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文(7篇)
时间:2024-06-27
时间:2024-06-27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总会有形形色色的答案。不论答案是什么,都是源自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
物质生活是一种幸福,一种可看可触的幸福。国家领导人是人民幸福物质生活的创造者,给人民幸福一直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十一五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他们创造的奇迹。改造房屋,使人民不用再忍受寒风和烈日的侵袭;发放补贴,解决了贫困人民的燃眉之急;义务教育,挽救了多少濒临失学的孩子。.。.。.这些,我们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他们是抗日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民族赞歌。烽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他们奔赴到救国的第一线。他们骁勇善战,敌人闻风丧胆。即使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们只是抬起高傲的头,英勇就义。这就是伟大的爱国精神!步枪之所以能打败最先进的武器,就是因为有这种精神!英雄之所以被称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幸福着别人的幸福,为别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对于英雄,历史会将他们铭记。
精神生活是一种幸福,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温暖的幸福。即使是摊葱油饼的大婶,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有比过去好的生活条件,她也有幸福感。尽管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也不能证明我国是幸福中国。坐在宝马车里哭与骑在自行车上笑,我相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换个话题,现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呈快速发展,但生产总值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人民幸福感的提升,物质只是提高幸福感的手段之一,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愉悦。
谈到幸福,我不禁想到了一位拾荒老人。老人独自推着破旧的三轮车,行走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分外显眼。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他只用一件破旧的雨衣连同里面单薄的衣服包裹着躯体,冻得瑟瑟发抖。他整日抽着过了时的卷烟,显得格外寒酸。他每顿饭只花五角钱买两个馒头干嚼,只有运气好的时候才有一碗面汤喝。他的桶里装的是他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接的水,就用它来做饭。他只有五十多岁,但他一头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身体,使他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了。他的状况在很多人看来是悲惨至极,他自己却很平静。因为他也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曾经有人只送给他一个打火机,他便念念不忘。那个打火机点燃的不仅仅是取暖之火,还有他心中的温暖之火。寒风可以轻而易举地吹灭取暖之火,却永远无法触及心中的温暖之火。他认为自己“很幸福”。
拾荒老人的幸福不免会引起我们的诸多感慨,他的经济生活并不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可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感受到了人间真情,对世界充满感恩,因此他很幸福。
幸福的生活并不遥远,很多人觉得幸福遥不可及。其实它很可能就隐藏在你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中,触手可及。也许实现经济的提高只是领导人的职责,但实现精神的幸福需要全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同站在地平线上迎接太阳,共同感受阳光照耀的温暖。爱的光辉将会是更大的力量,它照耀在每一个地方,没有死角。
爱是幸福的使者。它不同于花,无败时;它不同于日,无落时;它不同于天,无阴时;它不同于地,无荒时。它如空气,无尽时。
你是怎样理解“幸福”的?
