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设计方案范例(3篇)

时间:2024-04-12

配电线路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字:分配电室、合并负荷、合并线径、深入负荷中心

中图分类号:U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大型、超大型项目的涌现,相应的供配电系统也变得越发复杂。设计者面对庞大的供配电系统,需求各异、呈几何数量级增加的用电设备,梳理系统结构,就如同抽丝剥茧,更加需要设计者的细致、谨慎与耐心。设计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相应条件反复修改,带来的配电系统一级级连锁变化,有时甚至会使得最初的设计方案变得面目全非。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修改后的供配电方案再进行推敲,没有更多的时间再进行管线敷设、设备安装等方面的整体综合考虑。这时,保证图纸的质量与设计的合理性,难度大大增加。

高层住宅项目覆盖面较广,在高层住宅的供配电系统中,用电设备的重合度相对较高,选取高层住宅项目分析其塔楼供配电,比较有代表性。本文综合多年高层住宅设计前期、中期、后期的经验,针对其共性特点,总结出一套设计方案,下面详细阐述此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特点与优势。

二、分配电室概述

高层住宅项目中,分配电室的应用,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不容忽视。众所周知,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终端用电设备具有多变性,其安装容量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针对这些特点,业界先后出现一些设计方案:

2.1设置分配电室,再由分配电室放射式分配至各个终端用电设备

引入了分配电室的概念,合并同类负荷,减轻了变配电房小线径电缆出线的压力,变为大电缆引至分配电室。

其规范支撑依据详见: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1.4及其条文解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1.3及其条文解释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7.0.5及其条文解释

此方案,未按照区域合并设置分配电室,使得同一区域的终端用电设备由多个上级分配电室引来。

2.2地方做法要求,设置分配电室

某些省市的供电局,明确提出低压柜出线回路的要求:断路器电流为250~400A,馈线电缆(线径)为150~240mm2。这也使得一些地区的供配电设计中,设置分配电室成为必然。

2.3分配电应用的综合分析

第一种设计方案中,对于某块功能相对独立的区域,如某栋塔楼,仍旧为小电缆进线。在大型或超大型项目中,不同类负荷的放射配电网络拓扑相互穿插,使得配电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也呈几何等级倍增。各类负荷的中间箱位置并不完全匹配于独立的区域,这在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中,无形的增加了成本。合理的设置分配电室、合并配电干线,是优化设计方案的要素之一

三、配电干线合并的原则

配电干线,按功能区域合并,按负荷分布就近合并。

3.1按功能区域合并

目前,按负荷类别合并是业界较普遍的做法。在塔楼投影线内的底部,集中引两路电源,一路普通电源,一路应急电源,再给每路电源设置一个总箱。由相应的总箱,放射配电至各个终端用电设备。其中终端重要设备或消防设备,自总箱各引一路,就地做双电源末端切换;而普通用电设备仅从普通总箱引一路即可。

这种做法,正是遵循“供配电尽量深入负荷中心”的原则。

3.2按负荷分布合并

综合分析高层住宅项目塔楼的公共用电设备,其安装功率主要集中在屋顶,如普通电梯、消防电梯、正压送风机等。因此,大电缆敷设至屋顶,对于普通高层住宅项目,可将分配电点深入负荷中心多达近百米,有效的减少了塔楼电气竖井内,小线径电缆敷设的数量,也缩短了屋顶公共用电设备的进线小线径电缆长度。

3.3配电干线合并概述

在塔楼顶部设置分配电室,然后在分配电室内设置普通电源总箱以及应急电源总箱。在底部仍旧设置分配电室,以提供塔楼底部的公共负荷,如应急照明、普通照明,正压送风机,消防电梯的集水坑,一些裙房排烟风机。其分配电室总箱电源T接自相应的电缆,与塔楼顶部总箱共用低压回路进线。超高层住宅塔楼底部功率稍大,不与顶部回路共用,单独引自变配电房低压配电室。

四、配电支干线及支线的优化

优化的原则:将小线径电缆合并为大线径电缆,减少电缆数量,简化配电系统,利于施工安装调试,及后期维护。

4.1塔楼顶部配电支干线设置方案

塔楼顶部的公共用电设备,配电支线自塔楼顶部的分配电室总箱放射式馈出。

4.2塔楼电表箱进线干线设置方案

电表箱进线均由低压柜直接引来,回路整定电流为250~400A,馈线电缆(线径)为150~240mm2。进线由干线回路上T接引来,每回路上T接数量控制在五台电表箱以内,使得供电电缆线径接近240mm2为宜,高区末端电表箱的配电干线电缆不超过电表箱的配电干线电缆线径以及计算电流。

