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精选10篇)

时间:2024-03-25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1

在这周星期二的选修课上,熊老师让我们看了一部著名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落魄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教师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马修遇到了不少麻烦,学生的尊师重教状况与网上流传的北京某艺校的视频片断差不多。不过,学校有一间禁闭室,有一位善于体罚的校长,影片情节显示,学生被关禁闭最长时间至少为15天,这对学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影片是把这位校长与马修对比起来刻画的,他们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别,最后校长一败涂地。插班生莫丹,心理医生把他放到这所学校作实验。莫丹无恶不作,人性几乎已被泯灭殆尽,他被校长指控偷了学校的20万法郎后被送进警察局,在校长准备因窃取了马修的成功而摘取勋章时,莫丹从警察局逃出来一把火烧了学校的某几间房,同时也烧掉了校长的勋章。但是,继续看下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觉,顽皮的孩子和马修总是会发生些什么,这些事却显得那么自然,并且想想这也是为什么马修会和这群让每个老师都头痛的孩子们相处得如此和谐、融洽。也许是因为他们有同个爱好——音乐,在马修的培养下,他们合唱的歌声是那么动听、美妙。它没有国际大-片的华丽场面,没有动作大-片的华丽的打斗,没有科幻大-片曲折新颖的故事情节,但它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刻画、动人的音乐已足以使每一个观众感动万千,并深深爱上了这部电影。

然而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马修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因素,他爱好音乐,他把这班因各种不幸造成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学生训练成了一个合唱团,在悠扬、和谐的歌声中,孩子们的笑容是率真的,甚至是无邪的。看完影片后,我想得最多的是,作为老师,应该有一点特长。设若马修一无所长,可能就没有这么成功。模糊的印像中,我觉得似乎有几部大-片,往往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代课教师以自身的魅力解决了问题。如果我们有一技之长,那么眷把它用到你的教育教学中去,享受你的成功吧。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2

这是我看过最奇特的电影,毫无悬念的开场,平铺直叙的独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们的博爱。从头至尾心中有挥之不去的压抑与难过,却神奇地让人没法哭出来,直到出现漫天的纸飞机,和高亢美丽的歌声。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

星期六的等待终于有了意义。

贝比诺是孤儿,他的父母在二战中丧生,但他总认为父亲会在星期六来铁门前接他,便一天一天地在门前等待。他没有等来父亲,但他等来了马修老师。这个长相可爱的光头叔叔,是唯一一个维护贝比诺的人,是每次合唱时会把贝比诺抱上讲台的人,是愿意蹲下身子询问贝比诺梦想是什么的人,是在星期六将贝比诺带离“池塘之底”的人。曾经在他灰暗的童年里,只有等待是彩色的,只要抱着锈迹斑斑的铁门,遥望远方延伸而来的羊肠小道,哪怕到月升日暮,哪怕是从希望到失望,只要让他等待,他便是幸福的。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你看那可爱的光头叔叔,就是上帝最好的馈赠。

成为您的独唱是我最大的幸事。

莫翰奇有一个美丽的单身母亲,一个无依无靠的单身女子,她生活的全部重心便是儿子。莫翰奇没有父亲,又由于自己美丽的单身母亲而饱受非议,他脆弱而又敏感的自尊被无情地践踏,他违背着本性坐着一件又一件的坏事。在被校长惩罚时,他听到班上的其他孩子跟着合唱团放声歌唱,他被深深吸引了,在独自干活的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悄悄溜进教室,对着黑板一展美妙歌喉。马修老师发现了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于是他成为了合唱团最重要的独唱。并在马修老师的帮助下,走进了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你是阳光,射入池塘在别人看来,马修无疑是失败的,一事无成的音乐家,渺小的音乐老师,不管哪个标签都不会为人敬佩。但是,他还是一个合唱团的团长,拥有宽广胸怀和无私博爱的指挥。他把杂乱无章却犹如天籁的歌声汇聚起来,谱成了美妙的交响乐章。影片开头他说,曾发誓再也不会作曲;手提包的乐谱背面,写着他可能辉煌或衰退的过去。不知道他曾发生过什么,但无疑承受过许多屈辱与不公,让人敬佩的是,他始终带着一个充满爱与善意的心灵,没有自怨自艾,亦没有怨天尤人。他像一个小太阳,默默地发光发热,为池塘底的幼小心灵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这是我看过最奇特的电影,毫无悬念的开场,平铺直叙的独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有最好的合唱团。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3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刚来到这个学校时,就看到一个孤儿——贝比诺。贝比诺是一个孤儿,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坚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会来接他。

