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宝贝儿》观后感(精选4篇)
时间:2024-04-23
时间:2024-04-23
影片《宝贝儿》今年10月上映,票房并不高,大概因为这是一部纯生活电影。但我看完之后,却心情沉重,很想写点什么。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弃婴的故事,镜头下的片段很平实很生活很现实,结局也很开放,客观冷静地去还原生活的本貌,不悲不喜,无解。
女主江萌千方百计想救活一个和她患有同样疾病的婴儿,想让她和自己一样活下来。结局却是因“偷小孩”被派出所拘留,丢掉了医院的工作;不得不搬离养母家,养母则进了养老院;患儿的父亲到她打工的地方,告诉她孩子已经去世。
影片通过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江萌,和如她一般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一直在向世人证明即使是病弱的弃婴,也可以努力地活下去。从江萌的第一视角出发来还原整个事件,其实患儿父亲到底有没有治疗小孩,有没有给她做手术,都是江萌从警察的口中得知,背后的真相无从查证。而患儿父亲一家人并不缺钱,甚至高龄很想要孩子,却又万般无奈选择不救患儿,片中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或许背后还有更多的压力和不为人知的'隐情。
整部电影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做了大量的留白,对于结局,也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从“父亲是否有权决定婴儿的生死”的问题,到“每个生命的生存权利”,影片更多的是在“探讨话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因为现实生活本就无解。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社会是否需要给所谓“不完美”的生命,提供一个平等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一个问题。就像歌中所言“用尽了力气,也难以改变,生存的疼痛;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愤怒与慈悲,粗糙交织”。
最近,基因宝宝的话题也很泛滥:人类是否应该为了消亡某些疾病就更改基因构成,人类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死和未来,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将是无解的话题。
生命总有很多不完美,人生而不完美,不必太过执着,即使是不完美的生命,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贝。
“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电影《宝贝儿》的海报上这句话直击人心,显得格外沉重。而看完电影后的我,更想感慨地呼吁:愿你的不完美,能被这个世界接纳。
“当寄养儿童长到18岁,就必须搬离寄养家庭。”还有这样的奇葩规定?《宝贝儿》放映过程中,我和我身边的观众都不约而同地冒出了这句话。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我压根儿不知道收养和寄养的区别,电影《宝贝儿》从某种程度上给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做了一次普法宣传。
影片讲述了一位在寄养家庭长大的弃婴江萌(杨幂饰演),为避免失去对寄养她的“妈妈”照顾权,找到了儿童医院一份做护工的工作。一次偶然,她遇到了刚做父亲的徐先生(郭京飞饰演)要放弃治疗的先天性缺陷女婴,江萌坚持要救这个孩子,最终引发一系列冲突的故事。
影片开始,年满18岁的江萌(杨幂饰演)就被福利院的负责人告知,她必须搬离收养她的“妈妈”家,并在福利院的帮助下安排工作。江萌凭什么不能给“妈妈”养老送终?为什么非得离开“妈妈”的家?影片通过福利院的人告诉我们,国家出台这样的规定是有原因的,比如避免打乱原有的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可是,收养江萌的这位“妈妈”并没有其他亲人呀,为什么非要生生拆散相依为命的“母女”呢?即便他们并非血缘上的母女关系。但这个问题在法律面前无解。
这个片段,让我们看到这个“不完美”的群体并没有被这个世界友好地被接纳,当观众们还在“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不外乎人情”的感叹中时,影片很快又让我们看到了更为揪心的一幕,这是一个关乎“不完美”能否有资格生存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救,还是不救?”当在医院做护工工作的江萌遇到了另一个即将被遗弃的婴儿时,这个问题成了银幕内外所有人难以抉择的难题。它可不像“当你女友和你母亲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么好糊弄过去。
在影片中,这名身患重疾的女婴的父亲徐先生(郭京飞饰演)艰难地做出了决定——放弃亲生缺陷儿。而江萌却极力主张要救,也许是因为同病相怜的原因(这名身女婴和江萌有着同样的缺陷患有先天无肛症),让江萌不愿意看到可怜的女婴面临着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当她得知这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女婴将被其父亲放弃治疗后,她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她多次拨打那名父亲的电话,一遍一遍地告诉他,自己也得过同样的疾病并最终被治好了;甚至一路追踪到对方远在马鞍山的家中,辗转于医院、福利院、老年人医院,最终,在她的聋哑人朋友小军下(李鸿其饰演)的帮助不顾一切地抱走了孩子。
