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观后感(精选13篇)
时间:2024-03-21
时间:2024-03-21
是因为有爱,我才付出的,因为是我爱的,而我又付出了,所以我会更爱。这是郑教授的演讲《你为什么读大学》中给我映像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也能从这句话中找到我读大学的原因——因为我爱。
古时候说你十年寒窗苦读,总在我们身上已经不那么贴切。我们寒窗何止十年,只为圆一个大学梦。
八月,当我们踏进自己理想的殿堂,而此时我们又为那迷茫的大学生活而感到惶恐。也许是失去了中学老师的束缚断掉了头脑中那根紧绷的弦,而感到不适应。我想,是雄鹰,一定得自己展翅翱翔,去越过山巅。上了大学之后,忙碌的高中生活仿佛已是很多年前的事,很多片段都已是模糊,只依稀记得自己曾经的幼稚与天真,曾经的拼搏与奋斗。与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曾一度让我迷惘,觉得难以适应,但几个月下来,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身心都已是一个大学生。我觉得这本书对初入大学的我们来说,无疑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大学,每天只上三四个小时课,其他时间是自由活动的悠闲生活,十分的自由,但我们都明白,大学,并不是一个让我们安逸与享受的场所,我们不能仅仅每日悠闲地上上网、打打球、谈谈恋爱,但正如川端康成所说: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这样的虚度光阴,削减了我们的生命,最终伤害了自己。为了毕业后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我们就必需有忧患意识,从现在起我们就需要一些指导,帮助我们应对以后激烈的竞争。
记得俞老师有一句话:相信奋斗的力量,只要努力,只要奋斗,我应该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天才,他所会的东西,都是他生下来后学习的,只是在他学习的时候你不知道,所以当有一天你发现他会的比你多的时候,他就成了你心目中的天才。当我们在为大学生活而茫然的时候,我们何不重拾儿时的梦想,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将他做到最好。这个过程肯定是艰辛的,途中,会有人嘲笑甚至指责你,可那又怎样,你是在为自己奋斗,不是为他人奋斗。当你回味这一路的苦你会得到那久违的笑,而这也是你应该得到的。
今天的目光从东部沿海来到了我们大西北,来到了我们最美的城市省会兰州。那里有宝:一条河,黄河;一碗面,牛肉面;一本杂志,《读者》,一所大学,兰州大学。而今天为我们开讲的嘉宾就是——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毕业于北京大学,一年前来到兰州大学任职。他是一个非常幽默和蔼但又严肃严格的校长。而兰州大学呢,建校110年,是一座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是我们大西北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一所大学。目前是我们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院校之一,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大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定义。好大学是什么样呢?好的大学它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是一个提升自己文化、修养及技能的地方。所以大学的责任就在于“教书育人”,即教与知识,育以能力。大学里遇见的人,都应该是很清澈淳朴的,从眼中能直接看穿心底的那般纯净、无世故、无功利的那种纯真。而大学的老师也应该是很庄重的,遇见他们就像遇到了一种至上的荣耀,能够激发你征服知识的欲望并且能够让你充满对学习的渴望。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自然要带一种自己独有的气质,让学子走出校门以后都能够难以忘怀。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这种气质中成长,发挥着自己的才能,这就是一所好大学。
走进了大学就意味着离开了家,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所以我们要学会独立成长。我们曾经都渴望离开家去到外面的世界去,而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我们却总是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到了大学以后,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和约束,我们也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们能为了自己想要的变得更好,为了自己的事业能够更加努力。我们在大学里养成的东西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交际能力等在我们将来的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大学里养成的书生气息也将会伴随我们很久,对我们的人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力。大学给我们的这种滋养,远不止我们能感受到的。
