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旅游(6篇)

时间:2024-06-25

原生态旅游篇1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素;宇文山庄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83-03

一、宇文山庄简介

1.自然地理概况。宇文山庄坐落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宇文村(临近向阳店),庄园占地400多亩,平均每日游客接待2000~3000人,同时容纳200位住宿,是太原市最大的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太原市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全国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园区,尖草坪区城市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宇文山庄是由传统的农家小院、土窑洞、农家饭菜、农家博览园、家畜养殖园、各种蔬菜水果采摘园、鱼塘以及城市青少年农村教育基地、团队会议、同学聚会、CS野战、湖南卫视快乐水上冲关、玉米迷宫水战、地道战体验、高空攀岩、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庄园。

2.资源及市场分析。从生态条件看,宇文山庄地形开阔,地貌独特,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从自然环境来说,空气清新,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从气候条件看,这里气候温和,尤其是在夏季,凉爽宜人,是休闲体验农家乐趣的良好场所。

宇文山庄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广大的游客。为了更好地了解宇文山庄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以问卷调查、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宇文山庄进行了走访调查,共发调查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笔者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发现年龄在30~39岁的带孩子的年轻夫妇占41%,比例最高,年轻人以及学生也占很大比重,游客与家人和亲戚一起出游的比重较高。统计(见图1):在对游客此次游玩满意度调查时,37%的人认为一般,27%的人表示满意,不满意的游客比例高达23%,可见宇文山庄在向可持续性乡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游客满意度调查统计(见下页图2):

二、当前宇文山庄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旅游设施等硬环境不佳。宇文山庄作为集娱乐、休闲、度假等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笔者走访了解到,山庄内娱乐设施较为简单,安全系数并不能保证,难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对娱乐项目的需求。除此之外,其旅游项目也大多仅是观光农家产品、采摘、游玩、吃农家饭等,导致大多数旅游者一提起宇文山庄,就简单地以为是“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房”等,山庄内产品项目缺乏特色,产品雷同化明显,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明显减少。

2.旅游服务质量、生态意识等软环境不佳。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以及培训,导致山庄内服务人员大多为当地的村民,乡村环境、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往往不够重视,很难达到游客对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山庄内旅游环境、住宿环境以及饮食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在午饭期间,由于游客人数多,但服务人员效率低,导致山庄内秩序混乱,缺乏有序高效的管理。最为关注的是,山庄内工作人员对生态、环保、可持续性等意识还有待加强,资源得不到充分循环利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三、太原市宇文山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要素构建

(一)食

为发挥好“食”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景区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以下三点:

1.体现乡村生态旅游食品的乡村性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性。乡村性是指本地所特有的或别具一格的具有农家特色的当地食品,是游客平时在生活中难以或者很少能够接触到、品尝到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当地生态旅游经营者自己种植的经济作物或者在不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情况下取自自然的野味,比如野山菌、野果等,也可在农家人的指导下,用自己舂出的米,用自己网到的鱼,用自己宰杀的鸡等以及自己采摘到的蔬菜水果等,烹饪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农家饭菜,也可在景区内安排自助烧烤的摊位,增加食品的多样性,满足不同游客对食品的需求。生态性是说乡村生态旅游的“食”必须是无污染的纯绿色食品,并且这些食品完全产自生态旅游经营者本地。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本地的旅游漏损,减少食品方面的旅游漏损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实现乡村生态旅游“食”方面的循环经济。在这里所谓的旅游漏损就是当地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游客而购置的必要商品。减少了食品方面的购置费用,加强了乡村生态旅游对惠农利农的力度,能够为当地旅游经营者创收。

2.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夏普利(SharPley,2003)指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是未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本地化。特色便是本地化的一个表现,也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农”味、“土”味、“野”趣和生态性。在我省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中,尤其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乡村文化的一个窗口;并使之融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3.加强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饮食产业与旅游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富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饮食产业自身的发展,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省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是山西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能体现山西人在饮食方面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山西特色的面食文化在全国广受欢迎,如刀削面、擦蝌蚪、剃尖、莜麦面、猫耳朵、考姥姥等;还有山西远近皆知的香醋文化,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山西省的饮食文化,促进山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住

为更好地完善山庄内部住宿设施,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以及技术投入,认真做好以下两点:

