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诊断学(6篇)
时间:2024-04-16
时间:2024-04-16
[关键词]高频彩超;乳腺癌;社区筛查;“三早”;价值与前景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3)10(c)-0134-04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居于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并且呈现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新趋势。应用彩超进行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对于表浅组织具有较强的分辨力,适用对妇女群体进行防癌普查,对乳腺癌及其有关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乳腺癌的防治已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课题,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门诊、体检中心及仁爱社区服务中心作乳腺检查病例10039例。对其中1921例有病变者作了BI-RADS分级;对34例肿块血流作了Adler半定量分级;对疑恶性肿块的10例做了超声造影。本组年龄15~82岁,平均37.8岁。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常规超声筛查:飞利浦HD-11、IU-22;ALOKA350;探头频率7-12MHz;超声造影检查:飞利浦IU-22;探头频率7~12MHz。
1.2.2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两侧上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先对双侧乳腺、腋窝触诊,了解病变部位以及触诊阴性病例。然后高频探头以为中心放射状在乳腺各象限连续扫查,并结合纵、横、斜切扫查。时钟定位法或象限法确定病变部位,对其病变或肿块大小、形态、边缘、边界、有无包膜、回声类型、后方增强或衰减情况、钙化、血管分布等各个征象进行描述,彩色多普勒血流评估病变部位血流情况及阻力指数。对常规超声筛查出的疑恶性病变的肿块,进行超声造影专项检查。检查前经常规超声检查,充分了解并记录乳腺局灶性病变基本情况,然后将仪器切换到造影模式,使用超声造影冠状切面。超声造影剂为磷脂包裹六氟化硫冻干粉制剂(声诺维),由意大利Bracco公司提供,使用前注入生理盐水5mL溶解,振荡制备成混悬液。肘前静脉建立通道,团注2.4mL声诺维混悬液,随之冲注生理盐水5mL,在病灶出现第1个微泡时,嘱患者屏气,采集图像至达峰值,爆破后再灌注重复观察,观察时间不少于6min,将超声造影全过程存储于硬盘中。超声造影主要观察病灶的增强时相和方式,包括起始时间、达峰值时间、开始减退时间、完全廓清时间及病灶内部结构的增强表现。
1.2.3Adler半定量法分级按Adler半定量法分级[1],将肿块内血流丰富程度分为4级:0级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见1~2处点状血流,管径
1.2.4超声BI-RADS分级标准按乳腺癌筛查指南进行分级[2]:0级-超声检查不能全面评估病变,需进一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1级:阴性,12个月随诊;2级:良性征象,6~12个月随诊;3级:可能良性征象,3~6个月随诊;4级:可疑恶性,建议活检;5级:高度可能恶性,应积极处理;6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
2结果
2.1超声BI-RADS分级情况
10039例检查中共检出乳腺疾病1921例,占19.13%。1921例行BI-RADS分级:1级3例,占0.16%;2级832例,占43.31%;3级910例,占47.37%;4级150例,占7.81%;5级26例,占1.35%。见表1。
2.2Adler血流分级
对34例肿块病例进行了Adler血流分级:3级4例,占11.77%;4级20例,占58.82%;5级10例,占29.41%。
2.3手术病理结果
1921例乳腺病变手术病理证实116例,其中良性肿块73例,占62.93%(73/116);恶性肿块43例占37.07%(43/116)。术前超声明确考虑恶性肿块26例,手术结果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15%(25/26)。116例中行超声造影10例,考虑恶性9例,良性1例,手术证实恶性8例,良性2例,误诊1例。造影符合率90%(9/10)。见表2。
2.4超声表现特征及超声造影
乳腺癌由于病理类型不同超声表现不一,但多呈低回声(图1),边缘毛糙、蟹足状、后方衰减、微钙化、穿支血流、阻力指数>0.7,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对10例疑乳腺癌的肿块行超声造影,富血供肿块9例(快进快出)(图2),考虑恶性肿瘤;乏血供肿块1例(快进慢出),考虑良性肿瘤。
3讨论
3.1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声像图特征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声像图征象包括:①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纵横比大于等于1,导管不规则扩张。②边界:肿块向周边生长、成锯齿状或成角、蟹爪样,有毛刺或有厚薄不均的强回声晕,周边呈小分叶状。③回声:回声不均质以低回声为主,后方回声衰减。④钙化:低回声内部可见不规则分布的簇状点状强回声。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丰富,走行不规则。Adler血流分级2~3级血流为主,血流形态包括穿入性血流、分叉血流与束状血流等;脉冲多普勒频谱阻力指数0.7。⑥频谱:呈高速高阻型。本组资料显示有90%肿块具有上述征象中2项或2项以上,超声考虑恶性或恶性倾向。就肿块血流而言良性肿瘤内部血流显示率低,且分支较少,走向平滑、规则,血流以0~1级为主[3]。
3.2超声BI-RADS分级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的意义
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严格按照超声B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各个病灶进行分级,可以减少很多主观因素的干扰,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病变信息,并指导诊治。有资料显示肿瘤大小和浸润程度等方面与BI-RADS分级间能够很好地匹配。BI-RAD分级也能够揭示出筛查的医生之间诊断结果的差异,能够作为筛查中质量评价工具和定性诊断的分级工具。且通过检查者BI-RADS分级培训工作,能够提高其一致性。在随诊中严格按照乳腺癌筛查指南对病变BI-RADS分级随诊,笔者分别对筛查病例做了随诊时间辅导,尤其对3~4级病例强调3~6个月随诊1次,甚至更短时间监控,一旦发现病灶变化立即建议临床采取治疗干预措施;对1~2级病例在随诊中定期向患者报告病灶对比情况,让患者解除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抗疾病的能力。