我们在大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谈论着自己的事业,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我们为了那个最爱的人而努力奋斗,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像只鸟儿展翅飞翔,去拼搏去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能够让我们更加勇敢,坚定自己的信念,让我们勇往直前。我想,我们都可以在大学生活中开启自己的梦想之路,最终离梦想的终点越来越近。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还是需要努力学习,成长,改变。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要的是什么。塑造自己,学会尊重,学会自立。我们既要放眼未来,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正视目标,也要正视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本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的特质,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自信。学习,永远不晚。
今天抱着学习的态度看了《开讲啦》感触很深刻,不同的演讲人士,带给我们的人生经历和感触,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也让我们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那个人,那就是我的偶像周杰伦了,他和其他人的经历不一样,演讲的风格也不一样。
现在我们说说周杰伦,周杰伦看起来很疯狂,但是他很有才华,他强烈的个人风格,重塑了大众的音乐欣赏标准,改写了华语乐坛的流行反向,开创了华语流行“中国风”的先河.。
下面是我看《开讲啦》捕获到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相信大家都听过周杰伦写的《蜗牛》这首歌曲吧!歌词中有唱到: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蜗牛》这首歌曲刚好表达了当初周杰伦自己在追求梦想时的心情!在墙角下,在石缝里随处可见这种不起眼的生物,蜗牛其貌不扬,可它有自己的原则,即使知道自己爬得很慢,却依然一直向前,从未想过放弃,知难而进,永不放弃,我们都应该学习蜗牛精神,周杰伦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镜头二:相信大家都看过周杰伦在电影领域的拼搏,2007年周杰伦自编自导的第一步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成功问世!这是一部爱情+科幻+青春+穿越等多元素的电影,周杰伦一直在想那么多爱情电影,怎么才能和别人的爱情片不一样,然后周杰伦就想到了以穿梭时空的这个电影情节来拍,用钢琴的速度来想象是时光机来穿梭时空,最后成功了。去找寻自己的那一点与大家的不一样,然后去把它放大。
找到自己独特的地方,你就可以不平凡。
我们大家都要拥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你才会去坚持,因为有了梦想,你才会去拼搏,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知道梦想实现,就和周杰伦一样,因为,周杰伦做到了。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平凡。
近来,我着迷于由撒贝宁主持的青年励志公开课―《开讲啦》。这是一档给予中国青年现实讨论、心灵滋养且传递着“正能量”的励志节目。
开讲的嘉宾有林志炫、蔡依林、阿信、科比、李亚鹏、毕淑敏、海清等文体名人、诗人作家等。《开讲啦》主要讲述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渲染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年轻,是你特立独行的资本。我们应像李亚鹏学习,切实实践“心有所愿,行而成立”。帮助别人的快乐,我们无法分享,唯有践行。人生的快乐,应从上天赋予逐步扩展到自我争取。一个人只有心站起来了,脚才能踏实地存活下来。哪怕四处奔波,也只为那心中的梦想。人生是一张单程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拿到往返的那张票。人拥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追求最美的价值,不给人生留有遗憾。活着就是幸福;能读书就是幸福。如果你有愿望,即刻就去完成它吧!人生,当你不懂的时候你年轻;当你懂得的时候你已年老。在我们心底,留下一块洁净而神圣的地方,请记得自己对阅读的留恋。人生留住的是幸福,流逝的永远都是遗憾。我始终记得毕淑敏老师的那句话“我不相信掌纹能带给我什么信息,但是我相信手掌和手指加起来带来的力量,能改变我的命运。”我们得向这位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学习,别给人生留有遗憾。但面对遗憾,多遵从内心,不用刻意地去弥补。
赛场上的科比布莱恩特,全神贯注犹如一条黑曼巴。面对挑战,我们需要永不畏惧。唯有永无止境,你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无论何时,生活都应勇于尝试。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梦想,请务必坚持。我们应多学习科比的“黑曼巴精神”,不轻易退出。哪怕受伤,哪怕伤痛,也要赢了自己,赢了伤痛。抓住一切机会,证明自己。面对困难仍不退缩,你就是英雄。你应当天生要做赢家,所以必须不断进步。没有赢的欲望,何为积极进取?
