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生平简介(精选8篇)

时间:2023-08-12

关于文天祥的评价 篇1

公元1283年初,文天祥被元朝政府杀害。但他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精神却为人所钦佩,时人与后人对文天祥的评价相当高。

在文天祥生前,时人对他的评价就很高。宋理宗曾钦点文天祥为状元,他虽然昏庸,对文天祥的才学倒是很欣赏,评价文天祥“此天之祥,宋之瑞也。”与文天祥同朝为官的王积翁认为,论才干,“南人无如天祥者”。连元世祖忽必烈也曾对左右说道:“(文天祥)真男子也,不能为我所用,诚可惜哉!”

文天祥死后,后世对他也颇多赞词。元朝编修的《宋史》评价道:“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意思是,文天祥死后,世上那些喜欢高谈阔论的人说科举得不到伟人,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这就等于将文天祥评价为“伟人”了。明代负有盛名的士人蒋一葵将文天祥比喻为擎天一柱:“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清代乾隆皇帝也给了文天祥相当高的评价:“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陆以则说:“(范仲淹、诸葛亮、陆贽、文天祥)此四人者,皆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到了当代,毛泽东对文天祥的评价也很高,他说:“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由上述评价可以看出,世人对文天祥的评价甚高。

从容就义: 篇2

忽必烈没有办法使他屈服,决定判他死刑。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47岁。

奉诏勤王: 篇3

金兵率领20万大兵南下,攻城略池,南宋兵败如山倒。谢太后下了一道《哀痛诏》,希望各地文臣武将、豪杰义士,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但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各地将官大都观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响应,自筹资金,召集兵马,起兵勤王。

文天祥祠 篇4

1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2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3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三、文天祥片段(信念,气节,傲骨)

1、他感动苍天,连地名都来帮忙,让他的惶恐和零丁都融入了草木山川。他感动世人不只因为他对故国故土故民的无限依恋,还因为他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矢志不渝,毫不世俗和功利的不识时务,以及视死如归的浩然气概。一个忠臣孤子的泣血残红,谱写成一首人间绝响的正气歌。

2、国家危亡时,他毅然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他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的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人民的楷模。他的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写照。

3、英雄末路,他用生命诠释忠诚。衣袂飘飞,落叶无语,他用坦然的选择面对刀光剑影,他用雍容的态度拒绝高官厚禄,他用自己的生命维护着一个民族的尊严,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当他视死如归完成了尘世的使命,当他毅然决然用丹心书写汗青,零丁洋里那无悔的千年一叹,震彻千古。这个民族从此变得更有骨气。

4、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只为精忠报国,兴复南宋的远大志向;拒绝皈依,抵挡利诱,只源于心中矢志不渝,忠于民族的鉴定信念。他的坚守,沉淀为精神的沃土,滋养着无数的爱国赤子!

5、为雪九庙之耻,他鞠躬尽瘁,九死不悔;为复高祖之业,他毁家纾难,殒身不恤;为求救国之 www、baihuawen、cn 策,他高风亮节,义薄云天。这样的他,注定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 篇5

几百年来,文天祥的抗元事迹众所周知,他在受命于危难之际,视死如归的精神昭然于史书。那么,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呢?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才情自不必说,从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可看出文天祥这个状元名符其实。

不过,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平坦,因为他不愿对奸臣妥协。文天祥在朝中属于主战派,他多次上书理宗皇帝杀掉提议迁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回应。后来,权臣贾似道以告病回乡要挟皇帝,文天祥又起草制诰讽刺贾似道,因此被责令退休,时年三十七岁。文天祥的正直不阿虽然给他的仕途带来羁绊,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正直可见一斑。

实际上,文天祥不仅是一名正直的臣子,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文天祥的后半生几乎都在军旅中度过,他的家小也随军转战南北。有一年,文天祥驻扎于丽江浦,当时军中流行疫病,士兵死者数百,他的母亲和独子在这个时候一起病死了,文天祥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被捕之后,文天祥在大都被关了三年,始终拒绝元朝的诱惑。元朝统治者为了逼他就范,将他的妻子和仅剩的俩女柳娘、环娘没入宫中为奴,文天祥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没有妻儿骨肉之情呢?但事已至此……奈何奈何!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为人父者,见女儿受难而无能为力,心中苦闷可想而知。但文天祥不愿因家人而屈服,他死后连元世祖也颇为可惜,叹道“好男子,不能为吾所用,杀之诚可惜哉”!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篇6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之心读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故事有感 篇7

古往今来,我们的祖国有多少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自己的一切。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思是国家都已成这样了,我就不能再保护自己了,而要去保卫祖国。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最后胆小的中国人,跑的跑,降的降,谢太后唯珂派人只剩下一个文天祥。他毅然临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说: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他甚至借此机会观察一下敌营的虚实以谋救国之策;。但是他没有想到,正当他指斥伯颜扣押不能返回宋营,他的义兵则在同时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敌人的凶残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无耻的投降派却使他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挫折。

读了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触,我的感触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这么强大,都是像文天祥这样的祖先用血肉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虽然在我们中国皇帝历史上有不少昏君,就像乾隆皇帝。他是历史上最有钱的一位君王,但是他总是闭门修炼,从不接受外国的技术,假如当时乾隆皇帝肯接受外国的技术,我们中国也许就不会受到外国人的欺凌,我们的科技也会更发达。就是因为乾隆皇不肯接受外国的技术,才导致国家灭亡了。可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像文天祥一样的英雄:邓世昌、赵一曼、董存瑞、杨靖宇等等。他们都有着一颗炽热,能够燃烧太阳的爱国之心,他们都是为了保卫祖国而牺牲的,他们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今天强大的中国。看今朝,我们都是21世纪的少年了。在我们心里也应该怀着像这些英雄一样的爱国之心,祖国需要我,我们就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祖国。现在我们就要从小事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后用我的才能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进一步!

人物生平: 篇8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1236年6月6日出生,南宋民族英雄,以忠烈闻名于世。 文天祥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几十年间,它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终。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面对敌人的百般劝降,他义正辞严,最终慷慨殉国。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