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5篇)
时间:2023-12-17
时间:2023-12-17
这篇文章中写了季羡林六岁离开母亲,在他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母亲去世,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痛哭了好几天。从此,他失去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就会泪流不止,感到十分凄楚。他到德国之后,经常梦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在1935年11月写的四篇感人的日记中,我读出他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爱着祖国和远在祖国的朋友。在那之后,他写了一篇名叫《寻梦》的文章,表达了他热爱两个母亲的情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一定要向季羡林学习。我有时对母亲发脾气;有时还不肯做家务,没有更努力地学习。而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得不到母亲的呵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更加热爱、思念母亲,更加勤奋学习,考取了博士学位,并去德国留学。在哥廷根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母亲。在《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中,他说:“我一生最大的悔,就是没能孝敬母亲。”这样一位大学者,取得了那么多成就,最终后悔的却是没能孝敬母亲。
现在,我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应该从小孝敬母亲,帮助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哪怕只是帮她泡一杯热茶、拿一双拖鞋。何况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是以前的我了,不是那个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了,我必须趁后悔前,尽自己的力,孝敬母亲。
《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爱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
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12月6日
近几天来,心情安定多了。以前我真觉得二年太长;同时,在这里无论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感到不舒服,所以这二年简直似乎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下来了。
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我暂时引用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不少,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总之,我不想在国外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在1936年7月11日,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王选院士则说,可以降低一点儿标准,“好人就是想别人和想自己一样多”。
这样的话表面上是在为“好人”下一个定义,实则是在传递一种质朴无华的人生理想:做考虑别人的好人。
人生理想往往是丰富多样、五彩缤纷的,但似乎总和做好自己、考虑别人脱不开干系。理想烛照现实,现实就可能多了些温润、温情、温暖。
作文中可以融入哪些理想呢?文学艺术领域、现实生活中优秀人物的理想,学生本人的美好追求都可以体现在文章中。
理想有无高下之分呢?我想到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在此文中,冯先生提出人生的四种境界:
其一,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有很少意义。
其二,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其三,道德境界。他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标准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意义。
最后,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冯先生所提出的这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的现状;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理想状态。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贤人、圣人的理想烛照在现实中,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境界,向季老、王选等人所提倡的“好人”境界前行!
作文中,如何体现“理想烛照现实”这一追求呢?
其一,古今人物的理想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
优秀的古今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写他们,容易写出其个性并且写得精彩。另外,这些人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们的真善美理想,往往代表着他们所处时代的主流,我们可以透过他们具体的所作所为,去解读他们所处的社会。
其二,作者本人的美好理想在文章中的张扬。