1.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乡村民居小屋。在夏季乡村生态旅游住宿点可建造一些低成本有特色的茅草小屋,以吸引游客,体验最原生态的住宿乐趣,茅草小屋的建造可就地取材由当地民居进行改造,使其清凉、干净、有特色。为增加住宿设施的多样性,山庄也可为留宿的游客建造专门的野营区,以及帐篷区,增加游客的体验度。旅游景区正规住宿点给客人提供的住所,应按一星、二星标准,概括而言,要达到卫生、方便、安全三大住宿标准。

2.完善住宿设施,增加住宿配置。乡村住宿点应进一步完善基础住宿设施,提高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做到睡的舒适。为此,住宿点可以为游客配置空调、日用电器、火炉等,特殊住宿点还可以提供葡萄酒、天然果汁、巧克力等来招揽游客,同时,可以增加洗浴设施,由于农村基本不存在高层建筑,所以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能对住宿进行能量补充,虽然开始时投入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有利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循环可持续发展。乡村住宿业的市场多元化了,旅游旺季有所延长,服务价格也上涨了。

(三)行

1.保证游客出行的方便性和快捷性。由于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的特殊安排,其景点地理位置大都较为偏僻,这就为游客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旅游次数。鉴于此,为保证游客出行的方便性,通往景区的各个重要干线公路通达性要保证,以方便自驾游游客出行;对于非自驾游乘客的这一群体,景区可以在网络或者门票上等以多种形式向广大游客告知通往景区的公交线路,为游客节省旅游途中不必要的时间。对于极为偏远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虽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而使游客望而却步。针对这种情况,旅游经营者可以自行安排由市区通往景区的专车,解决有旅游意愿但出行又不方便的难题,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2.完善景区内交通设施,做到游客绿色、安全出行。在山庄内,要保证做到道路的通畅化和可持续性化,首先,尽量减少化石燃料动力车,在经营景区内部可开展清洁特色畜力交通。畜力交通是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交通方式,并且对景区没有任何环境上的污染。如果将畜力交通开发为一种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这种城市人尤其是年轻人从来没有体会的旅游产品一定会大受欢迎。在做好畜力交通的普及时,也可加大对电瓶车、乙醇车等绿色无污染出行方式的应用,做到游客绿色、安全出行。

(四)游

乡村生态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乡村村落景观以及乡村文化,但也包含自然生态系统景观。乡村生态旅游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人文村落景观相结合的资源特色,兼具乡村性、生态性和美观性特色;乡村村落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所以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时尽量杜绝人为建造的庸俗景观,而要以自然形成的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先天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同时,今后对山庄附近建设也要严格控制,应尽可能保护现有的自然风貌。

在游客享受山庄所带来的乐趣时,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带小孩的家长主要关注场地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所以要保证游玩过程以及娱乐场所的安全措施;中年人希望景区中多一些荫凉,以及休息、交流的场地,因此,可以选择适当的地段设计简单的木屋,专营天然食品、饮料,适当设计少量的小木凳,以供游人休息观赏;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希望多一些划船、嬉水、滑冰、观看表演的活动或场所,对此,山庄可以开展以无动力船为主的观赏性水上活动,尽量避免环境污染。

(五)购

旅游商品是旅游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力种植适合作为旅游商品的农作物,这种作物应具备生态特性,符合游客“求绿色、求新奇、求体验”的特色。普通农民传统农业模式劳动密集度高,缺乏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产品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旅游景区可加大游客旅游消费的拓展性。拓展性就是指在原有的“农”字产业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产业消费的空间,形成既源于传统又展于传统的消费创新。传统的消费则是“吃、穿、用”等最日常的消费需求,经过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出供“玩、赏、乐”的产品。如传统的葫芦生产使用价值主要是“用”,经过加工将其做成葫芦表面绘画、雕刻等,甚至可以加工成集绘画、雕刻于一身的立体工艺品。这样,民间的那些水彩画、山水画、农民画、人物画、年画、吉祥物等以及书法等都可以成为这些工艺品的主题,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还有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也可以开发利用,我们可以将其精细地加工成丰富多彩的秸秆画、工艺草垫、沙发坐垫及其他的一些手工艺品,既实用又环保。