当陈信宏(阿信)携带着香蕉、雨伞来到《开讲啦》的讲台,我们都很疑惑。后来得知,香蕉是有福同享,雨伞是有难同当之涵义。蚂蚁再小,也会有所有不同。因为阿信有这群好朋友的支持,才让他与众不同。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只有自己动手去做,才会离梦想更近。每个人最大的不同,是一生中到底做了什么。梦想就像玉米浓汤,可以让人生更美味。青春短暂,何必浪费时间去烦恼;生命短促,学会忘记烦恼,享受快乐。梦想应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去追逐、去付诸行动。
海清眼中的人生路上,我们都是新手。我们需冷静地接受和学习你所学习的知识,但是你要主动地接受和学习你想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决定要靠我们自己。活于这个世界,人际交往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明白如何去与人沟通。
《开讲啦》节目,语言时代感很强,内容发人深省。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态度,冷静的思考,乐观的心态,努力的程度及自我奋斗,势必会让我们突破自我,缔造精彩。希望读者有时间看看,一定会对我们的人生、工作有所帮助。人生路上,你我携手同行。
今天,我和妈妈、婆婆一起观看了一宗节目,名叫《开讲啦》,它让我深有感触。
我看的这期是林志颖前来演讲的。林志颖一出场,全场就轰动起来,掌声一波比一波热烈。可是婆婆却不以为然:“真是的,就一个明星有什么可以说的!这事业明明就是一路顺风嘛!”但接下来林志颖讲述了他成名的艰辛,让婆婆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原来,想当个大明星并不简单,而做一个梦想实现家更充满艰辛的!但林志颖却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节目的播放中,林志颖那坚定的话语,无一次不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现场好多人的眼眶中都闪烁着晶莹的泪珠。妈妈看着看着,眼里也积满了泪水,下意识地拿起手巾去擦拭,婆婆则边看边点头称赞林志颖,说他敢为自己的梦想去拼搏真是好样的!而我却看着电视画面中的林志颖若有所思。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想去实现它,但是在实现的路途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坎坷,许多人就是因为害怕,或禁受不住困难而放弃了人生中最珍贵的梦想。林志颖说过一句话:我是一个梦想实现家,而不是一个梦想家,梦想家是只说不做的。我觉得林志颖这句话说得真棒,因为有梦想才能使人努力,因为有梦想才能让人去拼搏!最后才能让人尝到梦想成功的喜悦。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这一句话:“被质疑又怎样,我要证明自己能赢!”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没错,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肯定会遭到别人的质疑,不认可,甚至讽刺与嘲笑,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种困难就退缩,他们不是说我们不能吗?那好,我们就证明给他们看,我们能行!我们可以!请不要小看我们!
最后,我只想说,梦想的实现,不是别人给你送来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你拼搏得来的,只要你不害怕困难,勇往直前,就能获得成功!
在前几天的物联网导论课上我们老师给我们看了两个视频,是开讲了里面的,第一个是贵州大学的校长郑强,他开讲的主题是“为什么读大学?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仔细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上大学对我来说好像就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就很自然的来到了大学,至于我为什么读大学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就好像读大学就是人生的一个必然的过,已经程是设定好了的人生轨道,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为什么。可是,在听完郑强校长的演讲后,我也对我为什么读大学产生了疑问,我为什么读大学?大学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这些疑问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最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关于我为什么读大学的答案就是想在四年后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这可能是最普通的一个理由,可是在听过郑强校长的演讲后我的心里渐渐的萌生出一个想法:我是不是应该像郑强校长说的那样去感受一下大学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大学里更好的丰富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内涵,在大学中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我想,也许这样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这才是我读大学的原因。也许,这才是大学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这才是大学真正的魅力所在。这才是大学生活吸引人的地方,现在的我已经知道了我上大学的原因,像郑强校长说的那样,在大学中感受大学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自己的内涵。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这就是我读大学的原因。
