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例(3篇)
时间:2024-04-30
时间:2024-04-30
2015年检验科在各位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检验科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提高检验队伍素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医院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2015年的各种工作。现将2015年的检验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人员方面:检验科目前共有16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病理科3名)。正式职工13名,其中一名于今年11月轮转结束,正式定入我科;临时聘用人员3名。
2、科室行政组成:现含病理科、输血科、检验科;
检验科设有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HIV快速检测点。在人员少、检验室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除完成日常门诊、住院患者的常规检验工作外,并负责完成高考学生体检7000余人次、应征青年入伍体检约800人次以及社会团体体检约2000人次。
二、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方面
全科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保证工作质量,我科各室人员努力完成日常检验工作及各类检验仪器的每日标准、质控等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在工作中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和病人说明原因,取得病人的认可,重新留取标本。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时刻与各科室保持联系。我科员工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旷工,无医疗差错。在工作上,大家注重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科室建设:
去年我科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为加强我科微生物室的专业技术的提高,我科去年派了一人进修学习,今年继续派出一人前往省级医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规范化培训,并都已返回科室正常上班,从而为我科微生物检验有了一定的人才保障;随着我科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使用,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也为防范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工作完成情况
1、2015年,我科在每天按质按量完成各种常规检验工作外,并积极参与医院的全国中医药示范单位的评审及医院中医药干预IGT科研项目的筛检工作,顺利完成高考体检及征兵体检以及社会团体的体检工作。
2、截止11月底,全科业务收入达到8626479元(不包含体检),较去年同期增长31.487%,共检测样本120941人次,较去年增长16.801%,人均9303人次,同比人均增长6.894%。随着工作量不断攀升,科室成员提前到岗、推迟下班,认真检测,保证每天结果按时发出,对病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检验科的工作量大,环节多,工作上稍有疏忽便会造成极大的工作隐患,并会常常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因此工作中我科工作人员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病人的信息、抽血注意事项等,严把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关。
3、作好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出现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自行或在工程师远程指导下解决问题,保证我科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发出的及时性。
4、注重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了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同时积极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免疫、生化、血液、尿液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充分显示了我科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5、加强与临床沟通。为更好服务于患者及临床,我科室人员积极主动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联系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积极协调处理各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与外部单位如曲靖市中心血站、昆明金域检验中心协调,处理好相关问题。
6、科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切工作以检验质量为核心,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坚持要求我科各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赢得了病人的信赖。
7、为了满足临床对检验项目的需求,坚持每年都有新项目的开展,今年我科新增的检验项目是胱抑素C,为临床了提供更加灵敏的肾功能监测;并且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检验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强与第三方实验室的合作,将我院目前无条件完成的检验项目进行委托检验。
二、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房屋设施不合理,只能等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合理化的设计;
2、科室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科学分工难以实现;部分检验专业成员进修学习等机会较少,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3、个别专业设备落后,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须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
2016年工作计划:
1、我们将继续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认真完成各种工作,包括各种仪器使用记录等,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检验,按照建立的各种流程进行各项工作。
