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例(3篇)

时间:2024-07-23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一、单亲家庭、离异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古已有之,但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源于欧美国家对当时婚姻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导致了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单亲家庭的概念逐步形成。中国关于单亲家庭概念中子女年龄没有明确的界定。如在《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单亲家庭的定义为:“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离异而造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是这样描述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综合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按照中国《婚姻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单亲家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1)家庭成员关系单一:父或母一方缺失,只有父子(女)或母(子)女的关系;(2)子女为未成年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离异单亲家庭是指核心家庭由于夫妻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成年人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二、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离异单亲家庭由于家庭环境的突变,性别角色缺失,社会偏见的压力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子女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1、情绪情感障碍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导致子女情绪情感受到不良影响,发展出现障碍。具体表现为:

(1)暴躁易怒:父母离异给孩子精神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情绪波动大,不良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冲动易怒是表现之一。

(2)冷漠孤独:父母离异后,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一般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

(3)焦虑:孩子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相互敌视。这使他们对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

(4)恐惧自责: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当意识到自己到某种危险而自己又无法摆脱时,由于无法找到安全的依赖而容易产生恐惧感,而且会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如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等等,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身,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2、性格方面的缺陷

父母离婚给孩子造成的危害,远比父母一方因死亡的单亲家庭严重得多,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中学生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自卑是由自我评价过低而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性格倾向,有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对自己什么都不满意,形成“自卑情结”,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失望等等,感觉无助,在学习方面形成学习焦虑。

(2)孤僻:家庭的解体,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变得非常孤僻,常常把苦恼、不满和怨恨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

(3)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前大多数经常伴随吵架等行为,离异后常常心情烦躁,极易使孩子产生冷酷悲凉的心情,导致不良情绪滋长,从而逐渐形成蛮横、粗野和冷酷的性格。

(4)偏激:离异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固执,不愿别人劝说,对他人缺乏信任,防范心理特别严重,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形势,自以为是,片面性大,过分敏感。

3、人际交往能力缺失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在社交兴趣,信任他人,交往频率、家庭亲密度和情感距离等方面较差,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上:由于父母离异,他们容易产生“被遗弃感”,从而焦虑、感伤、孤独;家庭缺损的挫折感压抑在内心深处,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去宣泄,因而会产生冲动等不良言行,以此来逃避挫折情境。这种情绪外在表现为冷漠,不敢与他人交往,虽然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关心与爱,特别是来自同学、朋友的爱,但却又无所适从。面对父(母)时会对父(母)怨恨,不愿与父母交流,这实际上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三、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注意教育与爱的统一

作为单亲学生的家长,无论孩子的抚养权是谁,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不要向子女隐瞒真相,更不能恶意去中伤对方或者阻止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前来探望子女。更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有一种负疚心。更想以为子女付出更多来补偿子女而放弃对子女的正当要求。对孩子的未来应确立起适度的期望值,同时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爱的补偿

作为专职的教育重要机构,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对离异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爱的补偿: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单亲家庭学生,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隐私,创建友爱互助式的教育氛围,可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气氛,可以帮助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作为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对这些学生的保护和教育任务,发挥教师良师益友的作用,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生活,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档案,了解他的思想动态,多同他谈心,帮助增强学习兴趣,改变其不良学习的态度。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教育;对比分析;学科性质;紧密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念的引导、教育。而德育教育侧重一种道德规范的教育,思想政治的核心是思想观念与政治观念,而德育教育的核心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又包括社会道德、社区道德、学校道德、家庭道德等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明确二者的区别,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分开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为了简要地说明这二者的区别,我们以下将就几点来进行讨论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学科性质对比

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育教育并没有收录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之中,德育教育也不在专业目录之内。德育原理曾经被分类于教育学,独立设科。但是,后来重新改革,德育原理被包含于教育学科之内。不管德育是否自成一科,德育基本可以归类于教育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德育的学科性质应该是教育学范畴。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和专业来开设的,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改革,它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是被明确归为法学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学科专业。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是属于法学的范畴。这是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本质区别。从学科性质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教育学和法学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核心概念对比

一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是我们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来展开的。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有科学的认识。人生观的培养是使他们对自我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去影响和有意识地改变世界。而价值观的培养则是使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大小、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努力维护社会价值体系。

另一方面,德育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德育教育的工作围绕道德教育展开。道德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或环境的一种处事原则和方法论,道德是正确认识这些关系的结晶。一个人只有具备道德意识,才能够对自己进行约束,根据道德准则去理解自身和周围关系,成为一个具备道德修养的人。二者核心概念的区别是一种最根本的区别。这个核心概念的不同,导致二者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育目标也是不相同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主要内容对比

