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口腔健康知识范例(3篇)
时间:2025-10-27
时间:2025-10-27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健康口腔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5年)》,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统筹资源,以提高群众口腔健康水平为根本,以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口腔疾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为手段,以完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为支撑,全面提升我市口腔健康水平。
(二)行动目标。到2022年,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口腔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健康口腔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二、具体行动
(一)口腔健康行为普及行动。
1.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用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教材,在口腔医务工作者、中小学教师等群体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开展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教育。以“全国爱牙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为契机,将口腔健康教育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可及性,引导群众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
2.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离糖食品供应。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任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3.实施口腔疾病高危行为干预。加强无烟环境建设,逐步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严格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对于区域性口腔不良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二)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
1.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服务。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孕妇学校课程重点内容,强化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强化医疗保健人员和儿童养护人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和技能。发挥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协同作用,预防和减少乳牙龋病的发生。
2.儿童口腔健康管理服务。充分发挥我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推广卫生健康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实施儿童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疾病干预模式。鼓励地方政府将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作为民生工程,在有条件下实现适龄儿童全覆盖。
3.中青年(职业)人群口腔健康管理。以维护牙周健康为重点,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牙线等口腔保健用品,推动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倡导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预防性口腔洁治、早期治疗等口腔疾病防治服务。
4.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倡导老年人关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口腔健康管理,积极开展龋病、牙周疾病和口腔粘膜疾病防治、义齿修复等服务。
(三)口腔健康能力提升行动。
1.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依托省级口腔专科医联体建设,规范口腔疾病诊疗行为。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继续教育实施方式,加大对基层和偏远地区扶植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在职在岗人员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推动和规范口腔医师多点执业,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口腔健康人才合理流动,创新人才配置机制。
3.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将口腔健康内容纳入现有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市、互联互通的口腔健康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口腔疾病防治信息的收集和调查,加强数据分析利用,有效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和成本效益。建立口腔健康信息网络报告机制,逐步实现居民口腔健康基本状况和防治信息的更新。
(四)口腔健康产业发展行动。
充分发挥市场在口腔非基本健康领域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口腔健康服务筹资方,提升保障水平。依托“互联网+”,扩展口腔健康服务空间和内容,优化服务流程,推进居民口腔健康档案连续记录和信息交换,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口腔健康需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健康口腔工作,完善协调机制,确定工作目标,制订本地区健康口腔行动实施方案,强化组织实施,统筹各方资源,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健康口腔行动保障力度。
[关键词]口腔医疗保健;素质较高人群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10)21-0035-02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口腔疾病患病率仍然高达90%以上。为了解湖州师范学院教师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笔者做了一下调查,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湖州师范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在校教师200人,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其中男98人,女82人,年龄20~50岁,平均35岁。文化程度均为本科及以上水平。年收入3000元的82人(46.1%),1人该选项未选。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经过小范围的预调查并进行修改后,进行正式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统一方法和标准。调查时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当场检查调查表,填写合格后回收。
1.3调查内容(1)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如刷牙次数、牙膏选择、换牙刷时间和牙齿保洁等;(2)对口腔保健的需求;(3)利用卫生资源对自身口腔情况进行了解;(4)自身患口腔疾病后对医疗要求。
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口腔健康行为和习惯早晚刷牙162人(90.0%),根据自身口腔情况选择牙膏的92人(51.1%),3个月以内换牙刷的150人(83.3%)。饭后有保洁习惯的112人(62.2%),其中漱口的74人(66.1%),使用牙线的6人(5.4%),嚼口香糖的10人(8.9%),刷牙的10人(8.9%),几种保洁方法混合使用的12人(10.7%)。
2.2对口腔保健的需求牙龈出血会进行相关处理的170人(95.5%),牙齿龋坏进行相关处理的126人(70.8%),对牙结石进行相关处理的112人(62.9%),以上3项均有1人未做出选择。
2.3利用卫生资源对自身口腔情况进行了解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的32人(17.8%),从不进行口腔检查的28人(15.6%),每年会洗牙的22人(12.2%),从不进行洗牙的102人(56.7%)。
2.4就自身患口腔疾病后对医疗的要求有108人(60.7%)会选择口腔专科医院以及大型综合医院,有32人(18.O%)选择社区口腔门诊,有36人(20.2%)选择私人诊所,2人多选,2人未选。去医院进行口腔治疗时,有38人(21.6%)选择价格低的一般治疗,有138人(78.4%)选择价格高效果最佳的治疗,4人未选。
3讨论