另外一个视频是关于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他开讲的主题是有关于奋斗的,俞敏洪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新东方创始人,中国最有钱的教师。除了这些,他的故事我们也多多少少的都知道一些,在两次高考落榜后,坚持不懈,终于凭借自己的坚持最终梦圆北大,他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们奋斗的力量,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奋斗,奋斗的意义是什么?奋斗这个词我从小就听过,从小老师就告诉我,无论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都只能通过你自己去努力奋斗来获得。奋斗,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很多次,他总是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它是一个我们从小就深知的道理,他告诉我们想要得到你想要的生活你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是从小都懂得道理,从俞敏洪的演讲中我们又有新的理解、新的意义。这是最让我佩服的地方。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词语,却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出色的口才,让我们对这个词语产生了新的认识,让我们对这个词语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认识。
通过观看这两个视频,让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让我对人生、大学、奋斗这些话题产生了很多新的感触。我想,这会让我在今后的人生中获益匪浅。
这个周末,应老师的建议,我观看了“开讲了”这个节目,它是以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这个节目有很多期,我选择了近期的蒋昌建——在悲情中认识自己这一期。
蒋昌建老师是从复旦大学毕业毕业的,他毕业后选择了留校做一民人民教师。20年后,他又逆袭主持界,成为了《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虽然早已年过半百,但这位老师仍然不放弃自己的人生,顽强地和命运、疾病做斗争,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我觉得蒋昌建老师讲的很好的一句名言是“面对苦难的生活,最好的救济方法就是幻想”。这是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说的一句话。他说“面对尴尬困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陷入一种悲情。”当你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这更难堪的时候,你就会发奋努力。只有把生活中每一次失败当做自己最痛苦、最尴尬的时候,你才会对今后更加憧憬,更加努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初三的学习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遇到挫折、坎坷的时候,我要告诉我自己,这是我人生中最最悲惨的时候,经过这一劫,我今后一定会站起来,一定会实现我自己的梦想。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失败才能体现出我当前的不足和缺失。我要把每一次失败的原由填补起来,这样面对半年后的“无硝烟的战争”,我才能游刃有余,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当一位学生问蒋昌建老师是喜欢白开水般的教师生活,还是喜欢火锅般的名人生活时,蒋老师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白开水”般的教师生活。对于老师来说,他更加喜欢自由、舒心的生活。也许很多人都喜欢众心捧月的生活,但其实当你真正到了这个地位时,你会发现你失去了当时的自由、无拘无束。以后的生活,也许不用非常积极地去争取第一,力争最好,只要努力做好自己,许多的东西会自然而然的找上你。
看了这一期的“开讲啦”,我受益匪浅。“我们用黑白两色的眼睛,看到的是这个世界上五色斑斓的风景”。这些素质卓越的名人,有着比我们更多的人生阅历,我们要虚心去倾听,去做,才能有益于我们今后的人生。
很多人只把《开讲啦》《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节目当做普通的综艺节目来寻找乐趣,但我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此时,节目中蕴含的道理往往被人忽略,我觉得我应该重申制作这些节目的意义。
《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每期节目由一位名人倾情演讲,与十位新锐青年代表进行交流对话,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也是一场温暖毕业生心灵的演讲.
而节目《百家讲坛》也让人深受启发。于丹的《庄子》心得,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同学,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老师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
《中华好诗词》也让人明白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在此,我只希望人们能明白制作节目的意义,那些娱乐节目并不是简单的供人消遣,它的背后定有其深意。
来到长沙思尚营销公司后,很久没看上学时候最爱看的节目《开讲啦》,最近抽了周杰伦作客的一期看,感触挺多。
我们认识的杰伦,才华横溢,拿奖拿到手软,但他却说歌迷就是他的奖。