哪怕我们涉世未深,哪怕我们青春年少,我们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追求,敢于张扬自己的理想。就算我们是一只鸟,我们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就算我们是一汪泉,我们也要以清澈的姿态流淌……我们在文章中传达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这哪怕是嘶哑的歌唱,哪怕是一条清澈的小泉,都承载着我们美好的理想,往往是我们的作文区别于他人的个性标志。
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理想,若脱离了现实,就会显得空泛、缥缈;现实,若没有了理想,就会显得干瘪、枯燥。美好的理想,现实的土地,二者有机融合,方能相得益彰;理想烛照现实,美好的境界会弥漫成文章之灵气,氤氲全文,耐人品味。
题目
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你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
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
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自选。
圆星交锋高菲
暴风雨的夜,一场战役一触即发。
圆形平稳地滚动着,所到之处,花草毫发无伤。它默默地向对手展示着自己的圆润,但那紧紧包裹着的内里却不曾沾染上花朵的色彩。
多角星发出尖锐的声响,用尖尖的触角掠过每一朵鲜花。它得意地挥舞着肢体,闪烁着刺目的光芒。
剑拔弩张间,它们向对手冲去……
一代君主刘邦,早年也曾收敛了自己的所有锋芒:他为人圆滑,少有才德示人,在楚霸王面前甚至不惜低眉顺眼,将自己完美藏匿在了圆形的保护壳中,韬光养晦,最终成就了一代霸业。然而,别里科夫也将自己藏在了圆圆的套子里:他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拒绝了外界的一切欢乐,终日夹着尾巴苟活,最后惶惶而终……
科学与艺术的全才达・芬奇,在中世纪欧洲宗教的重压之下依旧毫不遮掩自己的才智,锋锐而多元的奇思妙想如星般辐射而去,遍及绘画、建筑、发明等多个领域,以一己之力为欧洲带来复兴的光明。而曹操门客杨修,同样锋芒毕露地炫耀着自己的耳聪目明,一鸡肋一口酥,结果被曹操一声令下,锋芒尽数断裂,永远倒在了黑暗之中……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各具优势,但也都伤痕累累。多角星再次出击,可就在它的尖峰触及圆形的刹那,瞬间进现的白光将它们一同包围……
其实,圆滑与锋利,无论是在为人处世还是经世治学上,都各有其可取之处。然而,单方面的偏颇,却也无疑将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林冲曾经一味包容忍让,这为他带来了无尽的苦痛。然而一夜风雪,刀光乍现,血刃复仇的他俨然蜕变成了锋锐的芒星。而在那血性之下,他也并不曾失去自己善良宽厚的本性,外方内圆的品质使梁山众人心悦诚服。
青年沈从文才华横溢,扬名立万,同时也埋下了无数暗枪。十年浩劫,万箭齐发,他被迫磨去了棱角,而尝尽了人间冷暖的老人带着温润的笑容,在服饰领域开拓出海阔天空。外圆内方之下,才华的光辉依旧闪耀如星,永不熄灭……
内敛与张扬,温厚与刚硬,礼让宽容与针锋相对,这一切的奥妙只在于分寸的拿捏,在两极间找到平衡与和谐。只有将二者融会贯通,才能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雨过天晴,夜月清辉。润泽的圆环轻轻地伸展出柔曼的枝丫,将天地万物包揽其中……
教师点评
圆与星的争锋,被作者写得精彩纷呈。刘邦之圆助其成就霸业,别里科夫之圆让其惶惶而终;达・芬奇之锋让他名垂后世,杨修之锋让他英年早亡;林冲外方内圆,沈从文外圆内方,都因拿捏好了分寸,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在正反对比中,在分总的论证结构中,借古今人物的理想传达了自己的理想:圆与星二者融会贯通!作者的理想传达得准确流畅且有文采。(刘志江)
万里山河勿单调徐文昊
或许大多数人会喜爱圆的和谐、规范与稳定,对奇形怪状的星形充满了厌恶,但星形变化多样,新颖别致,别有一番美感,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
圆形,确实和谐,正如那些举止行为符合当下主流的人们一样,他们按部就班地按照社会的规范上学、工作、生活。这些人在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也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但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就如同多变的星,在旁人看来,他们或许“奇形怪状”不符合规范,但正是这些人,给社会带来了新颖、别致的思想以及诸多的变化,同样不可或缺。
然而,作为社会的主流,人们往往过分推崇稳定、规范的“圆”,而压抑多变的“星”。久而久之,社会就可能变得死板、僵化,因缺乏前进的动力而处于停滞状态。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正统的儒家学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但是,被统治者利用的儒学孔学,往往成为压抑新思想的工具,“罢黜百家”最终独尊的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儒家“正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被这个“圆”牢牢地包裹着,不敢逾越半步。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阵风,却让中国发现了很多富于变化的新颖的“星”。拖着辫子的遗老、穿着洋装的教授在同一所大学授课,思想上也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各种西方的新思潮纷纷涌入,正是这种多变、新颖的文化氛围,才使得“五四”时期成为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多变的“星”给我们的社会注入了变化的活力与进步,使这幅宏伟的图景不至于过于单调、乏味。
当今社会,同样有这种问题。人们赞扬那些按部就班生活的人,说他们踏实稳重,却往往嘲讽那些渴望变化敢于改变的人,如筚路蓝缕的创业者、追寻梦想的自由职业者、艺术家,讽刺他们不务正业、离经叛道。我们又可曾设想过,这样的氛围对于人才是怎样的一种伤害?
