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怎么写范文(7篇)

时间:2023-12-20

征文怎么写

为情造文,关键是真诚,这是创作的开始,作家史铁生的话说得好:

文学,可以是从无中的创造,就是说它可以虚拟,可以幻想,可以荒诞不经、无中生有,只要能表达你的情思与心愿,其实怎么都行,唯真诚就好。真诚,不像真实那样要求公认,因此,它可以保障自由,彻底把霸权关在了门外。

……说到底,文学(和艺术)是一种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倘不是没有自我约束的自由,那就叫做真诚,或者是谦恭吧。

就考试的特性而言,作文考试是违背基本创作规律的活动,它大体属于为文造情的写作,而不是为情造文的创作。

考场作文的质量天然受考试和评卷两种因素制约。

考试作文有如下特点:一是压力大,不必细说。二是有偶然性,考试尤其高考的选拔性质决定了总要划定写作范围,不可能让考生完全自由发挥,而题目是否合适你的胃口,就很难确定,而且反押题的动因使得出题者以设计出一个出乎考生意料的题目而为功,这种接受的被动性,必然造成考试结果的偶然性。三是限时性,刘勰早就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写作的迟速因人因文而异,“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快的提笔立就,倚马可待;慢的苦心经营,经年乃成。但我们的作文考试是绝不可能给考生那么富余的时间——作文时间,乃至整个语文考试时间甚至连古代科举考试时间的零头都没有,但考生必须限时完成,这无疑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四是一过性,和体育比赛一样,一次考试只是一次机会,当时必须抓住机会,如果“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考完了再来灵感,对本次考试已无济于事。这就是考试的残酷性。几方因素联合施压,决定着考生必须有明确的应考策略。

我们拿考场作文和征文比赛做一个比较也许更直观些。表面上看,两者都不太自由,至少话题、写作时间、长度都是有限制的,但是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因为只有征文比赛属于创作。征文比赛无疑更灵活,话题范围往往较为宽泛,写作时间放得较长,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文本长度也弹性较大,基本保证作者充分表达。征文是创作,更重要的标志是它的可写可不写,有的写我参加,没的写,缓一缓,还没有,我彻底退出,全没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征文鼓励思维的突破性,在灵感推动下,作者们激情澎湃,往往佳作频出,例如历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确产生了不少文质兼美的作品。

而考场作文则不然。首先,此时此地此话题非写不可,除非你退出考试;而退出,就意味着前程的断送!于是实在写不出也不能退出(在不自由的写作中,这种情况恐占不小的比例),你不得不假造情感,写出貌似切题而实则空洞的徒具形式的文章。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考生并不能凭着写出了真情就指望得高分,因为你的感情也许和许多考生写出的或真或假的感情是类同的。我们不敢想象,如果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事先从未看过,我们把它放在若干同类话题作文当中,隐去所有的作者资料,而其他也有一些作品写得生动形象(但未必出于真情),这时,你还会不会为《背影》文本所表现的真情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其次,诡异古怪的是,灵感是创作的密友,偏偏是考场写作的“毒药”,它会让你失去理智,在局促的时间逼迫下,作者或下笔千言,从而离题千里而得低分;或下笔万言,超过规定字数而无法收场。考场作文考的是规定动作,它成功的秘诀是运用既往写作技术解决新话题,本质是写作技能的展示,基本算不得创新,而这可是创作的大敌,史铁生先生又说得好:艺术要反对的,虚伪之后,是熟练。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

所以,非常遗憾,缺少感情,失掉必需的真诚,考场作文自然不称创作,而仅能目之为“为文造情”;残酷一点说,它不过是一场华丽的表演,表演的收获不是生活化的真实,而是空洞的形式,再进一步说,考场作文无它,不过一场考试的答案而已。想想看,考场作文和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考试的答案有什么区别呢?一样的围绕特定的题目,设计过程,完成题目要求,答案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卑之无甚高论,说出来“考场作文就是答案”仅需要像《皇帝的新装》里面的小孩子那么无畏而已。

请别泄气,这样的“祛魅”,实在是为考场作文松绑。你看考场作文有多尴尬:场外作家写高考作文得分低,场内考场作文也难见什么精品,结果在一些人眼里考场作文仿佛快和误国误民画等号了。之所以如此,其症结就在于把考场作文视为创作,故而要求过高,而事实上,考场作文,功利当先,根本难以负担起这么多的严肃的使命。考试就是考试,对它苛求是不公平的,因为考场作文不过答案而已,考场自然做不了作家的摇篮。自古场屋之作绝少足以传世的佳作,本来就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

认清现实后,我们也不必绝望,我们还有日常写作,郭敬明、张悦然等就在那里诞生,因为那里有的是自由,自然会有“为情造文”的惊喜。

目前,语文学习的创新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那么语文教学怎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为培养作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语文写作新一代而取消考试这显然不可能,那么,多注重日常写作——只要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真正开展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确实是大有可为的。所以一手抓应试作文,一手抓创新写作,两者并举应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做法。

征文怎么写篇2

这本书我整整看了三遍,结果脑袋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专门看了几篇“关于怎么写读后感的文章”,还看了几篇读后感的作文,用了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对待,准备真是不可谓不认真,但到提笔时还是感觉一个字“难”。

这本书的读后感难写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以前读后感写的不多,这种文体不熟。二是这本书是由六个方面的主题构成的,主题很散,选择感点需要一定技巧。三是书里的道理都很高深,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很难把握和很难联系现实。

