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字(精选7篇)

时间:2023-08-10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 篇1

疫情暴发以来,党和国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担当,在全国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随着疫情逐步受到控制,一手抗疫情,一手抓生产,打赢脱贫攻坚战,追赶疫情损失的时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摆脱松口气、歇歇脚的观念,咬咬牙、较较劲,拿出面对疫情的紧迫感,保持抗击疫情的精气神。

急中求效,落笔复工复产后半篇文章。伴随疫情好转,各地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类企业的审批。但一纸复工通知书不是履职尽责的嘉奖令,复工企业还面临诸多“卡脖子”的“痛点”“堵点”“盲点”,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等不得、慢不得。各地党委政府要争分夺秒主动作为,疏通产业链,打通运输线,稳定资金链,保障就业面,促进消费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不见面审批”优势,完善“一门一网”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真开工、真生产,释放发展潜力和巨大动能。

急中谋质,发力脱贫攻坚后半程冲刺。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离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还剩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受到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滞销,扶贫产业停滞,扶贫项目停工,扶贫工作暂缓,返贫风险加大,脱贫任务更加艰巨。这都要求党员干部紧绷精神之弦,拉满实干之弓,克服疲劳综合征,持续强化攻坚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最后冲刺时刻,更要严格防范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和“一发了之”“一分了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脱贫“不掺水分”。

急中图稳,决胜疫情防控后半段战场。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向好,战“疫”到达关键时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国内人员流动聚集、国外疫情严峻形势都带来新的挑战。内防扩散、外防输入,需要各地党委政府增强责任感,杜绝侥幸心,统筹落实各项工作,稳重求进、稳中求速。这也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也要力戒放松懈怠,如履薄冰,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900字 篇2

最近,我看了一本老师推荐的书《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

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我国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里面有许多为了实现目标而拼搏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件就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了。

24岁的李保国,是一位大学老师,在他任职10余天后,他就相应学校的号召,开始了山区的开发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的居民脱贫奔小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在当年,邢台市山区里自然灾害频繁,树木的存活率竟不到10%,李保国起早贪黑,制造手工炸药,炸平了山上的每一块乱石。有一次,他在爆破的时候,发现有一枚炸弹没有被引爆,便走出掩体,冒着生命危险拆除了引信,免除了一场“灾难”。事后,他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并且持之以恒,全力以赴。

读完这则故事,我心里感慨万千:李保国为了他自己的事业,为了让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为了圆国家百年富强的梦,整整奋斗了34年。因为心力交瘁而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的坚持不懈,令我们称颂!

就如他的名字,“保国,保国,保家卫国”!在他的一生中,尽管“颠颠覆覆”,但他的信念一直是“持之以恒,圆梦中华”。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人。我们小学生,更)www、baihuawen、cn(应该为了学习,为了达成自己所预期的目标而不断奋斗,不断拼搏,不断追求。

最近,我在学骑自行车,虽然遇到许多“困难险阻”,内心里也有过纠结,可我终究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不懈地努力。因为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梦想就一定会实现。正如米南德所说,“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在此,我要向同学们说,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接过先辈的旗帜,真正成为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所以,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着李保国的英雄事迹,让我们为学习而不断努力,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让我们牢记这励志圆梦,持之以恒的理想,让我们牢记着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中国梦。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一定会被实现!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200字 篇3

小康是一个陌生而又不陌生的词汇。我们可以经常从新闻上,从领导的发言讲话中,看到、听到小康;。那么究竟什么是小康呢?从百度上得知小康是指:生活安定,家庭富足,经济宽裕的生活。

哦,我恍然大悟,那我们现在不是就处于小康社会之中吗?

怎样是小康了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告诉我们: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要想小康,先要脱贫。我的妈妈是一位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负责畜牧业发展。他们的工作中就有关于扶贫开发的。今年妈妈一直在下乡,奔走于各乡镇之间,在山林间穿梭,日均行一百多公里路。等到下午下班回家后都是无精打采,疲倦不堪。哪有这么多乡可下,也不知道你们整天忙前忙后都在干什么?我的心底始终有这样一个疑惑。妈妈仿佛看穿了我心中的想法:今年秋天到明年春天乃是柃木开花时期,也是蜂蜜收割的时节。我们这几位农业工作人员将要了解统计蜂蜜收割情况,从而对养蜂农户作补助津贴。;这让我想起了寒暑假在妈妈办公室里做作业时。经常来办公室询问要点,登计事项的老农民,他们衣着朴素还带着地方方言。原来他们都是既有意愿又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农业工作者向他们传授养蜂技术知识,让他们获得经济来源,加上低保和养蜂一年收入的四五千元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宽裕一些,不再那么困难艰苦。为此妈妈感到骄傲:我们做到了脱贫。这不就是小康吗?