马修用自己执着的心,建立了合唱团,还发现了一个拥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他的嗓音与众不同,这也让他获得了马修的信任,马修也让他在合唱团中独唱。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马修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曾今无恶不作、行为极差的那些学生,向他扔纸飞机,飞机上写了学生对他的看法和告别,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在这部电影中,校长受这所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行为所影响,常常虐待学生,但在后来,在马修的劝说下,他还尝试着折纸飞机;还有一次,他被学生们用球击中了头,不但没有去责骂学生们,反而和他们一起踢球,校长也逐渐变得善良了,但他还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级开除了。

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个学监,而且他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时候,马修老师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的。的确,马修老师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们犯的一切错误都是可以容忍的,都应该相信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启示: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应该看到学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长起来。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4

如果不是《放牛班的春天》这个影片,也许不会有人知道,在法国的某个郊外,一条幽静的梧桐树包围成的小道,坐落着一座恐怖的,充满暴力的少年管制所。这个院子里的孩子,大都是蛮横无理,不学无术的孩子。

其实,这些孩子本性并不坏,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苛刻的校长用暴力来“教育”孩子们。一个个老师束手无策而被调职。有一天,一个叫做马修的音乐老师来到了这里。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和孩子们一起在悠扬的歌声中欢笑。

当马修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学生们在卡片上写满了的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马修的努力不是白费的,他谱写的音乐将伴随着孩子们一生,让他们开心,快乐。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无比纠结,我为校长的追求名利而愤恨;为孩子们受到的打骂而难过;为马修老师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皮埃尔的改邪归正而释怀。

最令我心情大好的是孩子们从楼上丢下的纸飞机,那一张张写满了祝福的纸飞机!!看着看着,心情仿佛是一个万花筒,变得复杂无比。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收到孩子们写给老师的纸飞机,那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我又看到在歌声中,纸飞机慢慢飞舞,在那碧蓝色的天空之下!!!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5

人本平凡,但不平庸,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杰作,永远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不管是谁,哪怕是夜空中并不起眼的小星星,也会绽放只有它才拥有的独特光芒。教育一个孩子,如同牵着一只蜗牛散步,不能急,不能火,棍棒并不能起到作用。因为牵着蜗牛散步的人不同,长大的蜗牛也不同,有的勇攀高峰,有的安于现状。每个孩子的未来,基本都掌握在教育者们的手中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真实的诠释了这个现象。在一个辅育园内,被送进来的孩子们无理、傲慢。而这个辅育园的园长更是贪图官利,内心丑恶。他实行了不听话,就惩罚的不合理规定,使孩子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坏习惯变本加厉。

园长的这一做法让新来的音乐老师马修十分反感。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他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心灵纯洁,声音动听,于是将他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马修教他们唱自己写的歌,孩子们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这些饱含正能量的歌曲,使孩子们恢复善良,乐于助人。这些得到了一位女公爵的赞赏。于是,贪婪的园长为了官利,欺骗女公爵说合唱团是自己的杰作,女公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奖励了园长金钱和官位。而马修仍然在教孩子们唱歌,帮助孩子们走出阴影,重现阳光、快乐的童年。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后,园长将责任嫁祸于马修并无情的将他开除。而园长继续对孩子们行使不合理的管教,因为多次严重体罚学生,关学生禁闭,不给学生饭吃等等,被人检举最终送进了大牢。

影片以倒序法放映,批判了棍棒教育以及那些贪图官利,金钱的教育者们。将善良的马修和丑恶的园长做了明显的对比。园长的不合理管教方式只会让孩子们走向沼泽,监狱,但善良的马修将孩子们拉了回来。影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闪光点和本领特长,只要勤于发现,乐于探索,勤学苦练,就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本平凡,但不平庸,只要有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我,给我温暖,哪怕我是一颗又小又丑、光芒微弱的小星星,也会绽放异彩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6

“啊,黑夜,如此的温柔……”这优美的天籁之音萦绕在我的耳畔挥之不去,那一双双真诚炽烈的眼睛仿佛就在眼前……

马修,到一个寄宿学校报到上岗,成为一名地位平凡的学监,这的校长势力、虚伪,特别是这里的学生,顽劣、叛逆。但马修,他是可爱的,他用智慧与胸怀“破解”了学生们一次次的嘲弄。以此换来了学生们的刮目相看。他更是伟大的,在他眼里,学生们的劣根性只是表面,他们骨子里都是纯真的天使。他处处为学生着想,并倾心爱护他们、教导他们。

