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精选18篇)

时间:2024-04-19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

枯松倒挂悬崖依绝壁,青松葱茏园圃笑苍穹,你喜欢哪个?寒梅驿外断桥寂寞开,园梅疏影横斜浮暗香,你偏爱哪个?多数人可能倾向前者。为什么环绕明月的疏星不如暗夜里的萤火明亮?为什么巨石下的小草比花棚里的兰花更让人赞美?究其原因,是恶劣处境下绽放的生命更让人感动。

没有人喜欢经历坎坷和贫困,没有人愿意接受磨难和挫折。可生而为人,又有谁永远走在坦途、又有谁一直鲜花锦簇?人无法选择出生的健康与缺憾,也无法预测明天的美好与意外。没有了听觉,世界一片寂静,与寂静相伴的可能是永远的寂寞。没有了视觉,人生只剩黑暗,暗夜的世界把光亮色彩拒之门外。四肢,无论缺少了哪个部分,都无法潇洒自然地去做事、去行动。当我们说到感同身受时,也大多是站在岸上永远不知溺水者的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变故却常常如影随行。这个世界是没有救世主的,什么上帝耶稣神仙佛祖只不过是人遇到苦难时,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自己欺骗自己。

所以有人选择做那绝壁上的枯松、断桥边的寒梅,既然已按下人生游戏的开始键,无论场景如何,角色如何,都应该把活的下去、活出精彩作为人生的信条。使楚的晏子、膑脚的孙子、宫刑的司马子,每一位前贤都可以做人生的导师。饱含哲理的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历经沧桑的'圣地亚哥讲:“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大声宣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每一句名言都在强调永不放弃。凡此种种,皆可为我辈前行的动力。

昨天刚被感动中国感动过,今天又遭遇了残奥会开幕式的眼泪侵袭。看着他们虽然步履蹒跚,却都绽放美丽的笑颜。看着他们身体虽有缺憾,但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放弃拼搏。是啊!“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他们来了,来到了北京冬残奥的舞台,律动的生命,充满着向上的力量,绽放的生命,加持着祖国的荣光。

火红的雪容融,是他们跳跃的心房,洁净的冰舞台,一定是永不放弃的声音在歌唱。一定是精彩的生命之花在绽放!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2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式,在表演中,各位运动员相互配合,为我们呈现了非常精彩的表演。他们的表演,配合着五彩斑斓的灯光,不知为何,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一个词——绽放。

是的,他们用表演告诉我们,就算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窗,也要拼尽全力让生命绽放。有人曾说,如果奥运会展现的是人类身体的极限,那么残奥会表现的便是人类不屈的灵魂。我于此,向那些不屈的灵魂,致敬!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3

冬残奥会的火炬点燃现场的同时,也点燃了我对冬残奥的热情。让我最为感动的一幕,无疑是中国代表队选手的入场,尽管戴着口罩,他们的'眼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热烈欢笑与激昂情绪,或是乘着轮椅,或是穿着义肢,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从他们的身上弥漫开来,感染着我的内心。

开幕式动人心弦之处,不只是在于铺设绚丽冰蓝,曲调协调美妙,陈词慷慨热血,也更是在于这些一位位代表国家、证明自己的参赛者!冬奥的赞歌,也是人的赞歌!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4

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其中,大部分的情节与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很像的,但与众不同的是,这次的开幕式有将近30%的残疾人参加。如果说哪个情节最让我激动,那一定是最后一位火炬手-李瑞将火炬插入主火炬的情景了。

李瑞在18岁的时候,因过期的灭火器爆炸而失去了双眼。他曾参加过四届残奥会,并得到了4枚金牌的好成绩。今天晚上,他要把火炬插入主火炬,对他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啊。在别人的带领下,李瑞走向了升降台,随着升降台的升起,上帝对李瑞的'考验也开始了。他先摸了摸插火炬的地方,确定好位置后,他就将火炬往主火炬一插,但由于角度不对,所以他一直插不进去。此时我心里真着急,真想跑上去帮他把火炬插进去。这时,现场有人喊了一句“加油”,随后,加油声和鼓掌声不断起伏,终于,他成功的把火炬插入了主火炬里。这时,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一个残疾人虽然失去了双眼,都这么努力拼搏,更何况我们正常人呢?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5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盛况令人难以忘怀,由衷的赞美之声已经响彻环球。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也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赛程里写下辉煌的篇章。

此外,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所倾倒,更为其内含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

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将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点亮理想之光,用勇气和意志阐述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6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开幕。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96名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小项的比赛,是我国第六次参加,也是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女运动员郭雨洁、冰球项目男运动员汪之栋担任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一起回顾开幕式上这些精彩瞬间,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

