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9篇)

时间:2024-09-10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1.数一数

2.比多少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11~20各数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难点

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立体图形。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2.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问题解决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

1.数一数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数等活动,初步认识数的概念,会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物体。

新授:

带领学生一起数数图片中的物体个数,如国旗有1面,单杠有2个等。

让学生数一数自己身边的物体个数,如铅笔有几支,书本有几本等。

玩数数游戏,如老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快速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数一数各种物体的个数。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比多少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两组数量不同的物体,如苹果和橘子,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哪组多哪组少。

新授:

介绍一一对应的方法,将苹果和橘子一个一个对应起来,比较它们的多少。

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其他物体的多少,如铅笔和橡皮、书本和文具盒等。

引导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重要性。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1~5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1~5各数,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实物等,让学生认识1~5各数。

新授:

教学生读、写1~5各数,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活动,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讲解5以内的加减法,如“有3个苹果,又拿来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计算;“有5个苹果,拿走2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用减法计算。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1~5各数的认识和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认识图形(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如魔方、牙膏盒、易拉罐、篮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形状。

新授:

介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如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等。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

玩辨认图形的游戏,老师拿出一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辨认和区分各种立体图形。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认识立体图形的重要性。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6~10各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实物等,让学生认识6~10各数。

新授:

教学生读、写6~10各数,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活动,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如“有7个苹果,又拿来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计算;“有10个苹果,拿走4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用减法计算。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6~10各数的认识和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认识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实物等,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

新授:

教学生读、写11~20各数,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活动,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结合具体情境,讲解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如“15和18哪个数大?”可以通过数的顺序来比较,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比较。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认识11~20各数,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11~20各数的认识和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7.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重难点: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各种钟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钟表的作用。

新授:

介绍钟表的组成,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教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3时”;“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是3时半”。

让学生通过拨钟表的活动,巩固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认识整时和半时。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认识钟表的重要性。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加法问题的情境,如“有8个苹果,又拿来7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新授:

介绍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如“凑十法”。以“8+7”为例,把7分成2和5,先算8+2=10,再算10+5=15。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活动,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多做一些练习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此外,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准备

小红花、大象卡通图、果树。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4、让学生贴水果。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5、集体探讨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比梨多()个。

(2)苹果比香蕉少()个。

(3)全班最喜欢吃()的同学最多。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师:出示(课本第101页的图)有计算机、电脑、算盘、铅笔的图片。

1、从图中,不好看出一共有几种物品,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类,排一排、比一比找你喜欢的`东西。

2、小组合作把物品整理在准备的卡纸上,指名板演。

3、学生讨论、操作后各组展示作品并汇报整理的过程。

4、比较整理后的图和整理前的图。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计算机有两个。

生2:我知道电脑有五台

生3:我知道算盘有三把。

生4:我知道铅笔有三枝。

5、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电脑比计算机多三台。

生2:我知道了算盘、铅笔比电脑少二台。

6、小结。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板书课题: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图中的物品多少的情况。

四、统计图形应用联系

师:看102页练一练第一题。

这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大家能不能找出相同的图形把这个统计图画完整,回答所给的问题?看谁做得最快最好,看谁是最棒的。

1、小组自己讨论试着做,然后集体纠正。

2、择优录取,选出最优秀的学生。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统计学习小组得到“小红花”的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2、学会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回家后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

六、总结评价

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想对你的同学、对老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七、作业

做课本第101页练一练的2-4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情景故事“小猴分水果”:今天,小猴皮皮过生日,听说他准备了好

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师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师:小猴子也有这样的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像什么,用手势比“<”。

3、教学“<”(猴和香蕉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用手势比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认识整时教材第91-9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六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

生活、学习习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掌握看整时的方法,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读出钟面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

师--实物钟,电子表,视频投影,电脑课件,钟表学具

生--每人一个学具钟表,8个钟表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呢?那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电脑课件)

问:你的一整天又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一)认识整时)

师: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钟表,请看电视屏幕。(电脑出示,学生欣赏)

教学说明:抓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导入法。

二、主动探索

1、认识钟面

(1)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思考)

(2)说钟面。

(教师出示大钟面,贴在黑板上)谁来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来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a.提问学生个别说.

b.以同桌二人为小组,拿着你们的学具钟,互相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c.有哪个组愿意给大家说说。(指1个组说)

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分针(长)时针(短)

(3)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教学说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展示一个生活中熟悉的时钟,引导学生观察,通过“想--看--说”钟面三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大胆说,师生交流,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2、认识整时

(1)电脑出示(一个钟面时刻:7时)

呤呤呤小闹钟响了很长时间了,你能说说现在是几时吗?

