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观后感(收集9篇)

时间:2024-04-08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1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丽草原上的故事。15岁的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庆祝,却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双臂。失去双臂的志华痛苦不堪,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无法自理,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她想回到学校上课,却被学校拒绝了,原因是她没有双手无法写字做作业......面对着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但是爸爸妈妈鼓励她,给予她勇气使她最终放弃自杀的'念头。后来,志华参加了高考,她的分数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科专业,她最终没有被录取。失望再一次降临.不料妈妈知道了她没被录取的消息,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家又陷入迷茫,悲痛的状态......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是妈妈已不在人世.为了纪念妈妈,志华和爸爸将妈妈亲手为她做的龙风筝放上天空,风筝越飞越高......仿佛志华妈妈正在为女儿骄傲!

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时,我被主人公志华那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依然不屈不挠与命运顽强拼搏抗争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她正如《隐形的翅膀》歌中,说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人没有了双肢就像小鸟失去了翅膀,花草树木失去了滋润一样,就好比没有了生活能力,没办法生活下去。

而志华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获得了成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想而之,志华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有这样一句话“上帝对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是啊,不要抱怨上帝对你的不公,你要自已掌握命运,只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就会创造一切奇迹!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2

《隐形的翅膀》讲的是一个青春美少女志华,刚刚中考结束、得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眼看着要顺理成章走向她和家长、周围的成年人们梦寐以求的大学之路了;一次放风筝,却打破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命运秩序、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风筝被风缠绕到高压线上,女主人公被高压电击中,伤势严重得医院都没有办法治疗;在巨痛和绝望中,好端端的她高位截肢、失去双手双臂。人生如戏,有真人原型的女主人公已经如此不幸,厄运却没有就此收手;一个曾经健全的三口之家,从此压力倍增、风雨飘摇,爱女儿疯魔的妈妈在孩子刚刚起步准备迈向新的生活旅程的时候,精神崩溃,成为父女俩更加沉重的包袱和负担。

上天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志华可以用脚夹着笔,写出漂亮的小楷字;志华在同学帮助下学会骑自行车、游泳,用脚夹着菜刀利索地切出土豆片。Iknow,Ican。女主人公一步步坚实地走向可能的目标、接近理想。人生是不断超越自身的体能、战胜对手和困难、战胜生活中不公证遭遇的过程,《隐形的翅膀》坚信这一点,它不仅仅局限于残疾人题材、青少年题材,它所反映的主题是世界性的、具有难得的普适性,唤醒人类良知和对人类强大主观能动性的由衷敬仰。

风筝这一意象,是影片的一个有意味元素。风筝意味着放飞理想,但是,事情往往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挫折和负面因素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志华及其故事本身就是对坎坷人生的象征与隐喻。道路虽然曲折,前途却是光明的。自己的努力、同学的支持、收货人的恻隐之心、老师的理解、教练的激励和决不放弃,志华才能够住校学习、获得残疾人游泳冠军,并最终考上了体育大学。失去双臂的志华,终于可以飞起来了,观众也陪着她洗尽铅华享受到一种心灵飞翔的`喜悦。

肢体健全的人很多,由此而怀着感恩之心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条件建设生活、创造奇迹的人有限;遭遇困境的人不少,因此而精神重建、再拾信心、奋发有为的人,是值得尊敬和爱护的珍宝。飞翔,不能没有心灵的翅膀。冯振志导演的新国产片《隐形的翅膀》,就给我们这样的思考、希望和震撼。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隐形的翅膀》电影观后感,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3

有人会问:“没有翅膀的雄鹰会怎样?”也许十有八九的会说:“当然是会丧失意志,放弃生的希望。”但是,我并不认同。

5月31日学校组织了初一初二的学生观看励志电影《隐形的翅膀》,我自从看了这部励志电影,便对开头的问题有了透切的理解。

这部电影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不幸在一次放风筝时,被高压电击中,只能截走两只手以保性命。此时的她自暴自弃,但是在老师、父母的鼓励下,终于顽强地站了起来,学会了用双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努力学习,并且在残奥会游泳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考上了大学。唯一遗憾的是志华的母亲经不住一连串的打击而逝世,但她对志华的爱是无私的!

