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实习工作总结范例(3篇)

时间:2024-04-12

生鲜实习工作总结范文篇1

新教材实施以来,我们积极适应新课标要求,全身心投入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以新课改目标为牵引,结合学科的鲜明特色,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把教与学相结合,把科学探究与习惯培养相结合,在课题引入,实验过程引导分析,课堂小结,课后习题、辅导、测评等各个环节,以知识点为线索开展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教学路子。

一、对知识要点,注重在引入上下工夫

在知识点的引入上下工夫,让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都有较好的情境。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自然学科,它以实验为基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初学者往往会感到茫然。化学到底是什么?我们作为引路人,如何引领他们走进化学殿堂,保护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激情呢?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知识切入点的选择,给学生创设学习知识的探究情境,提供好的探究氛围,教他们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学生入了门,就不怕他不探究,有了探究的过程,不管他成功与失败,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如,对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如何的教学中,我们直接展示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同时提供指示剂(酚酞和石蕊)、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钡,氯化钙、氯化钡,烧杯、试管、玻璃棒,让学生分小组探究以下问题:氢氧化钠、熟石灰变质了吗?变质程度又如何?并要求小组总结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的检验方法,以及他们变质程度的检测方法。通过一刻钟的探究,学生基本能得出检验是否变质的方法和变质程度的检测方法。

二、对记忆难点,注重在探究速记上下工夫

对学习中遇到的难以记忆的知识点,我们将其高度概括与浓缩,编成顺口溜或成语等,增强学生记忆。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知识难点及重点,设计成了探究问题,引领学生分析总结成顺口溜或成语,变成了常态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例如,教学化学价时,一些学生经常分不清正价与负价,还有就是记不清原子团的写法,我们编成了顺口溜:钠钾银氢正一价(哪家迎亲正一价),镁钙锌钡(没盖新被)正二价,铜正二铝正三,亚铁正二铁正三,氯有负一氧硫负二,氢氧根(OH)负一价,硝酸根(NO3)负二价,碳酸根(CO3)负二价,硫酸根(SO4)负二价,铵根(NH4)正一价。一周时间内每次课前背,学生就能完全记住。再如,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固体加热型,一插二握三冒泡;固液不加热型,一封二夹三注四液柱,或一封二拉三冒泡,或一封二推三液柱等。任何知识的浓缩总结,必须要有学生探究理解的过程,否则,学生就难学以致用了。

三、对学习重点,注重在增强理解上下工夫

我们通过探究总结出图解和简洁语言,便于提示学生回忆和复习,以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学不同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快慢与多少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与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关系时,我们设计探究:(探究1)计算5.6g铁、锌分别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各放出氢气多少?(探究2)完成该实验,并测出反应完的时间。(探究3)在同一坐标中画出H2-t图形(如图2),并分析比较锌与铁,谁走陡坡,谁走缓坡,最后得出结论:A活泼金属走陡坡,不活泼金属走缓坡,B相对原子质量大的生成氢气少,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多(金属在盐中的化合价相同时),即生成氢气与同价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通过这种探究学习与知识点的高度浓缩、简明扼要的概括学习与复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特别是复习的效率。

四、对实验教学,注重在引导探究上下工夫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重视实践操作,另一方面重视实验的操作指导和探究,减少了学生的畏惧感。我们在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中,都会应用多媒体展示错误的操作与正确的操作,并用特别的字加上圈作强调与提示易错之处,而不是口头上提示,因为九年级学生是初次学习化学,对化学老师的语言习惯不适应,对化学仪器名称也不太熟悉,都会造成反应迟钝现象,文字可以提示,并注重了学生眼、耳、口、手的多器官学习,对重点实验还要做图文提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生实践操作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

总之,在九年级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我们都做到了给学生选择一个好的情境引入,提供融洽的探究氛围,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或师生合作学习,以实验、讨论、调查等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养成了科学探究习惯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生鲜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一、通用目标完成情况

我区各级宗教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的宗教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原创:严格依据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等民族政策、法规做好我区民族工作。

(一)按照省民委的工作要求,地、县民族部门分别制定了《民族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并报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法制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为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负责人,建立健全了民族行政执法内部法制机构和行政复议机构,职责明确,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建设,积极组织民族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及时上报民族行政执法相关材料及报表。

(二)依据我局制定的《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按时对全区民族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

二、专用目标完成情况

(一)民族经济

1、学习贯彻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根据目标要求和省民委的工作安排,首先在本局内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体会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等领导的讲话,会后下发了《关于全区民族工作部门做好学习传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的通知》(大民宗字[2005]23号)。要求各县区民族宗教局(政府办)要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并建议当地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抓好各项民族政策的落实;要将各县区开展学习传达工作的情况反馈到行署民族宗教局。各县区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工作,并将开展学习情况反馈到行署民族宗教局。

