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拙政园作文(2篇)

时间:2023-11-22

游拙政园作文篇1

我期盼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了,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们全家准备去苏州游玩。

那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很快就到了世界第三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远远望去,这条S型的七彩长桥,犹如巨龙戏海,雄伟壮观。一路上,我都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快到苏州了,车堵得很厉害,但未影响我的心情。

经过五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到了梦寐以求的拙政园。拙政园内外,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们买好门票,跟随导游和摩肩接踵的人群缓慢前行。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听导游介绍……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导游的讲解,同时也被眼前的景物深深吸引,一会儿就来到了东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东花园的主厅“兰雪堂”。厅堂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分为东、中、西三个小园。走出兰雪堂,迎面有一组太湖石假山。导游说,这块石头是经过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的,中间是空的,外面有很多小孔,手摸上去很粗糙。我们还欣赏了“芙蓉榭”、“天泉阁”。整个东园以田园风光为主。

其次我们还分别欣赏了拙政园的主景区—中园及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西园。中园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园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取的场所。

拙政园以她的淳朴,自然和亲切,感化着每一位来到这里参观的游客。我们的心灵在情不自禁中得到陶醉、升华。我久久不肯离去,这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游拙政园作文篇2

拙政园,楼为心,水为局,三面环水,主面向北,倘若推窗外望,各处亭台,宛如碧人,清风拂面,与见山楼隔河相望。正是“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这是我重游的故地,我本是抱着一颗赎罪的心而来。

三年之前,我来苏州,在一众人的怂恿下,一步跨过那几阶号称能“一步登天”的石阶,之后便后悔万分,不知这园子的主人,又该怎样看待我们这些俗人了。

本为远避世事而建,却被安上各种俗不可耐的名头,这是无奈,也是它最大的败笔。

又一次站在熟悉的门前,旧时记忆扑面而来,不再关注所谓的寓意,只是这碧水倒青瓦,白墙成画廊,此等涵韵似乎也就是有心之人,方能领会了。

拙政,拙政,想必这园也只有真正抛开红尘牵绊的人才看得到最自然的风景了,就像登上一处假山,用眼看不穿方圆几里,用心却感受的到一朵菊花旁的终南。

我不知道清远亭的牡丹是否会给我带来富贵,但我懂得那一潭碧水中鸳鸯的快乐。有人感叹潭中枯荷破坏风景,可我觉得这恰能显示建造者的独到见解。没有永恒的欣欣向荣,一切顺其自然,在微澜的水面下隐一颗淡泊的心,皈依自然。

我走在江南的小镇上,红墙黛瓦,潺流涓溪,缓缓而流,冲刷着尘垢,也只有这样一颗纤尘不染的心,才真正有资格去惊动拙政之魂。

大隐隐于市。

这样一方闹市的净土,实在不应该承载太多的脚步,对于它的正确姿态,也不应是走马观花只为祈福,而是拟借寒潭垂钓,又恐欧鸟相猜,不肯傍青纶。红尘中走的太远的人都应来这里看看,纯粹的依山观澜,从此,拙政。

作为一介俗人,我或许永远也不懂刺一幅苏绣,或在闹市中僻一方净土,但我懂拙政。今夜我不关心天下,我只愿守心中一片桃源。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