4.3塔楼电表箱配电支线设置方案

塔楼内的电表箱,每三层设置一个,每个电表箱的电表安装数量控制在10~20个。

高层住宅塔楼核心筒尺寸较紧张,每三层设置一个电表箱,利于井道内的设备安装,小于三层设置一个电表箱时,其他箱体的安装需要避让电表箱,选择余地小,不利于其他箱体的安装,当三层以上设置一个电表箱时,表箱中电表数量过多,电表箱尺寸较大,不利于电表箱以及电表箱馈出线缆的安装。故每三层设置一个。公寓式住宅等特殊情况除外。

4.4塔楼公共照明配电箱进线支干线设置方案

塔楼公共照明以及应急照明负荷的供电,均由底层的分配电室总箱,放射式配电的支干线回路上T接引来。

4.5塔楼公共照明配电箱配电支线设置方案

塔楼内的公共照明配电箱,每九层设置一个。

(1)井道插座回路,一般上下层连通,常规设置为同一个回路,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7.9条,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

(2)公共照明箱通常为三相供电,单相配电,回路按层划分,为便于实现三相平衡,层数取3的倍数,九层最接近10。

(3)每个公共照明配电箱若覆盖的楼层过多,远端供电距离长,故障面过大,不利于调试维护、故障检修。

(4)公共照明配电箱设置于第五层或者接近第五层的位置,以减少箱体所在楼层的馈线数量。

(5)首层大堂一般与标准层布局不同,兼有售楼效果的功能,用电量不同于标准层,除自上而下的每九层设置一个公共照明配电箱之外,首层及地下入户层的用电,均由入户层区的公共照明配电箱供电,这样既保证了塔楼箱体的一致性,使得有差异的箱体数量尽可能的少,既便于订货,又有利于指导施工。

4.6塔楼应急照明配电箱配电干线设置方案

塔楼内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同公共照明配电箱,每九层设置一个

(1)带消防应急点亮的回路,仅限应急照明灯具回路。

(2)疏散指示灯、出口指示灯自带蓄电池,不再纳入消防应急点亮的回路。

(3)井道照明、井道插座使用条件并非必须在火灾警情发生时,由公共照明配电箱供电。

五、其他间接优势

优化设计后的住宅塔楼供配电方案,除了具有节省电缆,减少有色金属的用量,方便施工等直接效果,对其他方面也有间接的改善。

5.1变配电房投资

电缆合并后,自变电所低压配电室,出线回路压缩,低压柜体数量也大大减少,节省了变配电房设备投资的同时也减少了变配电房的土建投资。

5.2用电设备的负荷变化

项目投入运行以后,当现场需要增加小容量负荷,或改动负荷时,相对灵活。比如增加负荷:塔楼屋顶的装饰照明、航空障碍照明、擦窗机、稳压泵等,或者正压送风机电量的调整,电梯安装容量的调整等。

5.3校审图纸

由于供配电系统各个区域之间的界面简洁,每块独立的区域自成系统,相互间影响降至最低。

(1)对于同一设计人员,将复杂设计的思路,分解为一个个简单的模块,变得十分容易操作。

(2)对于不同设计人员,协作设计时任务切分,避免了过多的穿插,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影响。

(3)对于校审人员,则大大缩短消化图纸的时间,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审中,可以为图纸质量的提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改进意见。

六、未来展望

高层住宅塔楼的供配电方案,不仅可用于普通高层住宅,也可扩展至其他相关功能区域,比如地下室公共负荷也具有很强的重合度,以此类推举一反三。

配电线路设计方案范文篇2

某教学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建筑面积约1.8万m2,地上10层,高度38m。楼内主要为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等。电源进线采用VLV22-3X240+1X120双塑料绝缘铝芯电力电缆由室外变电所引至本楼一层配电间。垂直干线及分支线路采用BV-450铜芯导线配电。接地系统采用TN-C系统。电气线路随着使用经过几次调整,建筑内各种线路错综复杂,孔洞较多,配电箱安装不规则,并且本建筑电气线路使用时间较长以及原设计容量不满足目前使用要求,线路出现老化过热等情况,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故需进行电气线路改造。因为原有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已经过时且目前对教育设计要求比较严格,使用质量要求较高,故原设计的配电系统及电气线路已经不能加以利用,需全部重新设计给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2配电系统方案的分析