11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了全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暨全省民族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黑发[2005]21号文件)。会后,我区的与会人员向大兴安岭地委、行署主管专员,就本次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黑发[2005]21号文件精神进行了汇报。我局收到黑发[2005]21号文件后,立即组织全局对文件的六大部分三十五条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迅速地将黑发[2005]21号文件主要精神传达到民委系统每个干部职工。在传达学习的同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区域工作实际进行学习,着重研究如何认真领会黑发[2005]21号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结合各县区民族工作部门实际,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抓好关键性工作。

2、少数民族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及下拨工作

2005年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于9月开始,共申报少数民族资金项目共8项,资金总额160万元。项目共涉及文化展览中心购置设备、民族乡学校购置教学设备及水质净化设备、民族村五味子栽培项目、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开发、民族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畜牧站建设、民族村地栽黑木耳种植、呼玛河鄂族村段河堤修筑、鄂族村畜牧业养殖等8个项目。

2005年度,省民委下拨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6万元包括行署民委文体费和塔河县鄂伦春族语言抢救项目资金。全部资金已于2005年12底前全部下拨到位。

3、制定“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

结合我省的“十一五”规划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按照省民委关于上报国家、省少数民族“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局已向上上报了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和“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共72个,资金总额57003.62万元,其中,上报资金48556.73万元,地区匹配资金项目62个,匹配资金8446.88万元。在两县政府向国家和省上报少数民族“十一五”规划项目的基础上,我们从中筛选了11个项目作为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另外将加格达奇区清真寺维修购置设备项目(100万元)和漠河县北极村民族旅游项目(100万元)同时列为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项目,项目共13项,总投入资金为2306.31万元。

4、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业设施调查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状况调查,开展本次调查收集了我区所辖两个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基础数据积累,并且汇总相关报表报省民委。

(二)民族文化、教育、卫生

1、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生活的繁荣与发展

我局为组队参加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积极准备,派专人负责文艺汇演的所有事宜,全体演职人员积极排演节目,精心地制作录音录像样片,准备服装、道具等项工作。历经近5个月的精心准备,9月1-5日我区代表团一行17人参加了本次汇演,并在汇演中获得了9个奖项。我区代表团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13个地市中评出8个优秀组织奖),歌曲《鄂族人民歌唱党》和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分获声乐类和舞蹈类三等奖,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和歌曲《山这边山那边》获得优秀创作奖,歌曲《山这边山那边》、《达斡尔人家》、《党的恩情永不忘》获得优秀表演奖。我区代表团表演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的优秀节目,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汇报演出。

2、指导鄂伦春族双语教学

3月,在十八站鄂伦春族乡举办鄂伦春族双语教学国际音标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主要有两个民族乡的教师、乡政府工作人员和乡卫生院医生共26人。并邀请著名学者韩有峰教授讲授国际音标课程,对来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系统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月在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开办鄂伦春族语言班,由省教育学院特地编写了用国际音标标注的专用教材。此项工作已保送了工作信息

3、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调研

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设施及社会事业调查,6月由我局会同行署教育局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呼玛县、塔河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并形成调研材料,现在针对这项调研结果逐一与相关部门协调,商定后向地委、行署汇报。

4、协调两县上报鄂伦春族医药费核销情况

根据省民委的工作要求,我局协助塔河县、呼玛县对鄂伦春族医药费核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并且将调查结果同解决鄂伦春族医药费陈欠问题的意见,电传至省民委。

(三)民族语文

1、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抢救、整理鄂伦春族语言,我局积极配合抢救挖掘工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预支1万元经费帮助完成整理工作,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前期的语音图像录制工作已经完成,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2、组织参加朝鲜语比赛

8月,省民委举办的全省朝鲜语比赛中,我区选手容获三等奖,全省13个地市的6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通过组织人员参加这次比赛,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我们党和国家的语言政策,促使全省朝鲜族公民使用朝鲜语的规范化、标准化。

3、开展少数民族语言调研

按照省民委的工作部署,为了更好地了解朝鲜族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程度。我局在所辖县区内开展了《朝鲜语言社区调研》,由于朝鲜族人口是1964年后逐步迁入的民族,不是我区世居民族和主体民族,人口仅为1126人,并且受到语言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均以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设立朝鲜族幼儿园、学校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以,大多数青少年都不能够听、说朝鲜族语言;少数中青年人能够听懂但不会说朝鲜族语言;只有年龄在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够听、说朝鲜族语言,并且,能够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对话。根据调研的情况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报送省民委。

