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追月教学设计(整理2篇)

时间:2024-05-25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是由王付林根据任光作曲的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填词而成,乐意宁静,歌词深情,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歌曲中多次运用的切分音以及波音、倚音,使曲调委婉细腻,不仅润饰、美化了曲调,更赋予旋律独特的风格,有助于歌曲感情的深化与升华。

2.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伴奏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

3.教学媒体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风格特色,了解相关音乐文化,在学习中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作品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用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和人声伴唱等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连贯、流畅的气息,柔和深情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并准确地掌握切分节奏。聆听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月》,熟悉其它版本的《彩云追月》,体会乐曲的意境。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风格特色。

2、能用连贯、流畅的.气息,柔和深情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

3、学会与他人合作,用多种音乐形式来表现歌曲。

(二)教学难点

1、能唱准、拍准切分音节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声势动作和人声伴唱等形式

表现歌曲。

3、调动每个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不断提高

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云月遐想→云月追逐,解决节奏难点→

入情入境,体会彩云追月→自主互动,学习彩云追月→

多种形式,丰富彩云追月→拓展延伸,再现彩云追月

(二)教学过程设计

伴着葫芦丝演奏的《彩云追月》旋律学生走进课堂。

1、创设情境,云月遐想。

师:伴着舒缓的旋律,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来到浩瀚的天空。

①点击课件,出现云层图

师:多么美丽的云层啊!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谁来说说你观察过的白

云的样子呢?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小结:老师仿佛看见了飘逸秀美的云姑娘,它在天空中变化多姿、翩翩起舞。

②欣赏一组月亮的图片。

师: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夜色中她显得多么安详、多么宁静,仰望静谧的夜空充满了无限遐想,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关于月亮的歌曲呢?

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熟悉的关于月亮的音乐作品。(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弯弯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月亮之上等等)

师:云和月在天空中也是一对好朋友,让我们看看这对好朋友在天空中干什么呢?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初步熟悉其旋律,能用“XXXXX”节奏为乐曲伴奏。

2、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深情地感情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3、学习并掌握切分节奏,准确把握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切分音,掌握切分节奏的强弱特点,引导学生运用于歌曲的演唱中,能更贴切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2、学生充分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并用自己的歌声表达思念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竖笛、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课前播放葫芦丝版《彩云追月》,学生进教室后静静听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氛围中熟悉乐曲旋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欣赏。

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提问:

乐曲的情绪?(优美、抒情)

2、师: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夜色中她显得多么安详、多么宁静,仰望静谧的夜空充满了无限遐想: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色彩。明月当空、月光如水,云彩悠悠、忽进忽退,好一幅彩云追月的美景啊!(边描述边做简笔画)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的展现,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创设优美、宁静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引导他们理解乐曲的风格。】

3、点题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就叫做《彩云追月》,是由著名作曲家任光所写。下面我们继续欣赏优美抒情《彩云追月》,请大家感受一下乐曲的速度和节奏又是怎样的?

师提问:请问你的感受是什么?或音乐美吗?或这么美的乐曲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回答问题)

师总结:乐曲旋律舒缓优雅,形象的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把人们带进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的诗画意境之中。

4、音乐节奏学习

a师提问:再请大家选择一下,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平稳的雄壮的中速

乐曲节奏多变的乐曲情绪抒情的乐曲速度稍慢

自由的活泼的较快

学生回答问题。

b师:为什么乐曲节奏如此平稳呢,那是因为有一个节奏至始至终贯穿在乐曲,你们听出来了吗?

课件出示XXX。

师讲解切分音和切分节奏,由XXXX—————XXX

师示范节奏请学生总结出节奏的强弱,帮助学生理解: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的部分,改变了基本强弱关系的音叫做“切分音”,包含切分音的节奏叫做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还有一位最默契的好伙伴跟随,就像彩云追着月亮一样。出示节奏XXXXX

d、练习巩固节奏XXXXX,以拍手—拍桌—拍腿等强弱的身势动作加入,练习巩固节奏。

e、播放乐曲《彩云追月》,生边听边用身势动作为乐曲伴奏。

(播放乐曲《彩云追月》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节奏强弱,并加入一些身势动作以帮助自己学习新的节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

三、新歌学唱

1、师:如此美妙的乐曲旋律深深打动了词作者王付林,他为旋律配上歌词,于是便诞生了歌曲《彩云追月》,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唱着。让我们细细听赏,歌曲《彩云追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老师范唱《彩云追月》,学生回答问题。(思念、离愁、盼望亲人相见)

师:说的真好,歌曲描绘了作者思念远在台湾的亲人,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迫切心里,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心愿看着谱例再听一遍歌曲,请找出歌词中你认为较难的乐句我们共同探讨。

a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较难的乐句,师生共同练习解决,可适当演唱歌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

b重点解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和前倚音的正确唱法。

c提示坐姿、击拍、气息等常规歌唱习惯。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柔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词。

3、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过程紧紧相扣,学生在听听唱唱和探索实践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

四、处理歌曲

1、师:歌曲描写的是对亲人无限的思念,抒发了盼望亲人早日团圆的迫切心情d结合歌曲的内容提示学生应唱出怎样的情绪?(生答:思念)

提问,歌词中哪一句对亲人的呼唤特别迫切,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力度来演唱此乐句?那就让我们唱出强弱的对比来,把思念、盼望的情绪充分的表达出来吧!

2、结合歌曲的情绪、速度设计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新课标鼓励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师:一首经典的老歌寄托了人们多少深情的盼望,无论是乐曲还是歌曲,都被许多音乐艺术家们再度创作、传唱着,今天老师还准备了其他版本的歌曲《彩云追月》,想一听为快吗?

1、欣赏超级女声版《彩云追月》,该曲融入现在音乐元素,高低声部同时进行,声音更丰富、饱满。

【设计意图:拓展听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学生们在余音缭绕中再次感受了音乐的魅力。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

六、总结下课:

师:《彩云追月》还有不少其他版本,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上网搜集,你一定又有新的收获。总之,广阔的音乐天地任由你们尽情地探索、遨游。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