2.1系统形式及系统接地方案

原设计系统采用树干式供电,从配电室配出垂直干线接每层配电箱,再由每层配电箱配出各回路导线接各用电设备。因为目前各教室及办公室内比原设计增设不少用电设备,如投影仪、电视机、电脑、饮水机、空调等,使得各层用电计算负荷数倍增加,采用原有树干式配电系统将产生干线截面过大比较不经济,一但发生过载短路等情况电路故障面大系统不可靠,线缆截面大施工难度加大,不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容量增加等情况。所以新设计的系统方案决定采用放射式供电,由低压配电柜给每层配电箱单独回路供电,这样干线截面偏小,容易改造施工,电路故障面小,系统可靠,可适应未来容量小幅增加等情况,同时方便局部线路再改造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线路正常使用。每间普通教室、阶梯教室、实验室、微机室采用独立配电箱,由每层总配电箱以放射式给独立配电箱供电,其系统见图1。系统接地原设计为TN-C系统,从用电安全角度出发,此系统目前已经淘汰,本建筑接地系统方案采用TN-C-S系统,满足用电安全的同时节约了一定的材料成本。是目前比较广泛应用的接地系统。

2.2配电系统计算

普通教室由于用电设备少所以普通教室配电箱采用单相配电,阶梯教室灯具多所以阶梯教室配电箱采用三相配电,实验室、微机室由于用电设备多,容量大,独立配电箱采用三相配电,教师办公室由于用电量不大所以不设独立配电箱,由本层配电箱配出照明、插座回路直接供电。走廊正常照明采用独立回路供电,走廊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具采用独立回路供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型。通过以上思路我们首先确定各独立配电箱的固定容量以及教师教室照明、插座容量,公共照明容量等,通过计算得出计算负荷,以此选择相应的保护开关,配电导线以及计量设备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设计灯具主要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系统cosΦ取0.9,教学楼总需要系数不小于0.8。

2.3导线选择

进户电缆原设计采用VLV22铝芯双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由于铝芯材质导线抗氧化能力差,电阻率高,导线连接处处理不当容易产生隐患等因素目前规范已经不建议使用,所以此次改造设计进户电缆采用YJV22铠装交联绝缘铜芯电缆,此电缆的好处在于绝缘材料可靠,价格经济,铜芯导体载流量较高且比较稳定可靠。低压柜至各层配电箱采取YJV交联绝缘铜芯电缆,理由同上。各层配电箱至各独立配电箱及公共照明、插座导线采用BV-450/750塑料绝缘铜芯导线,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配电采用NH-BV-450/750耐火阻燃型塑料绝缘铜芯导线。通过相应回路的负荷计算选择导线截面时应满足规范允许的电压降要求,干线导线在选择时其载流量考虑留有一定余量。

3各科室电气设计方案分析

3.1普通教室、阶梯教室电气设计方案

每个普通、阶梯教室单设独立配电箱,分支回路为照明、插座、投影仪回路。首先照明灯具的选择、布置、照度、功率密度值应满足目前设计规范要求。照明灯具采用节能型T8蝠翼配光荧光灯,此类型灯具可提高照度的均匀度以及减少光幕反射。灯具布置时考虑课桌面及讲桌面要有水平照度,黑板面要有垂直照度,并且布置时要防止出现直射眩光。主照明布置时将荧光灯纵轴与教室窗平行,黑板照明布置时将荧光灯纵轴与黑板面平行。灯具与桌面的垂直距离要大于1.7m。教室的平均水平照度值为300Lx,功率密度值为11W/m2。黑板的垂直照度值不低于平均水平照度值,教室内的照度均匀度要大于0.7。灯具布置完成后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7.8条规定来划分照明回路,要注意的是黑板照明灯具要单独设开关控制。教室内考虑在黑板下设置两个插座,高度为0.5m,讲台内部设置电脑专用插座给在讲台内部设置的教学电脑供电,电脑连接棚顶投影仪,以便教师课件演示以及平时工作用。教室内部插座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所以插座设一个回路配电。教室顶棚设吊顶式投影仪,投影仪采用单独回路供电,以便平时控制与维护。

