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优秀(精选5篇)

时间:2023-07-17

小雪节气养生小常识 篇1

24节气中的第20个太阳到达黄经240°

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二十节气,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起点于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太阳位于赤纬-20°16',到达黄经24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小雪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篇2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会稍晚,而北方,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小雪节气吃什么食物好? 篇3

1、白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所以小雪节气时会有吃萝卜的习惯,冬季服食白萝卜可健脾养胃、益气补精,且能预防疾病,有益于健康。

2、羊肉

羊肉是温性食物,适合冬天吃,可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黏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3、黑米

黑米外部皮层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类色素,吃了对人体有好处,一般米的颜色越深,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则越强。

4、糍粑

在南方部分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就是将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饼状的食品,口感很好,有的人还喜欢在里面加些芝麻、蜂蜡等。

小雪节气的含义意思是什么 篇4

意味着华北将有降雪,北方冷空气频繁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华北南部有望在小雪节气迎来今冬首场降雪,20-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过程,黄淮地区的降温幅度将达12—18℃,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

气象学里的小雪自然天气

泛指下得不大的雪。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小雪节气会下小雪吗? 篇5

小雪节气可能会下小雪,也可能不会。因为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大小,气象学上对小雪的定义是指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降雪量在2、6-5、0mm称之为“中雪”,而5、0mm以上的就被称之为“大雪”。因此关于小雪节气是否会下雪,主要还是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决定,而今年北方地区还没到小雪节气就开始降大雪了。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