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精选9篇)

时间:2024-02-29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1

本人记性不好,只为了记录自己看过的电影。

这是一部悬疑片,但更是对婚姻和人性的一个追问。

丈夫早晨起来,去酒吧上班。酒吧是他和孪生妹妹一起经营的。丈夫想离婚了,在他结婚五年级念日的当天。他和妻子相遇在一个聚会上,之后他们相爱结婚了。他们在结婚纪念日时总玩一个找线索的游戏。

丈夫接到邻居的电话回家,觉得出问题了。警察来了之后说他妻子失踪了。在家里发现了,被洗掉的妻子的血迹,妻子的保险被提高的单据,妻子的医疗机构证实其怀孕了。之后在丈夫的父亲家里找到了没有被烧成灰的妻子的日记。日记里说丈夫虐待她,并且可能杀了她。

她和丈夫的经济有问题,丈夫总买奢侈品,导致他们债台高筑。但是,并不是丈夫买的。妻子留下的第一个线索,让警察找到了丈夫可能出轨。第二个线索找到了妻子的日记本。第三个线索,在柴房找到了用信用卡买的奢侈品。警察怀疑丈夫杀了妻子。丈夫找了妹妹,告诉其真相,找了律师准备打官司。

丈夫出轨的事情被曝光了。丈夫上电视请求大家的谅解,并且希望妻子回来。其实,所有的一切只是妻子的`报复。妻子知道老公出轨,希望整治老公设的陷阱。

妻子是个控制欲特别强的人。丈夫找到了妻子前任男朋友,他想和妻子分手,妻子设计陷害他成强x犯。丈夫又去找了妻子的第一个男朋友,但是这个人深爱着妻子,所以没有告诉他任何事情。

影片峰回路转,由丈夫杀害妻子变成了妻子陷害丈夫杀人入狱。

妻子找到了第一个男朋友,让他帮忙藏身。但是他的控制欲太强,妻子想要脱身。妻子装成被人绑架强x,之后杀了男朋友。回到了丈夫身边,并且承认了一切。

丈夫想要离开而不能,困在婚姻中。妻子怀了丈夫的孩子,丈夫没有办法,只能留下一起生活。

电影到这结尾了。妻子和丈夫的婚姻也美好过,但不美好之后一定要控制对方吗?不能好聚好散吗?警察在妻子骗人杀人的问题上也没有追查清楚。丈夫的余生都要活在这个女人的牢笼里,感觉很凄惨!

电影拍的不错,就是结局我不喜欢!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2

看完《消失的爱人》,我想起了《绝望主妇》里的勒奈特(她可没有艾米漂亮),勒奈特非常能干,能力远超老公,但是她一再为家庭和老公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勒奈特如此优秀,却和艾米一样,找的老公都如此不堪。这两人的.老公给她俩提鞋都不配。

艾米聪明、漂亮、富有,尼克脾气不好,擅长冷暴力,不能挣钱,还出轨,尼克哪一点比得上艾米?在艾米消失以后,尼克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错误,满脑子想的都是艾米的错。艾米有些事确实做得太过分,但是谁没有过不堪的往事呢?至于Desi,他软禁艾米,控制欲太强,不过罪不至死,有点冤。

如果尼克是个好老公,艾米至于要消失吗,尼克说自己再也不爱她了,爱是什么?爱是个动词,尼克做过什么努力去挽救他们的婚姻呢?没有,一件都没有,反而和自己的学生搞起了婚外情。他本以为很难和情人一刀两断,但是,当他在律师的告诫下,决定要这么做时,他发觉这件事就像从门里走向门外一样容易,这能是真爱吗,荷尔蒙冲动的结果罢啦。

他和艾米在一起都是艾米在付出,艾米还借钱给他兄妹经营酒吧,尼克遇上这样的老婆不知珍惜,没有一点责任心,这不就是典型的渣男吗,和渣男在一起怎么会有幸福。

我们要爱那些爱你的人,尼克这样的男人是不值得爱的,尼克就是个渣,艾米值得更好的男人。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3

