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幼儿园范例(3篇)
时间:2024-04-15
时间:2024-04-15
作者:夏宇洁(6岁)
浙江绍兴柯岩中心幼儿园
指导老师:李利萍
看,我的烟花五颜六色的,比我的花衣服还漂亮呢!
《荷塘音乐会》
作者:张之沁(6岁)
上海静安区常德书法幼儿园
夏日荷塘里一片蛙鸣,原来是青蛙王子和公主在放声高歌呢!
《螃蟹》
作者:赵思涵(3岁半)
上海闵行莘庄镇幼儿园
指导老师:罗老师
一只开心的螃蟹在漂亮的宝石河里游来游去。
《我发现了海底珍珠》
作者:徐佳(5岁半)
安徽荀荀童画馆
指导老师:荀卉华
大海里很美,金黄色的沙滩、胖嘟嘟的红螃蟹,还有心形嘴唇的小鱼儿。哇,终于找到了漂亮的大珍珠,我要把大珍珠送给妈妈!
《美丽的森林》
作者:刘翟瑞(6岁)
盐城市宝福娃幼儿园
指导老师:卞春芳
在美丽的森林里,花儿开了,苹果红了,长颈鹿和鸟儿一起在快乐歌唱!
《猫抓老鼠》
作者:单译森(7岁)
内蒙古鄂温克旗民族幼儿园
指导老师:伊敏
看这只猫的肚子,就知道它是抓鼠冠军!
《可爱的小姑娘》
作者:吴奕婕(6岁)
浙江绍兴柯岩街道州山幼儿园
指导老师:王凤燕
我觉得我这样超级可爱,你们觉得呢?
《海底世界》
作者:希溧芪(6岁)
内蒙古鄂温克旗民族幼儿园
指导老师:苏春玲
旅游的时候,看到了海底世界,真的好美!
《畅游》
作者:魏有宽(5岁)
江苏邳州机关幼儿园
指导老师:石吉明
嘘!我有一个梦,和小鸟一起飞。哇,真快乐!
《风车房子》
作者:张艺凡(6岁)
江苏邳州机关幼儿园
指导老师:张元静
小风车,真好玩,跳上房子迎风转。
《美丽家园》
作者:马振轩(6岁)
江苏邳州机关幼儿园
指导老师:耿朝霞
你瞧,我们的家园多美丽!不仅有大楼,还有蓝天、白云和快乐的小鸟!
《地球宝宝》
作者:王若曦(6岁)
江苏邳州机关幼儿园
指导老师:邵玲
宇宙里有这么多小伙伴,地球宝宝不孤单哟!
《小瓢虫》
作者:王奕涵(5岁)
芷江中路幼儿园
一、挖掘本土资源,激发幼儿欣赏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紧扣苏州特色,充分挖掘本土美术资源。众所周知,苏州优秀的手工艺名人数不胜数,有制扇高手周天民,刺绣大师沈寿,木刻年画名人吴友如,泥塑艺人雷潮,剪纸艺人叶又新等,他们代表的“苏扇”、“苏绣”、“桃花坞木刻画”、“泥塑”、“剪纸”备受瞩目,成为苏州历史文化遗产。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是欣赏活动的绝好教材。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挖掘、筛选,整理出了适合幼儿欣赏活动的内容:苏绣、苏扇、桃花坞年画、剪纸、泥塑、蓝印花布、剧装、脸谱等,并形成主题活动,如“好看的刺绣”、“我来做苏扇”、“纸板印画”、“精巧的剪纸”、“夸张的泥塑”、“漂亮的蓝印花布”、“小戏迷”等。
欣赏活动前期,我们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这些工艺品,展示在班级的区角中,幼儿在接触、收集的过程中,对所收集的物品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观看和同伴间的相互介绍,大家不仅对这些工艺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欣赏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在欣赏活动中,我们采取观察、讲解、分析、演示等多种方法与幼儿互动,让幼儿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感知作品中丰富的线条和图形,色彩的对比等。比如在欣赏苏绣《美丽的大公鸡》活动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融入了苏绣的起源和欣赏的知识点,幼儿知道了苏绣的制作材料和过程,感受到了苏绣丰富的色彩,对于传统的苏绣艺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二、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幼儿想象空间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地都会开展与节日相关的民俗活动,是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当地的节日民俗活动也是形式多样,极具特色。所以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幼儿想象的空间。
例如,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发动家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亲子作品“花灯”,从构思到设计、从选材到动手制作,无不体现幼儿与家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各样的花灯挂在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花灯上精美的图案、绚丽的色彩也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清明节到了,我们将制作青团子的过程拍成视频播放给幼儿欣赏,同时,考虑到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我们就一起动手DIY,自制青团子。