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文(整理7篇)
时间:2024-01-29
时间:2024-01-29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题记
他是一朵悄然绽放的青莲,开放在李唐王朝的盛世;他是一个满身傲骨的谪仙,降生在歌舞升平的年代;他是一位诗仙剑魂的侠客,来临时莲花朵朵步步吐蕊。
向李白学习,学习他孜孜求知的态度。人并非生来就能写出传唱千传古的文章。在李白年幼时,他饱读诗书,从未厌倦过。后来,他的诗文气势恢宏,旁征博引,因此一举成名。很多典故都出自他的笔下,像“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与他幼年的积淀有不解之缘。
向李白学习,学习他的潇洒与率真。他从来不曾写过整篇伤感的诗词,那种乐观豁达,就是内心书香的彰显,一身诗意传千古,万古人间太白诗。哪怕是招致奸臣排挤,出走朝廷,他也从不气馁,挥笔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拜访李邕时,他被生性自大的李邕拒于门外。李白这等一身傲骨之人,哪受过这种委屈?他也不拐弯抹角,提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最后一句更是直白“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孔子还知道敬畏后来的人呢,你也不能因我比你年少就看不起我。写罢后,他便飘然离去。
向李白学习,学习他一身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一生中,从未弯过的就是那一根文人的傲骨。孟浩然曾写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只为求官,白居易也过干谒诗,杜甫也曾千方百计地为谋得一官半职。只有李白,是被玄宗皇帝亲自迎进宫的。他一身浩然正气,从未消失。
向李白学习,他活成了千百年来文人想要的样子,他的一身正气,一心豪气,满腹书香,将永远流传下去……
李白,是一位著名的人,但是李白仅仅只在诗歌方面名扬天下,而他真正的政治理想却没有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李白就像一匹千里马,他在苦苦等待自己的伯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悠闲快乐,他其实每天都活在幻想之中,每天都活在理想之中,甚至是痛苦的,他渴望丞相的宝座能端放在自己的面前,今天,我就来谈谈我对李白的看法。
根据我对李白的分析,他有三个特点:豪放、自信、怀才不遇,我一一来解释一下。
李白的确是一个豪放的人,他豪放的喝酒,豪放的花钱,豪放的过每一天,在我们的理解与印象中,李白是一个很潇洒的人,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入到生活中来,而且永远都不会放弃,他一直在细心的寻找政治机遇,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让它一直延续下去。
自信,这一点,我们从李白的诗中便可略知一二,例如:“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等诗句,李白曾在诗中多次把自己比喻成谢安、姜太公,并且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周公出现。还有一点能表示李白很自信,他从来不走科举带路,想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但是,李白未免有些太孤傲不凡,皇上让李白进长安,只让他做了一个小小的翰林待诏,所以,李白虽然自信,却并没有得到重用。
李白又是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满胸才华等待施展,可偏偏没有人肯给他这个一飞冲天的机会,所以,李白写出来的诗句是沧桑的、悲壮的,因为自己没有一个施展才华的天地,李白在这一点上不太幸运。
你眼中的李白是怎样的?
他,被世人称誉为“诗仙”,他,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而我,偏偏爱极了他笔触细腻,潇洒自然的不俗个性。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后人对此赞不绝口?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乃李太白也。
一酒。“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俾”。道出了你与挚友间无话不说的淳朴与洒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透出了你骨子里的率真与寂寞。你的诗无不是把酒临风时作出,是风洒脱而又率真,否则怎会又有人道你为“无酒不成诗?”
一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叙出你无限的爱国之情和满腔的希望。“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一句传达出你的胆魄与豪爽。“一口龙泉剑,我舞影零乱。”一剑,你游历山水,行侠仗义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可见你小时的童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充斥了你无穷尽的思想之哀愁。“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笼罩了你失落幽恨之意。“五花马,千金裘,忽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多么的豪放自然。“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多么的自由而又孤傲啊。月影重重几回轮?只教思相成。
一杯清酒,一口龙泉;一杆狼毫,一幅名篇。太白啊!你的文采旷古通今,因为有你,唐诗的内容才如此丰满,如此美好,太白啊!诗仙!酒中仙!这豪迈的你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着孤独的哀愁的你叹道“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者清闲幽静的你有说道“别有天地非人间”。
读你的诗,使人壮思云飞,逸兴满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你的诗,或气势磅礴,或雄伟奔放;或俊逸清新,自然可爱。在你的诗中,我的眼前好似浮现了你身穿一袭白袍,在皎洁清冷的月光下,饮一口清酒,舞起龙泉……
或许我对李白情有独钟,或许我已拜倒在他豪放天真的性情前,或许他是我背的第一首诗的作者,对于他,总有种一遇知音的感觉。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仿佛诗人对天情有独钟:怀着“被朝廷驱逐、被小人迫害、知己何处?朋友何处?”的情感,只有举杯问天,为何不公?尽情的享受每分每秒的得意之时,不要到末了再来感慨一生贫苦。我仿佛在玻璃房子的底端,却以为自己处顶层之下,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前方的路还有多长,享受这现在,会痛苦将来,可痛苦现在,却不一定会享受将来。
中国历朝历代5000多年,后浪前浪不胜其数,每个人的出生都有他的意义和价值,或许每个人都是天才,只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钱乃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赚。可对于武将,人身意义便是披金甲卫祖国;对于文人,人身意义便是为名君出谋划策。当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算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呢。这个世界根本就不缺人才,大学生比比皆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也常有,可伯乐不要千里马了,伯乐要万里马。人们天天赚钱,其实到头来无非是将钱从上衣口袋拿到裤兜罢了,可谁能看清这一点呢,因此,在这5000年中,也就出了一个陶渊明。
