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动物园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5篇)
时间:2024-04-02
时间:2024-04-02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
2、能在活动中愉快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张券(券上数字不超过10)、游览车(车上各有号码1~10)、纸、笔、动物及其食物(上面分别有题目及答案)、幼儿用书《给动物喂食》。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
——“今天要去野生动物园,请游客们两人一组一起游玩。”
2、乘车(复习组成):
(1)、幼儿人手一张券,两个人合起来买一张10元的票。
(2)、个别幼儿做检票员,买对票的’幼儿可以上车出发到动物园。
3、游园(复习加减):
——“野生动物园要乘游览车,车上有号码。两人一组上游览车,用手中的券做加减法,写在纸上检验,得数等于车上号码即可上车。”(如:2+8=10上10号车等)
4、喂食:(幼儿用书)
——“请选择动物喜欢的食物。”
喂食时要看清题目与答案是否匹配,否则不可以喂食。
5、回家:
——“这次还是两人一组上车回家。”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猪先生去野餐为求最美的妆扮而引发的有趣故事,初步懂得“我就是我,我是独一无二的”的道理。
2、尝试迁移自己的经验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PPT课件,话外音录制,“狐狸、狮子、斑马”图片及字卡“尾巴、头发、条纹”
活动过程:
一、认识猪先生
(出示猪先生图片)
1、图片上是谁?
2、猪先生在干吗?他看上去心情怎么样?
3、教师讲述:猪先生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今天他有一个特别的约会。他要去邀请猪小姐和他一起去野餐。所以一大早他就开始给自己打扮起来,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神气呢?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
过渡:猪先生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去看看猪先生的朋友会给他出什么好主意呢?
二、看看讲讲
(PPT出示猪先生的朋友并播放录音)
1、猪先生的朋友想了一个什么好主意?(在黑板上出示三位朋友的图片)
2、你觉得三位朋友的身上哪些地方最美丽?
3、(PPT播放三幅图片及三位朋友的讲述)三位朋友是怎么说的,他们各自认为自己身上哪最美丽?(出示匹配的汉字)
三、迁移理解
1、三位朋友身上都有他们自己觉得最美丽的地方,想一想你身上有没有你觉得最美丽的地方呢?(幼儿相互交流)
2、如果我们也来装扮自己,你想借别人最美丽的地方来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吗?
3、试一试,你会借谁身上最美丽的地方呢?(互动游戏)
过渡:猪先生和我们想的一样——把别人最美丽的地方加在自己身上一定能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猪先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是怎么装扮自己的。
4、播放PPT三幅图片,教师边讲述相关故事情节
四、交流讨论
(播放PPT及猪先生和猪小姐的对话录音)
1、发生什么事了?猪小姐说什么?
2、猪小姐为什么认不出猪先生了?
3、猪先生纳闷了:奇怪,为什么我把别人最美丽的地方借来却没有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呢?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幼儿讨论)
4、那怎样打扮才是最美丽的呢?(幼儿讨论)
五、解惑体验
(播放PPT猪先生第二次邀请猪小姐)
1、第二次猪小姐接受猪先生的邀请了吗?