从早上十点开始思考,到今晚九点多才把文章“挤”出来。经过十一个小时的艰苦“战斗”,才把“不呕吐”的读后感完成,这过程真可谓是呕心沥血。这篇文章我一共写了二次,在晚饭之前手写了一次,完成后我自己感觉不好,给家里二个“领导”看了也都不满意,于是晚上我又直接在电脑里又写了一次。最后的联系实际部分还让老爸帮我出了点招。这本《文明的祖国》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由六个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有十余个故事,比较难的就是找到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感点。希望同学们最好不要买这本书去写。

我第一次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时犯了很多人写读后感的错误,就是把读的书的概要内容写的太多了,大概占了原文的二分之一,这是写读后感最忌讳的。一般来讲只要把读的书的概要内容写个三四句话就足够了。第二次写我把感点设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精神”。其余五块内容都与这中华精神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我选择中华精神为感点的原因。

征文怎么写范文篇3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

随着那除夕之夜的到来,春节就已经来临了。只听“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时,新年的味道就已经全了,虽然春节如今已过,但是那份热闹的记忆我却难以忘怀。

还是那桌饭,还是那杯酒。亲朋好友又欢聚一堂,嘻嘻哈哈,唠着家长里短。一杯杯酒下肚,早已经酩酊烂醉,但这一年来仅有的一次聚会却不能草草了事。一盘盘菜,空空如也,可家人的那份甜美的笑容却未见消失。大街上,那些卖年货的,恐怕也早已和家人团聚了吧,而这仅仅一天的团聚,接着还是在外工作。

中国的春节,从古代就已经有了,多少节日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了,只有春节,依然是那么隆重,就像那滚滚江流,永不停歇。我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家,能用什么优美的诗词、语句来表达对春节的热爱,我只能用我仅有的枯乏文字来诉说自己的情感。

小孩子最喜爱过年,我也是一个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我爱过年,不仅因为可以得到压岁钱,可以穿漂亮的新衣裳,可以吃到好吃的,而是因为我可以玩我一年仅有一次机会的爆竹。有人会笑我:“这有什么,爆竹而已,现在比它好玩的玩具多多了,它又不安全。”又有人会说我幼稚。可是那又有什么,我依然喜欢。

每当那爆竹、摇花、烟花点起时,不仅是对新年的祝福,我更想合起手掌,在心里默默地表达自己对着新的一年的愿望和憧憬。那烟花就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最美好的祝福。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里,我用迟来的声音对您说一句这是我最真诚的祝福,当然这就是我的春节记忆,即使算不上最好,也是用我最真挚的语言去塑造出来的文章。

千百年来,春节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如今在西方竟有人过起了春节。现在我深深地为我的祖国而骄傲、而自豪。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2

翻开相册中的一张张照片,春节的记忆又再次在我眼前浮现。从小到大,我已经经历了13个春节,回顾往昔,不禁感慨时光竟流逝的如此悄无声息。

我的脑海中好似放起了一部电影,“电影”讲述我去年春节的记忆,感兴趣的话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弟弟。还有爸爸妈妈,一起踏上了去奶奶家的旅程。去干什么?当然是到奶奶家去过年啦!一路上,我的脑子就没停过,一直在“算计”着怎么也得多赚点压岁钱,可谁知,后面的问题更麻烦了……

一下车,我便如一只欢快的小兔一溜烟儿跑进了奶奶家,奶奶见我来了,赶忙掏出压岁钱塞到我手里,我一看,呀,有200元呢!我眼巴巴的看着爷爷,本以为他也会兴奋地拿出压岁钱来,可谁知,他却坐在椅子上喝茶,神情安详,边喝还边说:“好茶,好茶。”根本没有一点儿拿压岁钱的动机。这下,我可急了,想给他点暗示。但还没等我开口,爷爷便发话了:“这样吧,想拿压岁钱可以,但要答题,一道50元!”

我先是一愣,心想:爷爷真小气,连拿压岁钱都要答题。但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答应了他的挑战。

比赛开始了,我们俩互不相让,你追我赶,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艰难的熬到了第五题:一杯糖水400克,其中糖占水的二十四分之一,如再放入8克糖,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多少?听完题目,我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低下头开始苦做,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了,草稿纸已被密密麻麻的字写满了,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做出来了!

我欣喜若狂,拿着我的“战利品”——250元压岁钱又蹦又跳。爷爷更是输得心服口服,对我大加赞扬。

晚上,我们进行了春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放烟花。

一走出家门,只见树上一盏盏大红灯笼高高挂,树枝上缠着各种各样的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随风摇曳,好似一个个美丽的姑娘在翩翩起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放烟花了,“彭~”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五彩缤纷的烟花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继而又如天女散花般袅袅扩散开来,夜空立即被点缀的光彩夺目

,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也许许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也只是为了像它那样绚丽光彩的绽放吧!

当烟花“飞舞”的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沸腾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令人欣喜的欢呼声,如银铃般清脆的欢笑声……全部汇聚升腾,共同来告诉人们:新的一年来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吟诵起王安石的《元日》,去年春节的记忆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电影”结束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这就是我的节日记忆——春节!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3

春节,是王安石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喜庆;是刘长卿笔下“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的思乡怀远;是孟浩然笔下“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的朴实快乐。而在每个人的心海深处,定有一片幸福的岛屿,那便是春节的记忆。

自打小时候,我们每年过春节都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便有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都飘来了饭菜的香味。爷爷奶奶正忙着在大红门上贴春联,拿一根旧的扫把头在浆糊里蘸一蘸,再均匀地将浆糊涂在门上,不一会儿,红纸上醒目的烫金字便展现在我眼前:“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这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祝福。

