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协管工作总结范文(7篇)

时间:2024-07-02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1

今年上半年,我县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20xx年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着重在内涵和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和日常考核,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初步实现工作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工作进展

1、根据工作重点和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考核细则,早在元月份就制定并下发了《歙县20xx年度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和《村卫生室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用以指导各乡镇工作的开展。

2、认真做好卫生监督协管队伍建设。

一是表彰了15名优秀卫生监督员和10名优秀卫生监督信息员,颁发了证书并给予了适当奖励。二是3月份分别举办卫生监督检查员、卫生监督员信息员培训,4月下旬又利用四员培训的机会再次对28名卫生监督员检查员(食品安全宣传员),183名卫生监督信息员(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了再培训,每次培训均做到周密计划,认真备课,严格培训纪律,注重培训效果,培训材料和试卷作为绩效考核现场考试的.依据,以此督促监督检查员,信息员坚持自学,同时对卫生监督员也开展了《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考试。

3、扎实做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摸底工作。

为及时掌握我县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等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的变动情况,为20xx年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绩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2月下旬我局发文通知(歙[20xx]27号)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摸清辖区内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并报卫生监督所,到3月15日28家卫生院均按时报送了摸底调查表。

4、有序开展了对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和日常检查。

为切实加强村卫生室的管理,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等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我县有序开展了村卫生室专项执法检查,分四个阶段进行,制定方案、动员村卫生室自查乡镇卫生院全面检查县卫生监督所抽查,乡镇卫生院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县卫生监督所抽查了16个乡镇50所卫生室,立案查处19所,责令改正26所,同时各卫生院结合均等化工作适时开展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此次检查和日常巡查,进一步巩固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改成果。

5、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等监督覆盖率得到提高。深渡、昌溪、三阳、杞梓里、璜田、北岸、岔口等乡镇相继开展了食品、公共场所、生活。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2

5月29日,在县卫生局统一安排下举办了一期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班。全县16个协管办公室的47名卫生监督协管员参加了培训。

出席本次培训开班仪式的有县卫生局局长唐家陆、副局长陶树明、疾控办主任徐艳及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仪式由陶树明副局长主持,县卫生监督所万学杰副所长对我县20XX年1-5月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后,唐家陆局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是《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各单位要克服困难努力把协管工作做好,并针对现阶段我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存在问题提出了要求。

为确保培训效果,潜山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精心准备,以现场交流学习结合课堂授课的.形式开展培训。29日上午全体参训人员冒雨乘车到黄泥卫生监督协管办公室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现场听取黄泥卫生院负责同志的汇报后,参训人员相互交流经验、寻找差距,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协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课程设计方面县卫生监督所从实际出发,贴近卫生监督协管员的日常工作,授课内容主要为: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卫生行政许可的受理程序、卫生行政执法案例分析、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表、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填写方法等内容。为检验培训效果,在培训后对全体协管员进行了一次业务知识测试。合格率达100%,其中优秀29%、良好46%。

通过这次培训,全体卫生监督协管员开拓了视野,系统的学习卫生监督协管理论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能力,为今后更好的配合卫生监督所开展协管工作夯实了基础。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3

我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市卫生监督局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水卫生和打击非法行医等工作重点,依托各乡镇卫生监督协管站,解决卫生监督资源严重不足,使卫生监督功能得到全覆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一年来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机制。

为有效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今年1月,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县的卫生监督协管站站长和协管员下文进行正式骋任(详见印卫发[2013]2号《关于骋任卫生监督协管员的通知》),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同时还要求各协管站在各村骋任相应的信息员。由县卫生监督所牵头,统一订制服装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类巡查报表。县卫生监督所成立专门的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查和资料收集,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推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面开展的新机制,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认真组织,确保培训到位。

自开展协管工作以来,县卫生监督所积极组织、指导各协管站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培训。4月1日召开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专题会议,参与培训人员约60人;4月7-11日,分三期共培训了约500人次,参与人员有县直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及全部村级卫生室人员,对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学校卫生服务、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职业卫生宣传咨询指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农村集体聚餐的'督查指导等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来源,报告的内容及要求等知识)进行了详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自2012年6月中旬以来,我县17个乡镇已全部启动并成立了农村卫生监督协管站,覆盖率100%,县、乡镇共聘任卫生监督协管人员52人,卫生监督信息员369人。为使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面实施,加强各农村卫生监督协管站职能、职责,我所举办两期培训班并下发了《印江自治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考核方案》(印卫监发[2013]13号),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与协管经费挂钩。从今年4月起,要求各卫生监督协管站按月上报协管巡查报表,通过半年的试运行,于7月下旬对各乡镇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详见半年督查工作小结),12月中旬再次督查暨年度考核评价,详见附表。一年来各乡镇自行巡查各项频次从上半年的2823次提高到目前为止的8143次(11月份),已累计巡查学校805所次;餐饮业704户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29处次;医疗卫生机构1309户次;公共场所244户次;农村集体聚餐8352户。由于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协管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卫生监督协管站的领导有懈怠心里,对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认识不足、行动迟缓甚至原地徘徊;个别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无序。

