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加油站》观后感(收集11篇)

时间:2024-05-03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1

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有一种情怀,叫作不忘初心;有一种坚守,叫作始终如一。在影片《天边加油站》中,就有这么一位老站长,他一个人驻守在天山脚下的“天边加油站”20余载,每天做着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为仅有的几辆经过加油站的车辆加油。20多年过去了,他在孤独中恪尽职守,在奉献中升华自我,与当地各族民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结下了如亲人般的深厚情谊。如今老站长到了58岁退休的年龄,接替老站长的是一位自愿要来天边加油站工作的90后大学生秦孝男,因为情路不顺,让他在一念之间萌生了去天边加油站的想法。起初,秦孝男是为了逃避现实来到天边加油站,他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有着当代大多数青年典型的虚荣与浮躁。是王站长感化了秦孝男,让他逐渐对这份工作有了深厚的感情,了解了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他也终于理解了老站长有家不能回痛苦,从中化解了老站长和家人的矛盾。在老站长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当代千万石油工作者的缩影。

守初心,担使命,脚踏实地稳向前。作为一名入职阳光物业一年多的90后大学生,我同影片中的“秦孝男”一样,在入职初期,存在着当代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专业能力不够、业务水平不足等通病,但我始终热爱自己的企业,始终铭记作为一名“阳光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帮助下,我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到了严细认真、勇立潮头的阳光精神,在实践中向团队学到了高效落实、贴心服务的阳光理念,使我受益终生。我会用我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高度饱满的工作热忱,系好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颗纽扣。

忍别离,耐孤寂,不负韶华谱担当。一位哲人说过,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最高尚的精神追求。在广袤的毛乌素沙地中,苏75作业区宛如一座孤独的城堡。往远处说,员工们上井巡线、生活购物,都要走到百公里以外的城镇;往近处说,目光所及尽是斑驳的沙地,每年沙蒿旺盛的'时节,也是很多人犯鼻炎流涕的时节。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员工们却能舍小家、顾大家,甘愿献身于这荒无人烟的沙地。“大漠孤独,我心蓬勃;岁月荣枯,我心执着”是他们忠于事业,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同电影中“王站长”所说:“天边加油站不是一座普通的加油站,而是给生命加油的加油站。”这群热血蓬勃的石油人,他们能够置身于沙漠腹地数十载,把满腔的热血奉献给沙漠,我们更应珍惜眼下的生活,热爱自己的企业,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每一项工作。

重奉献,轻回报,细致服务暖人心。在我们的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工作在基层一线,却从来无怨无悔,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向我们诠释了工作中“最美好的样子”;他们任劳任怨,却从来不计较得失,顾客脸上的笑容就是对他们工作最高的评价。他们就像冰天雪地里的一把温暖的火焰,就像乌黑夜色里的指路明灯,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照耀着前行的路。他们是伟大的,同样也是普通的。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伟大的普通人,才构成了我们这个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石油大企业。

千帆过尽,唯有不忘初心;历尽世事,唯有不畏前行。诗人汪国真说过: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虽然暂时还无法像电影中“王站长”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心怀全局,默默地发光发热,永远地坚守自己的本心。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2

《天边加油站》是一部由韩万峰编剧的影片,是我国首部展现石油行业一线销售工作人员精神面貌和风采的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一名加油站经理在新疆边远加油站坚守了二十多年的真实故事,也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佳作,影片不仅弘扬了石油人的爱国之志和民族情怀,更激励了百万石油人在实践中拼搏奉献的精神。

这是一部小人物、大情怀的电影。影片至始至终都没有进行刻意的渲染,只是单纯从普通员工的朴素情感切入,从主角身边小事开始讲述,围绕天山脚下克尔沟村的一座小小加油站娓娓道来,从帮助赫兰老师给上高中的儿子捎带物品,到帮助叶尔兰的商店进货,甚至提醒叶尔兰每周来加油这种小事,让观众逐渐进入状态,故事的精神内核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真诚呈现在观众面前,直达观众的内心,在事业和家庭、职业和个人的矛盾中,我们石油石化的基层员工做出的选择。