2、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3、查找出我科现有薄弱环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派出人员进修或者各种开会学习,同时加强科室内部学习,不断提高我科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为科室工作及检验人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检验能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药物作用;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情况分析
目前市场上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由于药物具有副作用,其中的化学成分会长期滞留在患者体内,在进行检验时会影响检验结果。临床中不断总结各种情况,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降低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医生根据检验结果确诊病情,才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不同类型药物的影响
1.1抗菌类的药物
抗菌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抵抗细菌的侵害,抗菌类的药物有很多,像碘胺类药物、青霉素等[1],服用抗菌类的药物会导致尿液中尿酸的含量增多。临床总结发现,服用碘胺药物进行尿液检测,尿液中残留碘胺类药物的化学成分出现浑浊,检测结果受到影响。服用退热的药物,会降低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时服用磺胺类、头孢类药物,尿液中会含有药物的成分,检测时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呈现不真实情况,呈假阳性。根据病情服用药物,药物的稀释、药物发挥药效、药物含量完全消失与很多因素有关,抗菌类药物对检测结果有极大的影响。
1.2消炎类的药物
消炎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消除炎症,避免炎症造成病情加重。常见的消炎药物像阿莫西林、消炎痛等,服用消炎药物会导致尿液中酶含量增多,尤其是服用时间在3-4小时之间,影响明显。消炎药物所含有的成分,在24小时后会逐渐降低直到消失。临床检测尿液应根据情况决定。
1.3激素类的药物
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平衡人体的激素,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服用激素类的药物,或导致人体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血脂、血糖的代谢出现问题,血液中血小板、血钙、红细胞含量降低,血糖会逐渐上升。这些症状与糖尿病的前期症状类似,根据不真实的检测结果易出现误诊,诊断为糖尿病。
1.4治疗癌症类的药物
治疗癌症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抑制癌细胞数量的扩散,服用治疗癌症类的药物会严重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检测服用治疗癌症类药物的血液,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人体的肝功能受到影响,血液中血脂检测情况出现问题。治疗癌症类的药物主要是为了控制病灶,但是药效强,药物化学成分复杂,服用后并不能及时通过喝水、排尿等方式排出体内。
2结果
临床中通过对消炎类、治疗癌症类、抗菌类、激素类药物等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分析,不同类的药物成分不一样,临床的检测主要是化验血、测试尿液等方式[2],因为药物成分在人体内,不能及时排出,检测时影响检测结果。在临床中许多疾病的诱因多,相对复杂,对于病情的确定需要各种数据作为依据,药物对检测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临床中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为确诊提供有效的依据。一旦出现误诊,会危害患者的健康,使用药物不对,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出现医疗事故和医患矛盾,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统计方法;t检验;医学统计;分析研究
引言
医学实验中统计方法的运用是医学科研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就目前医学论文的发展而言,其已经逐渐成文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采用统计方法对医学试验中获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从而解决医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统计学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统计学方法也获得了不断地扩充,而t检验作为这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医学实验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常见,科学的利用t检验的统计推断方法对医学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对比分析,对于推动医学实验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也正是由于t检验应用的多样性,其出现错误的机会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本文就其应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展开讨论,为之后有关工作中如何有效避免错误,提高研究水平提出可行化的建议。
一、t检验的概念简析
探讨t检验的具体概念,应当从假设检验的基本目的说起,一般来说,假设检验的直接和基础性目的就是推断各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之间具有怎样的理论关系或者是推断某一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与其他已知总体之间的关系情况。在假设检验中表现出来的方式一般为通过对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的判断给出探究的结论。而本文所探讨的t检验的作用主体主要是总的来说样本含量相对较小,并且总体的标准方差表现为未知的一类资料上[1]。T检验究竟有哪些使用情况,本文将会展开讨论。首先,t检验要求样本必须服从正态分布的相关要求;其次,t检验还要求在均数比较的过程中,样本对应总体的方差必须相等;此外,各观察值之间应当满足基本的独立性条件。以上三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可以概括为正态性、方差齐性以及独立性。
一般来说,t检验可以在三类医学实验情况下具体应用,将在第二节中详细探究。
二、t检验在医学实验中的使用实例
2.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在这一类t检验中,通常要求作出的推断是将小样本均属所代表的总体均数与已知的总体均数比较,并推断是否存在明显差异[2]。通常来说,已知总体均数一般而言是通过大量观察后获得的稳定值或者是医学实验中的理论值和标准值。这一类推断给出的结果通常可以推断样本是否来自已知的总体[3]。