志华曾鼓励自己:“虽然我没有了翅膀,但是我仍然要飞翔!。”多么简短的话语,却又多么的发人深省,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忽然,对往事的回忆给了我完美的答案。

在我的脑海里,有一个走路时一拐一拐的模糊身影不时地出现,那是谁?哦,原来是小鸿!小鸿是一位残疾人,他其中的一只脚已被换成了冰冷的.假肢。然而,他却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自强不息,发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一直疑惑不解,于是向小鸿问道:“小鸿,难道你不感到很伤心和气馁吗?”他犹豫了一下,便说:“是的,我的确伤心和气馁过,但是我转念一想,生命是宝贵的,人总会遇到挫折,只要努力奋斗,击败困难,也是能创造美好人生的。”我立刻茅塞顿开,只见小鸿露出了自强不息的微笑……

没有翅膀的雄鹰不一定都会失去生的希望,它能用自强不息与乐观的心态造就自己隐形的翅膀,勇敢地迎风飞去,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所以没有翅膀也能翱翔!

没有翅膀的雄鹰如此,人亦应如此。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4

失去双臂,对于我们任何一个健全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难以想象的痛苦的事啊!失去双臂,不能拿起杯子喝水,不能享受美食,更不用提生活自理了。但是当我看完《隐形的翅膀》这部残疾少女和命运顽强拼搏的影片时,我被主人公那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了

电影《隐形的翅膀》讲述了主人公志华失去双臂后艰苦奋斗,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主人公志华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其中最感人的`片段是:有一次志华上体育课,一位教练来招收体育特长生,看中了志华,于是她去了游泳学院学游泳。因为她知道自己妈妈看到蜻蜓风筝就会受刺激而去跳河,所以她每天都刻苦地练习游泳,希望以后能救妈妈。可是有一天,她的妈妈又在无意中看见了蜻蜓风筝,就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跳河死了,志华知道后非常伤心。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发奋努力,在残奥会上取得了冠军,同时拿到了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知道了两个喜讯的志华第一个告诉了在天堂的妈妈。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她用自己的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自己取得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一名的好成绩。

看过影片之后。最不能忘记的,不是他们残疾的身体,而是他们惊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身体因身体的完整而美丽。想起张韶涵的一首歌曲:就算受伤,也不闪泪花,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思绪万千的和志华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志华在难以忍受的困难面前并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获得了成功。我想:生活对志华是多么不公平啊!跟她比,我幸福多了,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游玩,可以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应该在遇到困难时学习志华的精神!

我相信上帝在关上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隐形的翅膀将会带着梦想,像风筝一样在无边无际的天空飞翔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5

我们今天在学校看了一部电影《隐形的翅膀》。许多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15岁的志华一次与小伙伴们放蜻蜓风筝时把风筝挂在了电线杆上,用木棒去挑,被电击中,双手不得不截肢。这对志华的父母来说不亚如晴天霹雳,志华醒后发现自己失去了双手,想自杀,但在父母的鼓励下居然用脚学会了吃饭、写字、骑车、看书、穿衣服、做饭、游泳、给别人喂药……可她的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旦看到蜻蜓风筝、电线杆就会发疯,产生幻觉,好几次差点没命。志华为了给母亲治病,报考医学,虽然成绩过线,但因为不能用脚看病,所以没有录取。她的爸爸也暂时保密,并把卖给别人的蜻蜓风筝锁好,钥匙交给同事。但志华妈妈无意间知道志华没有录取,同事打开柜子走后她才看见风筝,再次发作,离家出走。几天后,她的尸体被找到。志华后来发愤图强,在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上得第一名,还将参加残奥会。她为了纪念妈妈,和爸爸一起放飞妈妈做的`风筝。这时,大学的补录通知书就来了,志华向着蓝天大喊:“妈妈,我考上大学了!您听见了吗?”同学们都哭了。

志华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如果换我们呢?她为了能上大学练习用脚写字,都磨出水泡,时不时抽筋,终于写出了漂亮的字,我们能做到吗?她能用脚缝衣服,可我们怎么也做不好。她练习吃饭,摔碎了多少碗,苦练脚工,我们能坚持吗?当志华妈妈去世时,她继续训练,我们能和她比吗?在志华的成功背后,是多少血与汗的代价?