爷爷也在羊圈的门上贴上了“六畜兴旺”的对子,每次回老家我都要看看这些小伙伴们,那些小羊羔,一个个胖乎乎的,身上毛茸茸的,可爱极了!我打开羊圈的门,把玉米一颗一颗地从棒子上掰下来,小羊们“咩咩”地叫了起来,好像在欢迎我这个久违的小客人。羊的眼睛里充满了温顺,浑身米白色的毛,就像一朵棉花糖似的,小时候的我,经常趴在羊的身上,幻想自己正在吃着棉花糖,蓬松松的棉絮吃到嘴里变成了甜甜的糖果。每回去一次,我和小羊们的感情就增加了几份,这已经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印象中,这几年过年前后总会降一次雪,整个世界都变得洁白了,整个村庄也是银装素裹。红红的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喜庆;每当这时,我总会和家人们一起玩雪,任调皮的雪花钻进我的脖颈,可是也阻挡不了我玩雪的兴致,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过年了,家家都要放鞭炮,从而祛邪避灾和对美好愿望的祈福。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鞭炮的味道,还有家家户户烹制美食的香味,年味甚浓!我最喜欢奶奶炸的萝卜丸子,外皮酥脆,里面松软,轻轻咬上一口,萝卜和鸡蛋的香味交织在口中,就像是一场味蕾的盛宴,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这浓浓的香味承载了我太多童年美好的回忆。

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我没能回老家过年,望着窗外纷纷飘扬的雪花,又一次把我带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过年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记忆中的春节永远是最温暖的。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4

“鞭炮”是用来庆祝的,会将它使用在不同的日子里,而过年也少不了它的影子。

——题记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的时候,只是会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一次放鞭炮,我都会站在远处注视着鞭炮炸出的火花,而这次,我一如既往地站在远处注视着,只见一片灰蒙蒙的烟雾迅速向远处飘散,若隐若现的消失了,纸屑炸了一地,我慢慢的走近,生怕还有没炸开花的炮。

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感觉安全了,我就走到纸屑堆里打量了一下,发现还剩下几个没炸的炮,我拾起了一个又一个,看着自己收集的炮,很有成就感。忽然间,我想起了那年……

我从小就出生在新疆。那年冬天,我和爸爸回到家乡过年,我们是住在大伯家里的,大伯是爸爸的哥哥,他对我很好,我天天都很开心。

就在大年初一那天早上,一家子人都起的很早,我例外,天还没有亮,我就听到整个村子里一家接着一家的放起了鞭炮,吵得我睡不着,半睡半醒的,不一会儿,大伯们也开始放起了鞭炮,这下子可把我折腾得真的睡不着了,我也只好起来了。

我在鞭炮堆里闲逛,发现了很多没有炸过的炮,之后我就要和大伯去庙里上香,伯父让我呆在庙院里站着看跳舞,我闲着无聊,刚好又带了炮,于是拿着炮用庙院里的香的火苗点燃了,燃了后就往烟灰盆里一仍,直接把里面的灰炸的满天飞,我越玩越起劲,响声连续不断,灰尘飞满了整个院子。

过大伯上完香出来,看见我自己狼坝不堪,就把我一顿臭骂,我二话不说,直接开哭,伯父就带我到“许愿池”旁投硬币,我一下就投进中间的圆心里面了,我商高兴的不得了一下就不哭了,我又赶忙问大伯要了几个硬币,可却怎么都投不进去,我很生气,又问大伯要硬币,大伯却说:“投进一枚就可以了,又不可能枚枚都进,那有这么幸远的事,你要是行,那你就成神仙了。”

我总觉得大伯是小瞧我了,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我可真天真啊!不过我还是挺想再和大伯去一回庙,再听一次鞭炮的声音,再炸醒那次的回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5

新年的脚步细碎却轻快,首先是城市的树木上挂上了灯笼,接着各个门上贴上了迎春送福的年画和春联……不知不觉地,整个城市都披红挂绿了,到处都充满了年的喜庆味道。

今年春节的天气格外好,冬日的暖阳里隐隐透出红色的光芒,照在阳台上,照进客厅里。人们开始走到户外,有身着唐装的,有西装革履的,有穿着休闲服饰的,有围着围巾的,有带着各式时髦的帽子的……尽管款式各异,但到处都很喜庆。老人们围坐在花坛边,闲谈着家庭琐事,不时引起阵阵笑语;小孩子穿着新衣在园中追逐,引得小狗也一阵阵欢腾。

院子里有几个小孩在燃放爆竹。很快地,爆竹的声音引来了一群五六岁的小孩,他们开始玩着各式各样的爆竹。比如陀螺炮,在地面旋转,还会访出五颜六色火花;棍式爆竹,会发出“丝丝”的响声,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大小小的小孩围了一圈,一些小女孩用手捂着耳朵所在大孩子的身后,响声过后。渐渐地空气里弥漫了爆竹的味道!

年夜饭前,照例要贴春联。爸爸说,春联可以逢凶化吉迎春接福。贴好春联后,我站在远处一看,平日里没怎么注意大门变得喜庆多了!

征文怎么写范文篇4

一.找出“骗”的原因

1.从全文入手,让学生细读全文后思考:课文写谁“骗”谁?一共“骗”了几次?