不仅是片中的警察,福利院的人,就连成许多观众都在说江萌是“一根筋”,因为她认定的事,就会不达不目的不罢休地去做。她不像社会上的许多人,脑筋活络,懂得变通和转弯。
她不知道这个社会是复杂的,有很多事不是光凭着我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就能解决的,甚至也不是有了钱就能解决的。正因如此,她的这些行为导致了自己身陷囹圄。
至于这位父亲,我觉得人们也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层面去谴责他。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事情没落到自己头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片中女婴除了患有先天无肛,还有心脏方面的问题,这也意味着救治过程将漫长无期,意味着最终很可能人财两空,更有可能彻底毁灭这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让他们倍受痛苦的煎熬。徐先生选择了放弃,同时也选择了向孩子的妈妈隐瞒真相,独自承担抉择的痛苦,同时,面对江萌一遍遍地质问,他内心所受到的煎熬,让观众足以感同身受。
本片演员的表演也是成功的,流量花旦杨幂一向被认为演技平平,而在本片中她却有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演技也不再被人诟病;两位男演员郭京飞和李鸿其更是可圈可点,前者很好地演绎出一位放弃孩子的父亲所承受的那种无奈、痛苦与内疚交织的情绪;后者更是依靠肢体动作和表情演活了一位聋哑暖男的形象,他也成为这部主题沉重的影片中罕见的一抹暖色。
《宝贝儿》定义为是一部纯粹的艺术片,除此之外我认为它还像一部出色的纪录片,一部反应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是娱乐至上、商业至上的艺术世界里的一股清流,它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议题,和西方人探讨的“安乐死”一样,安乐死到底是帮助病人解脱痛苦的人道,还是非法结束他人身命的犯罪?这一切都关乎法律和人性,关乎道德和伦理,我们无法给出精准答案,我只更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那些人们极少关注的“不完美”群体,能够得到这个世界更加善意地对待和接纳。
当你坐在电视屏幕前,观看着精彩的节目,享受着快乐时;当你漫步在花园里,坐着秋千,欣赏着美丽的花时;当你坐在在桌签,吃着香喷喷的美味的可口的菜着时,你是否想到,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呢?
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嘉定电影院去观看高雅艺术,名叫宝贝儿是一部充满爱心的儿童剧。该剧讲述了几个孩子帮助一位盲人老爷爷,使他得到了快乐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曲折,带有喜剧色彩。一天,主人公杜得到了一条狗,名叫宝贝儿,伙伴们都很喜欢,但得知有位老爷爷的眼睛瞎了,而且一个人很孤单时,平时爱捉弄人的孩子们决定献出自己一片爱心,把心爱的宝贝儿训练成一条导盲犬,送给了老爷爷。老爷爷有了宝贝儿做伴,比以前快乐多了。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戏中的那些孩子,他们为了让别人快乐,把自己最心爱的宠物送给了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他们以自己真诚的'爱心,使别人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现在,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山区里贫穷孩子等着我们去帮助;下岗的工人等着我们去帮助;身患残疾并无钱治病的病人等着我们去帮助。来吧,同学们,让我们现在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献出我们的爱心。
今天来说说《宝贝儿》,一直在各种场合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让我好奇的是,明明是流量小花杨小姐主演的电影,居然在今年8月份入围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以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我这么说是因为之前看过杨小姐主演的几部电影,实在不敢恭维)。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的确是一部好电影,除了主角的演技仍然不尽如人意以外,这部电影有内核,有态度,角度选取的也很有力度,关键是,有良心。
电影讲述了一个遗弃儿江萌,在年满18岁后,不仅生存面临种种困境,而且对于自己想要维护和拯救的也无能为力的故事。
影片专注了社会最低层,被贫穷和残疾折磨的这些人,虽然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向往,努力向上,却终究敌不过现实的种种无情,影片充满了对现实的矛盾与拷问,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矛盾一:她养了我一辈子,我却不能给她养老送终?