3.3超声造影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造影是一种功能成像,造影剂作为血池示踪剂可显示器官与组织微血管灌注的时间顺序与空间分布及其相应差异,从微循环水平上反映脏器与肿瘤的灌注情况,有利于进行血流动力学的研究[4],从而弥补了常规彩色多普勒对不典型肿瘤及肿瘤中低速低流量血管的显示不良的缺点,可充分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网,为早期无创性评价乳腺癌的微血管灌注情况提供了可能。同时超声造影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5]。国内有学者研究报道超声造影对诊断触诊阴性乳腺癌准确率高,是鉴别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有效手段[6]。因此不难看出超声造影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本组对疑乳腺癌10例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富血管肿块(快进快出)9例,峰值时高增强,考虑恶性肿瘤;乏血供肿块1例(慢进慢出),考虑良性肿瘤,手术病理证实9例,误诊1例。回顾分析误诊主要原因是刚开展超声造影工作,病例数少、造影剂最佳计量的掌握、以及检查医生对超声造影经验不多所致。
3.4高频彩超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三早”应用价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首位疾病。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早”)是当今社会及临床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同时早期诊断乳腺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有报道在我国30%的乳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15%;换句话说美国新发乳腺癌病例中80%以上是早期,而在我国超过半数的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由于乳腺的原位癌是几乎可以100%治愈的,Ⅰ期乳腺癌5生存率是97%,Ⅱ期乳腺癌是75.9%,Ⅲ期仅为45%,因此广泛开展的乳腺癌普查与不断提高的早期发现率被认为是其病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7]。在众多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中,影像学诊断是最常用的有效诊断方法,目前乳腺钼靶X线和高频超声是乳腺疾病的两种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二者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检查各有优缺点,国内放射学者有将女性乳腺X线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女性乳腺结构的X线特征及其分型,为中国乳腺癌普查寻找有效手段提供依据;同时亦有将二者联合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监测,旨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8-9]。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便、费用经济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并在早期发现肿瘤、判断性质及介入性诊断穿刺过程中体现出重要的作用[10-11]。尤其国外学者报道乳腺癌病死率的降低与普查发现大批早期癌明显相关,因此高频彩超在社区大规模乳腺癌筛查中有广阔应用价值前景。本文通过对10039例常规检查,检出病变患者1921例,检出率19.13%(1921/10039)。手术病理证实116例,良性肿块占62.93%(73/116);恶性肿块占37.07%(43/116)。
3.5高频彩超在乳腺病变定期随访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彩超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使广大群众增强了对乳腺疾病认识,以及对乳腺癌警惕意识,同时又是一次科普教育。在筛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甚至有个别医生,根本没有自觉意识作正确的自我检查,就诊时肿块已经很大,甚至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连施行局部手术都很困难。因此通过筛查后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检查,建议有条件到医院检查的人群尤其在40岁以上者,每年进行1~2次超声排查,对已检查出病变患者建立每年3~6月随诊档案,严密观察病变发展情况。对于就医较不方便的人群至少要做到定期乳腺自检,一般是每月1次。由于部分患者乳腺区脂肪层厚、肿块小或位置,往往有些肿块不能扪及,也就是说医生或自检触诊阴性的人群亦不能掉以轻心。希望随着医疗体系的完善、政府惠民政策拓宽延伸,尽早做到全民皆享受科学普查和预防干预,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高乳腺癌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给众多家庭创造和谐、幸福氛围[12]。
综上所述,高频彩超声在社区乳腺癌的筛查中已被广范应用,深受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信赖,是乳腺疾病检查和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高频彩超对乳腺囊、实性病变进行物理定性;良恶性病变BI-RADS分期;肿块血流Adler分级;疑恶性肿块选择性超声造影均具有较好的阳性预告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证据。本研究结果提示:高频彩超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随诊中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参考文献]
[1]AdlerDD,CarsonPL,RubinJM,etal.Dopplerultrasoundcolorflowimaginginstudyofbreastcancer:preliminaryfindings[J].UltrasoundMedBiol,1990,16(6):553-558.
[2]王顽.乳腺癌筛查与诊断技术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41-42.