2.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呢?(先因为陈赓两次要他骑马;接着是因为陈赓要与他同行;然后是因为陈赓要给他“一小包青稞面。”)

3.文中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分析中了解到:小红军“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十分瘦弱,“一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小红军十分机灵,所以他才能想出方法来“骗”陈赓,“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写出了小红军不但忍饥挨饿,而且受到深秋寒冷的威胁。而“太阳偏西”、“荒无人烟”等环境描写则交代了时近傍晚,小红军在这样寒冷的、没有人烟的草地上行走很危险。)从以上分析中,学生会深深感到长征的艰险和小红军这时正需要陈赓的帮助。

二、分析“骗”的方法

小红军用神态来骗陈赓。当时陈赓让小红军“上马骑一会儿吧”时,小红军表现出怎样的神态?为什么要表现出这样的神态呢?(小红军用“满不在乎”、“微微一笑”的神态来表明自己并不疲劳,很有体力,不需要骑马。)

小红军用语言骗陈赓。陈赓两次让小红军骑马,小红军说了哪些话?这些话都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红军要让陈赓相信他身体很强壮,很有体力),当陈赓要求与他一块儿走时,小红军又说了什么话?是真的有同伴吗?(没有,小红军只不过让陈赓不必为他担心而已,为的是不拖累陈赓。)当陈赓要给他青稞面时,他又怎么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红军还用动作“骗”陈赓。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标出有关动词,思考每一动作写出了小红军什么心理。例如“把腰一挺”(小红军想以此表明他很有体力。)他“把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为什么他不重重地拍了拍?(这样陈赓就会发现里面不是干粮了)

三、抓装骗”的破绽

细读课文最后几节,问:从哪句话看出陈赓知道自己受骗了?

如果你是陈赓,你从小红军的言行中会发现什么破绽?(引导学生从小红军的言行之中分析:草地荒无人烟,艰险难走,连骑马的陈赓都十分疲惫,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脸黄黄的,身体又很虚弱,一双小脚冻得“又青又红”,怎么受得了?进入草地走了很长路程,战士们都“忍饥挨饿”,小红军的干粮袋怎么会“鼓鼓”的呢?)

陈赓发现自己受骗之后,他是怎么做的?他找到小红军之后,他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陈赓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呢?(明白了小红军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干粮;已经疲惫不堪了,为了不拖累别人,才编出种种理由来“骗”他。)

指导学生朗读陈赓最后说的那句话,要读出陈赓的悔恨与自责之情。

征文怎么写篇5

再说读一些古代小说时,你可以用其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当题目。如读了一些气势磅礴或悲伤凄凉的书,(文采好点可以自己编个句子)可采用一些古诗句作为题目(当让要与文章呼应):如僵卧沙场遗恨多就是读《火烧圆明园》后的文》

我的经验就这么点(倾家荡产了,初中高中的老本全挖来了)后面那篇给你当参考

学会感恩

朋友,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时,你是否会感恩母亲赐予了你一双慧眼?当你第一脚踏向社会时,你是否会感恩老师授予你知识?当你第一次取得成就时,你是否会感恩朋友一直在背后默默给予你力量?如果你选择“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学会感恩了。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我们的节日》,感触很大。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前面部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有特色;中间部分是中国现代化节日,极具现代气息;后面部分介绍的是从外国流传到我们中国的节日,让我大开眼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外国节日的第一篇,我看到三个醒目的大字:感恩节。感恩节?什么是感恩节?我带着这个疑问读了下去。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灵被征服了,300多年前,一些英国人为了摆脱各种迫害,来到了美国的普罗文斯敦港。登陆后,他们却在生活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时,当地的印第安人向他们伸出了一双双援助之手,帮他们度过了困难。新移民在第二年的11月份,举行了一个感恩节,感谢上帝的保护和恩惠,同时邀请印第安人前来参加庆典活动。从此,每年11月份的第4个星期四,被定为了感恩节。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2005年度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的那个丛飞?他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8年间,为助残、助学、赈灾义演达300多场,义工服务达3600小时,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捐献300多万元帮困扶弱。自己却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挤在5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如今已身患绝症———晚期胃癌,他把钱物捐给了他人,欠下不少债务,以致没有钱来治自己的病,家里一贫如洗。卧于病榻之上,却仍然不忘贫困山区的孩子和残疾人。

遗憾的是,在受丛飞资助的人当中,有一位已大学毕业工作了,说到是否帮助一下如今已经一贫如洗的恩人,她在电话里冷漠地说:“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还没这个能力。”这句话让人听了寒心,在丛飞走到人生的尽头时,曾经被他帮助过的人却几乎没有来看望过他,难道是那些人不懂得感恩吗?还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感恩?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真为他们感到羞愧!可是,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丛飞不间断地向社会、向他人奉献一片赤诚?是爱,丛飞用一颗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爱人者,人爱之。丛飞用爱心感动社会,社会也用爱心温暖丛飞。他患病的消息传出后,世人的尊重、关心、牵挂与祝福,如潮水般涌向他。爱是一条流动的河,丛飞的爱心,也感召了更多的人。目前的深圳已经有53万像丛飞一样的志愿者,千万个默默奉献的“丛飞”,正在把这场爱的接力棒传下去!

丛飞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只要真诚地付出,只要对他人和社会无私地给予,就一定能够有所获得、有所回报。人生在世,爱心不可或缺;和谐社会,扶助至为重要。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中国的一个成语:知恩图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曾经对自己有恩的人呢?学会感恩有那么难吗?其实,感恩真的很简单,你的橡皮没带,我借给你,你向我说一声“谢谢”就是感恩;平时你作业老错,今天全对,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恩;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回到家,我主动为妈妈洗一次脚,这也是感恩……其实你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感恩,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征文怎么写范文篇6

一、人物形象

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正面、侧面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二、故事情节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概括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三、主题思想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常见题型: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四、表达技巧

常见题型:

征文怎么写篇7

〔关键词〕解放区文学;有奖征文;日常民族主义;日常生活“仪式化”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5-0051-06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项目“民国时期的文学奖励机制研究”(24720144009B)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大众传媒的参与不仅为文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以及阅读方式,其中,“有奖征文”这种首先出现在报纸杂志上的现象正是适应这一体制而产生的新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征文,即征求文章、文稿,报纸杂志本身或某机构通过报纸杂志面向大众发出征文启事的号召,启事中包括征文的宗旨、对象、要求、时间、遴选办法、奖金设定、等级评定等其他事宜,它显示了社会文化空间对某种文体抑或某种文学发展趋势的期待。同时,除了征文发起者要达到的对文学的影响作用之外,还有着复杂的经济、政治因素,并且用奖金刺激的方式获得最大范围的响应。有奖征文这种独特的文学生产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历史细节。它展示了文学生产、社会思潮是在怎样的一种各方力量“制造合作”的方式中进行,而征文获得的稿件则可充分展示那个时代普通大众是如何在这样的“命题作文”形式下展现对文学对社会变革的理解。

“有奖征文”这一现象自晚清开始,随着现代报刊的发展而发展。其中,1930年代是“有奖征文”发展最迅速、数量最多的阶段;而解放区的有奖征文又是这其中的代表,以其数量庞大、名目繁多而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学现象”。目前对解放区有奖征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将其定性为“报告文学的大繁荣”,这部分研究主要强调其史料价值;其次是把有奖征文看成是“文艺大众化”的最终实现形式;还有一种是从文学制度的角度来阐发,从奖金的设定、文学奖励制度的生成来看待这些有奖征文。本文认为,单纯探究有奖征文的文学价值并不能突出这一现象的独特之处,其政治意味更值得细细探究,因而本文将从“日常民族主义”的视角来阐释“有奖征文”,将其从“文学与政治”的简单对立或结合中脱离出来,用更多的细节来展示这些有奖征文是如何将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宏大的民族建构联系在一起的,征文发起者和应征者又是如何达成一种情感互动和共同想象的。

一、文艺大生产运动:

解放区形式多样的征文活动解放区有奖征文的不断发展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有着紧密联系,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文中对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与立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详细阐发,“文艺大众化”作为一项文艺政策被确定下来。由此,中共中央开始陆续制定各项相关文艺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文学运动,如《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解放日报》1943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阜平高街村剧团创作的〈穷人乐〉的决定》(《晋察冀日报》1945年2月25日),《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关于春节文化娱乐工作的指示》(《冀鲁豫文学史料》)等等。同时,不少文艺工作者、作家也对中央的文艺政策进行了适时解读。文学创作作为一项运动被热烈地展开,而“征文”这种面向大众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文学作品的来源问题。中共中央文艺政策希望更多民众参与到文学运动中来,解放区各个地区的文艺协会、宣传部、文艺部通过征文来调动群众的创作积极性,他们希望在群众中发现作家,收集文学作品。可以说,文学怎么写,写什么,让哪些人来写,写了让哪些人来阅读这一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被明确规定下来。

①参见周维东《延安时期(1936―1948)集体创作的形式与功能》一文中对于“征文型集体创作”的论述,《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第1期,67页。征文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集体写作型、报纸杂志栏目型、纪念日型几种。以征文为表现形式的集体写作,最早出现在1936年的《红色中华》杂志①,征文的题目是“给家乡写一封信”,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非真正的文艺创作征文,但其已规定了征文的内容、要求,可算作集体型文艺创作征文的发端,并且不难看出这其中的政治意图,号召大家将苏区的状况告知给白区的家人朋友,造成政治上的优势。几乎与此同时,1936年8月5日,、杨尚昆给各部队和参加长征的同志发出电函征稿,拟编辑出版《长征记》一书,这次征稿比“给家乡的一封信”在形式上更具征文特征,电函中有了明确的征文对象――“各首长并动员与组织师团干部”,同时对征文文章做了要求――“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1〕据参与者回忆,征文结集出版后打算由斯诺带出国印售,扩大影响,用来募捐。征文设立了《长征记》编辑委员会成员,其中有丁玲、徐特立、成仿吾、徐梦秋。除此之外,比较大型的同主题集体创作如“一日”系列征文,挑选某地区的某一天作为被记录的对象,如“苏区的一日”“冀中一日”“边区抗战一日”“晋察冀一日”等,还有更大时间范围的如“五月的延安”“伟大的一年间”“伟大的两年间”等。这些征文大多都结集出版,影响深远。征文本身已经有了价值立场和判断,大众通过征文主题的引导性,用看似客观的笔触描写自己的生活,实则已经被带入到预设情境中。这些集体创作不仅有宣传功能,也有教育功能,大众通过选择、写作、观察其他人的写作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状况,将个人的行为主动加入到征文发起者所规定的集体生活中,同时,也让大众更加明确“苏区”“延安”“中国”“冀中”的指涉意义,唤醒他们的集体意识。