(六)娱

乡村旅游娱乐项目主要以欣赏田园风光、放松身心为主,也可参与一定的农事活动。山庄作为一个自然生态园林而存在于城市中,与城市公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满足家长带小孩来山庄游玩的需求,可以通过植物认知等科普知识,以及运动、爬山等等让孩子去接近自然,热爱自然。宁静淳朴的自然生活,葱郁苍翠的山林环境,更能激发孩子与自然亲近的天性;也可以跟随农民学播种和收获,跟果农学整枝摘果,跟织娘学纺纱织布,跟村姑学刺绣剪纸,跟艺人学编竹制陶……这些参与性活动不难易学,可让游客获得新的感受和休闲乐趣,增长知识和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增加游客的娱乐兴趣,让居住在山庄的游客身临其境的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的乐趣,山庄也可在景区安排篝火晚会,活跃广大游客在景区的游玩氛围。

山庄在组织游客参加农事劳动体验活动的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农事劳动娱乐项目,加大对观光农园的开发,增加游客对农事劳动的体验度。住宿点可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乡村周边散步观光、骑自行车或乘吉普车观光、喂养家畜等体验项目。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可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除此之外,还可以品尝山西当地美食,骑马、垂钓、绘画等,享受田园乐趣。景区除了发展农事劳动娱乐项目,也可借助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所特有的山水等自然因素,开发其他多种类型的游玩项目,满足儿童、青少年、成年等各年龄段不同游客的娱乐需求,增加游客在景区游玩时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四、政策建议

1.政府管理层面。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景区的资金支持,包括融资方面和设立专项旅游资金等;政府及旅游部门应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完善环保法律体系等。

2.景区管理层面。统一规划开发,加强宣传力度;加强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乡村资源的环保和生态发展意识。

参考文献:

[1]吕军.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J].暨南学报,2005,(6):67-69.

[2]刘德谊.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

[3]黄艳萍.从博弈论角度论中国乡树旅游的开发与保护[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8,(8).

收稿日期:2013-08-17

原生态旅游篇2

关键词:生态破坏;旅游业;影响;原因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37-01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与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综合的行业。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利润高的特点,享有“无烟工业”的美誉。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又是有限的,旅游开发一定要符合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由于客观或人为的原因,在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旅游业也在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水体、空气和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一些旅游区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配套不健全,将大量的生活、生产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旅游景区的水体、空气和土地。比如,一些生产单位将污水通过渗井渗坑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特别是一些景区地处江河源头或水源涵养区,水质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燃煤供暖做饭及汽车尾气已经成为景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随意丢弃垃圾也严重破了景区的形象。根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在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

(二)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设施建设、人车活动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正常栖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比如,在一些草原牧区,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引导,帐篷随意搭建,车辆乱开乱跑,草原植被生长面临严重威胁,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再比如一些森林景区,为了修建道路、索道和人工景点,大量砍伐林木已造成景区水土流失。除了这些情况,一些地方政府还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不顾客观规律,主观上随意调整旅游规划,调整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严重影响到景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浙江凤阳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甚至把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破坏植被,大兴土木,影响极为恶劣。

(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损毁严重

旅游开发部门在一些旅游区,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倾向,盲目兴建各种酒店、餐饮、购物等现代旅游设施,严重改变了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本来面貌。据调查,在已经开发的自然保护区中,有61%的景区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和不完全协调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人造设施和景区建筑与景区景观极不相融,既破坏了旅游资源,也降低了旅游品位,已影响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给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损失。

二、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主管部门认识不足

超载经营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旅游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即在保护旅游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其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量是有限的,旅游者对景区的影响若超过景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必然会造成旅游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当旅游地的旅游设备、设施、交通条件等难以满足超容量旅客的需求时,旅游质量就急剧下降,并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影响旅游社会环境,甚至危及旅游者的生命。1999年10月3日,贵州马岭河缆车坠毁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作为景区主管部门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对景区资源及违规建设情况的调查,拆除违章建筑、全面停工整顿所有未按程序办理手续的在建项目,对部分在建项目场地进行复绿。