一方面,德育教育的内容基本固定,它受到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大。德育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道德理想、公民道德规范、人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等等。德育教育内容跟人自身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德育主要强调对人自身的影响。比如说,道德理想教育是要让人能够通过理想追求,完善自身,不断地鞭策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动性较大,它除了固定的部分,比如历史政治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随着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策方针变动而变动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国家经济政治的影响比较大。这是因为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且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动,因此,在不同时期,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某一具体时期来看待,而不能够简单地总结出来。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逻辑关系对比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高于德育教育。从以上对核心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建立对自身以及自身所连接的各种关系的正确认识,就无法谈其对社会各种关系的认识。也就是说,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比方说,世界观没有建立在自身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知、了解的基础上是无法形成的。人生观没有建立于对人生意志的正确选择和认识也是无法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高于德育教育。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比德育教育来的重要,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要凌驾于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层面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层面相对来说比德育教育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关系到一些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等,而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教育常常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比如一些学习态度、处事原则等等。因此,德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德育教育的教育效果更明显,比如辅导员开个德育教育讲座,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可以马上做出实践,只要他们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改变就可以做到。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一种无形的,它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要经过时间的积淀才能够体现出来。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比德育教育更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更强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教育内容的关联性更强。比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另外,没有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等。而德育教育的教育内容就没有这么系统化的理念,德育教育针对“德”和“育”来展开,“德”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而“育”也可以是另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德与育并行展开,不需要明确的先后顺序,相反地,德与育往往要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途径的类同

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以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基础,从知、情、意、行等几个人类的行为出发,将教育内容贯彻到自身修养的问题中去,并体现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原理。因此,他们二者又有很多的类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形式类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育形式都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理论是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准则。其次,组织教育的形式类同。通过日常工作开展教育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中,通过教师、辅导员、系主任、班主任等角色利用各种机会,比如讲座、会议、班级建设等等形式去展开教育是实现的主要形式。最后,舆论引导作用类同。通过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最常见的形式。现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上的作用是类似的,媒体的教育效果也是差不多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他们的也有类同之处。

总而言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得出结论,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学科性质不同,核心概念也不同,还有其他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依存的,二者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都是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而言,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J].探索,2007(1):120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篇3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考试经历过无数次,几乎每次的考试都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可称得上“考场不倒翁”。他对“考场不倒翁”有着特别的理解。

他举例说明道,“如果有一个人走进考场,拿起考卷每道题目都看了一遍后,高兴得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几乎每道题他事先都准备到了。于是他奋笔疾书,最后成绩一公布,果然得了个满分。这样的人在我看来,不能称为‘考场不倒翁’,哪怕每一次考试都是如此仍然不能称为‘考场不倒翁’。那我所说的‘考场不倒翁’究竟是什么样的含义呢?比如,今天你要参加某一场考试,走进考场拿起考卷看了一遍后,傻眼了,为什么?因为这一道没有准备到,那一道也不会做,但你依然能够考出来,并且取得好成绩。把不会做的题目做出来并且得高分,这才是我所说的‘考场不倒翁’的含义,而我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听者在哑然失笑之余,也不住地点头:这样的界定确实颇有新意并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考场不倒翁”这几个字大家都会写,但需要作特别的界定与说明,否则,你从字面上所理解到的意思与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有可能大相径庭。它给我们以启示:在今后的教育研究中,作为研究者的小学教师一定要养成对概念进行界定的意识。形成对概念进行界定的习惯,培养对概念进行界定的能力。

既如此,我们不得不问:究竟什么是概念的界定意识?所谓概念的界定意识,指的是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一些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特别说明的研究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它直接指引着研究者的研究行为。界定意识有其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层次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研究者的身份意识,即意识到自己的研究者角色:其具体内涵则包括研究的责任意识(对自己观点的负责)和规范意识(对研究规范的遵循);其延伸内涵包括研究者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自主理性等等。

为什么在教育研究与写作中要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如果在研究中不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又会发生什么,对于这一类问题的回答,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一幕,看看从中我们能得到何种启示。

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途中,每当孙悟空离开唐僧去探路或寻找食物的时候,他总不忘将师傅安顿下来休息,然后用金箍棒围绕唐僧划一个圆圈。并告知师傅。只要呆在圈内,就会非常安全,任何妖魔鬼怪也奈何不了他:如果走到圈外,则有很大的危险。因此,妖怪为了抓住唐僧,总是想方设法地不断引诱唐僧走出圈子,最终得手。