[3]白敏,陈惠莉,杜联芳,等.乳腺癌57例超声图像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2):894-896.
[4]林纪光,陈激.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247-1248.
[5]李卓,曹兵,刘倩.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107-108.
[6]赵红佳,董宝玮,许荣,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2008,2(6):634-635.
[7]孙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3.
[8]徐卫云.赵洁玉.张靖,等.女性乳腺结构的X线特征及分型探讨[J].西部医学,2013,25(3):581-582.
[9]黄大成,李成杰,姚蔚,等.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J].西部医学,2010,22(12):2306-2307.
[10]尚林辉,肖刚,郭大庆,等.乳腺癌的比较影像学方法研究[J].医药杂志,2011,23(4):51-53.
[11]胡亚娟,杨宝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2012,7(8):1047.
[关键词]BI-RADS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原位癌;联合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3(c)-0092-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BI-RADSultrasoundcombinedwithmammographyinthediagnosisofbreastcarcinomainsitu.MethodsFromOctober2013toSeptember2016,78femalepatientswithbreastcancerinsituconfirmedbybiopsyinPeople′sHospitalofQingxinDistrictofQingyuanCityandtheThirdHospitalAffiliatedto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wereprovedbypathology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llpatientswereexaminedbyBI-RADSultrasonographyandmammographybeforebiopsy,andcomparedwiththepathologicalbiopsyresults,thedetectionrate,misdiagnosisrateandsensitivityinthediagnosisofbreastcancerbyusingBI-RADS(ultrasoundexamination),mammographyalone(X-rayexamination)andthecombinationofbothwerecompared.ResultsThedetectionrateofcombinedexamination(94.94%)washigherthanthatofBI-RADSultrasonography(87.17%)andmammography(76.92%),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BI-RADSultrasound;Mammography;Breastcarcinomainsitu;Combination
乳腺原位癌是乳腺癌中的最早期癌,以导管内原位癌为主,小叶内原位癌少见,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由于该病发生在较早期,患者常不具备典型症状体征,约80%的患者是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2]。患者较典型体征可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质硬、无痛、可形成团块结节)、溢液、湿疹样改变等,且反复发作,危害健康[3]。随着乳腺检查手段的不断更新、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不断增强,乳腺原位癌检出率较前有所升高,目前临床常用检查手段有乳腺X线摄影、彩超、磁共振以及病理活检,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4]。近年来国内学者报道,乳腺X线摄影可作为国际推荐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但部分患者检出率仍未达理想标准;而数据系统(BI-RADS)超声的分级诊断具有低误诊率、高敏感性的特点,与乳腺X线摄影联合诊断可取得较好效果[5]。本研究回顾分析病理活检已证实为乳腺原位癌的78例患者,探讨BI-RADS超声与乳腺X线摄影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清新区人民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病理活检已证实为乳腺原位癌的78例女性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乳腺原位癌诊断标准[6];年龄
1.2方法
所有患者病理活检前均行BI-RADS超声与乳腺X线摄影检查。BI-RADS超声检查:拉屏风保护隐私,告之检查目的和配合方式,嘱患者退衣平卧、平稳呼吸,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及腋窝。采用飞利浦HD15彩色超声诊断仪及高频探头(频率:5.0~12.0MHz),先进行常规乳腺超声检查,以为中心,由外向内按乳腺象限有序、稍重叠地对横切面、纵切面、放射切面进行扫查,观察乳腺质地,记录癌灶数量、部位、大小、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血管分布以及粘连、细小钙化灶和包膜情况,对双侧腋窝淋巴结扫查,记录淋巴结大小、边界、粘连情况,再应用彩色多普勒获取血流信息。乳腺X线摄影:采用富士FDRMS-2000数字X线乳腺摄影系统,对患者双侧乳腺头尾位、内外侧斜位、内外侧位进行拍摄。所有BI-RADS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均分别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完成。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BI-RADS超声(B检查)、乳腺X线摄影(X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乳腺原位癌诊断的检出率、误诊率和敏感度,检查结果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结果对照。乳腺超声BI-RADS主要根据乳腺病灶数量、形状、边缘、边界、回声、后方回声、周围组织、钙化、和血管分布等征象来进行描述和分级诊断;乳腺X线摄影主要通过乳腺肿块、皮肤改变、改变、腋窝淋巴改变及乳腺组织局部密度改变等征象来描述和分类诊断。两者均依据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制订的BI-RADS分级指导和Kim提出的新标准进行分级(分类)[7],具体分级(分类)如下。1级(Ⅰ类):未发现乳腺异常,常规体检每年1次;2级(Ⅱ类):发现良性病变征象,建议每年2次随访;3级(Ⅲ类):提示可能为良性病变,恶性可能性94%,应及时积极处理;6级(Ⅵ类):病理已证实为恶性病变。将分级分类中4级(Ⅳ类)和5级(Ⅴ类)定义为阳性(恶性);联合诊断时,乳腺超声和X线摄影任一阳性则诊断为阳性(恶性)。检出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诊断金标准:乳腺组织病理活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三种检查方式对乳腺原位癌诊断结果的比较