当然首先黑的还是婚姻,或者是在探讨婚姻在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的意义。

如果说人际间交往都会不可避免的走向权利竞争,导致他人即地狱的局面,那么组建家庭后,一方或者双方不愿意切实履行生育的义务和责任,成员对婚姻本质的理解即将陷入困境。

问题的焦点在于,有什么理由能让人在并无亲缘关系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心安理得接受另一个人的支配和控制。电影当然给出了很黑的答案:性的刺激,钱的保障,和孩子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在此讨论下,浪漫爱更像是人类未适应后工业社会而保留的落后生物特质:人受情欲冲动指使陷入爱情并缔结婚姻契约,但若把婚姻看成一种小型组织,契约的存在和其限制功能是为了统一组织内部构想,以求达到动机和行动的协调一致,使得组织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提高效率,并且更持久地延续自身;而在所谓的丁克家族中,当婚配伙伴对对方的情欲渐淡已经不能更生出新鲜的刺激,但对生活的理解、对事业的追求又各不相同,无法组织共同行动,那么婚姻契约就只剩下维持婚姻存在的.框架功能。这使得有人将其比喻做围城,或者监狱,或者坟墓,传达的意思不过一个:人们已经无法看到维持现状的意义,但是又不得不保持现状受其限制,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电影中Nick指责Amy试图用孩子来拯救他们的婚姻,Amy则回答说这不是拯救而是寻找灵感。其实他们谈论的都是一回事:让婚姻回轨繁衍的本质,让组织不致解体。当这个提议被Nick否定后,Amy进行了另外的尝试,既然共同行动已然无法达成,不如由内而外制造矛盾和悬念,让家庭组织在激烈的斗争和反抗中,重获生机,重新组建。而电影看似冗长的结尾中,全幅展现的Nick从开始的厌恶,恐怖,到慢慢的纠结与妥协,甚至对Amy产生的类似斯德哥尔摩情结,都印证了Amy此策略的正确性,以及婚姻与无数其他的社会组织结构一样,其运行和发展无一例外的需要内部的统一构想作为行动保障和以及权力斗争作为前进动力这一论题。

婚姻中,两个人的战争最可怕的是彼此了解,清楚对方的弱点,所以容易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艾米清楚地了解丈夫的秉性,所以制造了适合他的圈套;而尼克清楚妻子的内心,所以在镜头前装成她想要的模样。两个人都上当了,两个人都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当艾米归来,要求尼克跟她一起生活下去,他并没有反抗。不能好好爱,她便要好好地控制;尽管不爱,他还是会被控制。这便是婚姻中的男女。看看那些感情破裂的夫妻,当妻子自知换不回丈夫的心,还是要捆绑彼此,一起沉沦。因为婚姻,她要与他死守到底,不要他得偿所愿。尽管男人已经厌倦、憎恶自己的妻子,仍然会被她捆绑,动弹不得。因为婚姻,他仍会畏惧她,甘心受她威胁和束缚。很奇怪不是吗?所有的第三者都不明白,为什么男人离婚那么艰难,跟爱无关,却跟婚姻和人性相关。男人永远无法成长,他们有着软弱的天性,受制于母体,感情对于他们,是甜美的汁水,生命之源;而婚姻像那枚坚实的子宫,是归宿也是牢笼。女人的情感是那棵倾轧于黑暗土壤中的大树,越技繁叶茂,根越深入漆黑;婚姻是树上结的果实,象征着丰收和圆满。

为了回归,艾米用刀割破了爱她的男人的喉咙。如果说是爱,不如说是控制。艾米感觉到了,男人爱的,是他期望中她的模样。而她爱的丈夫,也是她期望中他的模样。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的决心,她要离开,就要离得彻底;她要回归,就要回归到底。

真正幸福或不幸的人,多数是沉默的,因为语言不是抒发期望,便是表达谎言的。当一个女人失去了爱,她仍然会去维持表象的圆满,这是虚荣;当男人失去了爱,他便会任意妄为,为自己的各种行为开脱,这是本性。

影片用一个奇情故事,寓意了婚姻的本质,尽管黑暗,但不必担心,每一个人都要抵抗人性的黑暗,抵抗宿命的安排,抵抗虚无的人生。没有暗面,怎么有光明;没有失望,怎么心怀希望。想想,生活还是很灿烂,值得努力。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4

故事讲的是现代的美国,一个酷酷的女孩艾米和一个帅帅的男孩尼克恋爱结婚了,五年的时间在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中很快过去了,突然,女孩失踪了。故事情节在警官的调查中跌宕起伏:女孩发现了男孩外遇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甚至谋杀,最终成功的将男孩控制在身边。