电影中有一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王重庆妻子急性阑尾炎住院,孩子打电话叫爸爸赶来,王重庆却不能在身边照顾陪伴,幼小的孩子认为爸爸不爱他,只爱他的工作,并在窗上写下了爸爸我恨你,这也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工作与妻子和家庭的矛盾,对孩子愧疚的表现。后来秦孝男通过王重庆写给妻子的一沓从未寄出过的情书,帮助王重庆一家得以和解团圆,这一情节合乎情理,在情理之外完成好了这三种情感的关系。用小人物视角呈现民族团结的时代主旋律,展现新一代石油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至于王重庆的爱岗敬业,坚守奉献,责任担当这些特质,都会因王重庆身上的情感源代码被观众认可,而转变成对他工作的敬仰。二十年如一日的独自坚守,正是与历史上反映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影片相比,影片虽未进行宏大叙事,但是更加关注了基层普通员工的内心,在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一线劳动者身上烘托出石油化工全行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满足民生需求,为建设边疆做出本职贡献的职业情怀。看完《天边加油站》后,其实每一个石油人都有不同的感触,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石油人人的担当和责任,我们生而平凡,但内心的坚守使我们不再平庸。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3

电影《天边加油站》以一座加油站、两代站长、一次工作上的新老交接为线索,为我们演绎了加油站站长王重庆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十年如一日,在天山脚下偏远地区的天边加油站独自坚守的故事。

《天边加油站》中天边有美丽的风景,有善良的民族,有热情的姑娘,但天蓝的忧伤,雪白的冰凉,风吹的断肠。这一切在小男人眼中都是苍白的,天边应似天堂或是地狱没有世俗,没有温度,没有未来。老男人扎根天边加油站,有理不顺的柴米油盐,有聊不完的.家长里短,有喝不完的奶茶烈酒,他给汽车加油,给生命加油,给汉哈民族关系加油。在见证了危险、生命与希望之后,小男人被包裹的心逐渐打开,开始走向身边的琐碎牵绊,走向需要关爱的人,走向世俗火热的生活。用真情回馈热情的边民,用双手抚慰受伤的心灵,用智慧给一直照亮他人的老男人,找到回家的路。

王重庆,一个热情似火的名字温暖了这片苍茫大地几十年,老站长用担当、忠诚和敬业谱写了一篇新时代的边塞诗,纵是两行清泪为思亲,也需时刻铭记一寸丹心图报国。老站长二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天边加油站,但在家庭方面的缺失,让他面临着妻子埋怨、父子不和与有家不能回的危机。就算如此他依旧不舍抛下这座“加油站”。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将自己奉献给了哈萨克村民,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无私的爱和帮助,也换来了村民的真心以待和对自己妻儿的舍命相救。老站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爱着、教导着、拯救着受伤的年轻人,而年轻人也将他送回温暖的家。

在这个充满爱与被爱,给予与被给予,施恩与被施恩,需要与被需要,拯救与被拯救的故事中展现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你不经意地给他一点阳光,他可能会回报整个世界大团大团的灿烂。感情靠人善待,不管拥有着谁,都离不开真心的关怀,情意靠心交换,不管陪伴着谁,都需要彼此相互的疼爱。

年轻人初到加油站,身上有着矫情和虚荣,有着期待和憧憬。但现实远非他所想的那样,他一度失望和逃离,后因成长与清醒,理解了这份工作的重要和伟大,了解了这是一座“为命加油”的加油站,他也终于理解了老站长内心的坚持和痛苦。年轻人最终也会如老站长一般在这里度过一个个春秋,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这座加油站。

从事测绘事业的我们都好似影片中的年轻人一般,认为测绘工作枯燥乏味,每天执行着重复的动作,没有激情。从最开始的一腔热血,到后来的落寞与失望,想逃离想放弃。但殊不知无论哪种工作都需要我们精心体会,耐心品味,平凡中有伟大,重复中有情怀。测绘行业是一个大家庭,一个个员工组成了我们这个共同体,愿所有年轻人都如影片中那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因条件艰苦而轻易放弃,不为工作困难而怨天尤人,为测绘事业一度春秋,始终如一。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4