中秋节,我们开展了小班同题异构活动“香香的月饼”,从欣赏、绘画、手工三方面实施教学。幼儿欣赏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包装盒,认识了月饼的形状、花纹,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大家一起分享月饼,感受节日的甜蜜和喜悦,体验了团圆的快乐。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和手工活动,在绘画活动中,鼓励小班幼儿大胆用色,幼儿都画出了不同形状和口味的月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引导幼儿参加苏州特有的民俗活动。如极具苏州特色的南浩街“轧神仙”活动,我们请家长带孩子到南浩街亲身体会神仙庙会的热闹场面,感受拥挤的人流、欣赏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轧神仙”后,老师介绍这一民间习俗的由来,幼儿一下子就对这一苏州地方文化有了深入认识。再用绘画创造性的表现“轧神仙”的热闹场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一年一度的“虎丘庙会”也是不容错过的。红灯笼、花格窗、挂落等元素的重复叠加,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色彩冲击,烘托庙会喜庆热闹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苏州风情。孙武练兵场的综合演出,带领幼儿穿越历史的长河,在现实与虚幻,古典与现代之间穿梭,深切感受到吴文化的独特魅力。篆刻、玉雕、核雕、面人、蛋画等具有浓郁苏州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摊,让幼儿亲身感受到苏州工艺的精细秀雅。最吸引幼儿的要数苏州风味小吃一条街,臭豆腐、梅花糕、海棠糕等十几个品种的当地小吃,使幼儿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了解了我们苏州当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放蟹壳、蚌壳等本土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涂鸦创作;利用橡皮泥制作各类苏州小吃。幼儿通过画画、捏捏,放飞了想象力,体验了创作的快乐。
端午节,请家长带幼儿到园区观看赛龙舟比赛,讲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回到幼儿园后,利用薯片罐里的塑料小抽屉和彩纸片,制作龙舟;鼓励幼儿向奶奶学习包粽子的技能,一个节日就在粽子飘香间度过。
三、利用本土资源,提高幼儿制作能力
我们在欣赏优美的传统工艺的同时,积极地传承优秀文化也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内容。结合“好看的刺绣”、“我来做苏扇”、“纸板印画”、“精巧的剪纸”、“夸张的泥塑”、“小戏迷”等主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手工制作活动,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纸板印画”主题中,我们收集大量苏州特色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房子的特征后,投放纸板鼓励幼儿大胆剪贴,刷上颜料进行印画,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房子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在“夸张的泥塑”主题中,我们开展了泥塑的学习活动。幼儿的表现欲很强烈,不仅用彩泥塑造自己喜欢的水果、动物和好朋友,而且作品中大胆表现了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能够借助老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塑造作品的细节部分,使作品更精致的同时,更具有丰富的神态,如“睡觉的小猪”、“贪吃的猪”、“吃撑的小猪”、“伸懒腰的小猪”、“猪的一家”等,每一位幼儿都是艺术家,他们表现的作品独一无二、各具特色。
目前苏州师范类的大学只有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苏州幼高专”,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校址位于苏州市相城教育园区,地处阳澄湖畔。学校占地面积310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76年,当时校名为苏州地区幼儿师范学校,开创了苏州地区的幼儿师范教育先河。1983年改名为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学校。200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来源:文章屋网)
下一篇:商业空间设计要素(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