曾有人问,中国还需多少年才能出一位乔布斯。我想说,乔布斯这样一颗思想新颖多变的“星”,能否在诸多的“圆”中茁壮成长?如果我们早已磨光了那些能成为“明星”的“星”的棱角,使他们安于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圆”,那我们永远都出不了一位乔布斯!
就算你是规矩的“圆”,也请尊重那些变化多样的“星”。我想社会这幅“万里山河图”上,还是不要太单调为好!
教师点评
作者从当下生活现状入手,结合中华文化的发展,谈深了自己对圆与星的理解,也谈透了自己的理想:万里山河图,不要太单调。此文较为难得之处在于反躬自省。“思想新颖多变的‘星’,能否在诸多的‘圆’中茁壮成长”这样的思考超越了自身的局限,放到社会层面提问,掷地有声,引人深思。
(刘志江)
君子性温如玉,才子放荡不羁曹泽萱
自古以来,天地间便存在着对立的事物。时间中的新旧,空间中的前后……它们相生相克,不容彼此。
然而,在世间也存在着可以共存的对立,他们立于世间,存于人心。人间的君子就像那饱满规矩的圆形,圆润如玉,内秀其中;才子就像那棱角突出的星形,放荡不羁,标新立异。无分优劣,相生亦相伴,相克亦相衬。
中华民族两千年来一直倡导“中庸”思想,臣子各守其职,百姓各安其分。就像圆形,安分归中。然而,在这以“中”治天下的思想背景下,仍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以“新”而名天下的文人志士。当世人为了仕途而奋斗时,陶渊明早已归园田居,引壶自酌了;当杜甫还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李白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当孔子还在“仁义礼智信”时,韩非子已经尝试以法治天下了……历史的卷轴上,本就存在如此多的对峙。君子安于德行,才子求于自由。他们相映相称,如圆星相呼,为中国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
不仅在中国,在外国也存在着如此的对峙。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一生都在与“贵族”的安逸生活做斗争,他想用自己的星锐锋芒去抵抗贵族阶级的冥顽不灵。远离富有,归于贫穷。他的存在是下层人民的希望,他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种不同于常人不贪安逸的追求,成就了人们心中的“托翁”。然而,安于本命,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出身科学世家的伊雷娜・居里,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一生潜心研究科学,如圆一般稳重踏实,承继母业,与其夫一起钻研实验,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居里家族的骄傲。
圆形与星形,保守与创新,都能使人获得成功。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终博得周文王赏识重用;曹刿请见论战,终克敌军赢得君王赏识;孔子谓颜回之君子,是因其“一箪食,一瓢饮”亦不改其乐;孔子谓曾皙之才子,是因众人志在治国时,他只愿“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君子与才子,就像那圆与星,彼此各有其益。君子性温如玉,才子放荡不羁;君子圆润规矩,才子标新立异。此二者,统一于世,实为幸也!
教师点评
君子如圆,性温如王,圆润规矩;才子如星,放荡不羁,标新立异。他们如圆星相呼,相映相称。这些优秀人物的理想构成了社会的多元状态,辐射出社会时代的特征。作者在其中也传达了自己的理想境界:圆与星相生相伴,相克相衬。古今人物的品格、作者本人的理想构成了此文独特的风景!
