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大全(3篇)

时间:2024-03-04

2024《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大全篇1

暑假里我阅读了《狼图腾》一书,这本书让我熟悉了草原狼的特性,了解了我们的历史,认识了我们自己,从狼身上我似乎感悟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周围环境。狼非常熟悉草原,熟悉周围的一切,所以才能利用周围的环境来捕获自己的猎物,躲避敌人的攻击。狼能利用大雪围捕黄羊群,能借白毛风之势全歼军马群,能利用地形给小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穴,这些都是建立在它们对草原极其熟悉的基础之上的。

作为一名高一的新生,在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击鼓出发了,此时的我们必须先静下心来熟悉东莞一中的情况,熟悉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孙子兵法》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对现在的学习环境都不熟悉,在这里适应都成问题,那么何谈学习,何谈三年后的高考。

其次,学习要讲究方法。《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样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次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作战时的迅疾如风、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攻击毫无抵抗能力的黄羊,这些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真是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在学习中,我们要主动寻找高效的学习方法,要锻炼自己勤于总结、善于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有计划,有策略地学习,同时要积极思考。面对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懂得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然后,学习应有危机意识。狼的本领和智慧,不是与生俱有的,它们是在相当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特别是来自人类的巨大威胁,使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则随时会有灭顶之灾。

我们经历了中考的磨砺,从4.3万考生中脱颖而出。但东莞一中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停滞不前,那很快就会被淘汰掉。学习就像战场,若没有危机意识,就不会有所准备,那么最后必定是打败仗。

狼有着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如果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承受失败的毅力,没有走出困惑的自信,那我们就很难走完高中三年的路程。我希望自己不仅仅要有勇气,有毅力、有自信,甚至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挑战,并在不断战胜困难的竞争中,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生活才能丰富多彩,人生才能无怨无悔。

同时,我们应该具有团队精神。《狼图腾》中,狼群的威力被描写得淋漓尽致。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共同进退,协同作战。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的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的狼去骚扰,有的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更让人称绝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望其旗靡”的混乱。

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合作越来越重要,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我们个人的进步和全体同学的进步的统一,并进而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转,这样才能使我们学习进步得更快。

2024《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大全篇2

狼,是凶残的动物,这是以前的的印象,读完《狼图腾》此书,对狼的印象发生了转变。

这是一部写狼的故事,作者身临其境,与狼生活在一起,通过狼的点滴,描绘了一幅鲜为人知、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生活画卷。

辽阔的大草原,狼成为一种图腾,予以精神化了,与狼的周旋过程中:赶狼,杀狼,崇拜狼的精神无处不在故事中的毕利格老人一生都在摸索狼性,懂狼,护狼,不赶尽杀绝收放有余的灭狼,和狼斗智斗勇。在作者的平铺直抒中,穿过历史的迷雾,仿佛经历了一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在这场较量中,参于战斗的战士有:人、狼、狗、马、黄羊……一切、一切似乎被赋予了人性化;动物和人都是具有智慧、骁勇善战的战士、感情丰富、团结奋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场战役,我似乎不是在看动物界的残噬,而是一场指挥若定的军事战役,长期草原生活使狼群能预知天气,熟知地形,善布战局。

第一场战役是狼与马之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事先埋伏好的狼一次又一次把高大的马群围追堵截至南水洼,先是有计划的把马往设想的方向驱赶,然后扑、咬、耗,井然有序、镇定自若、临危不乱。高大威猛的马在狼的强大功势下溃不成军。在这里,与其说狼为生存而拼命,不如说它是一场军事才能的比拼。“擒贼先擒王”这个战术被运用的得心应手。非常惨烈,其结果因为狼的必胜之心而宣告狼的大获全胜。

第二场战役是:狼与黄羊之战。这场战役似乎打的很轻松,因为黄羊在狼面前有点弱智,狼仅仅用智慧和耐心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黄羊。对天气熟知的`狼利用一个大雪天,潜伏在黄羊出没的草场,耐心等待。等待那些破坏草原的黄羊吃饱了、腆着圆滚的肚子举步维坚,便一哄而上,形成半圆形弧线,留出一缺口,黄羊拼命的往缺口逃命,好多中途因为吃太饱而毙命,逃到缺口的也立即倾泻而下,因为缺口也是死路一条,是一个天然大雪坑。狼依然胸有成竹的驱赶羊群。由于这些没能逃掉的羊群足以人和狼过冬了,因此,聪明的狼并没有赶尽杀绝。为明年流下了食粮,黄羊的繁衍能力极强。狼尚且懂得不赶尽杀绝,人类却喜欢把狼赶尽杀绝。

第三场战役是人与狼的战役。自然狼在征服者的面前不堪一击!