2023年11月3日,公司工会利用大家集体就餐的契机,在物业楼员工餐厅组织大家观看了《天边加油站》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全面的展现了王重庆站长用他的一生,扎根基层履职尽责的生动感人故事,展现了石油人在群众中的形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每件小事都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落实,企业群众心连心,在边缘的小镇不计成本、服务基层、心系群众展现国企担当。

在新疆有一个叫天边的地方,中石油集团公司在那里设立了加油站,王站长就是这个加油站的站长,这个加油站只有一个人,群众们都热情的称呼他为哈利站长,当时他的妻儿来看他,他的孩子生病发烧,村长联系村民必须到80公里外的镇上去找医生,小孩子的命保下来了,但是一个叫哈力的村民因为在寻找途中不慎坠落悬崖生亡,而这名哈力的母亲,因为孩子的死亡打击,悲伤过度,流太多泪导致双眼失明,王重庆主动揽下照顾哈力奶奶的义务,哈力奶奶也把他当成了儿子。王重庆站长就是在这么恶略的环境下,一干就是20年,中间也想到过退缩,但是想到群众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困难,最终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工作岗位,影片中王重庆站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加的不是油是命,在默默无闻的工作岗位,救人于危难,风雪夜送油救孕妇,顶严寒救人于危难等等,行大义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了新时代石油精神的传承,电影的结局最终让人欣慰,幸福的一家人最终在一起。新来的站长秦孝男也将会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争做新一代的石油人!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5

电影里很多的人、物、情、景,其实在我们石油工作者看来,都有一个真实的对照,特别是对我们有着建筑业性质的中油六建的工作人员。

王重庆一个在天边加油站奋战了20年的老员工,就是每个六建老员工的写照,都是在各个项目部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工作,时光荏苒,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秦孝男就是六建新分大学生的写照,每个人来这的目的不一样,有的人为了来学习技能,有的人和孝男一样为了混日子...但我们都有很多同样的特点,我们对新事物感兴趣,遇到什么都爱问一问,我们喜欢挑战,就像秦孝男的那句台词“我也要去救人,我要熟悉各种突发情况”;我们也有创造力,就像电影的末尾,孝男给王重庆一家带来的那一份惊喜;与此同时,我们也对爱情充满了向往,期待美好的青春能有一人作伴。电影里109户的村民就是与六建息息相关的各类人物的设定,六建一直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六建所在建的乙烷制乙烯、长输管线战场、LNG储罐等项目为全国各地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源,保障着大家正常的生活。

电影中狼的镜头多次出现,它就代表着困难,我们面对困难就像是秦孝男第一次看见狼一样,是害怕的,因为对困难不了解,不懂它的“习性”,路师傅说见到狼不能怕,要直勾勾的看着它,千万不能转身跑,就像告诉我们看到困难一样,一定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村名口中说的狼嚎代表着吉祥,寓意着困难来了,我们就能成长了。电影最后一次狼的镜头出现过后,问孝男你还害怕狼吗,孝男说经历过了,就不怕了。确实,身在六建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如此,当我们经历过某个困难,也就无所畏惧了,因为我们成长了。电影中有孝男和古丽娅还未开始的爱情,有王站长和家人那些误会的亲情,有村民和哈力站长的友情...也映射出身在六建每一个人的情,六建的新青年哪个不期望自己最美最能奋斗的青春中有一份爱情呢?六建的哪个老员工不期待能与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呢?天边加油站在很偏远的一个小镇上,那里很偏,偏的荒无人烟,但那里很美,白雪皑皑的覆盖下,美的像没有一点尘埃的污染。我们六建人所在的项目部也是如此,地方很偏,西北的多个项目部距离市区几十上百公里,但是地方很美,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的壮美景象。

中石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带着不一样的理解而来,时间和经历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一个真正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我们不是不想家,而是比起回家,有更任重而道远的意义!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6