这篇课文的用意,旨在紧扣“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体会关键词句的同时,学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文理解教材真谛,并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体味真情。
一、抛出词语,引起深思
表现是学生共有的一个特性,因此,在开课之初,我便将几个四字词语出示在屏幕上,“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恨、泪流不止、频来入梦、思潮起伏、心潮腾涌、怅望灰天”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接着,我让他们仔细想想,这些词语出现在《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这份特殊情感的?他的什么愿望没能实现?为何说自己失去母爱就是一个灵魂不全的人?作者抱终天之恨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文本的反复阅读,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词语到句子,再从句子到关键字,学生运用自己的阅读、思维,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浓浓爱意。我有意识激起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又调动了他的学文积极性,巧妙地引导他们投入到了课文的研读之中;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退出”,自己总结关键字,这就是我在把握与驾驭文本的灵活性上的一个尝试与突破。这样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变局部解读为贯穿全文的课堂形式,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
二、情感渗透,读中感悟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一去十余年。在异国他乡,他想到在国内的家园,想到自己的祖国母亲,这种动情山水间,留恋故国友的情感,写入文章正可谓“情动词发”。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也应“披文入情”。然而,入情并非易事,对于离开故国、离开母亲,学生没有切身体会,但体贴、善良、感恩是他们所具备的美好品质。所以我便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从感悟字、词、句所包含的情感入手,调动起他们的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然后指名朗读,要求他们将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之后,大家点评:哪里读得深刻,哪里读得还不十分到位,之后再读。此处,我的引读也达到了引领学生“披文入情”的效果。低沉、缓慢、渐起的语调,充满思乡情结的氛围,牵动着学生内在的情感,就这样,作者的文情、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情便在无意识间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三、巧设练笔,调动激情
不光读能悟情,说和写的有机结合一样也能升华语段的精妙内涵。理解“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句话时,我追问孩子: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此时,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母亲形象?这时,我的耳畔不由得想起了这首诗:慈母手中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我多么想你呀,多想再和你说说知心话呀,此时,请你替作者给他的母亲写上几句话……这三个环节的训练,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对一句话的理解,便涉及了:练习说句子、背诵孟郊的《游子吟》、给妈妈写几句话。他们在抒发情感的同时,思母情、爱国情被充分调到起来了,那份思念与热爱也便与作者产了共鸣。
四、真心倾诉,情感升华
有情感的东西,最能打动人。我鼓励学生将自己“幻化”为作者,入情入境地体会:
1.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11月20日)2.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11月28日)3.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寻梦》4.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寻梦》
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爱国学者的一片真情,我们读来倍感亲切,授课结束之际,我深情地对学生们说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整堂课有字词句段理解,有深入浅出的诠释,有入情入境的朗读,有情感交融的表达。动用思、读、悟、写等各种体验,这样的课堂,融教材思想与自我感受于一炉,品读感悟与语言实践相契合,真正达到了“入情入境”式教学。
都说季羡林这个老先生写的东西朴实无华,可你不一定能读懂。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季羡林的文章《怀念母亲》,不长,原文如下: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在故乡地下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翻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我写了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我读了好多次,以为一目了然,以为枯燥无味,就像一起听这课的那些乡村教师,觉得他说的就是大白话,在实实在在地讲述,都读懂了,懂了他对两个母亲的怀念。于是课堂也是让学生找找“从哪里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圈画勾点,却始终走不进字里行间。
二
我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这篇文章中,渐渐地,读出问题来了:
季羡林为什么要引用日记呢?我知道,在学生阅读的所有课文中,这篇文章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仅有的一次。我们的老师都引导学生在日记外面品读,日记因为短小,也因为明白如话,就没有特别留意。日记中隐藏着什么吗?
我一则一则地读,读着读着,兴奋起来了!日记,日记,你如小学生一般写得直白,却让人蓦然心潮起伏,读懂日记谈何容易!
读第一则日记,我头脑里幻化出这样一幅画面:作者在昏暗的房间里,不开灯,面对着窗子静静地站着,直到人影由清晰变成朦胧,夜幕降临。一个“又”字可见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这是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无人诉说,独自饮尽寂寞,这种凄凉非身临其境不能感受;然而在故国与朋友度过的往日时光,一幕幕在心头重放,独自享用,那快乐经过时间的过滤,如同陈酿,味道更加浓郁。这是甜蜜的忧伤。
读第二则日记,我心头一震。“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在故乡地下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真想哭”?是因为想起了长眠在故乡地下的母亲,这答案又不令人满意。房东太太盼望儿子回来的神情,让作者想到,母亲也一定这样盼望过自己,可怜的母亲盼来盼去,只是一个空,希望和失望年复一年交叠往复,曾经怎样吞噬着一个母亲的心?而自己,直到母亲长眠地下的今天,才懂母亲的心,怎不抱终天之恨!作为儿子的自己,再也没有一个这样的老母亲盼着回去,咫尺也天涯,更别说远离国门,漂泊异域,离家千里万里,想想心里都痛!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的深情爱意永无报答之时,自己的绵绵思念永无休止之日,怎不痛不欲生!
