅲ级,半年内出现心肌梗死或频繁心绞痛的患者不宜手术。疼痛是人体对肌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术后疼痛剧烈者,应给予止痛措施,避免不良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加重心脏病,应对作为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可以加重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也可以减轻病人心理应激反应[16]。
4.2
并存糖尿病的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2%,且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郭磊[17]在对1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34例,他们认为糖尿病虽然不是手术的禁忌证,但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易致组织愈合不良,易感染心、肺、血管并发症,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因此,术前应积极控制血糖,术前血糖控制在⒎8mmol/L以下条件。李一力[18]等176例合并糖尿病的创伤性骨折患者通过饮食控制、术前术后监测血糖及血糖水平仍不能维持于6.4~8.0mmol/L者,给予胰岛素治疗,合理饮食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4.3
并存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自从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其预后虽有明显改善,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下降,在我国肺炎居各种致死病因的第五位。催京美[19]在对4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79%的患者原先合并肺气肿,她们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彻底排除痰液,定时雾化吸入,进行翻身拍背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结果48例患者除1例入院时已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肺部感染外,其余均未发生肺部感染。杜春梅认为老年骨折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最常见而且是最严重的,通过对37例患者要加强有效的翻身和拍背,仅有1例出现肺炎。吳继云在对32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坚定早期康复的信心,通过对胸廓和肺的训练,防止引起呼吸道感染,并通过进行盆底肌肉收缩等膀胱、尿道的功能训练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通过一系列有效地护理措施,全部病例中只有1例出现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余患者均安全出院。
4.4
并存压疮的护理
董霞[20]通过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探讨,认为老年人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刺激感觉迟钝,因而更容易受机械物理、化学等原因引起损伤,骨折的发生使身体的重量集中于骶尾、肩胛和足跟等骨隆突处。减轻肩部压迫,使用海绵垫或气垫,经常改变体位,至少1次/3h,翻身时,向健侧翻5°~1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线,将枕头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教会病人自主翻身法,病人以头枕部,双肘部,离开床面。
5
展望
5.1
提高对并存疾病知识的认识
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身体机能衰退而发生多脏器的退化和疾病。所以术前必须充分估计患者对各种术式和内固定的耐受性,务必做到创伤小、固定牢、手术时间短,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离床活动。这样可使患者尽快达到生活自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老年下肢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更好的教育护士和老年人端正对老龄化的态度,激发老年人的剩余体能,使老年人成为治疗护理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对并存疾病的基本治疗和预防进一步发展能进行有效地控制,在患者入院时就应该对患者进行评估,从而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如有呼吸道并存症的患者能掌握有效咳嗽和呼吸训练,高血压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激动,糖尿病患者能进行自我饮食的控制等。
5.2
提高护士对老年下肢骨折合并慢性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
作为健康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护士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寻求适应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教育需求,提供系统、科学、准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来判断教育的落实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桑根娣,方莘,陆冰.老年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
2
高竹英.老年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医护研究近况.中医正骨,2003,15(1):57.
3
曾炳芳,张长青.创伤骨科新进展,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5-827.
4
吕式璦.创伤骨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0-141.
5
黄公怡.提高老年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9):961-962.
6
邓在梅.股骨病理性骨折临床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0,16(11):828-829.
7
谢德利.现代康复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74.
8
陈翠萍,刘洁珍.Orem自理模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2005,4(5):31.
9
曹艳霞.骨折患者卧床自我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的调查.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37-738.
10
梁羽田.老年患者骨折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2):99-100.
11
胥少汀.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7.
12
LetournelE,JudetR.Fracturesoftheacetabulum.NewYork:Sping-Verlag,1993,3-10.
13
姜海深.有并存症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6:565.
14
ParkMC,MurthiAM,RothNS,etal.Two-Partandthree-partfracturesoftheproximalhumerustreatedwithsuturenation.OrthopTrauma,2003,17(5):319-325.
15
彭述清,曹毅力,陈红梅,等.老年心血管患者髋部骨折的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2):149.
1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68-172.
17
郭磊.老年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4):302-303.
18
李一力.176例创伤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山东医药,2004,44(14):67.