观看了影片《天边的加油站》,王重庆和秦孝男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王站长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将我折服,他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员工,为了使哈萨克村民的日常交通生活能得到保障,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加油站。在他任职的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细心的将村子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都一一记在心里并合适的时候提供帮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谊。但是对于自己的家庭,他又亏欠的太多,因为常年在外坚守,妻儿在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无法立即赶赴她们身边,久而久之家庭矛盾逐渐加深,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选择了前者。虽身在千里之外,可他的心却从未离开她们母子分毫。他和千千万万奋战在施工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和美好,投身到为千家万户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秦孝男的经历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从他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身影。最初的逃避、害怕到后来的坚韧、有担当,他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到大彻大悟,总是在一件又一件磨难的洗礼下才慢慢蜕变成一个坚强的人。我们在面对磨难时要始终保持本心、不畏艰辛,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当我们真正用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时,我们收获的将会是数之不尽的满足与快乐。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7

雄鹰之所以能在高空自由翱翔,是因为它有一双健壮有力的翅膀;大河之所以能激流浩荡,是因为它有惊涛拍岸的神奇力量;生命之树之所以成为参天栋梁,是缘于它破土而发那一刻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同的辉煌背后总有不同的坚强,不同的坚强背后总闪烁着震天动地的力量,即使那只是一米和煦的阳光,即使那只是一缕黑暗中独缀夜空的光芒,即使它只是生命中的一丝微渺的力量……然而,它终将燃起灿烂的梦想与希望。

《天边加油站》以一座加油站、两代站长、一次工作上的新老交接为线索,为我们演绎了加油站经理王重庆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十年如一日,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积极履行中国石油“三大责任”,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与当地各族群众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民族情的感人故事。更演绎和弘扬了中国石油“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

何为石油人的力量,是失败时倒地那一刻的泪光,因为它给了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坚强;是它滑落眼眶那一瞬的余热,教会我们要学会成长;是它昔日洒地时的那份悲壮,造就了今朝的砥砺前行。不必说那份泪水背后无助的艰难险阻,我们只需将那份不同寻常的力量珍藏。从此,漫漫人生途中我们不再害怕失败,因为有泪水赠予我们的锦囊,我们的脚步声会更加铿锵,我们的头会更加昂扬,这就是力量。

何为石油人的力量?是黑暗中难见黎明的忧伤。是它点燃了我们对快乐与幸福的希望,是它让我们有了不断战严冬勇气,是它磨练出我们那坚强的意志。它是每个石油人路途中必经的一道风景,然而,只有比肩同行的人方能寻觅到它的与众不同的力量。

不同的人生,不一样的力量,拥有不同的力量,也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力在人身,量在人心。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作为年轻的石油人,脚下的路依旧那么长,俯身拾得一份能激发自己前进的力量,我们再也不会畏惧一路上的荆棘。再也不会畏惧那峡谷里的凛冽寒风,奋力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才能画好接班人的同心圆,传承石油血脉的力量!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8

《天边加油站》讲述了90后秦孝男失恋后,为了逃避伤痛,选择来到天边加油站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与原站长王重庆发生的事。天边加油站,是只有一个人上班的加油站,原站长王重庆在加油站孤独坚守20年,工作时热心帮助附近村子的人们。然而常年离家,导致王重庆与家人不和,理应退休回家的他,却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本片分别诉说了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矛盾,偏远地区一线工作人员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以及选择逃避之后通过各种经历成长的年轻人的故事。

90后的秦孝男,因为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选择消极避世,逃离了原有的生活,选择来到这个偏远无人的加油站。在这里他被狼吓的抱头鼠窜,看似认真的记下那些老站长让他牢记的责任,喜欢上了村长的小女儿。然而,那些记在笔记上的责任,也仅仅是记在本子上的责任罢了。弱小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因为老站长的一巴掌选择辞职。也许,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这是大多数90后眼中应尽的责任,时代的发展,导致人心与心之间的联系更加疏远,永远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经历的挫折太少,导致承受打击的能力下降,逃避,则成为了第一选项。然而,看似懦弱,经历苦难后成长起来,也正是年轻人所拥有的特殊能力。在与老站长以及村里人们的接触中,逐渐从不理解,慢慢成长,理解自己的逃避到底意味着什么,最终选择回到了自己想要回去的地方。正如影片中的那段关于狼的对话经过了,就不怕了。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打造了更优异的生活,也造就了更容易受伤的心。