所以才有了他的《赋得永久的悔》。这篇文章是“真想哭”最恰切的注脚。没有这篇文章的背景,这“真想哭”的情绪就轻飘飘地无法着陆。
读第三则日记,谁都知道直抒胸臆,没有千言万语,占据头脑的就是一个字:想!想!想!想到难以忍耐。什么样的想是难以忍耐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因为战争滞留异国,归日遥遥,一眼看不到尽头,而自己,“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如此一来,才着实难以忍耐。如果有明确的日期,不管那日期多么遥远,总是会给人以盼头,以希望!如果不了解季羡林留德时的这一背景,怎会理解这简单的“想”。
第四则日记,你能明确地看出作者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听秋风秋雨,“又想到故国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姜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湖上居杂咏其一》)。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正如春风春雨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秋雨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季羡林听秋风秋雨,感受到的恐怕也是这秋风秋雨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故国,家乡、朋友的悠长思念呢?
日记之外,作者多次写梦,母亲“频来入梦”。再看四则日记的日期,你不会发现什么吗?只是一个11月,相隔十几天就有这么多次思乡之处,也凸显了一个“频”,只不过不是梦境,而是现实中的思念之切。可见母亲日夜萦怀,正如文章中写的:数十年如一日,一直伴随……十一年!
我和老师们一起一则一则地读,读出这些太不容易。小孩子能读出来吗?读书有间,这“间”如果进不去,何来与作者对话,怎谈品词析句?
三
我们真是低估了乡村的小孩,他们的疑问把“间”撬开了一道缝,让你不得不佩服:
为什么“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
为什么“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
为什么作者说“抱终天之恨”?
为什么作者用“织”来说夜幕降临,而不用“布”?
为什么作者两次回乡都是奔丧,平时没有事情就不能回乡看母亲?
看这些问题,你就看出他们在试图追问文字背后的含义,这就是语文学习啊!
深入读文中,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读懂,他们的解读是那样入情入境,合情合理。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了季羡林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只是引导他们注意到“秋风秋雨”背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我们也真该向乡村的教师致敬。
她在和学生一起读的时候,竟然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的怀念,不同的心情:对祖国母亲,怀念时是凄凉而甜蜜的;对生身母亲,却是无尽的“悔和恨”。为什么会这样不同?是因为总有一天能回到祖国母亲怀抱,报效母亲,却永远不能回到生身母亲身边,报答母亲。
一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我认为‘织’不仅表现了时间走得慢,时间长,还表现了母亲抚养作者长大的艰辛。”教师这样说:“你能认真思考老师很高兴。老师是这样想的:你说母亲抚养长大,可是我们读了《赋得永久的悔》,知道这不符合事实,作者的母亲抚养他只到6岁。你再认真读读文章,看看刚才的想法是不是有道理?好吗?”既有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表扬,也有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指导,还有对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引领。这个孩子心悦诚服地坐下,听课的老师也心悦诚服地点头。
在体会“织”的用词之妙时,老师还让学生找类似的用词,比如“听风路过窗外”的“路过”,为什么不用“吹过”“刮过”?让学生体会到“路过”中作者对风的亲近,以及风脚步的轻轻。学生虽然只能体会到这里,却也能朦胧感受到作者质朴语言当中不时流露出来的诗意。
四
作者为什么非要引用日记呢?直接写怀念祖国不行吗?
他自己的回答是: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那么引用日记就更加真实可信。时过境迁,有很多感觉会被时间冲淡,感情更是如此,不管多么刻骨铭心,时间都有本事让它风轻云淡。所以引用当时的日记,恐怕也是一个必然的做法。翻开这段用文字刻录的时光,才可能回到从前。作者当然没有刻意想怎样表达,他想的是怎样才能把那时的感受如实呈现,那么,日记成了首选。
上一篇:见过大爷手范文(7篇)
下一篇:酒店公关策划书范文(6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