妖怪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引诱唐僧走出那个圈子?孙悟空划的那个圈子究竟有什么用?这一做法与教育研究中概念的界定意识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对于教育研究的开展而言,孙悟空的那个圈子有两个方面的功能意味:一是确认安全的边界,因为那道圈线本身就是一道安全警戒线,对唐僧具有提醒作用,对妖怪具有警示作用,从而保护了唐僧的安全。在研究中也需要给自己所进行的研究划一个边界,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随便超越这个边界,因为俗话说得好:桔在淮南为桔,在淮北则为枳矣!这样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聚焦于某一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区分于其他相关的研究,避免陷入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尴尬境地。二是突出唐僧安全问题的解决。划圈的根本目的在于达成唐僧安全问题的解决。同样的道理,研究总是要解决问题的,要么解决一个理论问题,要么解决一个实践问题,要么兼而有之。因此,在研究中也需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想方设法突出研究者对某一问题的独特观点与看法,从而区分于其他相关的观点与看法。由于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认知,因此,这样做了以后,也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麻烦。由此可见,不对概念进行界定就仿佛孙悟空不用金箍棒划圈,失去了安全警戒线保护的唐僧就难免不被妖怪吃掉了。而未经界定的概念必然会使自己的研究失去了立论的基点,分散了所要解决问题的重心,也就难以让人对你的研究信服。

那么,怎样对教育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呢?怎样才能通过核心概念的自我界定而获得某一概念的新意呢?对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常见的做法。

第一,借助引用权威性的定义或解释来实现核心概念的自我界定。这里的权威性的定义或解释,判断的标准是它们必须出自经典之作,或出自权威专业机构的媒体,或出自及引用于核心期刊上,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果你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专有名词的话,那就先查找工具性的图书,诸如《教育大辞典》之类。需要注意的是查阅辞典最好找两本:一本是中国人编写的,另一本是外国人编写的且最好就是外文版的:二是如果你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教育大辞典》之类的工具书中没有的词条,那就查阅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名家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从中引发出自己的理解。在教育研究中不要随便就引用某个人所界定的概念或对概念的解释,除非你找到的是权威性的解释或这个解释能更好地说明你所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通过同一概念不同界定的罗列与比较,进行核心概念的自我界定。首先围绕概念从多种途径将相关的研究成果找到,罗列出同一概念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其次进行对比性阅读并作归纳整理,分析其共同点与差异点:第三从共同点中进行概括,从细微的差异中找到新意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仔细思考本研究领域的一些专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尤其是他们对概念内涵及外延的演绎,从中可以从思路或方法上找到概念界定的借鉴。此外,从研究某一概念的定义入手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定义是所有研究领域的核心,任何一种定义都会清楚或暗含地界定自己研究领域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和焦点。通过分析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某一概念的定义,我们就可以更准确、更简捷地描述出这一概念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我们根据定义的焦点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找出定义中的关键修饰词,以便进一步分析。

第三,根据逻辑学下定义的方法进行核心概念的自我界定。只要翻开众多的逻辑学著作,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文字:“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又称实质定义或真实定义。任一定义总有被定义的东西和用来定义被定义的东西的东西:前者叫做被定义项,后者叫做定义项。逻辑史上最早的定义公式是由古罗马逻辑学家波爱修提出的。该公式是: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这种下定义的方式,后来被称为通过属和种差下定义。所谓种差,就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当需要给核心概念下定义时,不妨采用这一基本的定义公式,当找到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有属性时,实现核心概念的自我界定就变得简单了。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方式进行概念的自我界定,都不要忘记进一步强调在本研究中你所要表达的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特别要指出的是,采取上述路径与方法对核心概念进行自我界定,得到的往往是某概念相对抽象的内涵,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尚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概念,再将具体的概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指标,这样才能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弄明白概念界定意识的背后,是认清某一个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它通常又内含着三个层面的思考。即理论上是什么、实际上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理论上是什么”的问题反映的是这一概念背后的本质属性,“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揭示的是这一概念在实践中的真实表现,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追求的则是这一概念的理想状态。

对于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而言,有许多好的教育研究习惯需要养成,核心概念的界定习惯只是其中之一。这一好习惯的养成虽非一日之功,却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可以做到的。它内含着彼此紧密相关的四部曲,理解概念界定的内涵是养成界定意识的基础,承认概念界定的必要性是养成界定意识的催化剂,学会概念界定的方法是养成界定意识的关键,实践概念界定的行为则是养成界定意识的标志。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就离成功的研究不远了。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