联合检查的检出率(94.94%)高于BI-RADS超声检查(87.17%)及乳腺X线摄影检查(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乳腺超声和X线摄影分级分类诊断敏感度的比较
BI-RADS超声的4级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的Ⅳ类诊断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4,P0.05)。BI-RADS超声检查的总敏感度为87.17%(68/78),高于乳腺X线摄影的76.92%(6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乳腺原位癌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是最早期阶段,若及时治疗,导管内癌10年生存率约为84%,小叶内癌10年生存率约100%[8];若未能及时诊断治疗,就会继续发展到早期浸润癌,最终广泛转移,失去治疗机会,因而临床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关键[9]。文献报道,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检出率的逐年上升,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也有所增长,但增幅未及乳腺癌,究其原因并非真正患病率低,而是临床诊断率低[10]。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彩超、乳腺磁共振以及乳腺病理活检,其中乳腺X线摄影与BI-RADS超声联合诊断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并证实诊断乳腺原位癌效果较好[11],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病理活检已证实为乳腺原位癌的78例患者,探讨BI-RADS超声与乳腺X线摄影联合检查在乳腺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BI-RADS是通过分级分类使乳腺病灶特征术语和报告术语标准化,能够降低乳腺影像解读中出现的混淆,使临床医生、影像科医生及患者三方均受益[12]。乳腺超声对直径较小的团块结节、乳腺病灶结构改变等敏感度较高,对组织病灶分层显示清晰,可与BI-RADS共同提高乳腺病变的诊断率[13]。而乳腺X线摄影可利用X线较全面、准确地观察整个结构,判断病灶部位,可发现部分无症状、触诊阴性的肿瘤[14],但有时因显示病变区域重叠造成诊断不全面,也可因病灶接近胸壁或较致密而漏诊[15]。
在本研究中,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最高,提示两种检查可相互补充缺陷。BI-RADS超声的3级诊断误诊率较X线摄影更低,且4级诊断敏感度更高,提示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BI-RADS与乳腺超声配合诊断可显著提高乳腺病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
综上所述,BI-RADS超声联合乳腺X摄影对乳腺原位癌的检出率更高,误诊率更低,敏感度更高,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尤超,顾雅佳,彭卫军,等.MRI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与其他导管内病变的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6):463-468.
[2]秘子涵,任建松,张洪召,等.2012~2013年中国城市人群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10):887-892.
[3]梁晓燕,许建林,黄颖,等.早期乳腺癌的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6):2374-2377.
[4]朱长雨,顾梅,赵京阳,等.触诊超声及钼靶检查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0):1905-1906.
[5]张秉宜,张郁林,韩玲,等.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1):14-17.
[6]夏元福.磁共振、钼靶及高频彩超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3):113-116.
[7]李二妮,周纯武,李静,等.BI-RADS系统在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3,28(6):651-654.
[8]孙琨,严福华,陈克敏,等.乳腺小叶原位癌的X线和超声及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4,29(10):1120-1122.
[9]王一澎,郭文青,张丽华,等.从原位癌到微小浸润: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对外科治疗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6,14(5):423-428.
[10]刘奕琳,刘洪杰,刘丽,等.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前病变范围评估的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9):1443-1446.
[11]宋会明,郑媛媛,金燕燕,等.BI-RADS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分级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4):734-736.
[12]李卓琳,吴建萍,李d,等.乳腺BI-RADS分类在临床不可触及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12):1982-1985.
[13]李伟伟,陈曼,郑雯,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弹性成像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7):595-598.