近年来,大家有没有发现乡镇绿化更加美观完善了。我老家的那栋几十年纪的老楼也翻了新,改成了六层套房。在楼墙上刷上漆,画上惟妙惟肖的壁画令人耳目一新。房前一片废弃的菜圃也焕然新生,变成了姹紫嫣红的花圃。镇外飞云江边一条细长的绿道蜿蜒而下。时常可以见到前来运动散步的人们,新修的亲水平台上多了几位练太极的老人。夜晚将有一群大爷,大妈在这儿热闹的跳广场舞。一旁篮球架下的小广场,时不时地有孩子在这儿打篮球,嬉戏玩闹。沿着一圈的花坛中种起了小雏菊、月季花。整个家乡的变化就像一个朴素的人洗了把脸,画上了淡妆一般,焕然一新。这就是小康。

乡村变化就不得不提一提西坑让川了。原本老旧贫困的村庄逐渐变成了现如今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乡村的改变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历史民族文化:古老高大的樟树王,墨香泗溢的三味书屋,畲家文化的表达长桌宴特色无一不体现的淋漓尽致,配合当地历史悠久的房屋给人别样的体验。既改善了乡村面貌,又发展了旅游文化,更以此带给当地村民经济收入。这就是小康。

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小康。在新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逐渐衍生出了二维码;这个奇妙的小东西。在它的帮助下,你是否逐渐发现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够了:买东西支付扫一扫二维码;乘公交搭车扫一扫二维码;交水费电费也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尤其今年遇到了疫情,手机扫码支付得到到了提倡它使你不需要担心钱币流通交叉感染,人人都能保持距离却又方便快捷地生活。这就是小康。

小康让生活更美好。实现小康,就是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丽,更繁荣,更富强。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200字 篇4

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我们会经常听到小康;这个词。我很疑惑,小康;是什么?但是了解了奶奶曾经的生活,对比我现在的生活,我明白了这个词的含义。

听奶奶说起她小时候的生活,那时候的日子和现在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奶奶告诉我,以前她们住的房子是低矮的茅草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吃的是没一点点油水的青菜煮白水粥,总是感觉吃不饱;用的都是最原始的劳动用具,做什么事情都是很慢,没有一点效率;穿的都是又破又旧的粗布衣,整个人都没精气神。那时候的人们白天只知道在黄土地里刨土,晚上更是没任何娱乐项目,天黑下来只能靠着一个小蜡烛才能找到点光源。她们的生活范围,就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想要外出就只能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地走路。对于学习,更是没人重视,吃都吃不饱的大环境下,怎么还有心思考虑学习呢?那时候的日子就是在这种艰苦的岁月里熬着过。

对比奶奶口中那种艰苦日子,我们现在的生活简直就是天上人间啊!我们现在的生活不仅丰衣足食,还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以前外出只能靠双脚,现在我们可以搭乘汽车、火车和飞机,我们周末回老家,爸爸只要开着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开2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以前做饭只能拣柴火烧土灶,现在我奶奶只要把淘好的米放进电饭煲,通上电,就能有香喷喷的米饭可以享受,真是方便又卫生啊;以前买东西只能凭票排队才能有资格,现在妈妈购物的时候掏出一个手机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非常便捷。现在的美好生活,换以前的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就我们海宁这个小城市,随处可见的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最高的开元名都大酒店望出去,是四通八达的大马路,马路边上是环境优美的公园,比如有鹃尔代夫;之称的鹃湖公园,鹃湖的边上还有一所高大上的大学浙江大学,这是我们学子都非常向往的大学。海宁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购物的天堂皮革城,可以一赏天下奇观的海宁潮水,探索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故居等等。

