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精选4篇)

时间:2023-08-12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课。

二、教学课题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四、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篇诗作,短短二十多个字便向我们呈现了在美好春色中儿童捕蝶的快乐情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为了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图文结合,从图悟文,感悟图文相通之处,理解诗意,进入意境。并采用自由读,范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乡野春色之美与儿童之趣,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诗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找春天》后知道了哪些春天的特征呢?谁能给大家说些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呢?(学生回顾旧识,积累词语)

师:春天实在是美呀,不但我们喜爱,我们的一位诗人朋友也十分喜爱春天还特地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情景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是谁,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吗?

教师出示诗人图像及名称,教师介绍诗人。

百度百科:杨万里_百度百科

(学生会记起上学期学习的《小池》是他的诗作。)

二、看图说话,出示课题

1、教师展示课题图片,问:谁来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和事,肯定学生并将图中事物板书出来,。)

(通过看图说话,学生既能初步感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事物,便于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又能加强说话的能力。)

百度图片:

%cb%de%d0%c2%ca%d0%d0%ec%b9%ab%b5%ea&

-1&st=&pn=18&rn=1&di=56379966570&ln=1580&fr=&fm=&fmq=1330039988687

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18&-1&di

2fsoft%2fkjjl%2fxiaoxueyuwen%2f201004%2f3728、html&w1530&h1165&t9568&s644&tpjpg

2、你们又知不知道,诗人是在哪里看到到这美景的?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理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杨万里是怎样用诗来描写当时的情景的。

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全班认读宿、徐、篱、疏、未;五个生字,学写宿、徐、店、未、菜;五个生字。

3、全班朗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听范读,思考杨万里是在哪里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播放范读

百度视频:02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范读二年级语文下册-爆米花网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并用;标出来。

3、指名回答,诗人描写了哪些事物?(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有序地板书出来。篱、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4、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事物的。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古诗,使古诗完整。

(这种从点到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记住重点,易于浮现诗中景物,从而忆起全文。)

5、四人小组齐读古诗,再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

6、汇报交流结果(按每行诗句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7、指名示范朗读,教师肯定学生,并适时进行点拨:孩子在捕捉蝴蝶时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我们读的时候语气该怎样呢?当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找不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8、学生小组内比赛诵读。

9、各小组代表表演诵读。

四、作业

1、把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拓展

欣赏其它描写春天的句诗名句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附教学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教学反思

《宿新记市徐公店》这首诗是一首景美情真的诗篇佳作。通过诗人对乡野春色中景物、人物的描绘,再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十分亲近,融为一体的感觉。学习之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感悟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很自然的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之美,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提高了他们想象力,品出了诗境的一些味道。但我发现,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时,有不少同学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能主动的表述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因此,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之中,我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广东省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姓名:冯雪影

职称:小教高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

1、正音

2、解词

3、学生诵读

4、教师订正

5、齐声吟诵

三、探究:

1、学生读译,找出最喜欢的一则,谈谈理由。

2、学生发言,师生共评。

四、小结。

五、拓展:“半部《论语》治天下”,书中珍珠满地,俯拾皆是,请同学们说一说,与大家共享。

六、作业:以本文中12则语录中的1至2则为材料,自定立意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错就改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的生存智慧 欲速则不达,要有长远打算

人要讲信用

人需要磨砺

懂得惜时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3

一、巩固练习

1、指出背诵《游 园 不 值》

2、指名说说《游 园 不 值》的意思。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用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介绍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

〈3〉指名读古诗,交流自己哪地方读懂了。

3、指导学习古诗: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蝴蝶飞进黄色的菜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3〉、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课堂作业

教学要求: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

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反思

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早已会背诵这两手诗,且课前两天就布置了预习,要求借助字典、《唐诗三百首》的等工具书,结合插图,开展自主学习。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学中,一是凸显学生主题地位,引导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说说诗句的意思,共享预习的成果,进一步巩固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注重学法交流和渗透,如理解屐齿;,有写生说查阅了字典知道这是古人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即点明查字典理解法;;也有写生说看图上古人穿的木鞋自,点明看图理解法;等等,诸如此类,教师适时总结推广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引导联系前三篇课文,尤其是《拣儿童多处行》中海棠树;导及《早》一文中梅树;描述,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以及感悟字里行间作者喜爱儿童的感情。

但是不足的是,由于两课时的教学中还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习字,完成练习,在培养想象力方面还不够,例如:诗人小扣柴扉;为什么会久不开;?园们紧闭,他会怎么办呢?诗人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来,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园内美景。结合看图,想象:园内会四怎样的景色呢?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协议短信 篇4

规章语录对策思想品德组织生活会:春联文化建设注意事项,规章试题工作闭幕词有感表扬信借条公益广告的开幕词举报信教育整改措施辞职:资格考试优秀好词礼仪;教案读后感申请书听课。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