例如,在判断某种病人的血红蛋白是否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含量相同的医学实验中,测定25例该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其均数为150g/L,标准差为16.5g/L,而该地正常人的血红蛋白均数为132g/L。这是典型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医学应用实例。按照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现确定检验水准,再进一步计算检验统计量,
2.2组配对t检验
在医学实验的分析中,可以用这种组配对t检验的方式对比服药前后以及手术前后的差异的情况较为常见,在使用这一类统计推断的方式进行推断的时候应当注意没对数据一旦成对便具有了不可拆分的性质[4]。例如医学实验中,用两种测肺活量的仪器对一组12名女性的肺活量进行测试,判断两个一起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假设检验应当先确定假设检验的水准,即假设两台机器无明显差异,μ=0,进而计算检验统计量,以查表的方式判断不能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否认两仪器效果无差异。
2.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在比较两总体均数是否相同的实验中,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法较为常见。试验设计要求是完全随机的设计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将医学实验资料中的数据按照随机性分为两组,并分别对这两组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而比较独立的两组样本的均数情况,在使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可以不要求两组样本量一致。
三、t检验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t检验在医学实验中应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比较容易出现三类比较典型的错误,分别是:第一种自身配对的t检验通常可能被误用成组之间的t检验、第二种在计量所得的数据呈现出方差不齐时仍然沿用传统的t检验、第三种多组实验数据比较时,仍然采用t检验。具体来说讨论如下[5]。
3.1自身配对的t检验通常可能被误用成组之间的t检验
这一种类型的问题,造成的典型错误有如下情况:用两种仪器分别测量一组15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并判断两组一起有无明显差异。这种问题的情况是,对同一对象采取了两种处理方式,从医学实验设计的角度来说属于配对设计,但是实际上研究前后的设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数据,而如果生硬地将其套用到独立数据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上,从而采取t检验对问题进行处理,则是造成明显的处理方法与设计类型相左的问题出现。在这种类型的医学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应当采用的正确方法是计算每一对数据的差值,进而利用所计算的差值大小,来反映两组效果差大小。
3.2在计量所得的数据呈现出方差不齐时仍然沿用传统的t检验
这一类型的错误在医学实验的分析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直观。经过方差齐性检验的两组数据如果判断为方差不齐,就不能直接使用t检验进行处理,这时候采用校正的t检验会更为合适。例如,在某医学实验的论文中,测得热症组的样本量为27,均值为37.68摄氏度,方差为0.66摄氏度,对比组测得正常人的样本量为36,均值37.19摄氏度,方差为0.33摄氏度。在这一实验中,该作者没有考虑方差齐性存在方差不齐的问题,就直接使用了t检验进行比较,就很容易造成错误。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校正t检验,并算出校正结果,与P值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做出是否拒绝原假设的结论。在一般的医学实验中,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应当获得更多的注意力,例如只有经过了严密的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才能够使用t检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果这一基本条件并不能直接满足,就应当考虑选择适应数据类型的非参数检验方式进行分析,当然,某些情况下变量变换从而使其满足条件也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3.3多组实验数据比较时,仍然采用t检验
在医学实验的分析中,t检验与LSD统计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t检验适用于两组数据的比较,而LSD在多组数据的两两比较中应用较为广泛,不应当将二者混用造成混淆,影响实验结论的获得。例如,探究粉尘环境对尘肺的影响情况时,将实验白鼠分别放在三种环境中,测得数据,将三组数据用t检验两两比较,得出某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种情况却均有统计学意义,这种错误是非常明显的。而如果采用方差分析,并且进一步采取多重检验,应用统计软件配合LSD方法的使用,将会得出不同而且更有意义的结论。
四、结束语
从目前医学实验的发展情况看,统计方法已经逐渐成文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采用统计方法对医学试验中获得的各项资料进行科学有效合理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从而解决医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t检验作为统计学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应用面极其广泛,近年来医学工作者的广泛的应用到各自的科研成果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也正是由于t检验应用的多样性,其出现错误的机会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本文就其应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展开讨论,为之后有关工作中如何有效避免错误,提高研究水平提出可行化的建议。在所有的医学实验中,都应当充分考虑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适当与否,从而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子建.医学统计学典型错误辨析及其辅助教学系统的实现[D].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
[2]关红阳,郭轶男.医学统计t检验的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0:114.
[3]张小龙.医学统计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1840-1937)[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4]廖珊,刘冬生,魏丽娜,梁一霞.我院医学统计服务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07,07:135-136.
[5]徐勇勇,韦丽琴,刘丹红.医学统计教材内容的标准化问题[J].中国卫生统计,2004,06:2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