(二)规划、制度执行不到位

景区规划是开发的重要遵循,各地旅游开发部门必须依照本景区的规划设计进行旅游开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一些旅游景区的规划缺乏相互协调,往往同一区内,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以及地方政府规划、旅游部门规划、经营单位规划交叉重叠,相互冲突,导致管理混乱,规划执行难以到位。同事,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在旅游环境保护执法中还没有把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较为严重。不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大量违法、违章、违规建设项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

(三)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客观影响

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均希望能领略异地自然、人文的独特美,如深圳的现代动感城市美、西安的历史沉积美、桂林的卡斯特山水美、霍林郭勒的草原美等,但由于开发者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景区内随意修建索道、人工景点、商业点,甚至在古香古色的寺庙旁修建高级的欧式宾馆,破坏了景区的旅游氛围环境。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因建起大量的餐馆、停车场,影响了雄伟长城的风格,破坏了古长城的历史氛围。

(四)生活、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粗放型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导致景区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在景区附近生产企业如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等企业不断发展,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大;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烟尘、粉尘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三是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农村卫生设施落后、文明习惯养成不足,将加剧旅游环境污染,既损害景区居民和游客的健康,又威胁景区农副产品安全。

三、改善旅游生态环境的建议

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保护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意识。要让上上下下的干部都明白“风景名胜资源的存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的存在是对游客永恒的吸引力”的道理。

2.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和颁布有关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旅游景区的选定、报批程序,严格规范旅游景区的开发、保护,使旅游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规范、整合旅游景区开发规划,避免不同部门规划的重叠冲突。

4.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景区居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质,培养旅游景区当地居民养成集约、文明的生活习惯。加强对景区周边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完善环保处理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5.是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

6.是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7.是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总之,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指导思想、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着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达瓦次仁,次仁.昌都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藏学,2011(4).

[2]蒋礼荣.加强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J].绿色论坛,2012(8).

原生态旅游篇3

1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3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参考文献:

原生态旅游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要素模型原则实践

生态旅游研究背景

生态旅游(MassTourism)作为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扩展和派生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以“生态旅游”命名,“生态旅游”正在大众化。有学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进而提出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互化’的理论(杨桂华,2004)。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也有别于其他替代旅游形式”(Fennell,2004)。

本文将基于生态旅游的高度脆弱性和稀有性,分析生态旅游基本要素的关系,建立相关模型,并藉此讨论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约束各方的行为,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发展旅游。

文献回顾

有关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原则和责任方面。

2002年召开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大会所提出的《魁北克宣言》(UNEP/WTO,2002)对以下五方提出了呼吁:对政府及国家一级的开发商的呼吁;对(私人)企业的呼吁;对非官方机构、社区性的协会、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呼吁;对半官方机构、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和发展赞助商的呼吁;对地方社区和市政部门

杨桂华在其专著中创立了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桂华,2004)。也有提到“要求各方在道义和伦理上怀有责任感,并有相应的行为表现”(Wright,1993)。

或是创立生态旅游受益者体系(包括当地社区、政府机构、旅游业、旅游者、保护机构、志愿部门、专家、媒体),提出诸多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协调,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Swardrooke,1999)。

《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转引自诸葛仁,2005)制定了生态旅游产品的11条原则,对经营者和游客的行为做出了一些规范。

与此相类似,多数原则标准是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约束的也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职能部门或是生态旅游的直接经营者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需要全面分析资源与生态旅游参与者各方的逻辑关系。

生态旅游要素模型的建立

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属于地方居民的。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依赖这些“共享资源”。旅游业界、游客和地方居民三方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为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在实际运作中,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出发点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者、经营者、游客和地方居民同为生态旅游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有必要整理其关系,建立关系模型(见图1)。

在一个共生的环境之下,人与资源要素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影响——人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是人享受的基础,也对人的旅游活动产生反作用。

“人”的要素中,地方居民和游客共享生态资源,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其起引导和监管作用。各要素牵掣互动,影响也是双向的。

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人文要素对自然的渗透以及人类对自身历史的关注,使得很多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不可分。在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人文要素虽然还不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可能只是整体旅游体验中的次要或附属的部分,但已经不自觉得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被游客广泛享用了。人文资源同样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需要同样的关注和保护。