一天我的同学这样问我。另一个同学就说:“幸福就是每天吃饱了撑着睡觉!”是啊,小时候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天能住进一间不漏雨的房子,一天三餐吃饱穿暖,那就知足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祖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回想过去,7岁时,我家的房子是土房,家里唯一能和外界联系的一件高档货便是那个二手的收音机;13岁时,我家搬进了砖瓦房,买回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还经常冒出一些片片“雪花”;19岁时,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液晶电视。没事还可以上上网,了解一些国家大事。此时此刻,手里拿着这本《建设幸福中国》,是它让我明白了“幸福”的深沉含义:幸福便是国泰民安!幸福便是祖国能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
民生是社会一切的原动力!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国以民而安”。一个安定的国家,那他的子民生活想必也是幸福安康的。因此百姓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回望中国的发展历程,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那一刻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单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就在于中央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民生工程放在首位。正如党的好干部郑培民说的“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一样,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学上,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国安享太平”!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勤劳,善良,质朴的人民群众。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下,质朴的人民用那双勤劳的双手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党和人民的辛勤努力下,中国的农业在变、商业在变、科技也在变。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能在世界的园林中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也正是因为国勤,民勤,两者合二为一,中国才能向着更远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建设幸福中国,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人、为社会的幸福做贡献。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增加实质力量。从眼前做起,保护环境,爱护一花一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生活中,我们要勤劳、朴素、乐于帮助他人,做事不马虎,脚踏实地,争做一个四好少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携手共建一个和谐、安康、幸福的中国!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上这么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一段话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梁启超说得非常的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一代,青少年永远是最阳光,最勇敢的。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灾难面前,多少稚嫩的生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他们挺起幼小的脊梁,用稚嫩的语言、纯洁的心灵,感动了世界,撼动了地球。林浩,一个多么不起眼的名字,但是他却让13亿中华儿女所感动。他,一个年仅9岁的孩子,一个应该围绕着爸妈撒娇的年龄的孩子,在那一天,他的所作所为撼动了每一位在场的人。当地动山摇时,当大地在咆哮时,林浩他迅速地跑出了教室脱离了危险,可当他看见全班同学仍在教室时,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教学楼。他,难道不怕吗?不!他怕,但是他的脑海里想到的是:“我是班长,如果班上的同学没有了,我怎么当班长?”当他看见两位毫无知觉,已昏迷的同学时,毫不犹豫的将她们托出生命的出口。房屋依然在剧烈的摇晃,不时的有坍塌的石块从天而降,林浩没有退缩,没有害怕,他一次又一次的冲向教学楼,拖着那条受伤的大腿,将一个又一个的同学救出大楼。这是一段多么艰辛的路程,林浩的身上全是伤,他没有哭,却笑对着每一位同学。他的笑像阳光一样灿烂,像水一样清澈,像花一样艳丽,让人看了不禁心酸。9岁,多么灿烂的年龄,多么无知的年龄,可他却感动了世界。
那么今天的我们呢?随地吐痰,到处扔垃圾的随处可见;身宽体胖,不爱运动的多不胜数。美好的生活环境,让一个又一个的我们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这是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我们。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爷爷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他要我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的季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字眼,我们要去追回与你同行,释放青春的能量。
新疆之行
他被新疆这“不安全”的地方采访了十天和那些被认为“不安全”的人呆了十天,才知道新疆的不一样,由此才知道新疆原来我们对新疆了解的太少太少——我被这位记者的话所吸引,由此有了这新疆之行。
新疆之人
误解给新疆带来了不为人所知,带来了委屈,因为天价“切糕”、极端恐怖……甚至人们都对新疆避而远之,来游访的游客少了,新疆人民的收入少了,但当“家徒四壁”的鲁湿穆孜克地老人崛强的拿出家中为数不多的美食招待你,当乡河小畔边姑娘身着艾德莱斯丝绸衣裙诉说新疆的文化传奇,当人们娱乐排遣的寄托于熙熙攘攘的巴扎中时,你又会作何感想?
新疆之景
在新疆的土地上,遥望着帕米尔高原,一二三雪封山,四五六雨淋头,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月开头。奇山怪石,奇花异草,看牧场点缀雪岭山谷,品文化遗址散落巍峨冰峰,驰骋骏马于天地,而与看云水漂流,让时光静静地走,日出带来时间的静止,日落划破天际的云晕,听着塔吉克人那口口相诉的古老传说,我想没有人会不留恋!