【关键词】乳腺癌;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43-02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同时人们工作压力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呈上升的趋势,乳腺癌严重地危害了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乳腺癌是广大女性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恶性肿瘤之一,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非常重要。目前乳腺癌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价格十分便宜、流程简单易行等优势,高频超声诊断已成为基层医院普查和发现乳腺癌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现将72例高频超声检查诊断观察乳腺癌的图像与穿刺或者术后病理确诊乳腺癌相比较并且作出回顾分析,来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乳腺癌普查以及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72例病症,其中术后病理确诊有62例为乳腺癌。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3岁。
1.2仪器设备使用PHILIPS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高频探头,频率7―12MHz。根据病症具体情况来调节仪器上的深度、增益、聚焦等参数,以获得最佳质量的图像。
1.3检查方法受检者采用平卧位,两个上肢向上举,使胸部充分暴露,然后以作为中心有规则地对两侧乳腺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扫查,并且仔细观察超声图像,记录图像中肿块的大小以及纵横比、形态或者是否存在包膜、毛刺征、图像中肿块周围是否存在高回声晕、内部回声是否均匀、肿块后方回声是否改变、有无微钙化现象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主要是根据病症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微小钙化现象、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等,来确认是否患有乳腺癌。判断标准:周边是血流在距离肿块边缘0.5cm之内的范围,并且血流沿肿块边缘流动。穿入是血流从肿块的外部指向中心呈放射性流动。内部是血流在肿块内部,没有达到肿块的边缘。当肿块既具备周边血流又具备内部血流时,归为内部血流一类。
2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结节29个,良性结节114个;术后病理或者穿刺活检病理显示乳腺癌结节3个,良性结节96个;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结节31个,25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为状导管癌,2例为腺癌。乳腺癌患者发现腋下肿大淋巴结7例。超声漏诊乳腺癌结节6个,误诊癌结节2个;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79.3%(23/29)、特异度为97.9%(94/96)、Youden指数为77.2%、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8%(121/125)。
病理证实的29个癌结节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结节内均呈低回声改变,21个结节边界毛糙,18个结节内检出微钙化;19个结节内有血流信号显示,其中16个结节血流RI均>0.7;23个结节出现后方衰减;21个结节纵横比>1。病理证实的96个良性结节中,88个结节呈低回声改变,4个结节边界毛糙,3个结节超声检出微钙化,l1个结节内有血流信号显示,血流RI均1。
3讨论
近些年来乳腺类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高频超声探头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明显提高了超声诊断对乳腺处微小的病变的识别能力,其中包括乳腺内微小的钙化。高频超声诊断作为一种已经得到广泛得应用和认可的影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组实验中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79.3%(23/29)、特异度为97.9%(94/96)、Youden指数为77.2%、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8%(121/125)。乳腺微小钙化灶在超声声像图上的表现为直径o.7等特征,对于有典型的声像图的特征的乳腺癌疾病超声诊断并不是十分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早期乳腺癌或小型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的认识。
漏诊误诊的原因分析:本文误诊结节2个,声像图上都出现微钙化现象,并且有血流信号,因此超声诊断出癌结节。但是仔细分析声像图可以发现结节边界比较清晰,并且纵横比1。病灶的纵横比>1曾经被认为是乳腺癌疾病的特征,但是由于较小的乳腺癌结节的浸润性生长不十分明显,因此纵横比>1的超声图像表现并不特异,因此对于较小的结节不能用纵横比
4小结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显的越来越重要,典型的良恶性的肿块可以从超声图像上得到鉴别,高频超声是诊断乳腺癌疾病的重要的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高,可以作为基层的医疗单位对乳腺癌疾病普查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良性乳腺肿块;恶性乳腺肿块;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1(c)-0109-03
Thedifferentialdiagnosticvalu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forbenignandmalignantbreasttumor
WANGMei
AffiliatedHospitalofMedicalScientificInstituteofNanchangCityin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ifferentialdiagnosticvalueofcolorDopplerultrasooundforbenignandmalignantbreasttumor.Methods183casesofpatientswithbreasttumorstreated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themorphology,borders,envelope,internalecho,posteriorecho,blood,axillarylymphnodesofbreastlumorswereobservedbycolorultrasounddiagnosticapparatus,andtheultrasounddiagnosisresultsandpathologicdiagnosisresultswerecompared,theconsistentratesofthetwodiagnosticmethodswereobserved.ResultsTheultrasonographyofbenignandmalignantbreasttumorsshowedthattheimagefeaturesofmorphology,boundary,envelope,internalecho,posteriorecho,blood,axillarylymphnodesofbenignandmalignantbreasttumor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P