不同时代的人,有着对世界以及社会不同的理解。片中老少两代,在很多事上无法相互理解,产生了很多矛盾。无法理解吸入有毒气体治病的年轻人,与不了解年轻人对工作责任看法的老站长,这的确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然而,这难道不是因为彼此之间缺少沟通缺少理解引起的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不去沟通,永远不知道彼此之间的想法,不知道就会产生误解,而有时候小小的误解就会酿成大错。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则是建立在沟通之上的更难以实现的事。理解,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毕竟人与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无法完全相互理解,但是,无法理解与不去理解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谁都不愿向前迈一步,那么矛盾只会激增。

家人之间的理解则更为重要与宝贵。工作责任与陪伴家人很多时候都是重要问题。20年,人一生有几个20年,离开家20年,家人生病不在身边,开会回家,孩子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眼神。只要是个人,我想内心的痛苦都是无法想象的。在家人看来,家人都在的地方才叫家,而缺少家人的地方,那不过是叫做房子的东西罢了。工作,为了赚钱养家的一种劳动过程,工作中有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两边都要付出相同事物的时候,就必须要做出割舍。影片中,王重庆为了工作,放下了家人,一走就是20年,从孩子2岁一直到上大学,当儿子在窗户上写下那句妈妈我恨爸爸时,那么这个做父亲的已经失格了。也许许多年后儿子会理解父亲的苦衷,但是造成的伤痛,却是不会消失的。当然,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这样的牺牲到底是对是错。如果没有这样的牺牲,为了工作负责的'态度,独自忍受孤独,承受伤痛的坚持,那么那个村子里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又有多少想那对情侣一样的人会消失在雪中?这种精神确实是值得赞扬的,舍小家为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的做好每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正是因为这些艰苦奋战在一线,以牺牲自己小爱,来贡献大爱的一线工作者,才有了我们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论甚至去指责他们。

本片讲述的故事,也正是我们现实中会发生的事,值得我们去思考。结局的合照,说明了家人,无论发生过什么,只要相互沟通理解,那最后依然还是家人。秦孝男的经历,也告诉了年轻人,痛苦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偶尔逃避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逃避永远不是好办法,真正能够战胜痛苦的,是经历之后,跨越痛苦的勇气。不断的尝试与他人沟通,相互理解,拿出勇气向前走,相信自己的选择,肩负自己所走道路的沉重,并不断带着身边重要的人去理解自己所走的道路,面对苦难,坚持不懈。这就是我在这部电影中所学到的。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9

周末,打开手机APP,我和孩子共同观看了电影《天边加油站》。不仅我被深深打动几次落泪,孩子小小年纪也感动的湿润了眼睛。

王重庆,可爱的哈力叔叔,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还细心的将村子里每个人面临的困难都记在心上。他热心助人、为村民调解纠纷、帮助捎带东西、探望孤寡老人,关心每一位村民,赢得了村子里所有人的尊敬,与他们缔结了深厚的情意。对于自己的家,他亏欠太多。在天边加油站坚守二十年,在妻儿最需要他的时候无法赶赴她们身边,甚至一次开会机会回到家中,儿子不认识他,居然叫他叔叔;妻子做手术时他仍不能回去照顾,家庭矛盾加深。在大家与小家的抉择中,他和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石油人一样,暂别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温馨,舍小家为大家,识大体、顾大局,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王重庆二十年一个人驻守遥远偏僻的天边加油站,在孤独中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秦孝男,我们不是同一代人,但有着刚参加工作时同样的感受,总能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满怀激情、喜欢挑战、对自已充满信心,经历了困难就无所畏惧。秦孝男在和老站长王重庆的相处中,慢慢了解到王重庆的过去,理解他的悲伤,慢慢被老站长坚定正直的精神所打动。没有人一开始就大彻大悟,总是在很多事的`磨难后,很多年的洗礼下才能成长起来,最重要的是不畏艰辛、砥砺奋进。

