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故事(精选2篇)

时间:2023-07-19

教师的的教学小故事 篇1

陶行知说:“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下面就讲两个我教学中的小故事。

教学《冰花》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提问:玻璃上的冰花像什么?同学都说像小草,像白云,像树叶。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站起来怯怯地说:“像棉花糖。”许多同学哈哈大笑。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笑,而是继续问他:“你为什么认为冰花像棉花糖呢?”这位同学回答道:“冰花是白色的,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冰花看起来软绵绵的,棉花糖也是软绵绵的。”我听完之后问学生:“大家觉得像吗?”大家都说像,我带头让大家为他鼓掌。这时我看到,这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喜悦,脸上也增添了几分自信。如果在这个时候,老师只是简单地呵斥其他同学,没有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孩子的回答“心服口服”的话,也许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会更加的不积极回答问题,更加的不自信。

曾教过一个叫琪琪的小女孩,学习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在家吃饭还经常要妈妈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上课,她读的句子很优美,我赶紧顺势表扬:“你读得真棒!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并奖给她三朵小红花。这时,孩子的脸上喜形于色,想欢呼雀跃又忍住了没有出声,像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此后,我发现琪琪在课堂上眼睛有神了,坐姿端正了,书写也工整了。她妈妈也说孩子懂事了,独立能力强了。看到琪琪一天天的进步,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不是吗?教师的鼓励不经意间就被学生无限地放大。

教师适时的语言“保护”,及时恰当的鼓励不但能彰显教育的非凡魅力,还极有可能会发挥神奇的作用!

教学小故事 篇2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美术教师,近十年如一日,做着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也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记得,那是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去一年级上课,为了对孩子们有个初步的了解,我让班上的孩子们自己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孩子们一听,都兴高采烈的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了起来。突然,我发现在教室的西南角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一动也不动。我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不画呢?”小家伙睁大眼睛看着我,【白话文】没有说话而是摇了摇头。我又问:“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帮你的呀!”小家伙这才开口说到:“老师,我不会画画,我画得很难看。”我这才发现,原来是小小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我亲切地问道:“你会画长方形吗?”我一边鼓励一边引导他,小家伙在纸上画了个长方形形,我又问他这个长方形可以像什么呢?他说像公共汽车,我启发他把长方形添画成了公共汽车。然后,我又让他画了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在我的启发下,他把各种几何图形都添画了出来。虽然,他的作品看起来还是很稚嫩,线条不流畅,颜色涂得也不均匀,我还是夸奖了他。小家伙看着自己的作品,露出了笑脸。我告诉他:其实画画很简单也非常有趣,只要你大胆的画,简单的涂涂抹抹,也能创造出美。从那以后,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关注他。我发现他经常上课不带绘画工具,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没有责备他而是让同桌的小朋友借给他绘画工具。上课的时候,他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有时也拖欠。我知道,这还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要改变他的这种状况,必须培养他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建立他的自信心。因为有位哲人说过:“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美术课上极力的关注他。每次创造过程中,我都给他鼓励,“相信自己,你一定能画得很好!”、“画得真不错。”、“你涂色涂得很漂亮!”在美术课上我经常制造机会请他回答问题,当我给予他回答的肯定时,他都会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辅导和鼓励,小家伙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渐渐地消除了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画,不敢大胆发言的心理障碍。现在,他已经喜欢上了画画,喜欢上了美术课。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表现美的双手,都具备学习美术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堂活动中发现孩子们有缺乏自信的表现时,我们要及时引导,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建立自信。

更多范文

热门推荐