另外一种征文形式就是在报纸上专门设立栏目。例如《红色中华》自其1931年创刊以来,就不断征求民间的群众作品。1933年8月31日发出通告,征求群众自己创作或收集的“革命的山歌、小调”。为了推动革命诗歌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9月27日又刊出“征求革命的诗歌”征文,并计划在十月革命节前编印《革命诗集》。其实早在1929年,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就亲自草拟了文艺政策,“提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编写表现群众情绪的各种歌谣”〔2〕,规定了文艺运动的方向,这些征文就是文艺政策的实施。由征集到的歌谣、诗歌编成的《革命歌谣集》中,收录了苏区人民创作的歌谣65首,编者认为,“我们也知道这些歌谣,在格调上说来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农民作者自己的言语做出来的歌,它道尽农民心坎里要说的话,它为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3〕借由《红色中华》的影响力,各个文艺组织也发起征文,1936年3月13日,中华艺术教育委员会在《红色中华》上刊登启事,征求苏区内的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歌曲、戏剧、话报、京调、小说、绘画等。同年6月3日,“人民抗日剧社”以《红色中华》为平台征求各种剧本和歌曲、土调,并且对获奖作品予以一定的报酬奖励。《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也都相继刊出小型征文广告,如1942年9月27日,《解放日报》特地辟出“街头诗”专栏,并请诗人艾青为其栏目写了《展开街头诗运动》。这些栏目的开辟以及作家的撰文宣传,为文艺的普及造势,使得征文最大范围宣传这种文艺思想,为写作者提供更多更广的写作平台。“文艺栏欢迎下列稿件:反映战争,反映边区生活,内容有积极性的速写,报告,诗歌,小说,漫画,木刻,短剧等作品。文艺的论文,书评,作品评介,读书杂记以及关于文化思想的有斗争性的杂文等。”〔4〕这是《解放日报》的文艺专栏征稿,可以看出,其想要征得的文稿对“文学性”还是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有些征文则是除了文艺性的之外,“农村的故事,歌谣,笑话,木刻,连环画等。大众知识,科学知识,边区政治常识,地理常识,打仗的常识”〔5〕也都作为征文的对象,并且“作品采用,按章致酬。”〔6〕

除普通征文之外,利用设立文学奖金来征求艺术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大众化实践中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为了鼓励文学创作,各个地区不断发出各种形式的文学奖励条例,如《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开展边区文艺创作的决定》强调要奖励文学作品。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也在《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奖励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共西北局通过决议规定“奖励艺术活动中最有成绩者”。有了政策的规定和鼓励,各种文艺奖金陆续产生,有短期的,有长期的,参与部门从文联到报刊到政治部、文化部等,这些奖金对于文艺大众化的推动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些固定文艺奖金的推动和引导,还带动了其他文学运动的发展,如“穷人乐”话剧运动、街头诗运动等等。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奖征文有“五四”中国青年节文艺奖征文、“五月”“七月”文艺奖金征文、“七七”文艺奖金征文、鲁迅文艺奖金征文、军民誓约运动征文、政治攻势文艺奖征文、“群众文娱创作”奖征文等等。这些文学奖金的设置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不少文艺奖金都希望每年举办一次,或成为季度奖、年奖,但由于战争的影响以及名目繁多,一个奖项还没有完整举办,另外的奖项又不断设置,所以绝大多数文艺奖金其实就进行了一次,最多的也就三次,后来就不了了之。有的奖项出了征文,但是后续发展也没有报道,有多少征稿,获奖多少也没有史料可查。整个征文活动呈现的局面是,宣传广泛、参与人数多、稿源丰富,但佳作很少,类型作品居多。不过征文的本意也不在此,只要起到了宣传作用,征文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征文的发起首先是中共文艺政策的体现,奖项设置与文艺政策的高度一致。

参与人数广,来稿数量多,成了征文津津乐道的事情,作品的文体有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如小调剧、锣鼓剧等,也有报告文学、各种漫画、木刻、连环画,内容非常丰富,这一时期似乎成了文学创造的繁荣期,全民参与,全民创作,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能像这样,文学成了人人都可以操作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

二、征文情感认同的方式: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综合考察这些征文,其实征文对所得的“文”的后续报道不多,有些是因为征文活动没有完整进行,更多的则是整体的艺术水平很一般,评论者在评论这些征文时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宏观上对其规模持肯定态度,其评论文字运用夸张,“惊喜”“震撼”“文艺的希望”“文学的未来”,但很少或几乎不对个别文章加以评论,也不从艺术手法或纯文学评论的角度来展开。对征文的关注和报道主要集中在征文活动“本身”,所以说,征文的真正目的与其说是通过民间征集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学作品,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学造势运动,而造势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将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宏大的民族叙事联系在一起,即所谓的“日常民族主义”。“日常民族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日常生活’和‘日常民族生活’,主要关注的群体是普通大众,核心观点是希望通过日常生活让民族情感飘扬起来。”〔7〕解放区“有奖征文”正是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选题来将民众的普通生活和民族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建构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模式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和谐抗战建设新生活的图景。不管处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即便是抗战的宏大叙事之下,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仍然是具体的可感的细节,而非理论与口号。如何不定期地用某种方式来提醒普通大众我们的生活是与民族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简短的征文活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从征文发起者的意图来看,虽然征文启事里面没有明确说明要符合什么样的政治和文艺政策,但从发起者的机构即可看出它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话语痕迹,这也是征文想要传达给应征者的最重要的信息。几个大型征文,如《长征记》由亲自规定内容、设计征文;“五月的延安”由边区政治部组织部影响下的文协发起;“苏区的一日”同样是文协发起;“伟大的一年间”是中共冀中区六地委发起;“伟大的两年间”是中共冀中区七地委推动组织;而“冀中一日”则是由冀中区军政委负责。因此,解放区的文艺创作、文学表达都是在党政机关的领导和规定下进行的,编辑则根据这些指示和规定来编辑选择合格的稿件。征文已经规定了需要大众认同的价值即对政治政策的服从和宏观上对“民族”的肯定。从内容看,征文主题非常简单,“长征记”“五月的延安”,对写作内容要求非常宽泛,长征中的任何故事、生活中的一天、在延安的生活均可。门槛很低,标准非常好把握,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写作起来相对容易,只是需要“真实记录”即可,这使得参与者极其广泛;征文活动追求的是影响,是数量,在编辑以及后来编纂者、研究者的口中,这些征文活动最令人震撼的是稿件的数量之多,动辄几十万字、来稿几百篇,大城市、边陲小镇、贫穷的农村都有人参与,甚至可以说它的意义不在于写什么和怎么写,关键是有人来写和什么人来写。