老一辈石油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有不平凡的坚守,新一代石油人继承并践行老一辈人们所留下的优秀品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愿石油精神代代相传!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10

《天边加油站》讲述了在壮美的天山脚下一位老站长二十年如一日的在人迹罕至的天边加油站独自坚守的故事。

观影中使我记忆深刻的是哈利站长为汽车加油时,礼貌的询问车主要求,温馨的提示注意事项并热心的提供紧急联系方式,当他把紧急联系方式交给车主,却被不屑一顾的丢弃时,镜头特写在那张落在雪地上的手写名片。但在深夜得知那对年轻人遭遇不测时,哈利站长不计前嫌,冷静的带着村民赶去救人。就这样二十多年在每天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中过去了,如今那位老站长到了退休的年龄,接替哈利站长的.是一位自愿来天边加油站的90后大学生秦孝男,天山的风景和哈萨克的风情让秦孝男对工作抱有很大的新鲜感,他让村民喊他秦经理而不是秦站长,年轻人身上的虚荣,让他和村民以及老站长显得格格不入。直到随着工作移交过程的深入,他认识了村长美丽淳朴的女儿古丽娅。古丽娅成了新老站长工作交接的一座桥梁,她讲述了哈利站长的故事,使得秦孝男对哈利站长有了新的认识。可是一次矛盾爆发了,一封辞职信赫然罗列在经理的邮箱,秦孝男再一次选择逃避,离开了天边加油站,就在准备逃离的途中,他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于是他重新回到天边加油站,明白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就如哈利站长所说,“在我们天边加油站,不是给车加油,而是在给命加油”。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狼是一条贯穿整部电影的重要隐藏线,它代表着困难,我们面对困难时就像秦孝男第一次遇到狼一样,是害怕和恐惧的,因为对它们的不了解,路师傅说见到狼不能怕,要直勾勾的盯着它,不能转身跑,就像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一定要迎难而上。而第二次遇到狼时,是秦孝男与哈利站长矛盾的爆发,在雪地中是狼嚎唤来了救他的哈利站长。电影最后一次狼的镜头出现过后,问秦孝男你还害怕狼吗,他说经历过了,就不怕了。

观影后结合自身的实际,作为90后的我们有多少人像秦孝男那样混日子度过,可是仔细想想当初来到这里,是你选择了企业,既然选择就要认真去对待,虽然做不到电影中“哈利站长”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坚守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本职,谱写青春的篇章。

《天边加油站》观后感篇11

在项目部组织下,我有幸观看了影片《天边加油站》,电影主线围绕着一个加油站的前后两任站长的经历展开,他们在祖国大西北兢兢业业、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让我久久难忘。在荒凉的土地上,他们奋斗出了不荒凉的人生。

影片中,老站长王重庆不忘初心,二十年如一日地驻守在天山脚下的“天边加油站”,每天认真做着单调的工作,他那种单纯质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打动我。他不仅在工作上尽职尽责,还细心地将村里人的难处一一记在心里,及时为当地村民提供帮助。天山脚下气候多变,所有的过路人加油时,王站长都会善意提醒附近的环境和路况,还热情地递上一张手写名片,以便其遇到问题能及时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他的言行赢得了所有村民的'尊敬与爱戴。他始终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在做,却无暇顾及自身,因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在妻儿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无法给予陪伴和关心,家庭矛盾逐渐加深,在工作与家庭的艰难抉择中,他仍然决定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他深知,他的职责不但是给汽车加油,更是给生命加油,给民族团结加油。

影片中的的另一位主人公-秦孝男,经过老站长的感化,从最初的逃避、彷徨,到后来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加油站站长。秦孝男的成长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我也仿佛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初入项目部工作时的影子。

两位站长的故事让我明白,即使不断地经历困境,也要始终保持初心、不畏艰辛、百折不挠,坦然接受磨难的洗礼,唯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或许回报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但当我们真正用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时,我们收获的一定会是无尽的满足与快乐。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