艾米是个聪明清高骄傲的女孩,她很爱尼克,尼克的外遇让她无法忍受,她决意报复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她要让尼克向她屈服,并永远爱她。

同名小说中艾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她身上的每根刺都能在尼克的身上找到一个盛放的窝。她说她不想失败。

影片最终是这样结束的:尼克最终在道义、道德、舆论和刑法的压力下,与艾米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影片无疑会带给人若干关于婚姻的思考。

一、如果我是艾米,在最后尼克屈服之后,就一脚把他踹到大西洋里。这种喜新厌旧,打着爱情旗号招摇撞骗的男人,就应该受到报应。目前中国的现状是,大多数被抛弃的一方要么是忍气吞声,要么是离婚。有外遇的一方很少会受到报应。这不公平。所以,艾米对尼克的爱是真爱。

二、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是需要双方经营的。家不但是由二个人组成,更是由双方家庭组成。如果你要享受家庭带来的快乐,那对不起,那你就必须要放弃一些自由,要放弃一些自在,要放弃一些梦想,要放弃一些理想,去迎合你需要迎合的一切,风雨之后才是彩虹,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三、婚姻不是控制彼此,是彼此包容是彼此理解是彼此平等;是彼此身心的自由,是积极主动的为对方考虑;婚姻是同居一室,即便一晚上无话,也不感觉空虚寂寞;婚姻是激情渐渐消减,亲情渐渐增长的过程;婚姻中的爱是伟大的,控制不是爱。

四、现代的婚姻存在着更多的可变性。物资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差异,情感生活的`不同理解,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不同,都会带来婚姻的解体。所以,我赞成各种对婚姻构成约束的条款规定,甚至夫妻间的约定,甚至是婚姻誓言。无疑,婚姻的稳定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五、关于婚姻的名言:婚姻是枷锁;婚姻是保险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咸鱼翻身,等等,我不置可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婚姻观。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5

望完《消失的爱人》,我想起了《尽看主妇》里的勒奈特(她可没有艾米漂亮),勒奈特非常能干,能力遥超老公,但是她一再为家庭和老公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勒奈特如斯优秀,却和艾米一样,找的老公都如斯不堪。这两人的老公给她俩提鞋都不配。

艾米智慧、漂亮、富有,尼克脾气不好,擅长寒暴力,不能挣钱,还出轨,尼克哪一点比得上艾米?在艾米消失以后,尼克从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错误,满脑子想的都是艾米的错。艾米有些事确实做得太过分,但是谁没有过不堪的旧事呢?至于Desi,他软禁艾米,控制欲太强,不外罪不至死,有点冤。

假如尼克是个好老公,艾米至于要消失吗,尼克说自己再也不爱她了,爱是什么?爱是个动词,尼克做过什么努力往拯救他们的婚姻呢?没有,一件都没有,反而和自己的.学生搞起了婚外情。他本认为很难和情人薪尽火灭,但是,当他在律师的告诫下,决定要这么做时,他发觉这件事就像从门里走向门外一样收留易,这能是真爱吗,荷尔蒙冲动的结果罢啦。

他和艾米在一起都是艾米在付出,艾米还借钱给他兄妹经营酒吧,尼克赶上这样的老婆不知珍惜,没有一点责任心,这不就是典型的渣男吗,和渣男在一起怎么会有幸福。

我们要爱那些爱你的人,尼克这样的男人是不值得爱的,尼克就是个渣,艾米值得更好的男人。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6

结婚纪念日本来是每对夫妻最值得庆祝的日子,但就在这一天爱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爱人究竟去哪里呢?《消失的爱人》用抽丝剥茧的方式讲述了爱人消失的真实原因。

女主人公艾米来自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这样的成长背景让她对婚姻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她生性浪漫,对婚姻的期望值很高。而丈夫尼克对婚姻的态度则大相径庭,单亲家庭的生长背景造成了他内向的性格,对待婚姻的态度也非常审慎、务实。

当爱情转换为婚姻,所有激情都渐渐退却,不同家庭带来的价值观发生了碰撞,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婚姻的幸福从来都是靠两人的共同经营才得来的,当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时候,婚姻必然会走向不幸。这场婚姻中艾米的付出换来的是尼克的漠视,这样的漠视来自于尼克自卑又自大的心理,一方面他享受着妻子优渥的家庭给他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又对此感到莫大的压力。

当尼克遭遇失业和母亲重病的双重压力时,他做了逃兵,把照顾生病母亲的重担扔给了妻子,而自己却从更年轻的情人身上获得人生的价值和认同感!