(二)卫生监督协管人员多为兼职,大多数管理员是新参加工作的新手,业务不熟悉,加之监督范围片大面广,不可避免出现监督协管不到位,监管效果不佳。

(三)由于我所上半年车辆在下乡途中因事故报废和下半年工作经费短缺,对各协管站的督查指导频次稀少。

(四)各协管站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有待规范,大部分乡镇存在报表数据与实际巡查痕迹(巡查记录登记表和巡查情况记录处理)不符,信息的报送及时率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协管人员业务培训,增加学习频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效的现场培训,采取分期分批到县卫生监督所各股室跟班培训XX县到乡镇执法现场培训形式,使每个协管工作人员能按规范要求开展工作。

(二)加强督导、考核、抽查工作力度,采取随机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监督协管站进行指导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卫生监督协管站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监督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告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实效。

(四)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队伍素质,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4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应急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国家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加大卫生监督检查、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提高卫生工作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零发生,为保障全区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情况

20xx年,我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全年受理、处置医疗争议(有一定影响或进行赔付的)12起,处置率达100%,赔付金额为168762元,其中:万元以上赔付5起。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争议的发生率较20xx年相比,同比下降28.6%(20xx年万元以上赔付的共7起)。同时,检查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8900余户次,学校食堂760户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26户次、抽检水样1480份,共查处涉及违法案件19件,处罚金额39650元。排查疑似传染病疫情7种40起213例,处理学校(托幼机构)突发疫情34起(流腮、水痘、手足口病)。

主要措施

加强学习,扎实提高思想认识。

深入贯彻和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作为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展开讨论,增强了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工作人员分析、判断、处理、调解能力。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5

为做好辖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按照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办法及辖区实际,我乡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县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场所卫生、非法行医等工作为出发点,以辖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督查为重点,加大集镇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对中心学校开展食品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到各村巡查非法行医,查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年初制订了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我院上半年来的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1、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公共卫生科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了责任制。

2、加大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力度,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举行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两次,累计共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出动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77人次、累计监督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20次,制作卫生监督意见书80余份。

3、安排协管员、信息员,负责协管及相关信息报告工作。

4、每周或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结合我乡实际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对本辖区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整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为,以事故为教训,加大对卫生的宣传和督查力度,并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开展督察和检查。

二、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艰巨,任重道远。近半年来,我卫生院虽然对卫生监督这个工作有了初步认识,但由于对这个岗位的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薄弱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开展。

今后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和进步,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慎重对待每项工作,认真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等相关法律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克服和改进不足,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实施计划,突击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6

一、会议内容:

1、徐勇院长传达贞丰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文件贞卫食药通〔20XX〕20号文件精神。

2、邓紫泽传达贞卫食药通〔20XX〕19号文件精神,并特别强调和明确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工作职责。同时,和协管信息员共同学习贵州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机构和人员要求及服务规范,讲解《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信息报告登记表》并分发《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信息报告登记表》

3、徐勇院长对协管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二、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今年是卫生监督协管开始的.第一年,由于卫生院职工较少,实施项目较多,所以工作艰巨,任重道远.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对乡、村级来说属于新的工作任务,对这个岗位存在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薄弱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

三、培训总结:

通过此次会议培训,使我乡卫生监督员协管员及协管工作信息员对协管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懂得了卫生协管工作表格等资料的准确填写和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这为我们以后卫生协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卫生协管工作总结篇7

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和工作机制。明确区公卫委会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部门协作机制。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完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明确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急工作职责,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卫生应急工作。总结我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不断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

依据省市相关预案,结合我区实际,梳理并逐步完善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动态修订机制,并通过演练或应急实践,检验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可操作性。

开展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信息主动搜索,进一步巩固和规范全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结合《传染病防治法》与《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规范全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疫情报告单位每月应有传染病疫情网报。提高学校因病缺课监测敏感性,做好监测学校网络直报试点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调整充实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卫生应急队伍,明确卫生应急人员的'岗位职责。重点做好卫生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医疗卫生救援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完善队伍装备,提高处置能力,实现卫生应急队伍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卫生应急处置业务培训的力度,提高各类人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年内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演练。通过演练,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协调和统一性,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从而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严格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通知》和《海曙区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要求,积极做好救灾防病准备工作,及时、客观、规范地报送救灾防病相关信息。参照国家及省市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储备目录,有计划、有重点地配备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强使用管理,及时补充、更新消耗或失效的救灾防病物资,完善应急物资的调用机制,为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资保障,切实做好传染病的应对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街道建设,做好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准备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社区,夯实卫生应急工作基础。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等事件的多部门协同应急演练,密切与社区间的卫生应急工作联系,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巩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区和市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街道创建成果,指导余下3个街道卫生应急工作示范街道创建工作,为创建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区做好准备。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防群控能力。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组织开展卫生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指导群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除恐慌心理。提高群众防范、规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意识,以利于组织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加大突发传染病防控力度。

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规范传染病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重点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鼠疫和新发传染病等严重威胁公众安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