师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提问2-3人)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在黑板上贴7时的钟面)

(2)再电脑出示3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8时3时6时

(3)像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

板书:8:003:006:00

那这3个钟面的简单时刻你们都会写吗?(全班齐举起手跟着板书书空写一遍)

教学说明:动态展现教材的教学资源图,使得学习气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小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简洁易懂,形象易记

3、完成书本92页的看图写时刻。(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图与学生实际非常吻合,而且画面非常生动真实,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也在练习中进行了应用。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板书)

(制作成动态图)

4.认识电子钟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好朋友。(出示实物电子钟)

(把电子钟调到整时)

a.现在电子钟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找2-3名学生说)

b.引导全班学生结合板书的时刻表示方法,说明其中一种与电子钟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

c.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教学说明:让学生认识多一些的钟表,学会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时巩固了新知。

三、游戏巩固:

1、拨整时游戏:教师说时刻,学生在学具钟里拨。(小组比赛)

2、完成书上94页第1题。(同桌交换改,找个学生做小老师评讲。)

3、找朋友游戏

(1).钟表王国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玩,大家快去瞧瞧吧!(课件演示钟表王国图)

(2).我们在钟表王国的大礼堂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发钟面头饰,学生8人围成一个大圈其中两个两个是相同)

(3).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教师带学生唱“找朋友”)

(4).伴随着歌声,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看整时的时间,方法是: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还学会了电子钟的整时表示法。

2、最后,教师用大的钟表拨到5时,问学生:“5时过1小时是几时?”“6时过一小时是几时?”并总结:“时间就是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再也回不来。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小结知识,强调看时间的方法,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认识钟表(一)

认识整时

数字:1、2、3、4、5、6、7、8、9、10、11、12

针:分针(长)时针(短)

8时3时6时

8:003:006:00

看整时的方法: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6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同学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思维训练:

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有2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小朋友,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

P621314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7

课标内容

借助儿童喜爱的玩具,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的物体个数。

2、能正确书写1-5,并能基本做到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理解序数。

重点难点

感受数的意义,能正确书写1-5。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用具

布娃娃1只、奥特曼2只、3个跳跳球、4辆小车、5只小皮球(或其它)。

一、创设情境

为了增进小朋友们之间的友谊,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校生活。我们许多小朋友都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来了,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什么?(有......有......)

二、数一数、说一说

1、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皮球?你能用符号把它表示出来吗?

2、请你向(同桌)解释一下,你写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实物

布娃娃

奥特曼

跳跳球

小车

皮球

符号

0

00

000

0000

00000

数字

1

2

3

4

5

观察上图你觉得用数字符号表示有什么好处?

三、写数

数字符号的作用这么大,你们想不想学会他?

1、观察1-5

你会写哪一个?这个数字有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介绍。

(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弯又弯,4像小旗飘呀飘,5像称钩来卖菜)

这个环节由实物表示个数

简单图形符号表示个数

数字符号表示个数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

为数与代数的过程。

这部分让学生经历先观察再说说“1-5”数字的特点帮助识记

教学过程

2、书写(注意正确的姿势)。

教师示范→模仿练习。

(有会写的同学,让他们比一比写整齐、匀称,同时也可帮助批导不会写的同学)。

四、练习

1、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2、第3题。这里的1-5与前面第1题表示意思的不同。

考虑到学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的不同,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差异性。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的用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

生:想。

师:好!我们出发。

(课件:美丽的郊外)

师: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丰收的果树,多美啊!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出示课题:用数学)

生:能。

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

(出示第一幅图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汇报: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蝶,又来了2个(课件演示)。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课件出示大括号)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生:我们小组的列式是:4+2=6,草地上一共有6人。

师:谁有问题要问?

生: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生:原来有4人,又来了2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把4和2合并在一起用加法来计算。

生:4和2可以组成6,所以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太佩服你们了。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画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号,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7个,?在上面。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还剩几个?

师:这个问题我们分小组来解答。

师:请小组汇报,说清楚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我们小组用减法来计算。因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2个,就是从7里去掉2个,还剩5个,所以用减法计算。列式:7-2=5。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这次郊游你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它们。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反馈强化

(课件出示石榴树)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谁飞来了?(课件出示蝴蝶图)

师:你们能解决蝴蝶的问题吗?

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当堂巩固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想。

师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订正,选一题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现在让我们回家吧。

完成书上第51页的第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结

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教学难点:

100以内数的“拐弯数”。

教具准备:

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骄傲的青蛙

1、老师讲故事

2、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

二、数数活动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

2、数出物体的个数,思考:“怎样摆放,才容易看清楚?”

3、汇报,交流数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在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4、帮小猪数泡泡。

5、动手摆一摆

同桌合作要求:随意抓一把物品,数一数有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