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收集5篇)

时间:2024-05-17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篇1

《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是今年夏天最具口碑的电影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整部电影110分钟,可以说几乎无尿点,剧情推进、人物造型、细节设定、影片心智传导都符合所有商业片的成功元素,每一样都能拿出来让各位吃瓜群众津津乐道。

哪吒作为中国传统形象人物,我们其实相当熟悉,从《封神演义》衍生出的哪吒闹海、伏龙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在观影前,就很好奇,要怎么把这么深入人心的故事拍出新意并得到大众认可,看完后不得不佩服创作团队的大胆以及神创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其实有了颠覆性的改变,甚至只有其哪吒之名,真正的故事已经与我们熟悉的哪吒闹海剧情相差太大,可谓重新创作了哪吒的起源故事,而且导演竟然试图创造一个更大的封神大世界,从最后的彩蛋姜子牙的预告,已经可以想象出未来的一个庞大的封神宇宙,如果再与曾经的《大圣归来》产生联系,将西游和封神这两部中国最著名的神怪故事给融合,是否能创造出像漫威宇宙那样超级IP,就真的让人期待了。

下面来说说电影本身,因为电影还在上映,不会过多谈剧情。

从人物刻画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角色都有亮点,从刚出场的太乙真人,就极抓眼球,充满喜感的胖嘟嘟形象骑着与他身材相同的飞天小猪,满口的川普口音,开场的十分钟剧情,笑料不断,成功的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哪吒母亲一出场,即使已经怀胎三年,也极具气场,巾帼女性的性格特征一展无遗,但是与小哪吒的相处又体现了母爱的柔软温暖,与孩子分离的撕心裂肺的痛苦,角色立体饱满。

反派申公豹也不贡献了不少笑点,虽然是大反派,但却没法让人讨厌起来,有时还有点可爱。龙王三太子敖丙一股子精灵王子的高贵,内心善良纯真却背负种族的使命,纠结矛盾的人生不免让人在揪心中印象深刻。主人公小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他的人生信仰阐释的明明白白。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有两个阶段的形象,我觉得都挺有特色,一阶状态是个可爱小灵童,形象上初看有点暗黑,浓重的烟熏妆,小怪兽般的牙齿,与原著的少年英雄形象大相径庭。但是这种丑帅丑帅的形象又极其让人印象深刻,相信这种颠覆的形象也能够得到大众认可。二阶状态比较符合时下潮流的动漫主人公形象,纤细瘦长的身材,战栗的红发,脚踏风火轮、周身环绕混天绫,手持火焰枪,三头六臂帅气十足。

电影的人物造型、场景刻画都令人赏心悦目,最后四人的打斗场面,一镜到底让人印象深刻,处处体现了高级感、国际化,有人甚至觉得这部电影的艺术创作肯定有国外的特效团队参与。

我比较喜欢海底龙宫的妖魔炼狱设定,龙王盘旋在石柱上的造型,威武神秘,真的觉得电影中的所有反派都提不起令人生厌的情绪。

具体情节,还是推荐大家去影院观看,我在影院观影前,看到那些看完电影的观众出来都是精神振奋,异常兴奋,我在观影后一如他们,希望你也如我们一般,共同享受这场振奋人心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篇2

疲惫的三角眼、深邃的黑眼圈,一副丧出天际的表情,这就是陈塘关的熊孩子哪吒。众人对他避犹不及、侮辱取笑,让他变成了一个缺爱的魔童。生而为魔,不受喜爱,哪吒的童年怎一个惨字了得。

看完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深有感触。故事是这样的: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对众人对魔丸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是否命中注定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

第一次知道哪吒,是小学时候看央视少儿频道播放的《哪吒传奇》,那是一个扎着冲天鬏、脚下踩着风火轮、身上挂着乾坤圈、手上拿着火尖枪、身披混天绫、光着小脚丫、穿着小红肚兜的一个小娃娃形象,看上去既英气又可爱。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他却穿着开衫,一脸凶恶的表情,一副谁也不理的流氓痞子气,走路时双手插进裤腰带里,妥妥的一个小恶魔形象。

动画片里的哪吒有两个哥哥,被父母和兄长呵护着长大,还有朋友小龙女,一点也不孤独。

而电影里的哪吒让人心疼,从出生就被世人恐惧不说,还被全世界孤立。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妖怪,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能陪他。他的母亲因为知道哪吒活不久了,便告诉他他是灵珠转世,他信以为真了,为了肩负起斩妖除魔的重任,他在江山社稷图里修炼了两年。

他按捺不住要降妖除魔被世人认可的心,也成功地打败了水怪,救回了小女孩,并交到了人生中唯一的'朋友——敖丙。他期待着被世人称赞,迎来的却是大家的误解。他们说他是妖怪,是他抢走了小女孩,是他故意放火,还拿棍子砸向他。他喜滋滋地准备生辰宴的时候,却突然知道了自己才是魔珠,明白了世人恐惧他的真正原因,虽然伤心失望,但是到最后,还是选择了倾尽全力去保护大家。