在教育一个故意伤人的学生时,没有粗暴的采取“行动反应”,而是用语言用道理真正疏导了学生,使其真正懂得了责任与爱。“天使眼睛”是一个外表冷漠叛逆的孩子,马修真诚地与他沟通,却屡遭钉子,但决不放弃,并在合唱中是男孩儿找到了人性的美丽与人生的价值。更是在犯罪少年身上,马修仍然采取了他一贯的原则,用爱给予引导。当少年被误判再次入狱后,他与校长开展了唇枪舌战,为此,他也失去了工作,但他,是毫不反悔的。

人常说“将心比心”,但马修用他的善良及真诚与学生的敌视冷漠作交换,最终换来了漫天飞舞的纸飞机。他成功了,无愧于伟大这个词。他是我们的榜样,为人师表,就应本着不离不弃的原则,用爱心与真诚引导学生认真谱写他们人生的旋律,这才是老师的首要职责。

电影中还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修在孩子们睡下后,独自一人在微弱的灯光下写日记,那黑夜,是如此的温柔……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7

放牛班的春天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法国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场面,没有和爱情公寓一样的爆笑镜头,也没有特别叫人难以接受的痛苦悲情,却让人看了之后深受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孩子是一群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学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采取体罚、禁闭等处罚方式。而一名叫马修的音乐老师,用爱心关怀他们。在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这些孩子喜爱音乐,于是他费尽心思组建了一个合唱团,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学会了欣赏美好的事物,懂得了相互尊重,信任和友爱,激起了幼小心灵中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最终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

我觉得马修是一位落魄、怀才不遇的音乐家,作为一位老师,他是杰出的、成功的,因为他有一颗博爱的心,懂得平等地爱学生,知晓如何“教化”学生N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这样。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8

我相信,和我一样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而看得泪流满面的人不在少数,刻画人性,直指人心——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刻画人性,直指人心的好电影。

一、人性在对比中彰显力量

老师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如莫被关禁闭,他却告诉来探访的他的母亲他看牙去了,维护了孩子的尊严;院长为了维护自身权威而采用极端粗暴的出错——处罚——关禁闭的方式;麦神父对孩子的理解和耐心;*教师由对老师的不屑到支持老师创建合唱团。在这样的对比中,谁善谁恶,谁高谁低,不言而喻。当老师对着院长咆哮:“你是个无能而坏肚肠的家伙”时,我们拍手称快;当老师黯然离去,却发现窗口飞出一封又一封写满字的飞机信时,我们潸然泪下。

二、永远没有永远,凡事皆有可能

从刚开始的“放牛”一样闹哄哄,有的发呆,有的打架,有的抽烟,到后来莫去了里昂音乐学院,贝比诺虽然不会唱歌,但是已经爱上了老师,主动恳求老师带他“私奔”,所有的学生抬头挺胸的合唱时。我们真的相信:孩子内心都有一颗向上的种子,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培育。老师要多去发现学生潜在的优点,不断培育,把它变成孩子的特长。还有就是班主任要找到一项适合全班同学的活动(如合唱、读书),把全班人团结在一起,观后感《刻画人性,直指人心——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三、教师的“夹心”之苦

影片打动我的,除了老师一样的教育情怀教育理想外,就是对教师地位描述的准确性。一方面,老师要取得上级领导“院长”的同意,这样才能开展自己的教育计划;另一方面,老师还要和学生斗智(如对莫的冷处理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斗勇(对孟丹威胁贝比诺时的以恶制恶),而且还不知道结果如何,有时更是无能为力,如老师对孟丹。教师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坚持着自己的教育,怎能不令人感动?这让当过班主任的我深有感触,怪不得有人调侃,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又是最难当的主任。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你得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而且,永远没有句号。

作为教师,很容易在里面感受到教师之苦、教师之乐(当别人认同你的教育理念时,当你被学生接受时,当学生成长时),教育之难、教育之累,教育的艰巨性与教育的重要性。其实,现实生活远比电影残酷,教育的艰难也远非电影所披,我深深地感到,任重而道远。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9