艾米用自己的方式经营着婚姻,但这种自说自话的方式并不能得到尼克的认可,这就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当激情不在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在婚姻中找到正确的定位,这是男女双方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爱情不再的时候,当遭遇背叛的时候,每个人的应对都是不一样的,有劝诫丈夫不要纳妾,并以情动人,写下《我侬词》的管道升,有选择且行且珍惜的马伊俐,自然也有我们女主艾米采取的这种极端的选择。

艾米是个聪慧过人的女子,虽然在爱情中她智商为零,但在发现尼克出轨,经历了痛苦、悲伤、愤怒后,她的智商马上上线满血复活,并且开始设局对尼克进行报复,她几乎逼得尼克身陷囹圄,声败名裂。

艾米的作法让我想起了香港的一部影片叫做《双食记》,那位妻子在发现老公劈腿后,想方设法和老公的情人做了闺蜜,并哄骗情人,教授她做食物给老公品尝,而自己在家中又做些与之相克的食物,这样杀人于无形真的.高杆,细思恐极。

《消失的爱人》是不是双关语呢?爱人失踪是一层意思,爱情不再又是一重意思。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相爱相杀,想起来都很恐怖。可这样可怕的婚姻居然也维持了下来,并且还有了即将出生的宝宝,果然恨的反面一定是爱了。

《消失的爱人》让我们审视对于伴侣究竟期望些什么?对于婚姻,每人的底线又在哪里?我们初初都抱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愿望步入婚姻的殿堂,可现实生活中的俗事、琐事让我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得越来越低了,能有机会当珍珠,谁又会选择做鱼眼呢?

所以在婚姻中不断自省,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吧?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7

读到尼克要从纽约搬家到孟菲斯那一段,我很同情艾米,艾米心里很难受,但是尼克甚至都不愿意去关心一下艾米,表现得很冷淡,这其实就是冷暴力。

女人的心思确实非常细腻,很难搞得懂,但这不是男人们抱怨妻子的理由。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你非要究个对错,以证明你的正确、伟大,就难以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一个妻子只感受到压抑,感受不到幸福,不愿意亲近你,只想逃离这个家。即使你一贯正确,那又怎样,一个一贯正确的`失败老公是你想追求的目标吗?

和你一起生活的人,最要忍受你的缺点。你在外面,可能带个面具,但在家里,你以本来的面目生活,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暴露出来,对那个每一天都要忍受你缺点人,要更好一点。

在家庭中,把配偶放在第一位,倾尽全力理解她,发生矛盾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或许是个好方法,

爱是一个动词,不是名词,我们爱一个人,是要用行动来体现的,哪怕是一句细心体贴的问候,一个轻轻地拥抱,一个真诚的道歉。

不要麻木不仁,不要冷暴力,不要认为老婆对你好是理所当然。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8

一直想找个地方写博客,最终选择了新浪,希望除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可以倾诉自己,分享想法的地方,或者作为自己的记录吧,作为第一篇也没有特别要需要纪念的,就写一篇电影的观后感吧。

这个电影虽然不长,但是却被我分开了两个星期的周末把他看完,但是一点也不影响对剧情理解和深入,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到结束,都经过了很多个剧情高潮推进,令观众的感觉一变再变,从一开始的纯爱电影,变成惊悚片,犯罪片,再到后来的刑侦片,最后到开放结局的结尾,无人不令人感觉女主完美的伪装,绝对的'控制力,和十足的腹黑。