当敖丙说他本是魔珠,就注定了要死的命运,哪吒却说,我是谁由我自己决定,我命由我不由天!那种气势让我震撼,眼看着天雷劫的降临,他潇洒地跟父母跪着道别:“今天是我生辰,都不准哭哦。”便被天雷劫引到了天上。看到这,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

哪吒不信命,他用表面的不羁来掩饰自己内心对于爱的渴望,看着像是荒唐胡闹,实则善良纯真。他缺少陪伴,缺少朋友,缺少别人对他的肯定与理解,但他依旧努力地与命运抗争,与不公抗争。凭什么因为他是魔珠,就注定了要被消灭?凭什么天雷劫不可逆转,他就要被硬生生地打死?凭什么他们说他是妖他就一定是妖?就像哪吒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是什么,只有他自己说了才算!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篇3

看了电影哪吒后,打动我的地方有很多,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寄托着全龙族人希望的敖丙、还有申公豹说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但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还是李靖和殷夫人,尤其大爱殷夫人,不同以往作品里的悲苦形象,这个殷夫人不仅是伟大的妈妈,还又飒又美,巾帼不让须眉,爱子如命,虽工作忙碌却尽力抽出时间陪伴哪吒成长,“晚上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披上战袍可以降妖除魔,回到家也是一枚贤妻良母,真真是完美的女强人形象了。

说到女强人,我总觉得社会上对女强人这个词的理解有时是带有偏见的,或者是不全面的,强指的'应该是内心强大的强,而不是强势的强。

在各种影视作品当中描绘的女强人形象往往只突出了强势的一面,非常单一刻板:短发居多,职业套装,必踩高跟鞋,妆容精致,做事风格凌厉,如无必要一般板着脸,高冷性格强势,甚至晚婚晚育单身…影视作品需要靠视觉形象来打动观众,这是一种能让观众很快熟悉角色设定的塑造方式,但实际上很多国内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对职场的见识很少,也很少能够见到真正强大的女性,这样简单粗暴的形象设定未免把女强人看得太肤浅了。

我认为,真正的女强人是殷夫人那样,不仅能力强,事业上能独当一面,在家庭上也是贤妻慈母。在现实生活中,也和影视作品里那种女强人被丈夫嫌弃婚姻破裂的戏码完全不同,高知女强人的离婚率相对较低,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社会职场闯荡多年的女性,思想比较透彻,眼光更长远,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强,跟伴侣沟通、讲道理的能力也更强。

女强人身上有的不是男性的特质,而是强大的人共有的特质:理性、坚强、有逻辑、有进取心;进取心是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在学业和事业上力争有所作为,大多数时候,做妻子和做母亲与进取心都不矛盾,女强人是有能力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那些影视剧上事业有成但婚姻不幸福的女性形象都不能称得上是女强人。

这些特质都不是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女性特征,有些人认为女强人会婚姻崩溃,其实是一些人先入为主的一种偏见。但仔细观察一下身边和历史上著名的幸福夫妻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和小鸟依人的组合,绝大多数好丈夫在婚姻中都是信赖女性、尊重女性的温柔男人。

对于男人来说,好好沟通,努力去了解一个女强人,和对方达成一致,然后相伴和抚育后代,度过一生的这个过程,比找一个愚鲁而顺从的女人,让对方给自己生几个娃要有意思得多,跟内心丰富的人在一起生活会有说不完的话,一辈子很长,夫妻间彼此嫌弃往往是一方成长了,另一方却在原地踏步,造成了实力的不均衡;如果夫妻同时在成长,一起变得更加渊博和丰富,经过平等沟通达成共识,最终形成默契,那两人就拥有了强大的双核处理器,很难彼此厌恶。更何况,不论是卵子细胞质中存在一定的遗传物质,还是母亲会本能的投入更多的精力教育后代,子女的成长都是受母亲影响得更多。

对于孩子成长及人格塑造来说,有强大的父母做榜样,比陪伴、说教、上多多的补课班更简单高效。

男人自己的成长和后代的成长,都需要聪明而强大的女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篇4

我一时心血来潮去看那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票,没成想这部电影不仅是宣传的很好,而且这电影的确让我很有感触。

太乙真人是个胖子,操着一口四川口音,笑点几乎都是他触发的。对了,还有申公豹,他的口吃总是让人觉得很迷,就像抖音里的那个口吃大爷,话没说完,永远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两师兄弟总是抖包袱,我后面的小孩都笑出了猫叫声。

李靖夫妇在这部动画里面是一个非常爱他们的孩子的形象。虽然没有看到金吒和木吒,但是就单单通过哪吒来看,夫妇俩还是非常的爱惜自己的孩子。(具体怎么爱还是通过电影来感受吧)