3.2办公室电气设计方案

办公室内照明灯具同样采用节能型T8蝠翼配光荧光灯,办公室内照明按规则形式布置满足规范要求照度300Lx,功率密度值11W/m2即可。办公室照明回路从本层配电箱引来,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7.8条规定来划分照明回路。办公室内插座按办公桌的布置位置来进行设置,一个办公桌侧墙处设置一个插座,实际使用时可自行安装插排使用。如果有公共用电设备需设置专用插座,如饮水机等。考虑到每台办公桌上可能设置电脑,所以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7.9条规定办公室内一回路插座数量不超过5个。办公室插座回路从本层配电箱引来。普通插座安装高度0.5m。办公室内设置空调插座,办公室多为20m2左右,每个办公室内设置一台功率为2kW壁挂式空调即可,所以每个办公室单设一路空调插座回路,办公室空调插座回路从本层配电箱引来。空调插座安装高度2.2m。

3.3实验室电气设计方案

实验室单设配电箱,照明灯具选择、布置、照度要求、照明回路划分原则与教室一样,这里主要考虑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插座的设计方案。实验室内要在每一个试验课桌上设置单独的单相/三相插座箱,插座箱内有两个三相四孔插座及两个单相二/三控插座,需要三相回路配电,这里面需要先把课桌位置布置出来,根据课桌位置布置插座箱,再根据每个插座箱2kW来考虑设计,一般4个插座箱为一回路,建议采用额定电流为25A/4P带漏电保护断路器保护,剩余动作电流为30mA,导线采用BV-5X6mm2。这里我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带漏电保护断路器建议选择为4P而不是3P,因为以往很多工程在用3P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时候均出现频繁跳闸动作现象,而改用4P漏电保护断路器后就没再发生跳闸动作情况。经过分析带漏电保护断路器工作原理可知,三相线L1,L2,L3穿过内部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副边线圈接中间环节以及脱扣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无触电或漏电情况发生时,三个相线的电流向量之和等于零,各相线电流在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向量和也是零,当出现漏电故障时,会出现漏电电流,此时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向量和就会不等于零这时脱扣器就会动作跳闸,而在实验室的插座箱可能用作于各种用电设备,而且可能同时有单相、三相设备,如果采用3P带漏电保护断路器,三相上的不平衡负载电流流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就会使脱扣器跳闸,这样的情况建议采用4P带漏电保护断路器由于可以测到中性线N的电流可避免频繁动作跳闸。

3.4微机室电气设计方案

微机室单独设置配电箱,照明灯具选择、布置、照度要求、照明回路划分原则也与教室一样,微机室内的插座全部是给电脑使用,所以要根据实际电脑的摆设位置来安装插座位置,再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0.7.9条规定一回路插座数量不超过5个来划分回路。插座线路敷设一般为走地面线槽安装地插,微机室地面装防静电地板,此部分可由专业部门来设计完成。某些微机室对电脑内重要数据处理及保存有要求的话微机室内还应装设UPS应急电源系统,由UPS给微机室内所有设备供电。UPS电池组应安装于微机室内适当位置,UPS电池组容量最好大于用电设备总容量并留有一定余量。

3.5公共场所电气设计方案

本建筑公共场所主要为走廊、楼梯间、前室等处,主要为普通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负荷。照明灯具选择高效节能型吸顶灯,灯具布置可使用原有灯位位置,保证照度为100Lx,功率密度值5W/m2即可。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型,灯具平时处于充电状态,停电时自动投切至应急照明状态。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标志灯布置位置及距离均按规范要求设计,供电回路从本层照明配电箱引出,按规范要求配电。

3.6其他系统设计情况

上述为本建筑强电设计改造方案,本建筑弱电系统及消防系统改造设计由校方委托其他部门设计,在实际施工时要结合各专业图纸总体考虑线路走向及设备安装,不要各自为营,各干各的,避免出现设备安装位置重叠,管线过多排列不开等情况,从而延误工期甚至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工程。

4结语

配电线路设计方案范文

随着我国电网改革的推行,我国的农村电网配网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村电网配网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文中笔者将从农村电网配电设施选择、农村电网配电装置架构设计要求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

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设计

1农村电网配电设施选择

1.1在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执行标准予以执行,也就是说应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选取:电器的环境温度应该根据当地的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来确定,并且要取近几年的平均值;室内的各种裸导体零件的使用温度的确定应该根据该环境的无风情况下的温度来计算,并且要在最热月的基础温度上上调五度;对于一些冬季较为寒冷,并且存在着长时间的积雪的地区,应该注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受到冰雪灾害的影响。