2、这次猪先生是怎样的装扮?和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
3、到底怎样才是最美丽的装扮呢?(教师小结)
4、瞧,猪先生和猪小姐快乐幸福地一起去野餐了!让我们也一起和猪先生一样做一个最美丽的自己和朋友们一块儿去玩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预设了五个环节,认识猪先生→看看讲讲→迁移理解→交流讨论→解惑体验。在演绎过程中从活动的第三环节“迁移理解“开始,我便试图让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堂中,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再仅是绘本的阅读者,“猪先生”的旁观者,而是绘本思想核心的真正体验者,以及与“猪先生”一样同是事件中的主角。
在第二环节中,我让孩子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思考和猪先生一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美呢?”“把别人身上最美的东西借来会是个好办法吗?”显然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同猪先生一样也掉进了一个美丽的陷阱。这种“失足”是孩子们当前年龄的特点,心理的特点所决定的’,它正暴露了该年龄段的幼儿自我认识上的不成熟,不完善。
与此同时,在这一环节中幼儿走上了同猪先生一样的思维逻辑,成为了作品中的又一个“猪先生”。这一迁移理解成功地让孩子们也成为了作品的主角,在思考自己的同时也在理解猪先生。
最后环节是幼儿与绘本中的“猪先生”共同认识自己,认识美的“拨开云雾”环节。从演绎的情况看,孩子们对猪先生的第二次成功有了自己的理解,如认为第一次借来朋友身上最美的东西是和猪先生不配的;猪先生只有用自己的东西来装扮才会美丽;猪先生要和猪小姐一样才行等等。但由于本次阅读活动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希望通过作品让孩子反思自我,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而不仅仅只是理解作品中角色的自我认识过程,因而作为“解惑体验”环节其最终还应落实在幼儿身上,促发幼儿对自身的思考,借助绘本中的经验形成自己个体成长中的新经验。显然我在该环节的演绎中犯了“顾此失彼”或是“丢失主体”的错误。在该环节中我没有给予孩子再一次反观自我的机会,致使孩子们明白了作品中猪先生第二次成功的道理,却又无法体验在自己身上那独有的“我就是我”的魅力。这一主体的缺失也使得活动的第三环节——幼儿对自己经验的迁移出现架空状态,使得幼儿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过程出现断裂。
因而,如能在这一环节中增加对“我们什么时候最美丽呢?”“借别人身上美丽的东西能让我们变得更美丽吗”等问题的思考,将更能凸显该环节“解惑体验”的目的,也能使幼儿在活动中的经验表达获得前后的衔接,促进幼儿对“我”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经验建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动物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学重难点:
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
教学准备:
1、收集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和资料。
2、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有哪些,了解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态度以及动物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进动物世界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都知道哪些动物呢?
2、动物们可爱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
3、动物们这么可爱,又这么地讨人喜欢,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
活动二、交流自己与动物的故事
1、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去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你们带来了吗?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动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师生交流自己和小动物的有趣故事
活动三、小动物的贡献
1、生活中,动物都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2、你还知道动物们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吗?介绍动物的特殊本领,简单渗透仿生学的相关知识。
活动四、我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
1、出示小动物们受到伤害的图片,教师加以解说;
2、看了这些,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吗?
3、了解几种珍惜动物的数量及现存状况,倡导孩子们保护珍稀动物。
4、知识拓展:关于世界动物日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信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推断。
2、理解读本内容,喜欢阅读这本书,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3、初步理解词“野生动物园”“草丛”“花花绿绿”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
教学准备:
大书《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遮住文字部分)
教学过程:
1、引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关于动物园的故事书,看看书里的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玩得怎样?
2、逐页观察讲述:
封面:故事的名称叫做什么?封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上车要去哪啊?野生动物园和我们一般的动物园一样吗?在这个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1:车开到什么地方啦?车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看到动物了吗?(读文字)
P2:我们赶紧跟着他们的车进去看看吧!咦!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孔雀?除了可能是孔雀还会是什么呢?你们觉得这看起来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认为的呢?(读文字)这些草长得怎么样?(认识词:草丛)
P3:这是什么?(读文字)刚才车上的人把孔雀身上的什么部位看成是扇子啦?孔雀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孔雀尾巴的形状、图案、颜色、排序上观察)
P4:车开到了什么地方?河的中间有什么?河面上一圈一圈的是什么?河面上为什么会有波纹?(读文字)这真的是一块石头吗?