我们被志华的坚强感动了,在志华游泳获得第一名、考上大学时,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掌声经久不息,有的同学还欢呼起来……和志华比起来,我们多幸福!很多人从不会饿着、冻着,家庭环境优越,却没有成功。志华家是农民家庭,连截肢都要借钱,可偏偏成功了!

这个故事根据绝对真实的故事改编。其实,不管什么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6

用爱做底,用付出做包装,集结一片泪水作花结,嗯,这是你给志华的最丰厚的礼物……

——题记

在影片《隐形的翅膀》中我不止一次地看到,看到你的志华悲伤得即将放弃的时候,转身,不给她任何安慰,你要她自己去面对,面对哪怕是残酷的事实。志华因此而怨你,恨你,认为你已不再爱她。那时候,我在想,一直在想,你爱她,比任何都爱,因为,你的影子背叛了你。

你的影子背叛了你,你转身离开志华的刹那,我看见,我真的看见,你的影子用手背擦了一下眼角,我知道,他也知道,虽然你不愿让任何人看见,但,你知道吗?你的背影背叛了你——他泄露了你流泪的事实,即使,那是你所不想让人知道的!你的影子背叛了你,你努力的装作不担心,不关心她的样子,你要她学会自立,你甚至大声的斥责了她,可是,可是即使你隐满得再好也无法阻止它——你的影子背叛着你。你可知道,昏黄的灯光中,你的影子背着你,贴着墙壁走近了白天被你抛弃的孩子的房间,他为她擦去了眼角的泪水,他用他宽厚的手掌对拨动她的流海,他休怯地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个吻……他背着你,背着你做了白天你所不敢做的一切,瞧吧,你的影子,你的影子,真的,真的背叛了你!在夜里,在每一个你疲倦的夜里,你的影子,背叛着你。可是在白天,我居然发现你还是如此的一无所知,你继续装着不担心,不关心她的样子!你的影子背叛了你,他处处关心、牵挂着她。这可是你所不曾也不敢表露出来的啊!你的'影子,你的影子是另一个你吧?一个与你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你!

你的影子背叛了你。他真的背叛了你吗?我开始恍惚,开始迷惘,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在你和他一起对着她微笑,一起对着她欢呼,一起奔着向得了冠军的志华跑去时,我真的蒙了,可或许也就是在那时候我才算是真的懂了吧——你和你的影子,本来就是同一个人,你们都是志华的父亲,关心她牵挂她,比任何人都懂得爱她的,她的父亲。

你的影子,从不曾,不曾背叛过你!你的影子就是你,从来都是……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7

在看完《隐形的翅膀》后,“志华”几乎成了我们全班同学心里坚强的代名词。不少人都说,志华拥有着无形却又极美的翅膀,那便是坚强。然而,我更认为是志华父母的爱,铸就了她的翅膀。

影片中,当志华醒来时发觉自己被截去双臂后,竟跑到湖边,想要自杀。这是,她的父母赶来,把她救回了家。面对残疾的女儿,两人不灰心,不埋怨,依然想方设法让女儿上高中。志华的母亲,每天帮女儿背着沉重的书包,陪女儿上学;志华父亲,每天顶着之前为女儿治病欠下的'债务,还执意供女儿上大学。正是这样执着而真挚的爱,使志华有了对生活的信心,也是志华坚强起来。她开始慢慢地学会自理生活,读书写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想想我们的人生,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的耐心和呵护,使我们从童稚成长至今,他们的细心和疼爱,使我们拥有温暖和希望。父母,就如家门前高大的路灯,照耀着我们走向社会的道路,却又执着的守在家门,等待疲倦的我们的归来。

在片中,志华的母亲是个极爱女儿的人,当志华还未学会用脚吃饭时,她极有耐心地喂她吃饭,当她学会用脚写字时,她激动地亲吻志华的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母爱,感动了多少的人啊!