新疆之玉
喀什,新疆“金玉之邦”的摇篮起源之地,“丝路明珠”就此展开,两千年的美玉文化之基,自古以来那玉的玉洁冰清的灵魂,儒雅翩翩的气度,内涵深邃的修养令人陶醉,新疆的采玉人跋涉在数千米的崇山峻岭之中,采回完好无损的玉石,在湍急的水流中踩踏,以脚证玉,“拾玉”的契机带来不一样的美,美玉之乡——莎车,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泽普县玉石一条街、喀什玉石古玩一条街,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淘金者在这里汇聚。
新疆之节
当穆斯林坚持沿用自己的希吉拉历起,诸如古尔邦节、肉孜节、诺茹孜节,就开始遵循了,被誉为穆斯林的新年狂欢——古尔邦节上信徒沐浴朝圣,诵读《古拉经》,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宰牲仪式的隆重召开,唤醒了沉睡的穆斯林们;被誉为斋戒之后的盛大庆典——肉孜节上,立于清真寺下的虔诚教众,密如潮水的人群却悄无声息,叼羊特殊的活动骑手们的荣光在此一搏;被誉为春雨时节的叙写史诗——诺茹孜节上,狂欢的气息蔓延,迎春节的召开带来丰收的开端,诺鲁孜饭的喷香弥漫在空气中,千人同味,万人共食,为来年祈福。
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为充分反映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国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决定评选表彰一批“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灾区那些稚嫩的生命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谁曾想,在灾难面前,他们竟然挺起了幼小的脊梁,让我们看到了不幸之中的大幸。他们的英雄气概、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有深刻教育意义。他们无私无畏,智慧勇敢,舍己救人;那种对死亡的藐视,对险境的淡定,对他人的无私,对逆境的坚强,对生活的热情,对关爱的感恩,让人刮目相看,令人肃然起敬,感动了全国亿万人民。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坚强和英勇。在这场灾害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巨大的伤痛和磨难,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超常的勇气和力量。女学生高莹双腿都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仅一直没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害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在2分钟内,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12岁的女生廖桐,本可以自己迅速逃生,但看到班里惊慌的女生,就果断地叫大家跟她跑,安全带出十余名女生。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智慧和乐观。很多幸存的孩子,在自救和互救上表现了惊人的智慧,在等待救援和获救后表现出罕见的乐观。他们知道保持清醒,用歌声驱赶恐怖、伤痛和困倦;他们懂得保持体力,用团结、友爱和鼓励支撑生命。小女孩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被困废墟80小时的男生薛枭,被救出来后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句话逗乐了电视机前很多悲伤的中国人。
我们感动于灾区少年的仁爱和感恩。女生马小凤和男生薛枭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营救人员发现薛枭受伤严重些,但薛枭坚持说“先救她”,而马小凤则说“不,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这种仁爱之心让救援人员为之动容。3岁的小男孩郎铮被救出后,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朝救出他的官兵敬礼。一些逃过劫难的孩子,在路边向前来救援的人们致谢,有的甚至加入志愿者队伍,积极贡献出他们微薄的力量。
苦难是良师,逆境出人才。现今,灾区的孩子们早已擦干眼泪,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安心学习,立德成才,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崭新的诠释。这些坚强而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英雄少年,时代骄子。让我们向这些少年英雄致敬,并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共同托举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天上白云轻如鸿羽,地上积潭明净映世;又是新的一年,又是新的春天。
图书馆窗明几净,暖阳斜照,细小的灰尘纤维在书架间浮生,纤毫毕现。这是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所为之付出生命、毕生为之奋斗的美好世界:我们的下一代能在宁静的教室里读书,温饱不愁,生命无忧。我们国家有朝一日可以傲然立于世界,我们的国民能够因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不必因国家的孱弱而在洋人的面前抬不起头,屈膝俯首。为此,曾有人为民族的出路放弃优渥的生活留学异国寻求志士四处奔走;曾有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在敌人的逼迫折磨下仍旧不屈不挠,心怀希望;有人舍身求法为民请命……最终,我们摆脱了屈辱的条约,唤醒了沉睡的雄狮,在世界的舞台上奏响了时代的强音!