[Keywords]ColorDopplerultrasound;Benignbreasttumor;Malignantbreasttumor;Differentialdiagnosis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乳腺癌的防治已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途径,而正确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所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于实体肿块的良恶性筛查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现已成为乳腺癌最常规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通过对183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彩超诊断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良恶性肿块彩超影像特征的差异,结合病理诊断结果,阐述彩超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3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37.24±14.76)岁;所有患者均因胀痛不适等症状就诊或体检就诊。其中168例为临床单侧或双侧乳腺扪及肿块。临床主要症状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或无痛肿块,部分患者伴溢液、抬高或内陷乳,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1.2方法
1.2.1彩超检查方法采用西门子ACUSONS2000及GE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MHz。于月经结束后3~7d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及侧卧位,双手上抬,或根据病灶所在部位采取侧卧位或坐位,以充分暴露为佳。以为中心,分为4个象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3]:①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包膜、微小钙化点,有无后方回声衰减等;②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③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仔细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根据彩色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由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或可见1~2处点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3~4处点状血流进入病灶区或1条管壁清晰的血管,其长度接近或超过病灶的半径或几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流,较为容易被探测到,可见4处以上的供应血管,从病灶四周向肿物内延伸或于肿物内继续分支,或探测到2条管壁清晰的血管[4]。
1.2.2病理检查方法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再行肿块穿刺活检或手术切取部分或全部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彩超特征观察:从形态、边界、包膜、蟹足或毛刺、内部回声、回声均匀与否、后方回声、砂粒状微钙化、血流、腋窝淋巴结等方面观察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影像表现差异;②通过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观察彩超对良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与病例诊断的相符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超影像特征的比较
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在其形态、边界、包膜、蟹足或毛刺、内部回声、回声均匀与否、后方回声、砂粒状微钙化、血流、腋窝淋巴结等方面,良恶性乳腺肿块的彩超影像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超影像特征的比较[n(%)]
2.2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超与病理诊断相符率的比较
彩超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中,乳腺癌为90.79%,乳腺纤维瘤为87.88%,乳腺增生为85.29%,乳腺炎为100.00%,乳腺囊肿为100.00%(表2)。
表2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超与病理诊断相符率的比较(n)
3讨论
据报道,乳腺癌的发病率居于女性肿瘤之首,占妇女全癌死因构成比的14%[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最有效的途径。乳腺癌发生初期的病灶多局限在输乳管或终末小叶,未突破基底膜或者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邻近组织或小叶间基质,只有局部微小浸润,导致乳腺癌初期病灶边缘模糊。因此,早期乳腺癌大多无任何临床症状,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6]。在众多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中,影像学诊断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影像特征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现象,尤其是
彩超具有无痛、无创、直观、价廉及重复性好等优势,对良恶性乳腺肿块的筛检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乳腺肿块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7]。它可发现直径
综上所述,彩超是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59.
