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通工作总结范文(2篇)

时间:2024-05-02

户户通工作总结篇1

一、严防户户通设备进城安装,保证市场正常运行配合广电行政部门进行直播卫星服务区域的'划分工作,配合主管部门甄别、清理服务区内非法的卫星接收设施。

目前,就已掌握的信息中,有多家户户通设备零售企业申请并获得了当地市县的操作工号。零售商集中开通设备,大量的出售导致设备进城的局面无法得到控制。严重的违反了国家实施此项工程的目的-基本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覆盖、户户通。首先,通过基站信息采集仪采集城市内基站信息并向卫星管理中心上报,屏蔽城市内基站信息使户户通设备在城市中无立足之地。

二、定期开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目前在个别市县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内非法安装使用山寨接收设备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居民小区非法安装使用山寨锅的现象存在蔓延趋势。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非法卫星接收设备势在必行。打击山寨锅的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从根源杜绝山寨锅在市场中的增长态势。

切断非法销售渠道。通过排查店铺、摊贩,查堵非法销售安装渠道,禁止山寨锅在市场的销售活动。

查处非法安装单位。通过资格审查确定该单位是否具有安装卫星接收设施的资质,坚决查处不符合条件的安装单位。

集中清理非法接收设施。整治清理有线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内城市小区非法安装卫星接收设施,重点清理饭店、宾馆等场所。

三、提高专营点队伍服务品质,保证服务质量

在户户通工程实施前期,由于工期紧任务量大等原因对专营点和服务队伍的设立存在一定的问题。绝大多数专营点是户户通中标企业的地区代理商,由这些代理商组织服务队伍为广大用户服务。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家电维修和家电零售人员,服务意识差技术水平低,普遍还存在高收费,对地区的售后维护工作非常不利。在海原和彭阳两地,当初博尚厂家并未设置专营点,将户户通售后工作交给了当地的乡镇文化站负责人。这部分人在文化站身兼数职工作比较繁杂,没有维修技术更没有服务时间,导致这两地户户通问题集中爆发,甚至经常有用户聚众围堵乡政府。建设具有高品质服务专营点和服务队伍,对我们以后的运营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分级管理,市县网络公司择优选择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专营服务团队,对原有达不到服务规范的专营点取消户户通售后职能。其次,对专营点设立档案管理采取不定期抽样调查走访群众获取用户满意度,对相应的专营点打分考评,逐步使全区的专营网点走上以服务为主体的正轨。

四、建立完整服务体系,促进户户通长效运行

针对目前的分级管理情况,我个人有以下几点设想。首先这个体系应该至少包括两套完整的运行流程。管理部门对专营点和服务队伍。

1、管理部选取一到两家质量有保障的户户通设备零配件生产企业,通过大量采购压低价格。定期向管理中心预定加密卡并建立加密卡档案。

2、根据各市县户户通用户数,由管理部按比例将设备、配件、加密卡分配到网络公司并做详细记录。网络分公司根据专营点销售计划和服务片区用户数量分发设备及零配件,根据其使用情况做详细记录。

3、以每个月为周期,定期向网络分公司汇报当月服务工作情况上报零配件使用情况说明。上交当月设备及配件款项。

4、当月对专营点进行月考核、评分,记入专营点信息档案。

具体的上门服务流程:

1、用户致电管理部说明情况,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管理部将电话转接该市县网络公司,并记录该用户信息。

2、网络公司告知附近专营点人员快速上门维修,记录上门维修人员信息。

3、维修人员完成一单业务,做好维修记录。

4、管理部回访客户,客户给予评价。

针对以上系统流程只是目前简单设想,户户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同时还要大力度的宣传,让用户体会到被服务而不是花钱修机子这样一种心理的变化。户户通的管理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的一件工作,坚持长期通、优质通、稳定通,创新管理制度,找到适合我们长期发展的运维体系。

户户通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情况

20xx年我区开始了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到20xx年年底为止,共投入创建资金6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补贴资金6600万元,硬化路面770万平方米,街道绿化植树193.5万株,建成文明生态重点村406个(以现有村474个村计算,不计合并村和按市要求老区建设重复创建村),示范村115个。包括115个示范村在内的282个村完成“户户通”(主副街道全部硬化),丰南镇、黄各庄镇、西葛镇、大齐镇、小集镇、柳树0镇、钱营镇、稻地镇8个镇建成文明生态镇。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情拥护和支持。几年来,省、市先后8次把我区确定为会议参观点,接待省内外18个地区80多个参观团,我区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几年来,省、市先后6次把我区确定为会议参观点,接待省内外18个地区80多个参观团,为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我区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二、20xx年农村街道硬化建设情况:

20xx年80个重点村因新民居建设5月份暂停创建,暂停时已完成街道硬化的12个村,未完成街道硬化的68个村。为切实改善农村出行条件,在认真调研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决定由区财政出资3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将其中56个村作为农村街道硬

化重点村列入20xx年实事工程(南孙庄乡10个村和大新庄镇2个村已开展新民居建设,不再开展街道硬化建设),并制定了具体奖补政策,56个重点村投入6000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补贴资金3000万元开展街道硬化。其中47个村完成全部主副街道硬化,9个村完成主街道和部分副街道硬化,实现每户前后两条街道至少有一条水泥路。

三、下步打算

在已有街道硬化的基础上,区财政准备投入1亿多元奖补资金,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剩余235个村主副街道硬化任务,实现全区农村街道“户户通”。20xx年区财政投入补助3600万元,实现80个村的“户户通”,其余村20xx、20xx年完成。

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情况

为解决农村垃圾围村、垃圾围镇问题,我区在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的基础上,从20xx年年初开始在唐山市率先实行了农村垃圾“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即农户每天将户内院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放在门前垃圾桶(斗)内,由村环卫保洁员及时将各户清出的垃圾和清扫的街道垃圾收集后运送到拉臂箱,然后由乡镇环卫队将拉臂箱内垃圾用拉臂车送至区统一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逐级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首先,集中力量分别在四月和五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清理存量垃圾和治理“五乱”为核心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击月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区上下加大投入、组建队伍、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到20xx年底,全区区镇村三级已累计投入资金6487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3850万元引导资金,用于为各乡镇购买拉臂车和拉臂箱、支付垃圾填埋场处理费用,并按每户每年100元的标准支付农村保洁员的奖补工资。全区已购置拉臂车29辆,其他清运车辆706辆,购拉臂箱399台,全区共有保洁员2322名,全部落实了用工合同,共设环境卫生监督员498名。

截止目前,全区15个乡镇、477个乡镇村已全部实行了“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并逐步转入常态运转,规范管理阶段。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变,477个行政村,好村达到152个,占32%,其中精品村达到53个,这些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从靠机制制度强力推动到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意识养成的内在转变,我区多次代表唐山市接受全省考核和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均获得好评。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紧谋划增设规范的垃圾填埋场,尽快解决垃圾填埋处理瓶颈。

二是探索和积极推行物业化管理的办法和途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各镇村实际出发,从镇区、镇域内主干道等区域和“镇运”等环节入手,逐步向整个镇域和其他环节推进。

三是建立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健全规范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完善保洁员队伍管理办法。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