作为全球十大音乐鬼才,亚洲的唯一一个,才华是公认的。作为杰迷其实我们都知道杰伦很照顾自己的歌迷,他把歌迷放在自己身边工作,向歌迷捐款,亲自去医院看望歌迷,没有歌迷就没有现在的周杰伦这点他知道,所以他有感恩的心,常常领奖他会说歌迷就是他的奖。
我们认识的杰伦,孝顺又浪漫,在情人节为妈妈燃放了一场美丽的烟花。
杰伦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妈妈生活,孝顺也是演艺圈出名的。个人第四张专辑《叶惠美》就是用他妈妈的名字取的,而主打歌又是《以父为名》。他让从小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出演了他自己的电影,让母亲外婆常常看自己的现场演唱会,这都是我们知道的,杰伦孝顺浪漫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
你可以不平凡!他说,只要音乐还在,再多挫折也不惧怕。
是的,每个人都可以不平凡。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那么你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他觉得有才艺就有一技之长,但是人不能一辈子在那边,有时候机会不等人;
他说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作为偶像,不会让大家失望。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学历也不断增长,大学成为了每个学子必经的道路,从初中、高中的憧憬,到如今的已进入大学的迷茫或者是激奋。然而什么是大学,如何才能在大学里活出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了每个学子急需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大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有的人说,大学是贪图享乐的地方,为高考中存活下来的学子们提供安乐的港湾。有的人说,大学是放飞梦想的地方,作为一个平台,让学子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什么是大学?其实,将大学比喻成一座象牙塔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比喻了。大学理应是一座象牙塔,与外界隔绝,让学子们在其间修其身,养其性,明其德,不过早的受到社会的污染,保持大学生们的纯洁。正如郑强校长所说,大学理应与社会保持距离。大学是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借助这个平台去完善自我,去超越自我,去展现自我。大学给学子们提供这个机会、资源来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社会。其实,大学正如一个摇篮,学生们如其间的婴儿,只有经历了摇篮的呵护,婴儿们才能度过生命的脆弱期,走向坚强。
然而,同样的摇篮也可能呵护出不同的少年,那么,如何更好地存活下去,便需要我们在大学里做的更好。
大学应该怎么做?这无疑是困扰所有中国大学生的一个问题。吃、睡、玩似乎成了现代中国大学生的生活的主旋律。不得不说,过重的高中压力,错误的大学观念带给了中国大学生错误的大学生活方式。如何才能利用好大学这个平台,俞敏洪、郑强都给我们做出了答复。这便是做什么与怎么做的问题。
做什么?整天忙碌于社团之间,以至于忽视学习?这不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多看点书,多接触点艺术”。是的,大学的主旨是“学”。这一方面,外国的大学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哈佛凌晨的四点半便是一个楷模。大学生来到这座象牙塔之后,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如果说以前12年的学习是为了进入大学,那么将来4年的学习便是为了进入社会。只有在大学里掌握了专业知识以及日常性知识,才能为日后社会的生活保驾护航。另外,多接触点艺术是必要的。显而易见,这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情操必定让一个人受益终生。
怎么做?奋斗、奋斗、再奋斗。青春是大学的资本,奋斗则是青春的旋律。人生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能有与青春一样的激情与活力,在如此激情昂扬的年华里,即大学时光,我们不用奋斗去追寻梦想,难道要等老之将至再去空谈?在学习上的奋斗,在自我能力上的奋斗,追求更高的学位,追求更好地自我修养与品德都理所应当地要我们去奋斗。奋斗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一年的奋斗可以使一个徘徊于本科线的孩子进入清华的大门,更别说如见有充足时间拿来自我支配的我们了。怀揣着梦想去奋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少一点任性与盲从,多一点理想与坚持,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在青春年华创造一段不愧对未来的回忆
近日,两任女排队长的行程让球迷惊喜不已,现队长朱婷上《开讲啦》,畅谈“奢华的低调”!面对撒贝宁和提问青年的套路,朱婷一一化解,同时也显示出她的高情商。而前队长则奔赴国际排联就职,在接受刘建宏采访时表示,在国际排联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直言压力山大。
在上《开讲啦》前,朱婷也直言自己不要怯场,这话一出来还是让大家意想不到,国际朱还会怕怯场!结果观众看到了,全程下来,有说有笑,根本看不出朱婷有怯场的迹象!倒是让撒贝宁很自卑,原来朱婷说自己在当时进国家队的时候,只会扣球,别的什么都不会!而接着的一句话更显朱婷的高情商:我不是天才,只是人才!
也许朱婷来之前,问过了之前上过《开讲啦》的三位女排姑娘惠若琪、丁霞、袁心玥,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套路,面对有人提问如果选择伴侣,在国足、男篮、男排中三选一时,朱婷最终还是选择男排,给出的解释也让大家找不出一丁点的指责,原因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此话一出,哄堂大笑!