我们的学习就更受重视啦!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从学校到家庭,大家都重视着我们的学习。我们有最现代化的校区和最优秀的老师,进出校门有先进的门禁系统和态度严谨的保安叔叔守护安全;上课有专业的老师通过电脑大屏幕声情并茂地讲解,听课效率特别好;吃饭有宽敞明亮又干净卫生的大食堂,我们总是能享受到各种美食,健康又美味;体育活动有设施齐全的体育馆和安全环保的大操场,我们可以跑步、跳绳、打球,做操。学校不仅重视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我们德智体各方面发展,我们有丝竹乐队学乐器,有德育课关注我们身心健康,有美术课让我们画出心中向往的美丽世界。我们享受着这个小康时代所给予我们的快乐无虑又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小康听着遥远,其实很近,就在我们身边。小康生活带给了我们富足的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享受,在这高速发展的小康时代里,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全面小康,我们奋勇向前,努力奔跑。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200字 篇5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是这样的,处处花团锦簇,城乡没有差距,农民住着楼房,再没有农民工,只有粮行和菜市场老板,以及农场主。没有人乞讨要饭,没有犯罪,没有无序竞争,人人谦让,人人都有尊严,大家彼此尊重,每个人都能够过上温饱的生活。哪怕他什么也不做,也有最低生活保障。愿意工作的人,多劳多得,可以享受旅游、美食等诸多福利。以此促进人们就业。而不是靠着饥寒交迫来逼迫人们做苦工,积劳成疾,早早夭折。人们的劳动强度都有规定,凡是要求工人做到的,老板们必须亲自做到,凡是要求全社会做到的行为规范,各级官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先做到。给普通老百姓制定的规定一定要适用于有权有钱的阶层,各种政策向贫困者倾斜,选拔人才例外,毕竟需要人才的地方不能差者优先。

我认为小康社会应该是个有秩序的社会,不会再有人因为贫困犯罪,没有为了生存而发出的呐喊和不满,没有找不到工作的跪求,没有不顾尊严的下贱行为,没有如同将要掉下悬崖的你死我活的竞争,没有沿街乞讨,没有农民工冻饿或因疾病而死,没有领不到工资的抗议、跳楼和围攻政府部门。

我认为的小康社会是人人有保障,人人有选择生活状态的权利,人人有爱心,人人有能力帮助别人,而不是因无能为力而对一切都漠然视之。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可以有极其富裕的人,但是绝对不能有没饭吃、没房住、没有温饱保障的人。即便实个懒汉,也不会饿死,也有生活保障。毕竟天生的懒汉不存在,许多人心理上的障碍大都是社会造成的,国家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并且不歧视有“就业恐惧症”的心理障碍者,也是社会的进步。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没有假货,买不到伤害身体的商品,一切都是绿色环保健康无害的产品,没有集体造假,没有价格欺骗,没有行业潜规则,一切都能拿到阳光下来展示,再没有那么多不该有的企业机密,再没有那么多不能说的行业潜规则,再没有竞争带来的诽谤排挤,再没有高低贵贱,再没有职位歧视,再没有领导特权,再没有横眉冷对,处处是春风般的温暖和善意的微笑。

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吗?这还远远达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并不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我只希望人们至少在精神境界上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不分人群和贫困原因地达到每个人温饱的社会,就是小康社会的最低标准。

2022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1100字 篇6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小康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想像杨利伟叔叔一样成为航天英雄,追梦太空,在天际间翱翔;有人想当老师,和蔼可亲又甘于奉献,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有人梦想当警察,惩治邪恶、英勇无比,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卖火柴小女孩的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是人世间最美的真情;在邓亚萍眼里,梦想就是坚定永不服输的信念,一次又一次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为祖国母亲争光。

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中国梦是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强磁场,而我们是围绕这强磁场不停奋斗的其中一员,渺小却不弱小。追寻中国梦,其实我们一直在路上,可是这条路却很长,很难走,却是我们在追梦过程中不可更改的信念。

也许,我们现在的中国还不够富裕,因为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的一些孩子还穿不上鞋;也许,我们现在的祖国还不够美丽,因为在北京等地的雾霾天气还在经常发生;但是,我们有同一个梦想,它就是中国梦,有了中国梦,那么无论有太多的也许,我们也就不会去害怕,也就不会去担心。

我们都在追梦,一直在追,并且一直在坚持,我们都活在一个个梦被实现的欣慰中,从中国梦的萌芽到现在,我们看到了许多梦里的东西。从破落贫穷的草房到那平地上拔起的一幢幢高楼;从温饱线上徘徊的人民到如今在广场上每天跳着舞并欢声笑语的人们;从以前落破不堪的教室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可以说,每天,我们都在见证一个个中国梦实现经历。

我们虽然经历了太多挫折,可是只要我们想到从昨天到今天的变化,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相信,中国梦,他就在我们身边,他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未来。

我也有一个梦想,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还是用王安石的诗告诉大家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就想做一个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人。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从古至今,中国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像梅花一样的爱国者,他们把祖国、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品德楷模雷锋、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以铁的事实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爱国长歌,他们甚至用生命来呼吁人们心中的爱国精神。爱国,就是对祖国和人民无比热爱的情怀和忠诚。这样的爱国情怀和忠诚是为国奉献和报效祖国的力量源泉。像梅花一样做人,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斗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伟大的中国梦,追寻你,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到在。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心中坚定的信念,振奋的精神,指引我们开拓创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努力吧!

全面小康我们来了征文 篇7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