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是一名视障运动员,两届残奥会4枚金牌获得者,这个1978年出生的东北汉子,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的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光明和右手食指第一节,后来残联在寻找残疾人运动员时他再次被发现,重启了运动生涯。

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主火炬点燃的`第一时间,记者现场采访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的感受,他表示:这次主火炬点燃的用时,大大超出了排练的预期,导演控制台所有人都非常紧张,一度担心火炬手李端出现方向感偏差而失误,当在全场观众的齐声“加油”中,视障火炬手李端成功点燃主火炬,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所有人,无不为之感动、欢呼。

这是属于残奥的历史时刻,不懈的追求与努力,是真正的伟大与感动。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7

观看开幕式,深深打动我的,不只是美丽绚烂的开幕式本身,不仅仅是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努力工作,更让我感动的,是冬残奥会参赛选手们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和生命力。

“生命的绽放”或许正体现于此——身体的残缺并不能阻挡人们生命的`绽放、肉体的遗憾不能遮蔽精神的光芒。让我们携起手来,在雪花纷飞之时,共看生命绽放。预祝2022北京冬残奥会顺利进行!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8

北京时间3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帷幕。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旨在以质朴的情感和简约的编排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开幕式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展现更包容的社会。开幕式力求在温暖的情感中、浪漫的色彩里、动情的氛围间、无障碍的环境下,表达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开幕式上,雪容融也正式“接棒”冰墩墩,开启属于TA的“顶流打工人”人生。

不过很多人都没想到,开幕式上最让人“破防”的一瞬毫无征兆地发生在了最后一棒火炬手、视障运动员李端那将近一分钟探寻摸索火炬插入口的时刻。相信当现场以及荧幕前所有人看着李端数次摸索着想将火炬插入雪花台时,大家一定都同时屏住呼吸、攥紧拳头,在心中默默为他加油鼓劲。

最终,在所有人的鼓励与掌声下,李端成功点燃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而现场那一声响彻全场的“加油”声,则令无数网友瞬间泪目,彻底破防。还有网友指出:这一幕不正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吗!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9

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装开幕,泉籍著名艺术家蔡国强担任此次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视觉艺术总设计和焰火总设计,开幕式上独特的焰火表演给世界各地的嘉宾和奥运健儿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朵雪花、笑脸、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此次开幕式焰火表演纯洁、温暖、多彩。“此次焰火表演充分体现了对残疾人的爱与尊重,不仅燃放出世界语言笑脸,还充分运用了紫色烟花,通过漫天的焰火表演体现对占全球人口15%的残疾人群体的尊重。”蔡国强说,紫色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去年新发布的标识颜色,代表残疾人群体不再被边缘化,他们并不“特别”,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脚印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迎客松”和“天下一家”,此次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焰火表演同样精彩。蔡国强表示,根据国内外形势,加上疫情原因,此次焰火表演整体创意选择了这样一个更简约、更简单的主题,延续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0

这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最让人震撼的一幕无疑是盲人跳远运动员李端将火炬插入雪花型主火炬台的.一幕,这也是全球第一次由盲人作为主火炬手,当他点火时,全场都在为他加油。他说:“虽然我看不见光,但我能感受到温度。”世界和平正如这支冬奥火炬一样,用它的温暖感召着每一个人,即使有些人看不见、听不见,却也不断地追求着实现与超越。

冬残奥会的精神正是如此,无论国籍、性别、民族,每个人都努力用自己微小的一点正能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1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盲人火炬手李端用双手感触“大雪花”位置,几次尝试后成功点燃冬残奥会主火炬。那一刻,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也让我们对拼搏有了更深的体会。

两天来,中国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已夺得6金4银6铜,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胜利的喜悦背后,是运动员们异于常人的努力和坚持。年复一年艰苦训练,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的伤痛,都浇灭不了心中的热爱与执着,正是无数个日夜的不屈与顽强,让他们在奥运舞台上破茧成蝶、尽情绽放,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动人风采。

这是挑战命运的最强音。每一个走上赛场的运动员,都是战胜命运的英雄。他们不惧挑战、不畏超越,从黑暗与痛苦中走过,在困境中直面风暴;他们不服输、不低头,与坚强和勇敢为伴,向着心中的梦想前进。他们完美阐释了勇攀高峰的顽强意志,也充分展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激励着每一个人,也鞭策着我们直面困难、勇毅前行,以百折不挠的昂扬斗志,在人生的征程上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大价值。