(四)民族干部

1、协作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我局协调地委组织部、地委统战部、地委党校、地区妇联联合举办了“女、少、非”干部培训班,对来自全区的90名女少非干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并由我局派专人为学员们讲授了民族政治课。

2、制定“十一五”少数民族人才规划

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才是关键。我区开发建设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到2004年底,全区共有少数民族人才1047名,其中,鄂伦春族人才62名。少数民族人才具有本科学历175名,专科学历396名,中专以下学历476名。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高级职称51名,中级职称263名。少数民族人才35岁以下的有358名,36岁—45岁的有371名,46岁—54岁的有253名,55岁以下的有65名。少数民族人才主要分布于全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群团、事业、企业、个体私营业、乡村等各条战线。虽然我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是,就当前少数民族人才数量和素质来讲,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区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根据今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局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少数民族人才规划》。原创:

3、开展少数民族人才调研

根据黑族办发[2005]37号文件精神,我局对全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我区现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回族、朝鲜族、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26个少数民族,达2.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6%。调研从人才构成情况、人才分布状况、人才文化、专业结构、人才年龄结构等方面调查了我区现有人才情况,并根据以往我们在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人才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区的少数民族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兴安岭地区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情况的调研报告》报送省民委。

(五)民族执法

1、管理民族识别和民族成份鉴定工作

做好民族成份审核工作,2005年少数民族中高考生民族成份审核于5月30日前结束,少数民族成份审核工作历时3个月,共计审核民族考生为9个民族,354人,其中高中183人,初中171人,作到为少数民族考生认真负责,不漏报、瞒报,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族成份更改工作,为更好的是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民族优惠政策恢复或更改民族成份29人。

2、组织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

我局组织了由一把手亲自带队,协同人大、统战等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项检查组,在各县区自检自查的基础上,检查组深入三县四区对大发[2002]12号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3、按时上报依法行政报表和总结

生鲜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汉语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1993年,克林顿总统创导全国性提高学生成绩运动后,教育部推行缩小班级规模,并指定了相应法规。在此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

在我国,1997年上海率先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首轮试点,以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为总体工作目标,工作中研究形成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教材。南京小班化教育改革于2001年正式启动,2005年又在8所初中学校正式启动。大量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能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产生明显效果,同时会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些尝试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

从哈尔滨市的情况看,朝鲜族各学校的班级人数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不足30名的状态,已经自然成为小班化教学状态,但课堂仍沿用旧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明显强化。此外,朝鲜族学校的学生,特别是来自郊区朝鲜族聚居区的学生,由于缺少家庭汉语语言环境熏陶、主科多、负担重等原因,汉语素养与同龄的汉族孩子有明显差距。据调查,朝鲜族学校有75%以上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很难与学校接轨。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基层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经过讨论、研究认为,“小班化”虽然为民族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如果想转变为现实,就要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探索一条适合朝鲜族小学的汉语小班化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哈尔滨市朝鲜族学校汉语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少数民族学校提出的“民族学校要重视双语教学,要全面开设汉语课程,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学特点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针对以下两个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入探索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个体,二是注重个性培养。

2.小班化下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研究。

汉语作为朝鲜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小班化的实验,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

3.小学汉语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1)探索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策略的实践。

(2)探索个性化分类教学策略的实践。

(3)探索小班化过程性评价的策略的实践。

三、研究取得的成果

1.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各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经过实践研究,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运用的策略具有实效。在课题研究中,共有10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东三省和省级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中荣获一等奖;有6位教师在省级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还有15位教师在市级小班化研讨会上做了示范引领课,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2.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提高了朝鲜族学生的学习效能。

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策略,拓展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小班化汉语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发展的空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自主性,学生学习效能得到了充分提高。

3.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深化了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探究。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小班化的实验,让实验基地学校的教师有了更多时间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规律,更好地关注了每位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为朝鲜族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汉语基础,同时,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较明显提高。

4.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提高了各实验学校汉语课堂质量。

(1)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策略的实践。

小班化汉语课堂做到三个“全员”。即全员发言、全员面批、全员得到关注,在课堂上充分创设了口语交际、书面交流的机会,如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交流平台、五分钟即兴写作等活动,提高了朝鲜族学校学生的汉语素养。课题实验中,老师们还自主研发了四本小班化课前积累的校本教材,为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做了积极尝试。

(2)个性化分类、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

小班化教学更加追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倡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分类、分层教学是在常规的小班化教学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障碍、学习进展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并努力通过教师的影响,使得不同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小班化过程性评价策略的实践。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