我在桃李湖畔踱步,微风习习,碧波泛起涟漪;我的思绪飘荡,仿佛意识已远离这具身躯。晴空之下,棉絮般的云悠悠游荡,在这明丽的大好河山上投下倩影。黄河水滔滔自古至今,那愤怒的咆哮却逐渐平息,水利枢纽的建设挽住了母亲河的愤怒;青山险峻壮美依旧,却不再是黑灰色的沉重色调;大地上的村落人烟袅袅,也不再满目疮痍。我们的孩子再也不用经历那个在上海地铁站的残垣中哭泣的小男孩所经历过的悲痛,他们的哭泣只会是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的伤心。
在柔软的柳条所投下的光影之隙,我向宽阔的操场走去。春风仍有料峭,却不再有砭骨的寒意,十几年前的小楼房里,我们一家人尚且要以自己安装的室内火炉汲取暖意以度过漫长的冬天:窗外夜色未退黎明未至,玻璃上亮晶晶的冰花在太阳下绽放,在老式的炉膛内鲜红的火焰舞动着热意,在炉上白铁皮的水壶内蒸汽嗡嗡作响,妈妈在炕上一针一线的为我织着御寒的毛衣……北方的冬天是如此寒冷。而现在,我们已不再因嫌贵而手织毛衣,窗玻璃明净如洗,室内流淌跃动着融融的暖意。我已不再惧怕北方漫长而黑暗的冬天,因为黎明到来,冬天已不再严寒。
在操场上,三三两两跑步的同学们中间或有一两个戴着蓝色的一次性口罩。我眼前浮现出寂静的大街;村支书声嘶力竭的呐喊;新闻联播时长的延长;义无反顾奔赴武汉的逆行者们。我想起高中一个半月网课时透过窗户俯视楼下的凝重心情;想起新闻联播宣布烈士名单时同学们的鸦雀无声和眼中的泪水涟涟;想起听到全国复工复产时心情的激动喜悦;想起抗疫最前线的党员……
我抬头望向辽阔深邃的蓝天,在光影之中,历史浮现,感动浮现。
建设幸福中国,从我做起
说到“幸福”这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吧!可是,你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对小树来说,雨露就是幸福;对鸟儿来说,有一个舒适的窝就是幸福;对于蜜蜂来说,劳动便是幸福。幸福多姿多彩,它藏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我有幸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样一本书。它从上学、看病、社保、住房、文化、共享六个方面告诉了我们“幸福”的含义,讲述了大家的幸福,号召我们为“建设幸福中国”添砖加瓦。我想,幸福靠大家的行动创造,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就可以为他人、为自己带来幸福。
简单地说,幸福是人们的感受,是通过比较产生的。应该说,我们能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听爸爸妈妈说,他们上学时,条件可差了。教室是茅草屋,破旧的黑板,泥台就是桌椅。就拿文具来说吧,爸爸妈妈拿到一支笔,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可以用上一个学期。那时的书包简单极了,一块毛巾对折再缝到一起,订上布带,便是最好的书包。可想而知,小时的爸爸妈妈一定认为,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用上崭新的钢笔以及漂亮的书包就是幸福。如今,时代进步了,这些愿望早已实现。高大整洁的教学楼,水笔、钢笔,包括神奇的可擦笔,一应俱全,李宁、乔丹各式各样的书包品牌琳琅满目。我们是多么幸福呀!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幸福从哪来呢?是从天上掉下的吗?不,它是无数叔叔阿姨们用劳动换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水泥路四通八达,人们三餐吃上鸡鸭鱼肉,网上购物足不出户,QQ、电子邮箱一应俱全。是的,无数劳动者和党为我们带来了幸福。身在福中,我们更要珍惜,我们要认真学习,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建设幸福中国。
我们要捡起一片纸屑,少摘一朵花草,爱护环境,为他人带去幸福;我们要体谅父母,主动分担家务,孝敬长辈,为亲人带去幸福;我们要乐于助人,与同学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朋友带去幸福;我们要认真学习,勤思好问,长大以后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
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幸福中国”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幸福生活像栋高楼大厦,需要大家一起为它添砖加瓦,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建设幸福中国”吧!
下一篇:中考英语作文(整理30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