开始的开始,这里是黑色的梦魇,邪恶滋生,恐惧泛滥。

最后的最后,这里是音乐的圣殿,笑靥如花,春意盎然。

从开始之后到结束之前,因它的到来,有些东西分崩离析,最后消失不见。

“它”是什么,它可以是一个人。而在这里,这个人是音乐教师马修。在别人眼中,“池塘底畔”是无药可救的地狱,但言论阻挡不了马修的义无反顾。于是尽管这里的孩子对他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尽管无聊的恶作剧一次又一次重复,尽管有时真正的恶意向他伸出挑衅的手,他依然耐心地,千方百计地,呕心沥血地,用善意教化这片不毛之地。所以到最后,调皮的莫翰奇发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贝比诺在星期六等到“爸爸”,所有人都拥有了好的归宿。

然而“它”并不是人,它是某种思想与情感,它是奇迹的诱因,善良与正义都来源于它,它是爱,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人之初,性本善,而池塘底畔的孩子们之所以像恶魔一样,只是缺少一个对他们好的人。爱是一种养料,可以助人茁壮成长,而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们,还有马修。最初马修只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可当最后他准备踏上新的征程时,他是奇迹的缔造者,他不再失败。

高耸的灰色院墙,颓圮的校舍,孩子们灰败的脸色和落满眼底的灰尘般的阴暗。这部电影有着晦暗的背景,却因表现爱的音乐而显得生动明朗,音乐是莫翰奇专注的信仰,当他清澈的嗓音随指挥缓慢响起时,世界霎时寂静无声,那是他为之骄傲的梦想天堂。音乐是马修老师的仁爱与自信,他挥舞的双手像大海中欢快灵动的游鱼,音符交织成爱的旋律。音乐是“池塘底畔”久违的春天,像溪流解冻泉水叮咚,像黎明时分破晓的天光,刹那间照亮所有阴霾。当这高亢激越的歌声响彻“池塘底畔”,像一道明亮的忧伤,纯粹的灵魂在云朵之上自由地徜徉,晦暗的颜色消融为镀上墙边的阳光,年轻的生命开始渴望飞翔,这里有了新的希望。

当激昂的歌声最后一次响起,如同群鸟振翼,一只只告别的纸飞机从窗口飞出,四下里响起掌声,有人流下泪水,我在黑暗里安静地情不自禁地笑着,我会记得,我曾被这故事真诚地打动。

生命之初,我们都是渺小的种子,爱可能是阳光雨露,也可能是雷电风暴,是微小却不可忽略的存在,因为爱,海伦·凯勒在黑暗中看见远道的光,史铁生在轮椅中学会坚强。因为爱,我们由幼小的生命成长为如今的模样,多少不为人知的光阴里,流传着渺小而隽永的奇迹。

爱是最初的最后的传奇。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10

不论你是什么人,总能散发出光彩。近日,我看了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落寞过气的音乐老师克莱蒙马修和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辅育院里的一个班。克莱蒙马修来到这个辅育院,组成了一个合唱团,片中一位名为莫翰奇的学生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及嗓音,却有“恶魔”般的心肠。这是一所品行极差的辅育院。最终,马修通过自己的行为,用心感化了学生,合唱团也能唱出天籁之音,可后来马修被辞去了。带走了一个学生贝比诺。

“池塘之底”,极其形象地形容了那些品行恶劣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难道说,这些品行差的人就不会改了吗?任何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一些原由而变坏。又不是一个从小就坏的人长大后依然十恶不赦。像莫翰奇,他本来是极排斥马修老师的,可被马修发现天赋后,不也去了颇负盛名的里昂音乐学院了?不也改变了?丑陋的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一个本身较差的人,就不能成为社会栋梁了吗?

那马云呢?他创建了“阿里旺旺”,经常巡回演讲。他初中时,成绩不好,也爱打架,整一个小混混。可他不是也成功了吗?徘徊在社会底层的人,就没有出息,不能成功了吗?

又比如我一个幼儿园同学,经常犯下当时被我们认为“不可饶恕”的“罪过”。可到了小学,他脱胎换骨,成为了班长。这一个个事实向我们证明,并不是一个人犯了错误就永远也不改,不是一个人品行差就不会成为成功人士。“池塘之底”,是片中辅育院的名字,但却把这个世界的底层人士的生活形象地描述出来。“池塘之底”,也许是一些过气,品行恶劣的人的居所,亦或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并不是池塘之底的花就只能生活在黑暗、腐败的地方,并不是池塘之底的花就不能沐浴美好的阳光,观赏美丽的世界,就不能灿烂地开放。

其实,池塘之底的花也能灿烂的开放!池塘之底的花也能拥有绚丽的春天!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