在宣传征文和写作的过程中,征文发起者持续不断在报纸上进行宣传,征文结束后也收集整理出版,这可以使得大众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被纳入到了整个抗战、整个中共领导下的文艺创作浪潮中。同时,作为被定性为“小资产阶级”的作家和知识分子阅读这些丛书之后,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普通劳苦大众的生活,从感情上、理性认识上改变自己的写作。征文中,“作者”的独立个性被弱化,“我”的叙事角度被忽略,“我”的感受和生活要融入到整个集体“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才获得认同感――我们的延安、我们的冀中、我们的苏区、我们的中国。虽然应征者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都在共同记录这个时代,迎合征文发起者的意图。从微观上细读这些征文作品,其内容充满了生活气息,确如评委们所言“质朴”,但其努力要靠近或者说套用文艺政策的痕迹也很明显,不少作品都将思想走向落实到了中共的领导正确、文艺政策领导符合大众利益等等。抛开作品的文学性,只要普通大众与文艺政策之间达到很好的互动,也就实现了文艺大众化的建构,实现了普通大众“主动”迎合政治的目标。

其次,“有奖征文”将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天历史化、纪念日化。典型代表是“一日”系列有奖征文,如仿照《中国的一日》而设计的《苏区的一日》《冀中一日》,后来又有仿效《冀中一日》而进行的《保定一日》等。这些一日系列征文活动任意(其实也是有意)选择某一天让普通大众来记录他们的生活,在众多征文活动中,“一日”系列的参与人数是最多的,而且稿源丰富,不少都出版发行。以《苏区的一日》为例,1937年,《红色中华》杂志刊登征文启事:“为着全面表现苏区的生活和斗争,特决定仿照《世界的一日》和《中国的一日》办法,编辑《苏区的一日》,日子议定在一九三七年二月一日。希望在各红军部队中、苏区各党政机关中工作的同志们:把这一天(二月一日)的战斗、群众生活,个人的见闻和感想,全地方的或一个机关的,或个人的……种种现实,用各种的方式写出来,寄给我们。”〔8〕从启事可以看出,征文将1937年2月1日作为被记录的一天,要求大众写这一天的个人生活和感受。征文刊出之后,不少读者来信咨询,编辑部都做了详细的回复,同时也是对此次写作的一个说明,“1、为什么要编辑《苏区的一日》,编好了有什么意义。2、《苏区的一日》要一些什么材料?3、稿子要用什么形式写?4、为什么选定二月一日。”〔9〕文中对写什么怎么写都做了解释,他们认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我们所有的任何渺小的事实,都是极可宝贵的史实。”“就是儿童团捡狗屎,小先生教拉丁字母,这都是可以表现苏区的伟大组织力量。”〔10〕至于体裁,可以是小说、戏剧、诗歌、散文随笔、速写或报告文学,答复中还提出希望多一些集体创作,认为这样更能出经典作品。

再如“冀中一日”征文,作家孙犁主持了这次征文活动选文和编辑工作。此次活动有着非常详尽的流程,从设计到宣传到刊物书籍编辑出版。《冀中一日》的发起仍然是受《中国的一日》征文的启发,1941年4月,冀中抗联所属群众团体和区党委、军区政治部、报社的代表,聚会在安平县彭家营村,成立了《冀中一日》筹委会,会议确定了五月二十七日作为征文写作日期。《冀中一日》征文运作有序,各机关、团体通过自己的组织系统,从上到下一直把写作的任务布置到每个村庄和连队。民众的热情很高,识字不识字的都参与到这场“集体大写作”中,“亲自动笔写稿者近十万人,不能动笔的请人,许多老大爷、老大娘也都热心参加了这一写作运动。各地送往《冀中一日》总编室的稿件,要用麻袋装,大车拉。”〔11〕“冀中一日”征文是除《中国的一日》征文外“一日”系列中征得作品数量最多的,共233篇,约三十五万余字。

《冀中一日》征文的政治意图更加明显,并且实行任务分发、各级组织团体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要求,“各级组织应保证党政军民各部门及全体党员依照征稿办法供给稿件”〔12〕,这已经成了一种团结民众抗日的政治斗争的形式。征文目的在于调动民众的情绪,使其受到鼓舞,我们知道,“文学创作”是具有独创性、个性的东西,在普通大众眼里,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有奖征文”这种号召之下,作家、党政机关向民众传达了一个信念即普通大众,任何人都可以创作,都可以为国家、民族的事业出一份力。这种宣传导向使得普通民众的情绪高涨。有些作者响应号召,写下5月27日这一天的普通生活,有些则是为了让这一天变得不普通而选择在5月27日制造事件。《冀中一日》于1942年春季出版,全书共约三十万字,由两百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组成,共分四辑:“第一辑‘罪与仇’,是揭露敌人残暴罪行和卑鄙阴谋活动的;第二辑‘铁的子弟兵’,是反映对敌军事斗争和我军生活的;第三辑‘独立、自由、幸福’,是写冀中根据地的民主建设的;第四辑“战斗的人民’,是反映当时党领导的群众斗争的。”〔13〕

“一日”即生活中的某一天,这是真正的“日常”,这一天本身没有意义,因为征文活动而具有了记录历史和被历史记录的意义,这其实是对普通民众的一种“提醒”作用,这种记录是被记录在了民族的历史中。“苏区的一日”“冀中一日”,首先是地点的确定,其次是时间的指涉。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确定生活中的某一天作为写作对象,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仪式化,是日常叙事和国家民族叙事的一次经典结合。普通大众为了被记录,可以去制造事件,这种被历史记住而不是被遗忘的情感调动是这些征文取得最大范围响应的重要原因。从此,“5月27日”成了一个纪念日;而“冀中一日”征文的成功也成了一个纪念日,这个纪念日一方面用来纪念5月27日冀中的抗战等生活,另一方面来纪念这场民众写作运动,成了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符号。