生态旅游的实践原则

(一)管理者的保育原则

在大众旅游发展的阶段,讲求经济效益至上。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逐步成熟,提出了供给导向的概念。在生态旅游的范畴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宏观调控,其责任也最为关键。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管理还是一个多元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关系还不明晰。管理部门不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旅游局/旅游委员会,生态旅游资源还可能隶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林业、园林、宗教、文物、水文等等;从中央到地方,从自然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笼罩在一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各方都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容易导致本位主义和学科的狭隘性。

因此可以看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管理者该管什么,而在于谁是“生态旅游的管理者”?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很多学者意识到让这么多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方面,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的例子有《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联邦旅游部,1994);加拿大的生态旅游任务组(EcotourismTaskForce)与萨斯喀彻温旅游部(是政府-私营部门合作的行业联合体,是加拿大该省的旅游发展指导机构)曾合作制定了生态旅游指导原则的文件,这个文件将成为加拿大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Fennell,2004)。

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全国统一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必须的。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着手制定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评估体系,但这样的子体系应该建立在一个部级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认证体系之下。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之下,首先需要一个独立而扁平的体系,成立一个特殊的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独立、非盈利的官方组织或协会,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基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这个机构的结构应是扁平的。可以只设部级和省级两个层面。

在部级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制定生态旅游法规政策和开发的原则框架,进行资源普查,建立生态旅游的认证体系,在全社会推广生态旅游意识;在省级层面,主要任务是确立各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国家统一的法规和认证体系遴选经营者,执行检测程序,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进行跟踪评估。

在立法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应该包括各学科的专家(生态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对于生态资源的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地的居民代表。虽然可操作性会受到某种影响,但当地居民的参与是相关法律和政策得以最终实施的强有力的保证。

(二)经营者的效益原则

一方面,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则可能与不顾一切追求利润的行为不相容;另一方面,经营者要算投入产出的帐,让经营者不为利润所驱动很困难。

宝贵的旅游资源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量化,资源的使用不能如实地反映到开发者的成本核算中。在很多开发者心中,旅游资源是没有成本的,天然的和历史遗存的珍贵资源几乎是无偿在使用。

其实,管理者和地方居民收益漏损的至少有两笔费用。一是资源有偿使用费。可以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开发程度和规模,收取资源使用年费;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采取资源入股的方式,由投资者按一定比例回归收益给社区。二是管理部门的认证费用和年度审核奖惩费用。一次性的认证不能说明资源动态使用的过程,因此年度审核是必须的。

认证的费用可以是固定的,但年审费用则可以灵活掌握—比如可以规定基准的审核费用,然后根据“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进行奖优罚劣。以上两项费用上缴后,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资金统一运作。这样做,经营成本会提高。

短期内可能削弱投资者的兴趣,表面上也减少了经营者的收入;但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却更符合资源使用的公平原则。

(三)旅游者的纪律原则

在欧美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还只限于高收入、高教育层次的游客。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旅游活动形式,虽然在经营中要受到种种约束,但究其本质还是一种经济活动。如果把教育层次低,或是缺少生态旅游常识的游客拒之门外是不现实的。

许多文献都提及游客影响的最小化,要求对游客进行教育。生态旅游本身也是生态教育的过程。纪律似乎是一个过于硬性和严格的词汇,但并没有数据表明约束和纪律会削弱游客的美好体验。对于生态旅游急速扩大的市场来说,游客遵守某些纪律是必须的。不论是一些公开管理的方法,比如限制区域和时间、限制某些活动、限制游客数量;或是一些信息和教育计划,比如分发信息手册和游览指南——这些规范多是以游客“不作为”的形式出现的,需要游客的配合和遵守。

通过不同的形式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的信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游客的知情权;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规范,是经营者要做的事;游客的门槛仅仅是要求他们遵守某些纪律。对于纪律的执行情况和难点,则需要一些实地的问卷调查才能说明问题。

(四)地方居民的参与原则

生态旅游提出伊始,就更为关注地方居民的利益,强调为地方居民提供培训机会和工作机会。“利益”、“贡献”这些字眼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在决定资源是否被开发、以何种形式开发、旅游地如何管理等等问题上,地方居民需要参与的是管理、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而不是管理者决策、经营者设计好一个“产品”后,地方居民只是作为一个接受者的角色接受教育和培训,享用他们提供的工作机会。