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视媒体的宣传,人们对口腔的基本保健知识也有了很多的了解,尤其是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的教师,这样一个高素质的群体,’本调查显示在掌握和日常应用方面还是基本能做到位的,由于该群体接触的知识以及学习的能力比较强,能通过很多途径了解该方面的知识,因此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于科学观念的接受和科学行为的实施,这样也给了我们进一步的提示,在对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进行宣传时,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口头宣传,开展一些口腔讲座等,对儿童进行宣传时尽量让父母陪同,让父母加强对儿童口腔的看护。
人们对牙膏的使用也越来越挑剔,市面上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如含氟牙膏、止血牙膏等,人们开始形成“氟能防龋”等一些专业口腔的知识,我们追求的是全民对口腔知识的了解,因此也提示我们应该深入、重复的开展关于口腔保健辅助材料牙膏选择的宣传,比如中青年使用含氟牙膏,而中老年对牙齿健康是治疗而不是预防,在此阶段牙龈炎、牙周病、牙齿感觉过敏症的发生较为普遍,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症状的牙膏,通过宣传来鼓励人们真正地去实施这样的行为,仅仅停留在知晓的层面,并不能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也不能提高口腔的卫生水平,只有知行同步才能提高整体的口腔素质。
除了牙膏的使用外,其他牙齿保健品的使用也是必要的。本调查说明该群体还是倾向于传统的保健方法,不论人们选择怎样的保健方法,都能去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有效地减少龋病的发生并预防牙周病,因此,人们掌握的方法正确与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宣传的同时,要注重宣传保健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保健行为的宣传,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只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特别是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的老年人,更加应该注意。
在就医方向的考虑方面,该群体还是偏向于选择治疗效果好且综合性强的大医院。然而真正进行一定的口腔检查的人数却并不可观,人们通常不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主动接受一些口腔检查,即使有了口腔方面的不适,能忍则忍的想法占大多数,忽略了口腔保健必要性和早期检查、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等到难以忍受非看不可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我们在口腔知识的宣传方面,也要加大对素质较高人群的宣传力度,使宣传到位。
参考文献
[1]刘红心,孙玉梅,王鸿颖.261例口腔科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4。12(1):43―44.
[2]关久榕.口腔知识宣教对儿童牙龋病防治的重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3):220.
[3]台保君,黄薇.湖北省牙防组十年工作回顾[J].口腔医学纵横,1998,14(4):241―24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2010年对几十个社区单位的居民进行普查,主要以随机分层抽样法的形式进行,共调查区民610人,年龄在45.5±18.4岁。其中男性居民为315例,占51.64%;女性居民为295例,占48.36%。6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88例,占14.43%;7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16例,占2.62%。
1.2方法:①调查方法:以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作为此次调查的评价内容,对社区居民口腔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共发问卷620份,回收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②健康教育方法:地点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前来咨询与就诊的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教育知识手册;每个月社区范围内进行1次健康宣传教育讲座,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通过与电视、广播进行节目合办,主要针对良好生活方式、日常护理、疾病常识进行讲座,每天定点播出;采用居委会组织座谈会、社区宣传栏、家庭访问等形式进行宣传。
2.结果
通过回收的问卷中能够看出,居民对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迫切需求其内容包括:日常饮食护理常识,相关注意事项。由于绝大多数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说法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的居民较多,占94.56%;另外,深入学习口腔保健的相关保健知识的居民,占85.36%;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和饮食习惯中加以保护牙齿,占86.17%,并且需要了解相关饮食护理知识,占87.45%。希望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占90.25%,以减少家人出现口腔疾病的可能。经过调查得出在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迫切需求,需求率达到60%~98%,最基本的一半以上的患者家庭都希望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常识。经过3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
3.总结分析口腔保健护理的效果
从根本上说,口腔医学和保健5个层面上实施建立起来:①现有的检查结果是最佳的科学证据,也是临床决策者的决策依据。②临床上遇到了新问题的时刻也就是需要找寻新证据的时刻。③应当运用现有的各种最新的保健新思想进行证据的寻找。④批判性评价所寻找及和对的证据,从中得出结论,对于制定口腔保健决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⑤及时对医生的治疗结果做出评价,不断总结经验。
近些年,通过对医院当中口腔保健治疗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显示,人群年龄变化更倾向于老龄化发展(平均患者年龄为78岁),据调查发现,空腔疾病患者的数量增长快,在医院治疗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普遍存在多种其他病症并存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状况,并且近年来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增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怎样有效、合理的利用医院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口腔保健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现如今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口腔医学研究的出现更好的解决了这一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4.保健思想在空腔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4.1科学筛查检查项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检查的必要依据是:第一,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最为基础的检查项目,为确诊提供依据;第二,经过临床证实,进一步分析、判断预后效果以及各种功能恢复;第三,严谨没有科学依据,严谨一味迎合患者心理,严谨误导患者。
4.2有利于制定预防措施。伴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医疗保健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使患者尽快恢复或是使患者病情发生彻底改变。戒烟对预防口腔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龄人员,使其保持稳定,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手段。
4.3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循证医学的指导方针,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即使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医生仍旧能够针对患者治疗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进行分析,通过同患者进行交流后,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就医学来讲,口腔疾病可以认为它是一门实践科学,要向深度理解如何去治愈这类疾病口腔医学尤为突出。口腔保健知识是我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继续完善的新领域,需要我们几代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雨.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5):159-160.
上一篇:三角函数值规律范例(3篇)
下一篇:三角形三边关系范例(3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