用水来洗刷惆怅,用酒精来麻痹神经,只可惜举杯消愁愁更愁,多想一直醉生梦死而不清醒啊,早晨的青丝傍晚就下了霜,诗人的世界中就只剩下了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留传美名。
杯酒下肚,不仅仅下去了酒,还下去了虚伪与金钱。
千年前,他以雄奇飘逸的诗句,笑傲于盛唐;而如今,他以梦一般的人生,弥漫在人心。——题记
天边那抹嫣红下,有他“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叹惋;淡黄色的月光洒下,他在感叹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寥;雪花漫舞的天际,他留下“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的愁怨。一段坎坷的仕途,一位自信的诗人,一篇充实的人生,一场灵魂的盛宴。
他是一位自信的诗人。他自信,因为他有实力。多少千古名篇出自他之口。因为自信,他乐观,他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任何的困难都只是眼前,总有一天,他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负,去挥洒自己的热血。在他眼中,人生,从来不由别人控制,他自己可以驾驭自己的全部,他宁可高傲的自负,也不愿去卑微。他自信,他的世界总是姹紫嫣红。
他是一位洒脱的诗人。他洒脱,因为他大气。呵,失去算什么,得到又算什么,屈辱算什么,荣誉又算什么,流放算什么,高升又算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看,他在乎这些了么?人生,就应该拿得起,放得下,顾及得太多只会适得其反。这一点,他看透了,所以骨子里透着一种大气,给人以豪壮,磅礴的感觉。
他是一位浪漫的诗人。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他陶醉,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他释然,在“仰天大笑出门去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他率真,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他思念。他的种种感情,寄予了酒,寄予了诗,这样,就有了后世人的那份敬仰,那份憧憬。
他,是中华文化中不败的诗篇,不朽的神话。
在少年时期,你遍访青山绿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你和许多文人一样,认为“学而优则仕”。期望着辅佐君主,在政坛上大展经纶。初生牛犊不怕虎,你胸怀大志不畏权势,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终于,你得到了玄宗的礼遇。求用心切的你,在迎合声中踌躇满志,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已经来到,“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呼“我辈岂是蓬蒿人”。醉后更加纵逸不羁的你,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毕恭毕敬,而是自称“臣是酒中仙”。
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皇上是多么宠信你,甚至允许“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然而残酷现实浇醒了你不实的梦想。你却仍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面对人世的悲欢离合,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终有一天,你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云帆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你敢以布衣之身傲视封建王侯,“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你批判和反抗朝堂中的黑暗,不为名利所诱,也不向权贵屈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你高洁的傲骨。人们都知你嗜酒成性,可谁能够了解你心中的种种愁苦。曾有多少次,你推开手中酒杯,沉默半晌后拿起筷子却又默默放下,离开座位,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绪茫然。
深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你纵酒行乐,与心中的愤懑一同沉湎在醉意中。将傲气寄情山水,你再次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于是成就了千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你。纵情于山水之间,远离世俗的烦忧,与清风为伴,与日月为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浪漫飘逸的诗风、奇妙的意境、清新隽永的语言,共同缔造出了这位伟大诗仙——李白!
听那奔放的流水声,品李白豪放的人生。听李白讴歌山河的吟诵,品浪漫的诗人情怀。
李白的诗中有壮观的山水,饱含了气吞山河的豪放人生,流淌着源远流长的自然之声。李白游历山河,且歌且行,且行且乐。李白对山水一见钟情,是因为他信仰道教,喜欢自然,也因为他的远大理想让他对山水有了更广阔的情怀。倾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山高水阔般的博大胸襟。
李白游走在外,特别迷恋友情,在他的眼里,千山万水总关情,那深千尺的桃花潭就是他和汪伦友谊的象征。汪伦称他那里有十里桃花、万户酒家,李白慕名而来,当李白临走的时候,写下了千古绝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正如那滚滚滔滔的汶水“浩浩寄南征”。聆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友谊的珍贵,懂得了友情的重要。
李白的豪放正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鸟,乘风而翔。他抱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大器和浪漫不被逆境所压倒,她对理想的追求正像那自天而降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乐观和豁达促使他写下了不朽的诗句,当遭到谗言陷害不得不离开利于发挥自己才能的皇宫时,他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就是李白,他不苟且偷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倾听李白的声音,我听到了富贵不能武不能屈。
李白,忘情于山水,陶陶然;钟情于友情,欣欣然,在山川和友情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对朋友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自己的豪情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理想的追求是“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为诗而生,诗因李白而辉煌。读李白的诗,我听到了乐观、豪放和浪漫。
上一篇:优秀写人作文300字(整理5篇)
下一篇:我的课余生活作文(整理9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