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联的作文,对对联的作文600字(整理6篇 )
时间:2024-05-11
时间:2024-05-11
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去姥姥家贴对联。
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在姥姥家准备香,蜡,元宝,黄表,馒头,鞭炮,对联,等,准备好了就要去东院贴对联。到了院里,我和舅舅,爸爸在撕旧的对联,撕完后,舅舅让我拿出三张福字,和三副对联,到楼上贴对联。爸爸扶对联,舅舅撕胶布,我拿着其它的对联。就这样我们从三楼贴到二楼,又从二楼贴到一楼。贴到一楼以后我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于是我就开始把院子里揭下来的旧对联捡到一起并且点燃了。看着院子里的熊熊大火,我很高兴的想:这样我不仅把旧对联处理了还可以和妹妹一起烤火。
可是还没烧完,我的任务又来了。妈妈要给神仙上供,所以我负责拿元宝和黄表,拿草甸,妹妹拿蜡,可是妈妈一直在夸妹妹,我有点生气了,干完后我就又去点火了。不一会儿就都收拾完了,我知道最后要放鞭炮了,于是我早早的就跑进了屋里,第一个炮声惊着了我,炮声噼噼啪啪的响了好一会儿,收了东西我先跑回姥姥家了。
明天就要过年了,过年后祝您万象更新!
传说古代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临近新年,他挥笔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景,新年新岁新色”让儿子贴在大门上。不料,当天晚上,对联就让人揭走了。书法家只好又写了一副“莺啼北里,燕语南邻”叫儿子贴了出去。这副对联贴了没多久,又被人揭走了。这也难怪书法家的一手好字——“一字千金”,肯定是酷爱他书法的人“盗”走了。
春节一天天临近了,他家大门上还是空空的。对联贴上就被人揭走,怎么办呢?书法家有些犯难,沉思半天,终于想出了办法,他又高兴地写了上联“福无双至”和下联“祸不单行”,贴出去后,果然不出书法家所料,这样不吉利的对联,再也没有谁去管它了。
到了年初一的'黎明,书法家又把对联补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人们看了这副对联,无不交口称赞。
这位书法家就是我国东晋时候的王羲之。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把我从遐想中拉回到现实,我立即坐得端端正正。门被轻轻推开,只见樊老师大摇大摆、“英明神武”地进来了。大声宣布:“今天我们学习对联!”该话题并未引起大家的兴趣,倒是引来几位同学的不屑:“对联天天见,
谁还不知道?”
老师神秘的一笑,并不作答。他打开面前的电脑,介绍说,对联是对偶句,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一般为句式相同,字的意思相对。贴对联时要注意,因为古时人们读书都是从右往左,所以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横批贴中间。在一副对联中,你们想写多少字都行,简单的甚至只有一个字。
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单字的'上联让我们对下联。“上。”“下!”“大。”“小!”同学们喊道。“‘人’呢?”老师问,“‘物’。”“不对,是‘猪’!”几个同学抢答。老师又是狡黠的一笑。“我们来把上联连起来,并加上‘我是’两个字。”老师眯起眼睛,准备钓大鱼。
我们可爱的刘同学“噌”的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樊老师慢条斯理的念道:“我是上大人。”刘同学喊道:“我是下小……”硬生生地把最后一个字咽回了肚子。老师揶揄道:“说啊?”小刘乖乖地低下了头,接受全班同学排山倒海的笑声。我禁不住赞叹:“姜还是老的辣呀!”
老师接着转换了话题讲到,明朝时日本倭寇常常入侵中国,并出了一个“三光日月星”的上联伺机挑衅。而我们也对出了“四书风雅颂”的下联,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最后,樊老师说:“大家学了这么多,给你们一次实战的机会吧。这儿有一副万年联,也就是可以永久使用的对联。银□辞旧岁,金□迎新年。大家只需要根据所需,更换方块中的字就OK了。”
我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银龙辞旧岁,金蛇迎新年”这幅对联就脱口而出了。
“新年到,为大家送上一幅春联,带来浓浓的年味儿,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真是一堂有趣的课,原来对联也有这么多是我所不知道的呀!樊老师带领着我们穿越了几千年,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我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五年级:xxx
过年了!过年了!这是每个小朋友都最喜欢的事,连我也不例外。
三十早上,爸爸一大早带回了一幅春联,大红的纸上写着金色的大字,透出喜庆和吉祥。上联写的是“人旺气旺身体旺”下联是“财旺福旺运气旺”横批是“恭喜发财”。爸爸很忙,春联在桌子上放了一上午还没有贴出去,看到这个情况,我自告奋勇地要求贴到大门上。爸爸这时赶过来,接过春联,对我说:“好!我们一起贴对联。”我去准备好剪刀和粘胶,协助他贴春联。我很快拿来了粘贴的.工具,发现爸爸拿着春联,站在门边自言自语:“上联到底是贴在左边还是右边呢?”经过一番思量,位置很快就定好以后了。我拿出粘胶,用剪刀“喀嚓喀嚓”地剪成小段,帮助爸爸顺利地把上联、下联和横批贴了出来。我和爸爸站在大门外,欣赏着我们的杰作,看到红彤彤的对联,我们便有了自豪感。马路上的的鞭炮声响起了洪亮的声音。过春节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情多么快乐啊!我祝爸爸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今天真是太开心了!