三、应征者征文的写作模式:

直接歌颂与间接迎合从征文发起者的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明确的征文要求还是委婉的文字表达,政策的宣传和情感认同是其最想达到的目的。对于应征者而言,为了可以获奖,自己的生活可以成为被记录的对象,可以进入到历史当中,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会自觉去附和征文发起者的意图,甚至会选择在这一天做一些事情来为了记录而记录。

首先,从整体上观察这些文章,叙事模式是二元对立的,有好有坏,有光明有黑暗。情感基调是一种昂扬的乐观主义,从抗日运动到反汉奸运动,从站岗放哨到识字生产,上到官兵下到不识字的老百姓,甚至是监狱里的犯人,大家都在憧憬着新的生活,歌颂着“新民主主义的道德与作风”。具体而论,如《冀中一日》第三辑“独立、自由、幸福”中,所选作品基本上都在表达着同样一个主题,即是谁可以给我们带来独立、自由、幸福的生活:“我要坚决地抗战到底,为了民族解放,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14〕是对抗战八路军的歌颂;“我们和老乡们拉着话,进一步的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战的道理。太阳压在西山顶的时候,我们才辞别了亲爱的老乡们,返回住地”〔15〕,“参加八路军多光荣呀,一人上前方打鬼子,家里有全村人照顾”〔16〕是对和谐军民关系的描述;“抗日干部的心真坚决,有骨性,真是好样的”〔17〕是对局干部精神的赞叹;“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才是光明的乐园”〔18〕“如今的政府,真是人民的政府啊”〔19〕是对政权正确性的确认――这些文章基本都是这样的模式,描述一件具体的事情,最后有一个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正面歌颂或反面抨击,而且文章中基本都会出现一个标语口号式的呐喊,或表决心,或表忠心。这是一种很特殊的表达方式,口号与生活细节的分裂:在讲述生活细节时,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地道的老百姓,但是到思想的升华则表现出非常合格的政治素养。很显然这是征文表现出的“迎合”征文发起者的主张,这种迎合就是自我暗示和对政策的再解读。

其次,从征文的整个流程来看,征文的设置已经明确或者暗示了所写作品应具有的思想和社会意义,而各种不同类型的征文名称又加强了这一意图,各种文学奖金的命名中,每种名称都有其不同的指称和意义:“七七”是纪念七七事变,它侧重的是对战争与民众关系的思考;“五四”文艺奖金则倾向对青年创作的鼓励;而“军誓盟约”“政治攻势”很显然是为宣传政治运动而设定的征文。每一次征文都是对某个政治事件的“再强调”,而从普通生活当中随意拿出一天来记录的“一日”系列征文则是试图打乱民众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与民族主义相结合,将琐碎与宏大相结合白话文。民众自己琐碎的生活可以被记录,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日常生活中的某一天具有了“仪式”的意义,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解放区将“文学”的标准定义为反映现实、民众理解,一系列的征文给大众营造了一种人人都可创作的意识,而大众的积极参与也证明了征文活动的成功,至于能否产生经典的文学作品已经不重要。征文发起者与参与者都达到了其目的,发起者宣传了政治政策,这种宣传的态度是温和的,非强制的,是一种引导和诱导,显示出“关注民众日常生活”的态度,不做大而空的政治宣传,而是让民众来说自己的话,讲述自己的故事,征文参与者沉浸在人人都可参与文学创作的氛围中,积极迎合发起者的征文标准,获奖机会高、标准低又再度加强了征文的顺利进行,这也就是解放区征文稿源极其丰富的原因。

结语

“日常民族主义”强调通过日常生活将民族主义意识飘扬鼓动起来,解放区所处的时代和政治形态首先为民族意识的飘扬提供了条件,它通过确立自己的政治文艺政策、通过与其他政治区域的对抗获得合法性。普通的焦点总是“鸡零狗碎”〔20〕的普通生活,与宏大叙事无关,而征文是连接这两者的纽带,是一种在普通生活中的“提醒”,它提醒民众反思、回顾、憧憬。民众通过征文使得普通生活获得“超越普通”的意义。总之,解放区的“有奖征文”是一条完整的文学生产宣传流水线,从征文发起者、征文的标准设置到征文完成出版发行,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被记录被影响的对象,普通大众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完成了自我日常生活和民族主义的巧妙结合,从生活细节和情感上对意识形态有了更深层次的体认。

〔参考文献〕

〔1〕.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37-38.

〔2〕〔3〕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377,389.

〔4〕解放日报,1942-06-13.

〔5〕〔6〕解放日报,1942-06-21.

〔7〕高奇琦。宏观民族分析的微观基础:西方日常民族主义理论评述及补充〔J〕.民族研究,2012(2):5.

〔8〕红色中华,1937-01-21.

〔9〕〔10〕答D.C同志的信――关于《苏区的一日》问题〔N〕.红色中华,1937-01-21.

〔11〕吕正操。冀中回忆录〔M〕.北京:出版社,1984:176.

〔12〕中共冀中区党委关于《冀中一日》的通知〔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417.

〔13〕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61:4.

〔14〕福恒。从黑暗走向光明〔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39.

〔15〕铁人。向敌人联络线上突进〔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145.

〔16〕白镇海。优抗〔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162.

〔17〕李千。庙前〔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151.

〔18〕青坡。新建设报社的生活片段〔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348.

〔19〕邸岗。清算〔M〕//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委员会编。冀中一日。2011:161.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