在普查和提出开发项目的时候,可以采用居民代表听证会、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真实想法——居民的认可应该成为立项的先决条件;批准立项后,可以成立地方居民旅游开发委员会,或是选取一定代表加入开发区的管理委员会,其目的就是确保对管理全过程的参与。这样,一方面能够全面保障地方居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征地、拆迁等矛盾也能较好地规避和处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方式,牵涉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复杂的系统。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者、地方居民、管理者和经营者是共生的,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双向关系,它们既相互制约也需要协同发展。可以通过立法、认证、教育等不同手段来强化各方的责任感,深化各方的参与意识。成立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来体现对环境的保育原则,生态旅游经营者有偿使用旅游资源以全面体现经营的真实收益原则,生态旅游者有义务遵守特殊的旅游纪律,地方居民不仅有条件而且能积极投入开发、经营的全过程—各要素方的行为都需要约束,这样才能确保生态旅游实践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局限在于主要论述了生态旅游五要素关系的双向性,未及表达深层的系统关系,只是针对一些实践操作原则做了相关分析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生态旅游景区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戴维•A•芬内尔,张凌云译.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诸葛仁.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J].旅游科学,2005

6.雷德•波赛尔曼等,陈烨等译.弯路的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长荣等.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原生态旅游篇5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年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在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必须看到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现象。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充分尊重文化的敏感性特点。在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文化敏感性分析,从而使旅游开发、居民正常生活和利益都得以保证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基于生态旅游所涵盖的内容,可分为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和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偏重于旅游中所体现的环境伦理思想,既充分尊重自然界,谋求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伦理意识。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体现在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并且蕴涵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华侨大学的黄安民等人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可界定为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笔者认为,文化生态旅游相对于旅游者来说,是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尊重基础上的。相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社会组织来说,是基于文化保护基础之上的,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吸引力,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特点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其《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中提出一个对于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形的和隐形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文化在文化生态旅游中处于核心和中心的地位,但是文化极易受外来因素和内在变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生态旅游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文化层面上的交锋和冲突。

同时旅游地文化也要遵循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和规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文化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化在动态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敏感性。文化生态旅游影响因子示意图见图2。

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的原因

(一)旅游者同旅游地居民间明显的文化梯度

一种表现为发达地区开发的旅游区居民的文化包容性和旅游者的文化趋同所产生的梯度。由于发达地区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如:城市景观、艺术、文化古迹等所表达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移植中能够转化和吸收。从而这种文化梯度对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种表现为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同来自发达地区旅游者间产生的文化梯度。一些地区在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主”“客”关系倒置的问题。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工艺和地方文化被肢解、演化甚至扭曲以迎合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冲突和移植中,较为发达的文化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呈现出文化替代的态势。当地居民在文化取优的过程中逐渐抛弃和减少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和固有的民俗风情和礼仪。而代之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的生产、生活方式,如过度商业化的婚礼表演、节庆表演等。因为这种基于满足旅游者较为低层次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对于旅游者吸引力的持续性。文化的深层挖掘在表象的旅游开发中弱化,使其增加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复制、粘贴的可能性。这可以认为是文化在旅游开发与利用中的高消耗。

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文化的内涵和可供利用的价值也在旅游发展中处于动态变化中。如果不能针对旅游需求加以引导和增强文化本身的生命力,文化旅游产品将在一种快餐式消费中逐渐丧失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也同生物一样,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缺乏文化多样性的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悲哀。同样,缺少了文化梯度也会丧失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失去自身的价值。

(二)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需求层次的错位

借鉴美国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通常认为旅游者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地居民的需求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会归属与爱的需要,追求的是自我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状态的和谐。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旅游地居民对于吃、住、行等实际的物质生活需要来说,旅游者所追求的游、购、娱的需要是一种奢侈的精神需求。而伴随着旅游开发所出现的地价和物价的上升,直接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娱乐设施的大量建设,黄赌毒等现象的滋生所带来的社会治安的恶化。这也就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对于安全方面的需要。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地方发展旅游的短视,培植了重经济、轻教育的思想。养成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盲目攀比、模仿和懒惰的心理。也伴随着传统文化意识的丧失,民风退化。最为严重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漠视和抛弃。并且由于需求层次上的错位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也是一部分人自尊心丧失,从而导致心灵扭曲,产生对于外来旅游者的敌对和仇视。这些都将挫伤当地居民维持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信心。在旅游开发中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显得尤其敏感。