P5:这是什么?鳄鱼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鳄鱼的嘴、爪子)你们知道鳄鱼是怎样捕食猎物的吗?车上的人看见这么凶猛又狡猾的鳄鱼心里觉得怎样?(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6:车上的人又看见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观察动作和神态)如果他们只是看到树会显得这么惊奇吗?会不会是树上藏着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观察树枝)(读文字)
P7:原来树上藏着谁啊?(读文字)(模仿小猴的律动)
P8:车上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除了像蛇还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也是这么想的吗?(读文字)
P9:这是什么?这条蛇长什么样子?(从颜色图案上观察,理解词:花花绿绿)(引导幼儿观察对比P8和P9的蛇的状态,知道蛇在遇到危险时会把脖子竖起来,吐出舌头,向靠近它的敌人发起攻击)是谁把蛇给吵醒啦?车上的小朋友看到蛇醒过来啦心里想什么?(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10车上的小朋友在野生动物园里还会看见哪些动物呢?他们是怎样进去野生动物园里参观的?为什么要坐车?(引出:野生动物园的定义,教育幼儿进入野生动物园参观要注意安全。)(读文字)
3、结束部分:我们今天看的故事名称叫做什么?(指读封面上的名称)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把我们今天野生动物园里发生的这么多奇怪又有趣的事情告诉给爸爸妈妈,好吗?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复习幼儿对数、对珠的认识,提高幼儿动手、动脑、操作的能力。
2、综合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9以内的直加直减竖式和数字卡若干;礼物盒(1个);谜语题;一幅场景布置图;动物图片若干;双位数直加直减竖式和数字卡若干;4以内直加直减竖式和数字卡(人手1份);大算盘(2个);算盘(幼儿人手1个);音乐:《生日歌》、《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进场)
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想)好,让我们跳着舞一起去吧!瞧,我们来到了哪里呢?(“快乐之星”动物园)今天这里可多游戏玩了,你们想不想玩呢?(想)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找到位置坐好。看,我们这里也来了很多客人,我们一起用英语早上好和他们打招呼吧!hi,goodmomning!今天动物园里也来了一位朋友和我们做游戏,嗯你们仔细听,猜猜是谁吧!“耳朵大,眼睛小,鼻子翘,一天到晚爱睡觉,他的全身都是宝。”现在小朋友自己猜猜是什么吧!(猪)。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猜得对不对,1、2、3,哦,原来它就是我们“快乐之星”动物园里的小猪“贝贝”,今天是它的生日,想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参加它的生日舞会,你们想去吗?(想)那要去参加舞会是有要求的,贝贝说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特意准备写游戏来考考小朋友们,而且贝贝还说:小朋友必须通过了考验,我们才能一起去蚕加他的生日会,那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吗?好,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游戏吧!
二、拨拨乐。(9以内直加直减拨珠)
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贝贝为我们准备的第一个游戏吧!哦,看!原来是一个“拨拨乐”的游戏,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我们一起来听听游戏规则吧!小朋友分为两组,老师报题小朋友以最快速度拨完而且拨对一组为赢,准备好了吗?
三、游戏《碰碰球》(4以内分解组成)
刚才小朋友表现非常棒!现在老师再各你们来玩一个“碰碰球”的游戏。他细听:2的碰碰球,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小朋友:嘿、嘿、嘿,你的“1”球碰“1”球,知道吗?请准备?
四、连连看。(9以内直加直减心算)
表扬小朋友!刚刚小朋友玩游戏可厉害了。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连连看”的游戏。瞧!我们的黑板上有很多算式宝宝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帮它找到好朋友后,用线将它们连在一起。这个游戏也是以比赛形式进行。
五、送礼物。(双位数拨珠)
哇,小朋友今天的表现棒极了,贝贝知道后,还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当老师数1、2、3就睁开眼睛。瞧这是什么?(礼物盒)。小朋友们听听,这里面的宝贝可多了,现在让老师先抽一份礼物吧!哇,瞧,老师抽到的是什么?(小兔)。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份礼物,请问你抽到的是什么礼物,大声告诉小朋友,数字宝宝(双位数),请你在算盘上表示出来。哇你真棒!我再请一位小朋友抽一份礼物。(双位数竖式)。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读出来吧,请小朋友轻轻在椅子下把算盘拿出来,并且把算式在算盘表示出来。(反复进行)
六、找朋友。(4以内直加直减心算)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都很棒!瞧,我们的客人也迫不及待的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高兴)。小朋友看在我们的椅子下都藏着算式宝宝,请小朋友把找出来,可是,它们都没有找到好朋友,现在我们帮它找到好朋友好吗?
七、结束活动: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完成了小猪贝贝为我们准备的各项游戏,表扬你们!听,音乐响起来了,贝贝的生日会马上就开始了,让我们唱着“生日歌”送给贝贝吧。
下一篇:农村产业策划(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