小哪咤的形象非常颠覆我们的认知,但这种颠覆显然塑造得很成功,因为他的形象是跟他的性格和电影的主题相互搭配的。而这种成功也恰恰是团队制作的倾心注入心血的结果。我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也赞叹于他们的这种形象架构,两眼黑眼圈,带着痞子气息,又不失灵动可爱,以混世魔王(更确切地说是可怕,可憎的妖魔)的形象存在于钱塘关的百姓的眼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的`小哪吒,拥有天生神力,又是魔丸转世,被人们当做妖魔鬼怪来看。而人们的确非常惧怕他,他而因此受到了排斥。在他的反叛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及心智不成熟,又得不到指导和关注的情况下,他注定是一个具有极度逆反的心理特点的乱世魔王的形象。正如他所说:“既然他们把我当做妖怪来看,那么我就做个妖怪给他们看”。而李靖也说:“我不想他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到死了都被人们看作是妖怪。”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怎么不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认同才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呢?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属性,不是生活在社会里面的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不能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也从来不会为一个人的发展换取好的结果。而我们所认为的成功,其实也是别人给予的成功,至少在成功的社会属性的定义上是如此。而其实,人类,或者说生命的存在,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没有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展现了一个心性强的孩子从对抗世界到接纳世界的个人成长历程,对父母教育孩子很有启发意义。不仅可以把它看做一个教育片,也可以看做一个自我成长片,可能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哪吒的挣扎,经历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共鸣。看到电影的结局时我已经在期待第二部了,就等明年上映的《姜子牙之一战封神》了。

再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两个印象深刻的地方,一个是开头出现的瓦罐,上面出现的花纹真的跟博物馆里面的实物很像;再一个就是蠢萌的结界兽,分明是仿照金沙遗址的面具设计的,十分可爱。我最近也在想人应该怎么处理和命运的关系。有的人是纯粹命定的命运,有的人是自己创造的命运。太乙真人说不认命就是哪吒,我不晓得人应该是认命还是不认命,但有一点我很肯定的是一个追求进步求上进愿意动脑子思考愿意动手做事的人相信日子也不会过得很差吧,所以葛优瘫的生活状态是有一丢丢无耻的,放弃自身无论有没有的天赋用一种沉沦的态度面对生活大概很容易被社会淘汰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篇5

受网络影响,以高中生的身份,与父母看了这一部合家欢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新哪吒)。

我是被网络上这个说法吸引的:中国动画电影的春天(之类的),言下之意就是这部动画电影成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佳作,振兴了中国动画电影行业。(本人的理解)emmmmm,本来就已经对很多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麻木的我还是来了兴致,加上父母的推荐,也是兴冲冲地坐进了影院,看完却是心情复杂。

就剧情而言,总体框架与哪吒的神话故事差距不多,做改动较大的是敖丙,但是这一个本就不那么为人所熟知的人物,改了倒是也不太影响,只不过凭空添了一组cp,迎合了目前年轻人的思路,纷纷买账。改动只是为了带给观众一些个不一样的体验,能更好地接受新哪吒的形象。大体尊重了神话故事,倒也是没让许多键盘侠生事。

个人认为:新哪吒制作团队似乎太过于强调创新,他们翻新了人物,创新了故事情节,创新了传统的表现手法,这些在网友眼里都成为了加分项,我觉得倒也是无所谓,至少是带来了不一样的哪吒,无可厚非。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样创新出来的动画,这的是里程碑式的创新吗?(可能这样去质疑有些太严苛。但作为观众,我只是在表达我自己对这部动画不满意的地方)显然网络上无一不是肯定新哪吒的创新的,否则怎会有中国动画电影的春天(之类的)这些说法。可我既然写到这里,自然是要提出新哪吒让我还不太买账的地方。

既然人物,故事情节,就连专家们最在意的艺术表现都给你创新了还有什么好“杠”的?

也许是动漫这个东西接触地太多(还是比不上很多比我还热爱动漫文化的人),各式各样的套路也是有所接触,虽难以明了地举出例子(似乎难以让人信服?),但我想表达的便是这么个意思:新哪吒缺少套路的创新。我不是漫画家,不是导演,不是编剧,甚至不是一个有任何创作的专业知识的人,但我仍然要讲:在我内心,新哪吒与许多动漫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套了一层中国传统文化的壳,演绎着中日一般动漫的`剧情,剧情越创新越是迎合年轻观众越是让观众(准确来说是我)觉得剧情都大相径庭。反而影响了对影片的感受。

说到,一个影片更为重要的便也是,奇哉怪也,一向强调,文化的网友却是在这一次大肆吹捧新哪吒的制作质量(画面,配音),也对,快时代的今天,看动漫也就是看个新奇,看个舒爽,管你有什么,最后总结出来也就是感人。出了电影院,该读书读书,该工作工作,又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自己和朋友圈的人讨论话题从刚更新的权利的游戏转到了敖丙和哪吒真的好配。

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是想起了影评的作业也才想起自己看过新哪吒这回事来。为了证明我不是要黑新哪吒,还是要说出:大家一定要去支持国产!要做自来水!

中国动画电影的振兴不是靠媒体每天给出的数字,也不是靠“网友”的鼓吹,关键是导演和观众能看到可以让麻木的自己为之一颤的作品。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