相比起志华的母亲,她的父亲就显得严厉多了。当志华妈想要给无法用脚吃饭的志华喂饭时,他禁止了她这样做,硬要志华自己吃。很多人都说,这个做父亲的太狠心了。但我想,也只有这般的狠心,才能迫使志华靠自己的力量,坚强的站起来。这样的严厉又何尝不是一种爱?这样的爱,就如大海般深沉。它允许你犯错误,却不允许你总是依靠别人把你扶起;他允许你遇挫哭泣,却要你自己把眼泪擦干,咬着牙,站起来。

母亲的爱就如一举火把,让你在黑夜里尤感温暖;父亲的爱就如一盏明灯,让你在黑夜里找到方向。正是这样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光亮,让我们坚信,黑夜的尽头就是黎明。

志华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海伦·凯勒,那个同样不幸却又坚强无比的女子。而同样,海伦在创造绮丽的生命的同时,她的背后亦有着一份爱,一直支持她。

学会坚强,我们便能学会面对风雨,诚然,懂得了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爱,我们便能在风雨中,展翅而飞,无畏无惧。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8

说起《隐形的翅膀》,你必须会认为这是张韶涵唱的那首歌: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明白,我一向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昨日我看了一部电影,片名也叫《隐形的翅膀》。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志华的女孩在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双臂,绝望的她以前想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换来解脱,在父母的鼓励下,她重新找回自信,开始用脚写字,并加入游泳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获得了游泳冠军,同时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看完电影,我深受感动,主人公志华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刚开始练习用脚写字的时候,志华的脚磨出了水泡,不断流着血水,但她从不喊疼、喊苦,每一天都坚持训练,还安慰妈妈不要心疼她。参加游泳队后,她并没有放弃学习,由于休息不够,有时还晕倒了。由志华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生活中,我们都是健全的人,父母还给我们带给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但是我们经常不好好学习,叫苦怕累的,一遇到点小困难就又哭又闹,不是向父母求救,就是自暴自弃,比起志华那股不怕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来,我们是多么的惭愧阿!在志华身上我看到了勇敢、坚强,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身有残疾、病魔缠身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暴风雨里所诞生的》高声呐喊:高喊吧,顽强的精神万岁!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战胜一切。

当看到志华妈妈流着眼泪用嘴亲志华流着血水的脚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卡夫卡说过:“善良、宽容、爱心这是人类战胜困难的法宝”。我想残疾人的确需要更多社会上的帮忙和关爱,我们社会应当培养一种浓浓的尊重弱者,关爱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当然,关键还是自助者自助,张海迪有句名言: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是呀,残疾的心远比残疾的身体可怕,期望飞翔的心胜过能够飞翔的翅膀。

我的耳边又回响起那熟悉的旋律:我一向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期望……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篇9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题记

朋友,当你走在校园中,你是否会常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作业好多,真是苦啊!”“要累死了,读书真没劲!”“我昨晚作业做到了十一点,困得不行了。”诸如此类,仿佛我们就是这世界上最悲惨的人。

但这时的我们可否知道,在中国的某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有一个男孩,并不大我们许多,甩着空空如也的衣袖,用已经酸痛难尽的双脚一遍又一遍弹着钢琴。凝望着他瘦弱却坚定的背影,你还能纵容自己去任性地抱怨吗?

是的,也许你早就知道了他,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伟。

周五的班队课,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视频。其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刘伟了。其实我最早了解他,是因为《中国达人秀》节目。节目中的他那句“要不就是死,要不就精彩地活下去”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观众的内心上。当时电视机前的我对他更多的也许是怜悯与同情。怜悯他幼年因雷击失去双臂;同情他历经4年学习游泳终于有所成就时,却被医生告知以后都不能激烈运动……

刘伟,年轻的脸上挂着太多沧桑,在创造了无臂钢琴师的神话后,他竟然又带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钢琴!这时我唯有敬佩与赞叹,他究竟是怎样做到了正常人都鲜有人做得出的成就?

“只是很决绝,做的事一定要做好!”这就是刘伟的回答。望着他戴着黑框眼镜浅浅地微笑,我不禁思考:如果他都不喊累,不曾绝望,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

刘伟,用他人生隐形的翅膀,书写了他生命华丽的篇章。是的,生命给我们的礼物总是有惊喜有失望,学会微笑着接受,未来大门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亲手弹奏我们生命的乐章,振动翅膀,飞起来,你会发现生命不一样的精彩。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