生命之火蓬勃热烈,拼搏精神生生不息。北京冬残奥会,为我们注入了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2

3月4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核心内容,再次延续冬奥会“一片雪花的故事”。更令人难忘的是,开幕式的点火环节,在残奥会的历史上首次完成了盲人点火的壮举,这也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传递给世界的力量。

随着冬残奥会开幕式开始,国旗入场环节,8名残健融合的持旗手组成护旗方阵,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代表。旗台两侧,24名大学生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迎接国旗。

升旗仪式进行时,当现场观众齐唱国歌,场边的听力残疾人们用手语“演唱”国歌的'一幕催人泪下,他们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爱国之情,在无声的世界里,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运动员入场仪式开始。中国代表团旗手由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担任,郭雨洁2004年3月出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运动员。汪之栋2000年7月出生,他是一名冰球运动员。

本届冬残奥会,是中国代表团第6次参加冬残奥会,也是参赛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总人数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他们将参加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在所有中国运动员中,有85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

备受关注的点火环节,盲人运动员李端是最后一棒火炬手,他在雪花火炬台上摸索着点燃主火炬,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但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这一幕令人动容。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冬残奥开幕式历史上首次盲人点火,赋予了这次点火仪式更多的意义。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表示:“残奥会开幕式还没有用过盲人来点火,最后会发现他走上点火台的那一瞬间,他将用他最大的感官能力,触摸,他在摸着每一片雪花,当他最后寻找到这个空间的时候,把残奥的主火炬缓缓地对进孔里,当他对进孔眼的那一瞬间,大家会感受到,他其实是在触摸这个世界,认知这个世界。当火焰燃烧的那一瞬间,仿佛他在用内心燃烧着整个天地,点亮了整个天地。”作为盲人,点火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李端自信地表示:“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除了点火仪式令人难忘,冬残奥会的会徽展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此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导演团队,采取以小见大的独特方式,凝聚残奥精神。冬残奥会的会徽被画在了一位盲人手中,虽然他看不见,但是会徽烙印在他心里。当它呈现以后,旁边所有的残疾人把手张开,他们和手上画有会徽的演员一起,展现了残奥精神、历届残奥人的努力、智慧和拼搏,历届冬残奥会上最小的会徽,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人的用心。

一个月前的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正值立春。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则即将遇上惊蛰。在这个昭示生命力勃发的节气即将到来之前开幕,也象征着残疾人运动员闪耀的生命之光。从3月5日开始,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进入正式比赛日程。在为期9天的比赛中,冬残奥运动员们将在赛场上比拼技艺、挑战自我、绽放生命的光彩。我们也预祝他们取得佳绩,为世界献上更多的温暖、感动和力量!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3

“龙抬头”,再启程!

今夜,残奥会的火种时隔14年再度点亮千年古都,续写“双奥之城”的荣耀;

今夜,“鸟巢”时隔12天再迎盛大聚会,2022年初的冰雪盛会终现生命绽放。

世界目光聚焦于此,灿烂星辉照耀前方。在冬残奥会精神的感召下,“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与“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在此相融相汇,书写成一篇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动人故事。

鸟巢上空,夜空中星光闪烁。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也渐渐幻化成闪烁的星海,浮现出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从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到韩国平昌,世界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宛如点点星光,在冬残奥会赛场实现生命价值,演绎人生精彩。

最终,画面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北京冬残奥会如期而至。此后的9天赛期里,北京冬残奥会不仅将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平台,更将为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英雄无言,热爱有声。

8名残健融合护旗手护送五星红旗入场,他们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以及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代表,视力残疾人们在仪式旗台两侧无伴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随后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现场的听力残疾人们也用手语“演唱”国歌。

赤诚爱国心,浓浓家国情。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他们的赤子之情同样浓烈。这一刻,《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从他们炽热的心间流淌而出,成为中国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缩影。

不仅如此,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旋律,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步入场内。本届冬残奥会,96名中国运动员将参加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他们也成为广大残疾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生动写照。

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出现在一位盲人手中。不同于以往冬残奥会开幕式,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的展示方式,这枚小小的会徽“无形”却深深烙印在更多残疾人的心中。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此刻最小的`会徽也以向世界发出“改变始于体育”的号召。

浪漫延续,希望长存,“大雪花”造型的火炬台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身为最后一棒火炬手的盲人运动员李端,在火炬台前小心摸索着火炬接口,将“飞扬”火炬插入雪花火炬台,期间全场掌声雷动,洪亮的“加油”响彻鸟巢。