(三)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产生了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集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当地旅游机构,如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复合的临时互动关系。其中包括经济互动关系和文化互动关系。

1.经济互动关系。在图2中,数字1表示经济交流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数字2表示经济合作关系;数字3表示经济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他们以前的职业,加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数字4表示购买关系;数字5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的基础上的;数字6表示旅游者与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

由图2可知,文化成为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一部分。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因此应明确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各自的保护义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旅游开发的保证金制度。同时我们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文化在发展中赋予新的含义和新的诠释方式。

2.文化互动关系。旅游者出游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就在于对异质文化的求索与猎奇心理。但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因为他们之间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误解和冲突。在利益的博弈下,文化商品化、殖民化就相应出现了。同时在作为文化的魅力和影响也体现在对于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知的提高上。此时文化就显现出它的适应性来了,一般说来,人们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改造和重塑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互动关系有三种表现形式,即文化冲突、文化认同和文化整合。这些表现形式与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有关,具体见图3。

由图3可知,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之间是一种合作共生关系。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我们所期望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即可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给予尊重,又可以使其遵循自身的发展轨迹融入现代社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文化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中要科学谨慎、适度有序的开发。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能够做到代际公平。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或者只是保护,留给后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业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与其它产业相比,旅游业被认为是与环境更为友好、和谐的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满足这种需求以及资源和文化更新能力的有限性所构成的基本矛盾,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经济问题。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不仅要遵循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在自然、文化等方面的横向平衡性,还要坚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纵向永续性的建设。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不仅包括资源投资和经济投资,还要加强知识投资,增强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和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不仅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注重满足当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而且还要避免高消耗、高污染的现象发生。从而使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保护原则

文化是无形的,同时具有有形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文化的保护,在于旅游者通过旅游行为增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引导旅游者通过体验的方式与旅游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使旅游者在参与中体会,在体会中加深了解。比如说不仅了解当地人的歌舞、服饰,还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等。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其目的是既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又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又要有利于文化完整性的保护。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生态景观和特色文化。因此,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兼顾,保护第一的原则。建立文化核心保护区,从而严格限制文化核心保护区内的旅游人数和开发项目,尽量避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并且在附近地区开发其他可替代性旅游项目,分散旅游者,减少旅游者在短期内的进入量。

(三)保护文化生态和社区居民利益原则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看到,旅游收入已经成为一些欠发达地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依托于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文化生态旅游是生计手段的补充而不是主体,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补充而不是主体。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不仅注重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而且要使原有文化在继承中提高和发展。文化生态意味着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但并不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在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要确保社区的利益主体地位,以提高旅游地居民以生计为目的的利益分配。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具有旅游资源使用的参与权利、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决策的权利、参与具体操作与管理的权利。只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让旅游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传统习惯和权利得到尊重。才能提高当地居民保护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实时监控原则

记录和诠释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化现象、生态知识、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生产实践方式、生活方式。运用对当地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低的监测指标,加强对会产生当地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的负面影响的控制和监督。控制文化和自然资本商品化的程度,增强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教育和基础教育。促使当地人参与到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来,从而在实践中实现对当地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三者关系的和谐。

(五)法律保障原则

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旅游地居民在土地利用、项目计划、雇佣和利益分配决策中的参与权。立法机关承认和支持旅游地居民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传统利用和对资源获取的权利。保护旅游地居民对独有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权利。对于旅游开发商关于文化的保护和尊重要在法律中加以强制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控制旅游者行为,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原生态旅游篇6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cotourismissignificantforwetlandpark.thepaperdiscussestheconceptsofwetlandparkandecotourism,andexpatiat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andsummarizesfivefeatures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whichareprotection,participation,profession,educationand?responsibility.?besides,thepaperputsforwardsevengeneralprincipl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wetlandpark.?

keywords:wetlandpark;wetlandculture;ecotourism;long?termbenefit;sustainable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湿地与湿地公约[j].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67-71.?

[3]卢小丽,武春友,hollydonoho.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方躬勇.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