但从电影的拍摄来看,剧情的紧凑,和演员的完美演出,演员的定形都一贯大卫芬奇风,这些好都让我这个平时很留意配乐的都忘记这个电影究竟有没有配乐。

再放到现实来说的话,感觉就有点超出了现实。起码在中国不会出现这一种情况,但是也从这个电影也可以了解到什么是美国的生活细节,最近也刚好在看刘瑜的《民主的细节》,说是美国的政治散文,倒不如这是阐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吧,里面说到的美国媒体,美国电视上的真人秀,还有美国人对公众事件的参与度,在本电影里面都是很正式的放映,在看电影的同时经常让我想起这本书,虽然这本书仅仅翻了不到一半,但是已经收获不少,也可以作为以小见大,算是去了美国一趟,了解了一下美国的“风土人情”。

本篇就到此为止吧。

观《消失的爱人》后有感篇9

刚看了大卫芬奇导演的简介,就像介绍的那样,他擅长将人性恶的一面狠狠地抖落在人们面前,给人以震撼,他的七宗罪、搏击俱乐部还有参与的纸牌屋、龙纹身的女孩,都是展现人性恶的一面,挖苦讽刺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将恶放大,深刻剖析,放在显微镜下玩弄,带领人们浸泡在恶之中,让人窒息,让人感觉不寒而栗,这是他电影的风格和展现的独特力量。

这部电影前期表现得不愠不火,铺垫很长但很期待中途或者结局是怎样的收场,结果后半场来了一个重磅炸弹,将所有人的观念和情绪都装进去了,仿佛大家去玩一个扫雷游戏,最终找到了一枚核弹,本是游戏的心却也将自己裹挟进去,因为那深深的恐惧直插内心,玩弄之戏谑被横扫,只剩下毫无遮掩的白骨赤裸着展现在同样也是赤裸的你的面前。这个剧中刻画了一个史上最可怕的老婆,其可怕之处是,背叛我者,我将不惜与世界为敌,负天下而捆绑你,这其中也包含着,我曾经为你付出了青春、事业和财富,而如今你竟想要抛弃,所以我要报复,要想办法让你永远都无法摆脱我,无法都实现不了你的背叛,即使是牺牲真我,牺牲我的一切,牺牲所有人,杀害所有人,只是为了利用世俗的规律来实现我的目的。于是乎,接下来就是该如何实施计策。通过策划和编剧的设想,女猪脚成功欺骗了所有人,但是只将真相告诉了其欲报复的人和观众,于是乎观众真是为男主角感到揪心,自己内心对于女人也有了一种恐惧。设想下谁能够完全达到女人的目标,谁没有想过或者曾经做过让女人伤心或者辜负甚至背叛女人的事情,那像这部电影中遭受的背叛,该是多么可怕,由彼及己,不寒而栗。

影片的成功基础还是编剧的.设计,加上导演在整体展现方面的把控,在中下段突然爆发的那几秒,震撼人心,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仇恨的冲击波,让人恐惧和胆寒,加之女猪脚的成功演绎,虚伪、有心计,又能突然表演成受害者和人畜无害者,更体现了她内心的深不可测,完全将别人玩弄掌控于鼓掌之中。男同胞看完电影就想着,别轻易辜负女同胞们啊,女人心,海底针,复仇的力量太可怕。

这部剧另一个元素就是婚姻意义的探讨,这部剧给出的是一个反面典型,男人为了追逐心爱的女人而假装成其喜欢的模样,谈恋爱可以,但是结婚是要负责任的。果真,结完婚之后,他的责任就是继续演戏了,而且自我放松式地不努力赚钱养家,还在外面出轨养野孩子;女猪脚也是云里雾里地没想清楚,怎么就看不出这个男人本性是什么样子,除了花钱巧语和性之外,能否和自己解决好柴米油盐的问题,婚后出现问题为何不多沟通交流,直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定下心来绝不放手意欲千百倍的报复,加之后来其残忍杀害那个富家冤魂,可以推测她已经心理变态了。人性沦落到女猪脚后期变态的程度,不得不说是其内心的不健全,这从其父母将其作为工具性地宣传和包装不无关系,她的成长中肯定是缺少关爱的,所以就产生了不爱就恨,不生就死,不服从就强暴的零和逻辑。这种强迫症式的要求,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能够量化自己的成长,但是遇到感情以及整个人生来说,包括对自己的相处,就显得低级和无效了。

总之,大卫芬奇的这部电影是好片,你将潜藏在美好底下的魔鬼拉出吓人的伎俩,我服。只是我估计很少有人选择多次观看,因为会对现有生活的一切产生怀疑并且悲观被动。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