[2]ChengHD,ShanJ,JuW,etal.Automatedbreastcancerdetectionandclassificationusingultrasoundimages:asurvey[J].PatternRecognition,2010,43(2):299-317.
[6]许广照,王健,沈飚,等.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肿瘤,2013,22(3):211-215.
[7]LiuB,ChengHD,HuangJH,etal.Fullyautomaticandsegmentation-robustclassificationofbreasttumorsbasedonlocaltextureanalysisofultrasoundimages[J].PatternRecognition,2010,43(2):280-298.
[8]ZhiH,OuB,LuoX,etparisonofultrasoundelastography,mammography,andsonographyinthediagnosisofsolidbreastlesions[J].JUltrasoundMed,2007,26(6):807-815.
[9]SahinerB,ChanHP,RoubidouxMA.Malignantandbenignbreastmasseson3DUSvolumetricimages:effectofcomputer-aideddiagnosisonradiologistaccuracy[J].Radiology,2007,242(3):716-724.
[10]马利亚,伦淑玲,叶旭辉,等.高频彩超、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0,16(16):145-146.
[11]李琼,李芬穗.超声检测在乳腺实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419-422.
[12]马淑梅,陈焕新,冶俊玲.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诊断与病理基础分析[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8,24(10):891-893.
[13]叶华容.超声影像特征在乳腺癌检测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12:7-8.
[14]袁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3):504.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和超声科2002年2月~2012年2月的男性乳腺癌患者21例,所收集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年龄38~78岁,平均59岁。
1.2方法
1.2.1X线检查仪器使用美国GESenographe全智能数字化乳腺专用机,配备高清晰度快速采集工作站,高分辨率竖屏显示屏。检查方法:拍摄条件根据患者年龄、大小进行调整,均双侧对照。采取轴位(CC)及侧斜位(MLO)(旋转度为60°),根据需要增加侧位及局部放大摄影。
1.2.2超声检查仪器:使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浅表小器官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5~17MHz。检查方法:一般选择仪器预设的乳腺检查条件,根据患者及病灶的具体情况调整深度、增益、聚焦部位、声束与血流夹以获取最佳图像,以为中心,顺序进行放射状重叠扫查,两侧对比、全面观察包括、乳晕及腋窝,胸壁、腋窝、锁骨上区检查时采用横向纵向重叠扫描寻找有无淋巴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肿块进行观察,通过声像图特点综合评价其性质进行诊断。
1.2.3联合检查高频彩超及钼靶检查中有一项阳性者即诊断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设计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21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1例,原位癌2例(导管原位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导管内癌2例,粘液癌3例,髓样癌2例,混合型癌1例。
2.2超声表现乳腺癌彩超特点:肿块边界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边缘呈毛刺状蟹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有的可见微钙化,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阻力指数大于0.7[2]。男性乳腺癌主要超声特征是浸润状的边界,形态多不规则。本组资料病例具有上述征象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而考虑乳腺癌。本组中21例患者有18例经超声检查即考虑为乳腺癌,确诊率85.71%。本组其他3例经配合钼靶检查后明确为乳腺癌。
2.3X线钼靶表现乳腺癌X线钼靶征象,直接征象:①微小钙化:可呈单个钙化或形态不同的钙化簇;②边缘不整齐的肿块,分叶状的肿块,模糊肿块或囊壁肿块;③局限性致密影;(4)局部结构紊乱;间接征象:异常血管征,皮肤局限性增厚,乳管增粗影[3]。本组男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如下:21例中19例表现为肿块,表现为无钙化的肿物12例,表现为伴有微钙化灶的肿物7例;肿块在乳晕下14例,分布于周围象限5例;其中形状不规则12例,呈分叶状4例,类圆形2例,圆形1例;14例肿块呈高密度影,5例呈等密度影。本组中21例有17例经X线检查考虑为乳腺癌,确诊率80.95%,本组其他4例经配合超声检查及活检后明确为乳腺癌。
2.4三种检查手段的结果对比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在诊断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把两者结合在诊断上有明显提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乳腺钼钯摄片和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但对两者敏感性高低的报道各家结论不一[4]。
男性乳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有许多相似处,但也有某些差异存在。男性乳腺癌X线摄影检查与男性乳腺发育症X线表现类似,容易误诊,典型乳腺癌的X线表现主要是不规则肿块影,肿块较周围腺体密度高,边缘模糊或有毛刺,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多发泥沙或砂粒样钙化是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征象,尤其是早期乳腺癌因瘤体较小,密度及边缘常显示不清,不易发现,钙化常常是钼靶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5],检测小的成簇钙化点是钼靶的优势所在,钼靶X线检查发现的很多良性或恶性钙化灶是高频超声无法辨认的。因此,钼靶X线在定性方面弥补了超声的不足,本组资料1例乳腺癌肿块小于2cm,1例无明显肿块回声,却因典型的成簇钙化点而考虑乳腺癌。
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是肯定的,相关报道很多。本组病例边界多呈浸润状,但也未见有包膜,肿块的生长常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由于乳腺癌呈不规则性和膨胀性生长,因此病变的纵横比值多>1。乳腺癌可刺激机体生成肿瘤血管生成的因子,刺激血管生成,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这些血管数目多、不规则、粗细不均、壁薄、缺乏肌层,易形成动静脉瘘,因而乳腺癌肿块表现为多血流性以及内部血流流速加快等特征。根据乳腺癌肿块的此种特点,利用内皮细胞靶向超声造影可以较容易的对早期微小乳腺癌进行诊断。男性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出现较早,因而当肿块较大或血流丰富的情况下要注意细致全面扫查,以防漏诊转移的淋巴结。当然超声检查也有其不足之处,X线钼靶片上可发现微小钙化,高频超声只能发现堆积成簇的微小钙化灶。本组资料1例乳腺癌肿块小于2cm,1例无明显肿块回声超声检查漏诊,其中1例形态规则者,因CDFI无异常血流信号,超声误诊为纤维瘤,以后对此类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放大,调节分辨率等改善图像质量观察,并在短期内进行复查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减少误诊漏诊。
钼靶在诊断以微小钙化为表现形式的原位癌或早期乳腺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对于致密性乳腺乳腺癌常难以显示;超声对于以结节为表现形式的乳腺癌较为敏感,对于表现为致密影的病例超声可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超声检出微小钙化的敏感性远远不及X线钼靶。从本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用乳腺钼靶的诊断符合率与单用乳腺彩超的诊断符合率相近,而二者联合应用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在诊断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把两者结合在诊断上却有明显提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我们的经验是:①必须有一套包括高清晰成像、快速准确定位和活检的高质量设备;②必须有一个外科医师、影像(超声)技师与病理医师组成的专业小组,参与门诊临床检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诊断;③X线联合超声检查可明显提高男性乳腺癌的确诊率。
参考文献:
[1]AndersonWF,AthuisMD,BritonLA,etal.Ismalebreastcancersimilarordifferentthanfemale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ResTreat,2004(83):72-86.
[2]王勇,白玲,毛京宁,等.男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特征分析[J].临床荟萃,2012,27(5):382-385.
