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详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4篇)

时间:2023-07-2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要着重理解“参加”两个字的含义,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就不应计算在内。

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极植法解题就是先把思路引向极端状态,使问题简化从而顺利得出结论,然后再回头来认识现实问题,将计算结果和题意相比较得出结论。

常见考法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误区提醒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5)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典型例题】

例析:1、有一不纯的硫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它的含氮量为20%,求该样品中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A、B两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下列各式中能够表示该化合物化学式的是( )

A、 AB4 B、 AB3 C、 AB D、 A2B

解析:

求化学式即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或原子个数比,由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可推知:

4、49g氯酸钾与多少克高锰酸钾中的含氧量相等?

解析:

本题中氧元素质量相等是联系两种物质的中间量,而氧元素质量相等的内涵是氧原子个数相等,由此可找到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可用关系式法计算,也可根据氧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列方程求解。

解法一: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4KClO3——12O——3KMnO4

4×122、5 3×158

49g x

490:474=49g:x x=47、4g

解法二:设与49gKClO3含氧量相等的KMnO4的质量为x

5、3g木炭和5gO2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物全是CO B、产物全是CO2

C、产物是CO、CO2的混合物 D、木炭过量,产物为CO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十二:实验室制法 篇2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高中化学详细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篇3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等大多数金属块状固体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 KMnO4为紫黑色 。

3、红色固体:Cu、Fe2O3 (红棕色)、HgO、红磷 ▲硫:淡黄色 ▲ Cu2(OH)2CO3为绿色

蓝矾(又叫胆矾):蓝色 NO2 :红棕色气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4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o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o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H2SO3+2KOH==K2SO3+2H2O、SO3+2NaOH==Na2SO4+H2O、H2SO4+2NaOH==Na2SO4+2H2O

②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H20==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N205+H2O==2HNO3、(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Cu(OH)2+2HCl==CuCl2+2H2O、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Na2O+H2O==2NaOH、BaO+H2O==Ba(OH)2CaO+H2O==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Mg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2Al(OH)3==Al2O3+3H2O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