这里只想说说狼的精神:机敏、顽强、尊严、团结、视死如归、不屈不饶、友情亲情……

军事才能:布阵、侦察、伏击、善变、狡黠……据说元朝的许多战术和狼的某些战术不谋而合;元朝我国疆土扩展至欧洲大陆,疆域广阔,使周围邻国闻风丧胆,马背上的民族曾经一度辉煌。

在文章中,食物链也得到很好的印证,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之间的赤裸裸竞争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崇尚狼的精神,永远不松懈,整个民族也才不会颓靡,才不会雌化,狼的这种顽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4《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大全篇3

怀着沉重的心情读完了《狼图腾》,一时半刻都说不出话来,可心底却有千言万语难以释怀。

曾经,狼灾四起。那时,羊是肥的,牛马是高大的,狗是强壮的,与狼斗争的人们是智慧的,同时狼却又是牧民敬仰的图腾。

社会的进步与现代的文明,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大的代价莫过于破坏生态、破坏生物链的后果,这是万劫不复的,是世界怎么补贴也无法挽救的!

草原的沙漠化,杀狼是原因之一。狼是诸多破坏草原动物的天敌,是保护草原的使者,可因为汉人的无知,只看到狼的害处,进驻草原后就对草原狼进行灭绝性的屠杀,将狼赶出了草原。狼走后,草原生物链失去了顶端,生态就此失衡,那些破坏草原的动物肆无忌惮地繁衍着;其二,外来人不顾载畜量、不顾质量,单一追求羊的数量,草原的生活方式从游牧改成定居,而草原生态本来又是十分脆弱的系统,导致草原严重沙化。最后,沙尘暴吹到了北京。

狼,一种神圣的动物,看完《狼图腾》,我对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仰。我深深敬佩服狼的勇敢,狼的智慧和狼的团队协作精神。而狼对自由的追求更是给了我内心巨大的震动,它可以用死来表达对自由与母爱的执著,那是真正的宁死不屈。

那是一只小狼,刚出生的小狼,还没有睁开眼睛看清这个世界,还没有看过自己的父母,还不知自己是狼是狗还是人,就被人类掏了窝。而其中一只被小说主人翁从小养到大的狼,天生不失狼的特质,它深知自己是只狼,而不是一起玩到大的狗或把它从小养到大的人。它一直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它一直都不屈服于人和任何动物。为了不被牵着走,它被牛车拖行了三四里路仍要与牛车相拒,不顾粉身碎骨,不顾头破血流,最后拼到几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由此导致咽喉创伤。

在几个月听不到狼嚎的一个夜晚,在听到远处的狼嚎后,小狼拼尽全力去回应远方的亲人,不顾咽喉一次又一次重伤吐血,直到将半只狼的血都流干。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可精神文明却逐渐萎靡。居安者往往不思危,和平时代的人们往往不知和平的来之不易,幸福的人们往往为自己没得到的东西而烦恼,人心总不懂知足,甚至感受不到已拥有的幸福。

马背上的文化,成就了许多曾征服世界的骑兵,与狼斗争的年代,成就了伟大的成吉思汗。有了狼,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更智慧,更上进,这样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马背上的文化,已经衰退,机动车代替了马,狼几乎已经灭绝,偶尔发生狼叼羊的事件都可以被议论好几天。草原不再像以前那样广、那么绿,很多草原已退化成沙地,进而引来每年冬天的沙尘暴,吹出了蒙古,吹到了北京。也许有一天,整个长城北端真的要被风沙掩盖,国人引以为傲的万里长城,可能难以见到其雄伟。

狼的精神,狼的意志,值得我去学习,和狼相比,我惭愧不如。

《狼图腾》,值得每一位品读。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