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7篇)

时间:2024-06-28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篇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广大学生感受长征精神、学习长征精神,校团委决定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长征精神

二、活动目的

(一)教育引导我校学子深刻认识党领导红军进行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更加自觉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途上继承和发扬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二)教育引导我校学子深刻认识红军长征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三)教育引导我校学子深刻认识红军将士所具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梦远大理想,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教育引导我校学子深刻认识党和红军的空前团结、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长征胜利的强大力量和重要保证,倍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大青春力量。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

四、活动安排

(一)全面宣传,弘扬红色传统

1、充分利用校园橱窗、海报栏等资源,多途径开展主题宣传,营造浓厚的校园活动氛围。

2、全面利用多媒体平台,发挥各级网站、QQ、微博、微信和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创新、推进网络思想政治主题教育。

3、各系在10月16日前创作“纪念长征胜利81周年”主题海报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

4、利用学校平台,举办优秀长征题材影视作品展播活动。

(二)深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1、10月21日上午,各系组织好学生集中收看中共中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大会实况。

(三)深切纪念,弘扬长征精神

1、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2、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书画比赛及优秀作品展览。

3、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主题朗诵、演讲比赛。

4、组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专题讲座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篇2

《忆长征》是杨成武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应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之邀写的一本回忆录,主要描述了红一方面军第二师第四团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在众多长征题材的作品中,《忆长征》无疑是一部精品佳作。从作者原汁原味、声情并茂的长征叙事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伟大长征精神的魅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忆长征》中记述了一位江西小红军的故事。他年龄不过十六七岁,胖鼓鼓讨人喜欢的脸蛋显得格外淳朴、天真。作者说了,在有钱的人家,这个年龄还在父母身边撒娇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血战湘江的残酷战斗中负了重伤,临终前对作者说:“政治委员,往前走,打敌人。”书中还讲述了与作者朝夕相处的老战友王开湘同志的事迹。在过草地时的一个夜间,天空下着小雨,王开湘谈起了崇高的理想,希望我们将来革命胜利了能像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那样,没有剥削,共同富裕,多好啊。他还哼起一首描绘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歌曲,周围的战友也跟着唱起来,雄壮的歌声盖住了雨后的风声。到达吴起镇后,在毛主席进行长征胜利总结的当天夜里,他对将来充满憧憬:“往后,怎么安排?打日本,抗日?打完了日本,还干什么?建设国家?建设共产主义!”不幸的是,不久他便因病去世,没有看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革命战争年代,多少英雄甘于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这种精神是很伟大的。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那就是理想信念。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忆长征》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事到万难需放胆”,看看长征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哪个不是万难之事?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不是万难吗?转战途中,天当房、地做床,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不是万难吗?但这些都没有吓倒英勇的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是长征中的万难之事。朱德同志曾赋诗:万里征途,犹忆泸定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忆长征》中生动讲述了争抢夺桥任务的细节,面对泸定之险,各指战员纷纷请战,部队掀起了“争当突击队,飞夺泸定桥”请战热潮。一个个连长都站起来,各摆各的理由,各讲各的有利条件,真是“求战心切、群情激奋、朝气蓬勃、不甘落后”,最后,得到任务的连队欣喜若狂,未得到任务的连队情绪低落。未得到任务的三连长王友才对作者说:只要肯把艰巨的任务给我们,你骂我几声都行!在讲述翻越夹金山时,书中说,此山终年积雪,别说人上去,就连鸟也不易飞过,当地老百姓说登山不累死、饿死,也要冻死。就是这样一座山也没有挡住红军的脚步。红旗灼燃似火,雪映战旗,色彩分外鲜艳。战马喷着雾气,衔尾相随。宣传队站在队伍旁,前呼后应。喊声,歌声,说话声,马嘶声,震荡着白雪皑皑的山谷,发出一阵又一阵欢快的回声。这真是一幅动人心魄、感天动地的壮丽图景。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篇3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长征。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经十四个省,终于从100万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在2年漫漫长征路上,红军不仅要面对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国家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提出的共筑中国梦,就是要凝聚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以长征不怕苦、不怕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新一轮的世界各国大发展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再不会碰到80年前红军长征那样的困难,但长征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积淀,是当代的我们仍然需要学习的。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学习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感召激励师生努力勤勉工作,踏实认真学习,让长征精神给我们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给我们以火热旺盛、蓬勃向上、永不倦怠的精神状态,给我们以感动人、激发人,藐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

当我们的工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鼓起勇气迎难而上积极克服;当我们学习成绩下滑时,应该寻找原因改进不足迎头赶上;当我们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时,应该树立信心确定奋斗目标----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征文篇4

长征精神,是穿越寒冬绽放在枝头的那抹新绿;长征精神,是走过泥泞遗留在身后的那行足迹。长征精神,是人生深蕴的宝藏,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长征精神是沉默中的爆发,是蛰伏后的苏醒,是人类对整个大千世界的吞吐、张弛、沉浮、聚敛最敏感、最有力的回应。

长征精神源于梦想,引发动力。设想一下十年以后,当你端坐于高级经理的座位上思考着下一个十年计划时,你的心头是否会迸发出一种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来自心灵,出自行动。她需要积极的心态作沃土,不断的努力作养料,辛勤的汗水作阳光雨露,孕育最后的成熟。记得去年当我们排练话剧《幽默辩论》的时候,我饰演的角色需要表演一段双节棍,为此,我特意向大二的师哥讨教、学习,练习中好几次打伤自己。最严重的一次是硬生生的将铁棍砸在后背上,趴在地上的我顿时感觉一阵难忍的痛。

然而当我看到朋友们关切的眼神的时候,听到朋友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的时候,“怎么样,能行吗,没事吧,要不我们去医院吧”,我的心被感动了,我和我的伙伴们共同将长征精神注入到了我们的话剧中,一个星期的排练下来,我们的话剧被隆重推出了,鲜花与掌声映出我们喜悦的笑脸。许多同学常常感叹学习的枯燥与无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少了长征精神。

假如梦想没有长征精神,事业将一片荒芜;假如心灵没有长征精神,生活将平淡无奇;假如行动没有长征精神,人生将一无所成!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篇5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篇6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纪念日。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

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红军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越过了一道道的艰难险阻。

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把长征的精神当作学习的动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传承长征精神,建设我们的美好祖国!

弘扬长征精神的作文

本次青年教师演讲比赛由十七中团委主办,从筹备到决赛,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赛前,团委积极发动,广大青年教师踊跃报名,积极准备,为本次比赛投入了极大热情。团委组织了专门培训,整体提升了参赛教师的演讲水平。

此前的10月13日,校团委召开了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培训会。语文备课组长孙立新老师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孙老师以《我是演说家》中选手熊浩所作的“万世师表”的演讲作为切入点,告诉大家演讲最重要的是要打动人心,触碰到人的心灵,切忌“假、大、空”,所以演讲稿的内容极其重要,主题要明确、集中,既要有理性,又要有感性,要有故事,有叙事,并要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现实意义。就这次演讲主题,给大家分析了什么是长征精神,如何结合自身实际点出主题,深化主题。

决赛当晚,各位选手讲述长征故事,讲述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亲身经历,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激情洋溢的演讲不仅展示了青年教师的个人风采,也展现了他们爱岗敬业,用梦想与激情演绎的精彩人生。

比赛现场秩序井然,掌声不断。精彩处,观众和选手一同洒下热泪。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并引起了巨大反响。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