而又问道,面对国足、男篮、女排当下的一些现状,有什么提议时,朱婷的回答也让所有人敬佩不已:共同成长!此话一出,真的替朱婷竖大拇指,现在的国足和男篮,尤其是国足,谁不知道已经烂到底了,不要说作为从事不同体育项目的朱婷很难回答,就是足协都很难有个圆满的答案。
《开讲啦》这是中央电视台的首套青少年的频道,由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老师主持,我观看了两个节目,分别由陈坤、成龙两位有名人士主讲。在这两个节目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首先让我先讲讲陈坤讲的《人生路,莫慌张》,他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和杰出青年一起到西藏去旅游的故事,他们翻过了一座座大山,行走了11天,徒步走了115公里。他说:“让我们通过‘行走’获得真正的正能量吧。”他告诉我们:有时候要是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慢慢地办事,就会事半功倍,少走一个弯路,多一份思考。
成龙的《没人替你奋斗》也令我感悟很深。他在拍电影的时候曾从六楼顺着钢管滑了下去,中间还有一根根铁丝,在最后还有一块玻璃,大家看了那景象也肯定会心惊胆战,导演也对他说,太危险了找替身吧。成龙却说,那么替身也很危险的呀。成龙用自己的事迹来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没有人会替你奋斗。他也跟大家讲了一个关于他的升职过程,一天武术指导看见成龙装死装的好,便请他上车,成龙在车门前踢踢鞋,把鞋上的灰尘给清理了,而且坐在车上后一动都不动。以后武术指导便常常让成龙坐他的车,不久,成龙便成为了副武术指导。他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开讲啦》这个频道使我终生受益。
又是难得的一节物联网导论课,满怀期待地走入课堂,猜想着老师将会给我们讲解哪些新内容呢?只见老师打开电脑,看见郑强和俞敏洪的视频,老师先给我们看的是郑强校长的视频。
听了郑强校长的演讲,心中有所触动,郑强校长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这个问题一针见血,或许大多数大学生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他解释道:当今的学生在他们初中、高中的时候都是以老上大学为学习目标,然而当他们真正考上了大学,目标已经实现了,他们便没有了目标,便变得迷茫,就不知道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我们要上大学“,郑强校长回答道:”在学的过程中去体味。“在随后的演讲中郑强提到他为什么会学到有机高分子,他说有机高分子并不是他想学的专业,但他在学习中越来越爱上有机高分子专业,最后他有所付出便得到了收获。他也提出了“因为爱,所以付出”,他告诫大学生们说哦:“无论你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你都学会去爱它。只有爱你才会付出。”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郑强校长提出:精读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所谓精读就是先注重所学的专业的内容,在学习课外其他知识,本专业的技巧一定要学精、学巧。关于现今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他指出:“其实工作不难找,是喜爱的工作难找。”大学生工作难找其实是对工作太挑剔,只要把找工作的门槛降低,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工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是有触动心灵的教育才能刻骨铭心“。他说,为什么当代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为什么容易忘记,而且印象不深,因为现实的教育触动心灵的很少,比较呆板。
听了郑校长的演讲,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好好思考,“我们为什么上大学?”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这一份责任,而从现在醒悟真的不晚,希望有更多人去看郑校长的演讲。
接着老师给我们放了俞敏洪的视频,俞敏洪和我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之前从来没听所过俞敏洪,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听到、看到传说中的人物。总的感觉这个人挺幽默,演讲非常有感染力。
俞总说,大学之大在于知识之大,学问之大,眼界之大。这就必须要读大量的书,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那样,他说:“大学要读多少书才够呢?400本左右。“
他本次演讲的主题是:相信奋斗的力量。他说他曾经经历多许多挫折,他曾经三次高考,曾经追求过二十几个女生都以失败告终,在大学期间患肺结核,被迫休学,与人应聘喝酒住院三天。但这些挫折都没有难倒他,他都挺过来了,并且成功了。他说人不能仅限当前的生活,要勇于奋斗。俞敏洪以自己为例,他放弃自己在北大留校任教师的机会,出来开办培训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创立了新东方,并且在美国上市。
俞敏洪,郑强校长的话使我感触颇深,我不由得看是在思考自己的人生的志向,也许梦想是一种探索过程,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梦想。
上一篇:《奇迹男孩》 观后感(收集9篇)
下一篇:《寄生虫》观后感(整理5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