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优秀(精选2篇)
时间:2023-08-03
时间:2023-08-03
在社区中生活答案
【基础巩固】
1、B
2、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管理功能
3 - 7 D D A B A
8、(1)健身器械的购置体现了社区的文化功能;义务联防队和爱心捐款箱的设置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
(2)略
【拓展提升】
1 - 3 A B A
4、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
2、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A、农业生产 B、炊具 C、祭祀 D、装饰品
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①青铜铸造 ②陶瓷业 ③冶铁业 ④玉器制造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在()时期已齐备
A、夏朝B、商朝C、周朝D、商周
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猜一猜右图是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
A、虎B、鼠C、兔D、蛇
9、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编钟
10、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
11、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B、老子C、荀子D、孟子
1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13、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4、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
15、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16、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1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
3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
2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
27、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兴办“私学B、“温故而知新”C、“仁”的学说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
29、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A。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B。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
C。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D。战争过于频繁
30、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38、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 之,福之所伏”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35、今天中国民间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了纪念()A、孔子B、屈原C、商鞅D、姜尚
3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 。频繁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37、商代文字的主要写在()上。A、青铜业B、龟甲、兽骨C、竹简D、丝帛
38、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
39、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调法制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40、包含朴素辨证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
41、()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
4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针
4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 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46、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
4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48、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A、商朝时B、西周时C、春秋时D、战国时
49、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50、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
55、你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5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接近的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57、我国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A、战争B、起义C、谈判D、变法
58、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具有()
A、民主法制观念B、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C、公共道德意识D、回归大自然的要求
5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B、诸候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60、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61题10分,62题10分,63题22分,64题4分,65题4分,共50分)
75、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2)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2分)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5分)
(4)材料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3分)
(5)根据材料二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1分)
(6)他在文化上有何贡献?(2分)
(7)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1分)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2分)
(9)他在教育上还提出了什么名言?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4分)
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2分)
(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2分)
6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2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D C B D A C B A C C D B A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D B D C C B B C B A A B B D B B C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C A C D A A D D B C D A B C B C D B C B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61题10分,62题10分,63题22分,64题4分,65题4分,共50分)
75、(1)孔子;儒家学派;(2分)
(2)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3)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 杀;(3分)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3分)
(5)鄙视体力劳动(1分)
(6)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2分)
(7)《论语》(1分)
(8)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2分)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要勤于复习、要诚实、要虚心向他人学习(4分)
64、(1)答:是孟子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2分)
(2)答: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2分)
65、(1)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分)
(2)答:我认为 有用(1分)。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3分)
下一篇:端午文化节活动方案(精选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