这一刻,在鸟巢中央“微火”的映衬下冬残奥会开幕式更显温情。而无论是开幕式倒计时、文艺表演和点火瞬间,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贯穿始终,也让关注着这场盛会的人不断感受“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24节气倒计时、天上奔涌而落的黄河之水,在鸟巢上空绽放的“迎客松”烟花,尽显“中国式浪漫”;今夜,全部由残疾人参演的《同在蓝天下》,残健融合的舞者绘出一张绚丽笑脸,国家体育场则共同唱响生命的赞歌。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完美交接,背后是筹办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运筹帷幄。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此后的短短12天内,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和运营、竞赛组织、疫情防控、赛事服务保障等方面顺利完成冬残奥会的转换工作。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最终,完美、感人的开幕式成为中国兑现这项庄严承诺的崭新起点。此后的9天时间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冬残奥运动健儿汇聚于此,发扬拼搏精神、展现自强不息风貌,共同组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的拼图。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4

八名残建融合护旗手护送五星红旗入场,视力残疾人在仪式旗台两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升国旗,奏国歌,听力残疾人们用手语“演唱”国歌。

万众瞩目中,具有中国色彩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以这样的`方式拉开了帷幕。这是无数残疾人的故事,秉持着“平等、参与、共享”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和“精神寓于运动”的残奥理念,冬残奥会将为我们展现一个别样的世界,那里有精神力量的博大与不屈,也有追求梦想的执着与坚韧。在这里,我们找到别样的震撼与精彩。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5

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冬残奥开幕了。冬残奥,运动员们将不仅在冰雪世界里展现英姿,更将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无与伦比的勇气与信念,这个冬天,必将因他们而变得充满热情,以高昂的气概拥抱新的'春天!

不仅如此,冬残奥会今年在我国举办更令我觉得光荣而自豪,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也将学习运动员们的精神,在人生中不畏困境,昂首向前!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6

随着雪容融前进的脚步,一条冰雪赛道在脚下延展。赛道展开,“欢迎”的字样越发醒目!

今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护旗手们手持国旗缓缓前行,场地内呈现出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更加鲜艳。现场的残疾人合唱团齐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大家一起,共同唱出对祖国的热爱!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4日在北京开幕。这一冰雪盛会,不仅将检阅中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还将解开中国冬残奥代表团的“三大悬念”,见证其在家门口的再次突破。

说一下最终的点火吧。我觉得这个点火过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我说设计并不具有任何贬义。而是张艺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所有的关注集中定格在这几十秒。通过盲人和普通人点火过程的明显差异,让残奥会的主题,意义一下子走进了所有观众心里。关爱残疾人,一齐创造美好未来。如果盲人火炬手和正常人一样轻松插入火炬,那么大家对残奥主题的感受就会减弱很多。让盲人火炬手轻松插入火炬很难吗,非常简单。无论是设计辅助插入装置,还是简单粗暴的用模型反复练习,都可以实现。所以我觉得是设计过的。这让我想起来当初阿里颤巍巍点火的画面,一代经典。

关于最后的点火仪式,看直播的时候大家是比较揪心的,因为最后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火炬才算是顺利点燃。但我个人是很喜欢这样的安排的,因为即便是身处黑暗,无法见到光明的盲人,依旧能够点亮所有人心目中耀眼的'圣火。我想,这是最打动人心的环节。盲人把火炬插到雪花上,让我感动。

我虽然不是盲人,但现在迷茫的很,我站在黑夜笼罩的路口,没有任何光亮,根本不知该如何去走?看到盲人多次失败最终摸索成功把火炬插到雪花上,我想我也应该这样,虽然没有指路明灯,可是路还是要走的呀,一直站在原地不是办法,走吧,走才知道对不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方向的前提下,坐以待毙是下下策,只有勇敢去做,才会在摸爬滚打当中逐渐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方向。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同样给我信心和动力,也一样精彩。希望,所有迷茫的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方向。

因此,有理由期待,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同时,也能在运动成绩上实现新的突破。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7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进程。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篇18

今晚观看了冬残奥会开幕会,我感想颇深,最期待的比赛是轮椅冰壶,因为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有争取奖牌甚至是金牌的实力。在上一届的比赛中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也实现了我们在冬残奥会上的首金零的突破。难以置信的是击球和传球速度可以高达130km/h,高技巧高强度的'比赛很难不吸引人眼球。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挑战命运极限,绽放生命之光,中国健儿加油!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在家门口举办的比赛中卫冕成功!

上一篇: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观后感600字(精选5篇)

下一篇:榜样6央视观后感(精选4篇)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读后感 优秀作文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