明代江西吉水出了一个著名学者,名叫解缙。他通晓琴棋书画,谙熟诗词曲赋,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幽默风趣,尤其善对对联,留下了许多佳话。
解缙,出身在一个贫寒家庭,从小就立志刻苦读书,欲大济天下。
解缙九岁那年,塾师带他到江中去洗澡。塾师脱下衣服挂在树叉上,随口出对:
千年古树当衣架
解缙望着滔滔江水,应声答对:
万里长江作浴盆
洗完了澡,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遇见一位过客,向他们打听一户人家的住处。过客话音刚落,解缙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杨柳东西摆,石狮左右蹲,红杏墙头出,绿荫有家门。”过客见他小小年纪才思敏捷,十分称赞,就问他是谁家的孩子,父母做什么营生。解缙笑盈盈地说出一副对联:
父亲肩挑日月
母亲手转乾坤
过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师笑着告诉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卖豆腐为生,母亲终日推磨磨豆腐,父亲挑着豆腐沿街叫卖,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么?”过客一听,赞叹不已。
解缙家的对门住着的是一个良田千顷、家财万贯的缙绅赵员外。
有一年腊月三十,赵员外府上张灯结彩,杀鸡宰鹅,准备欢度春节。解缙家却是家徒四壁,铁锅冷灶。解缙心想,过年了,也该帖副春联庆贺一番。他望了一眼对门赵员外家那片青翠葱茏的竹园,取出笔墨纸砚,提笔写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大年初一,赵员外出门看见这副春联,大为恼火,穷人过年,还穷快乐。他叫来奴仆,下令把满园翠竹砍得精光。解缙看到这个情景,明白这是赵员外阴暗心理使然,心中既十分痛恨又十分痛快,他又在对联的末尾各加上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一见,怒气冲天,下令把竹蔸连根统统拔掉。解缙一见,又在对联的末尾各添加了一个字,变成: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赵员外见了气得说不出话来,把自己的胡须拔下了一大把。
从此,解缙的名声传遍了吉水一带。
吉水有位赋闲在家的尚书,听说解缙对联好生了得,却不相信,故意派人请来解缙,准备出几个上联要他答对,要他当众出丑。
尚书派人请来解缙,却不让他从大门进府,而是从一条低窄的夹道里进去。解缙拒而不入。尚书闻讯后走出府门,吟出上联: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昂首挺胸,应声对答下联:
大鹏有志恨天低
尚书只得邀他从大门走进官邸。
走进客厅,刚一落座,尚书一位幕僚已经吟出一则上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解缙应声对答下联: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袍,又出一则上联:
出井蛤蟆穿绿袄
解缙朝尚书望了一眼,只见他身穿大红官袍,顺口吟出下联:
落锅螃蟹着红袍
尚书十分气恼,但强作镇静,又出了一则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毫不客气,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在座的人无不掩面而笑,唯有尚书老爷张口结舌,满面羞愧,只好借口身体不适而退。
吉水有位颇出名的.秀才,人称红秀才,听说解缙诗词属对精通,很想与他比试比试。一天,红秀才找到解缙说:“我昨天来亲戚家做客,先乘牛车,后乘驴子,最后乘马,还是马跑得快;来到主人门前,马一叫,鸡鸭受惊乱飞,被天空中的老鹰抓去一只。于是我想到一副对联,特写出来,向世兄请教。对联是: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不过鹰
解缙一看就知道:这上联隐含着他文思敏捷,行文来得快的意思;这下联暗喻他是老鹰,是会抓小鸡的。意思是将要把解缙当作小鸡一样抓住。解缙治学严谨,向来就看不惯那些徒具虚名而无真才实学却又喜欢卖弄才华的人,他哈哈一笑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于是提笔写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红秀才看罢,顿时满脸羞愧,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无言以对,于是拂袖而去。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对联。
吃过午饭,我们急急忙忙地把旧的对联撕下来,再贴上新的对联。我先把奶奶准备好的浆糊和对联拿出来。奶奶叫我把浆糊粘在对联的背面,然后,贴在门口的左右两旁。奶奶说:“对联有两条,分上联和下联,要看清楚再贴上去。”她还说:“因为对联是从右向左写字,所以上联要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哇!原来贴对联都要那么的细心啊!我按奶奶的说法去做,先分好上联和下联。对联的上联是:家和业旺万事兴。下联是:福到财来千秋富。贴完了上联和下联。奶奶说:“还有横批没有贴呢!”接着,我和奶奶把横批也贴到了大门的.正上方。横批写的是:出入平安。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平平安安出入,开开心心地回来。”终于贴完了一对对联了。
原来,贴对联都可以让我懂得很多学问。贴对联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