1.2电器的我选择应该结合当地的湿度环境,也就是说要充分的考察当地的湿度最高的月份,并且计算其平均的湿度,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电器设备,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导致的故障问题,另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3在配网设施的选择过程中,安全因素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将从两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接地系统的安全配置,也就是说在对农村的电网进行配网改造的过程中,要针对现有的TT系统,的接地方式做好相应的防护,另外还要结合其使用的特点,对其三相动力电源做好各种故障的预防,即针对三相电源的漏电形式、短路形式以及超负荷形式做好相应的防护;此外,对于接地系统中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各种动作的执行应该按照系统在动作的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电流以及其泄漏值来确定。最后,对于接地系统来说,相应的防雷装置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文中讨论的农村电网的配网中的防雷装置,笔者认为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于其具有金属外壳,可以直接通接地系统的线路进行连接,并且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对10Ω以下的电流迅速作出反应。其次,接户线的安全配置,也就是说在对农村电网的配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电网安全规范,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控制接线户的安全配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该配置的有关规定表述为:如果是沿墙进行敷设的接户线,其中间的间隔距离不得大于六米,而如果是直接对地垂直进行接户,那么距离则应该保证大于二点六米。

2农村电网配电装置架构设计要求

首先,在进行农村地网配网的架构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导线的实际的受力情况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要充分的考虑各种情况下的导线的承载能力,并且要能够应付以下几种突发状况,包括30年一遇的最大风、最低气温以及最严重覆冰;

其次,安装要求指导线及避雷线的架设应该考虑梁上作用人和工具重2KN以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因素;

再次,检修要求应该根据检修方式的需要,采取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停电检修及单相跨中上人带电检修两种情况的导线张力、相应的风荷载及自重等,对挡距内无引下线的情况可不考虑跨中上人;

最后,地震要求必须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相应的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的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允许提高25%使用。这些都是农网配电装置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进行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该满足和保障。

3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设计

3.1线路总的编制说明部分设计对于配电线路设计过程来讲,总的编制说明部分设计包括线路设计依据、线路路径方案和线路工程概况三部分。线路设计依据应该从基本原则出发,参照当地的具体情况,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设计线路,相关的制度的文件包括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线路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政府部门下达的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等;线路路径方案设计要优先考虑路径的长度,详细的勘察路径周围可利用的公路或者铁路等相关资源,总结线路路径方案的优劣进行设计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势,经过对各路径方案从技术方面、经济运行、线路的安全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推荐最佳的线路路径方案;线路工程概况主要包括设计线路的线路始终点、电压等级、路径长度,以及全线路地形情况、污秽区情况,导线和避雷线型号的选取,导线和避雷线悬垂、耐张串的绝缘子型式、片数和金具情况,杆塔和基础型式及数量等情况,通过工程概况能告诉我们工程大体情况。

3.2机电部分设计线路机电部分一般包括导线架设技术要求、气象条件的选择、导线的防振、绝缘子串和金具组装方式等方面内容。气象条件的选取。如果农网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取气象区资料,气象资料包括:电线覆冰的取值、最大风速的取值、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雷电日数的取值。导线的技术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论证导线规格型式等,说明导线的主要电气机械特性。组装形式。由于农网线路的杆塔结构、绝缘子形式、导线型号不同,采用单串绝缘子串已能满足导线最大综合荷重及断线张力的要求,对于单串绝缘子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采用双串绝缘子串。导线的防振。影响导线产生震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档距与线路架设高度、地形、风速、风向、导线自身应力,导线选取应根据安全系数、最大使用应力和平均运行应力、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及使用档距情况后,设计防振措施。

3.3杆塔设计农网配电线路中使用的杆塔型式主要包括耐张杆塔、直线杆塔、终端杆塔、转角杆塔四种杆塔型式。在线路工程设计中,应该选择成熟性的运行成功的杆塔型式。选择杆塔型式时我们还要说明采用某种杆塔型式的详细依据,包括各种杆塔型式的适用地区、钢材、特点、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虑基础和线路占用走廊等因素后,进行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杆塔型式。

4结语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农村电网配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农网配电线路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要综合各种自然地理以及环境因素,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导线的承载能力,进行具体的方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配网线路,保证农村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