[3]薛哓蕾,叶兆祥,赵玉梅,等.男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4):121-145.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汁瘀积症积乳
2007年月7月~2012年6月对临床触及包块,疑诊为积乳的哺乳期女性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超声亦诊断为积乳患者264例,其中对照X线检查、实验室报告、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保守治疗后复查,对诊断积乳取得了明显的诊断效果,现将其中不典型积乳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不典型积乳灰阶声像图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64例,均为哺乳期女性,年龄20~42岁,病程1~15天,所有患者均于局部触及包块,其中235例出现肿胀、胀痛,103例皮肤表面皮色发红,57例伴有发热,血常规检查91例的细胞总数及中性的细胞分类不同程度增高。
仪器与检查方法:应用GE-LOGIQ7及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0~12.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于及腋下进行多切面扫查。
结果
本组264例患者中诊断为积乳囊肿135例,其中127例手术切除或切开引流,脓肿已经形成13例,其余8例经保守消炎治疗后复查消失;诊断为不典型积乳129例,其中92例经保守消炎治疗后复查消失,其余37例手术切开或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手术切开。所有病例中仅有2例乳腺囊性增生误诊为积乳,余者皆诊断正确。
讨论
发病机制:积乳,乳汁瘀积症,是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肿瘤压迫造成乳腺的一个腺叶或小叶导管堵塞,使乳汁积聚在导管内;也可因哺乳习惯不良(未定时哺乳,乳汁未排空),乳汁瘀滞于导管内。在乳腺内瘀积而形成的囊肿,称积乳囊肿,亦称乳汁潴留囊肿,由于囊内潴留的乳汁含有大量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质,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如有细菌侵入,便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从而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无细菌侵入感染,囊肿可长久地存在于乳腺中。是妊娠期、哺乳妇女的良性疾病。临床易被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或乳腺恶性肿瘤,应引起重视。积乳常发生在乳汁过多和授乳方法不当的产妇。一般情况,母亲习惯先让婴儿吸空一侧后再让婴儿吸另一侧。由于多数初产妇母乳多,婴儿小,吸空一侧后婴儿基本上已吃饱,再吸另一侧就不能将乳汁吸空。内则剩有不少乳汁,又未能及时将其吸出。在第2次哺乳时,又没有换过来先哺上次未吸净奶的一,这样反复几次,使未吸净乳汁侧的内越积越多,结果造成未吸净积乳。此外,发育不良,过小,内陷,妨碍婴儿吸乳,致使乳汁不能完全排空而造成积乳。
临床病理:病因病理临床上较常见的是乳腺结构不良、炎症、肿瘤的压迫造成,乳腺腺叶或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阻塞导管以后,乳汁排出不畅而瘀滞在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部分形成囊肿,囊肿可继发感染导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如果不继发感染可长期存在,囊内容物变稠,随时间的推移可使囊内水分吸收,而使囊肿变硬。囊肿壁由薄层纤维组织构成,内面衬以很薄的上皮细胞层,有些地方甚至脱落,囊内为淡红色无定型结构物质及吞噬乳汁的泡沫样细胞,囊肿周围间质内可见多量的单核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还可见小导管扩张及哺乳期腺小叶组织。
临床表现:积乳的最初症状是感肿胀、胀痛,内可触及硬块,皮肤表面皮色可正常,如伴继发感染局部皮肤发红、可伴有发热,有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常增大并有触痛。这时期若不能及时将乳汁排出,继之即可发展成急性乳腺炎,最后演变成乳腺脓肿。
检查:可行X线、超声、肿物针吸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其中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在诊断积乳囊肿上,因其具有典型的超声表现,基本可以确诊,既往文献亦较多,不再缀述。但是一部分不典型积乳的患者,因声像图上没有明确的囊性肿块,对超声及临床的诊断造成一些困扰。本文旨在回顾不典型积乳超声图像的同时,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早解决患者的痛苦。不典型积乳的超声表现:内患者诉肿块处局部腺体增厚,可见斑片状中强回声或低回声,边界不清,多可见内有扩张的乳腺导管。也可以见到部分呈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内可见小灶无回声及絮片状或强或低回声,极少内部可见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局部血流信号稍增多,感染者则血流信号明显增多。可根据病史及体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本病症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①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发病年龄较积乳为轻,常在青春期或婚前期发病。硬度、活动度大,触诊时常易滑脱。超声表现为实性结节,包膜光滑完整,内部回声较均匀。诊断穿刺时,如抽出乳样液体,则可排除乳腺纤维腺瘤。②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病囊肿常为多发性,且病变常不限于一侧。超声表现为类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晰,内部透声良好。临床症状常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明显的胀痛或刺痛,积乳却无此症状。③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仅表现为乳腺内肿块,而无周围软组织浸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有时与积乳不易区别。但乳腺癌肿块触诊时形态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超声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向周围呈蟹足样浸润,内部回声不均匀,常可见簇状钙化斑点,彩色多普勒常显示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常可找到癌细胞。④乳腺结核性脓肿:乳腺结核与积乳的超声表现较为相似,不易鉴别,但是乳腺结核寒性脓肿有胸壁或乳腺结核病史,其脓肿周围可有浸润及粘连。穿刺检查抽出物是脓液而不是乳汁。脓液涂片作抗酸染色可查到抗酸杆菌是区别的佐证。
治疗:积乳的处理方法主要是设法排出乳腺内的乳汁,如用手挤压、吸奶器吸外,用中药牙皂粉鼻闻,效果良好。积乳囊肿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不再生育的妇女可行穿刺抽液,免除手术切除。
预防:①养成规律性哺乳习惯,避免因乳汁未排空而使乳汁滞留在乳腺内。②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哺乳期卫生与姿势,避免因乳管排乳不畅而导致乳汁滞留,合并感染。③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④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参考文献
1郭添元,米成嵘.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宁夏医学杂志,2006,8.
2张维龙,徐益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汁瘀积的价值.中国伤残医学,2007,15(1):48-49.
3曾云,吴荣敏,江丽等.超声诊断哺乳期乳腺异常.贵阳医学院学报,2007,2:181-182.
上一篇:公积金贷款合同(精选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