江萌出生时就有严重的身体缺陷,先天无肛,子宫切除,被父母无情抛弃,被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后又遇上好心却无儿无女的老两口,老两口把江萌带回家,虽然生活节拘,还是节衣缩食,攒下钱给江萌做了手术,让江萌得以长大成人。
片中,我们看到,江萌18岁时,家中只剩下她和收养她的老大娘,大爷已经过世,大娘也半身不遂,江萌和大娘相依为命数十载,日子虽然清苦,两人相互依偎倒也有个家的样子。
然而,社工通知江萌和大娘,江萌已经年满18岁,必须离开老人的家,回到福利院或者自己谋生活。原因是,政策规定,老人与江萌当时并不是领养关系,而只是宿养关系,因此在孩子成年后,不得继续在收养人家中生活。
无论是江萌还是老大娘都没有想到两个人都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情同母女,两人除了对方都没有任何的亲人,如今老人年迈体弱,而江萌出了老人家也没有可居住的地方。这个家却要被无情的拆散。无何二人如何反对都无法改变。
我在看到影片这处时也很疑惑,还有这个不同吗?都一起生活了这么久,老人家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还为她做了手术,江萌却不能给老人养老?这是什么道理?朋友告诉我,她们二人并不是收养关系,二人没有法律上的母女关系(即非亲生,也未领养)。
而之所以当时没有办理领养手续,有两种可能,一是老人缺乏法律意识,以为抱回来养就是自己的女儿了。二是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条件不具备收养儿童的资格。我以为第二种原因的可能性较大。
片中,江萌无数次地问社工:“我怎么就不能给我妈养老了?”,“我怎么就不能给我妈养老了?”
而老人也无数次地问:“我有房子,我就一个人,她怎么就不能住我的房子了?”
矛盾二:因为是亲生父母,就能决定孩子的生死?
江萌在医院作护工时无意中发现一名先天无肛婴儿,由于同病相怜的缘故,她对这个孩子格外关注,可却发现孩子的父亲徐先生并不打算给孩子进行手术治疗,而是任其自生自灭,江萌执着地找到孩子的家人,想要告诉他们孩子是可以救活的,希望他们可以让他活下来。甚至在看清事实之后,在小军的帮助下偷出孩子,可能打算自己去救她。
没想到徐先生却报了警,坚决要把孩子要回,警察出于道义最初也不让他带走孩子,可江萌的好心肠敌不过血缘关系,徐先生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他有资格带走孩子,甚至,有资格决定孩子的生死。片中无论是医生还是警察,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最终,当孩子的父亲告诉江萌孩子去世的消息时,江萌一句话也没有说,镜头停留在江萌的后脑勺长达一分种,我们仿佛能透过镜头感受到江萌深深的悲伤和绝望。
因为是亲生父母,就能决定孩子的生死吗?孩子难道是父母的'私有资产吗?
而对于江萌而言,自己已经如此,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宝贝儿。
矛盾三:残疾人有没有资格幸福?
江萌的朋友圈里都是一群和她一样,因为各种身体原因从小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长大的残疾人,他们也有他们的希望,有他们的小幸福,有他们的爱情。
江萌想要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就可以有理由为老人养老,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小军,由于先天聋哑被父母遗弃,他喜欢江萌,想要和她结婚,和她一起生活。
在江萌从家里搬出来之后,小军向她提出,两人一起过日子,过几年买个便宜的房子结婚,把老人接过来同住。
江萌说:“你要找一个可以生小孩的,等你老了,不用去养老院。”
小军说:“没关系,我们可以收养。”
江萌说:“我们的条件,领养不到。”
小军垂下头,默默看着自己的脚,不语。
在老人与江萌的关系中,江萌是作为孩子的角色,要与唯一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分离。而在与徐先生的孩子中,江萌则是作为领养人的角色,再一次被无情打击。
残疾人有没有资格幸福?
影片的最后,江萌来养老院看望老人,两人围着一张小桌子默默地吃饭,江萌安慰老人说:“等我这块稳定了,我就把你接过去。”
可以看到,江萌就像是年轻时的老人,而老人就像是年迈时的江萌。虽然我们时时在喊着公平,公正,关注残疾人,可是如果不在制度上真正替他们考虑,就无法真正帮助到他们。
电影海报上的那句话是:“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儿。”
下一篇: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精选2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