19
崔京美.预防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8,19(2):109.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103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端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在老年骨折中占比例较大[1]。该病以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和要求高为特点。
1牵引的护理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或嵌顿性骨折,此类骨折相对比较稳定,可通过下肢牵引或穿丁字鞋维持骨折的原始位置,平均愈合时间为5~6个月。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先行牵引治疗7~10d。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管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牵引的护理至关重要。牵引的力量、角度是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的问题。特别是牵引物的重量,应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2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着术后的成败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帮助老年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3]。
2.1术前护理股骨颈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心脑等重要器官疾病,术后耐受性差,而且由于创伤后机体反应、卧床等因素,还可使身体状况恶化,因而术后风险较高[4]。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能力十分重要。
2.2术后护理老年患者身体脏器代偿能力下降,麻醉和手术后很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术后应加强各种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原有的内科疾病要继续控制和治疗。
2.2.1术后指导与护理术后患肢仍为外展中立位,不盘腿,不侧卧,仰卧时两大腿之间放一软枕。并根据手术类型采取不同的。向患者说明正确卧位是防止术后股骨头脱位的重要措施,帮助其提高认识并详细指导,以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而致脱位。侧卧时患侧在上,两腿之间放一厚垫或大枕头,避免发生脱臼,因患肢髋关节内收内旋,屈曲90°就有发生脱臼的危险。不屈身向前及向前拾物件,一旦发生脱位,立即制动,以减轻疼痛,防止血管神经损伤,然后进行牵引或手法复位甚至第2次手术。
2.2.2术后出血观察与护理行截骨、植骨、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手术创伤大,应严密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术后24h内患肢制动,避免加重出血,严密观察切口血量,引流液的颜色、量,并确保引流管不受压,不扭曲。如引流通畅,积血积液明显减少,可在术后48h拔除。
2.2.3术后防止血栓形成护理肺栓塞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来势凶猛,较少见;静脉栓塞尤其是深静脉栓塞,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较高。血栓关键在预防,应严密观察患肢血循环变化,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皮肤温度是否下降、厥冷,肤色是否苍白,有无青紫发绀、麻木不适等感觉。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并指导患者活动足趾关节,幅度逐渐加大。术后第3天即可使用持续被动活动(CPM)机及压力治疗仪,在较松弛的状态下进行髋、膝关节活动度练习,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5]。
2.2.4术后饮食指导加强患者饮食指导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宜进食钙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6]。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纳差、进食少者,可输注氨基酸、白蛋白等,以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平衡,促进骨折及伤口愈合[7]。
2.2.5预防感染护理因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创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之手术的双重刺激,使机体的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很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8]。首先是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适应翻身,用手掌拍击胸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9]。
2.2.6预防褥疮护理预防褥疮的常用方法:(1)减轻局部压力。使用棉垫或气垫床,经常改变,1次/2h;(2)减轻局部物理性刺激。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减少摩擦和局部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足穿防旋转鞋,足跟部垫棉垫,每日用温水擦洗足2次,并按摩足跟与足背部[10]。
3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的开导并悉心照顾,减轻或消除心理负担。有关治疗的方案,要向患者介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例如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股骨颈骨折以早期手术为妥,尽可能在24h完成,不能早期手术者,应及时做骨牵引,排除囊内积血,减轻压力。
4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骨折断端不稳定,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舒缩运动及足趾的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踝关节[11]。骨折中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基本消退,骨折断端初步稳定,骨痂开始生长。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踝关节伸屈、牵拉引锤运动以及髋、膝、踝关节的运动,注意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并保患者安全[12]。
总之,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很常见的疾病,由于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护理全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治疗阶段的特征分别给予正确指导,缜密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福权.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81例报道[J].中华外科杂志,1994,32(4):204-206.
[2]闫素云.温馨服务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5):1350-1351.
[3]李冰,薛敏,卜彩红.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5):376-377.
[4]黄河,宋涛,吴永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及并发症[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2):53-55.
[5]韩壮华,李素红,冯晓华.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08,2(12A):3155-3156.
[6]郝素芳.34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37-38.
[7]张艳姿.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1,1(3):28-30.
[8]吴贵亮,林昂如.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新进展[J].医学文选,2003,22(1):99-101.
[9]胡曙荣,梁惠钦,黄俊文,等.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广州医药,2001,32(2):28-29.
[10]谢坤南,王志强,李琪佳.骨移植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4):641-643.
[11]侯淑娟.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3):536-537.
上一篇:《朱德的扁担》课后反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